依托探究学习 提升复习品质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ha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问题的提出并引导学生分析确定探究课题,让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自己设计鉴别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直至得出结论,最后评价别人的探究方案,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形成科学素养和实验探究能力。
  关键词:探究;复习;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7)9–0036–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通常认为,复习课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把以前学习到的孤立的、分散的、零碎的、无序的、认识模糊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法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教学活动,所以复习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梳理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只是复习课的基本任务,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能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若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还需要在上述复习、整理、结构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在实践中运用,形成新的体验,深化有关认识。怎样才能实现这种高水平的探索?我们以氢氧化钠的复习为例,设计了复习专题“再议氢氧化钠”进行实践探索,现介绍如下。
  1 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有关氢氧化钠的试题一直是中高考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其溶液长期放置,容易变质,使瓶口有大量的白色固体生成,这种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检验它,特别是要检验出碳酸钠溶液中混有氢氧化钠的问题,作为专题探究学习,还少有涉及;尤其碳酸钠的碱性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是学生难以理解和突破的难点;我们以“再议氢氧化钠”为课题,首先,引导学生以设计实验方案的形式,复习巩固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改变通常教师讲,学生听、记的传统复习方法,之后,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表达→迁移应用”教学流程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学生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合作交流中完善设计方案,小组汇报中建构知识结构、提升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过程
  2.1 展示试剂,设计方案,复习巩固
  [教师]这是氢氧化钠溶液(每组一瓶分发给学生),请设计实验方案,说明氢氧化钠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师生协作完善设计方案,投影展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复习巩固氢氧化钠的性质,不仅改变了以往復习中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复习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厌烦的炒冷饭的感觉,而且大大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续更深入的探究学习埋下了伏笔。
  2.2 关注细节,设置情境
  [教师]我们台上的试剂是实验室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仔细观察试剂瓶的瓶口,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瓶口有大量的白色固体,我想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已经变质了。
  [教师]氢氧化钠为什么会变质呢?请同学们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其余学生在学案上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瓶口有白色固体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的观察,回忆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变质的性质,猜测白色固体的成分,主要是为了利用真实的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逐步进入探究的状态。
  2.3 提炼问题,形成探究方案
  [教师]氢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易变质,那瓶口上的白色固体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推测]
  推测一:可能是氢氧化钠;
  推测二:可能是碳酸钠;
  推测三: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教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四人一小组,共8组),设计实验方案,根据自己组里设计出的方案动手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注意用小刀将瓶口上固体刮下,放在烧杯中用10毫升的水溶解,然后取样,取用试剂的量只要盖满反应板的底部即可。
  设计意图:“白色固体是什么?”的问题促使学生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合理猜想,通过小组合作与思维碰撞的形式设计出检验白色固体的方法,并利用实验去验证,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实验验证自己猜想的合理性。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根,它不仅能给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提供证据,还能拓展学生化学学习的思维。
  2.4 晒出成果,交流讨论
  [教师]请每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写出设计方案。
  [学生设计方案]有以下几种方案,整理后投影,共收集了六种,另两组与方案4、方案6相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鲜明性、合理性等进行评价,然后选择最佳方案。使学生通过对比、筛选和全面考虑,加强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评价设计方案]
  [学生]方案1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我有疑问,碳酸钠与硫酸铜能发生反应吗?
  [教师及时引导和鼓励]这位同学的反应很敏锐,我们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而碳酸钠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吗?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就请同学们补做实验,将硫酸铜溶液滴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交流]也有蓝色沉淀生成,那方案1中用硫酸铜溶液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就不合理。
  [教师]是啊,我也赞成他的观点,那方案2可行吗?
  [学生]第一步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有碳酸钠是对的,但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不对,因为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若溶液中仍有碳酸钠的话,酚酞也会呈红色。
  [教师]有道理啊!方案3呢?
  [学生]方案3存在着与方案1相同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像方案4一样,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检验并完全除去碳酸钠,再加硫酸铜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存在就行了。
其他文献
摘要: 对如何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明确核心素养培育重点→制定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设计任务型教学流程”的设计思路,并以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键”的教学设计为例,对其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素养为本; 教学设计; 化学键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4-0036-04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新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摘要: 反思日记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一种重要形式,记录着教师自我成长的轨迹。结合笔者书写化学教学反思日记的案例,介绍反思日记的特征、作用、形式、内容类型以及书写策略的心得体会,同时发现长期书写教学反思日记对个人的专业发展、对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教学反思; 反思日记; 个案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9001105 中图分类号: G63
鄭板桥是清代著名画家,曾任山东潍县的知县。  郑板桥任知县时,潍县发生了一桩案子。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出了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科学探究教学,这给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者及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崭新课题。本文介绍了RIP和4-H两种美国常用的科学探究模型,希望能给我国科学探究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RIP;4-H;科学探究;模型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11-0049-03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当前世界各国都
1. 小春假到了,孩子们报名了度假营,跟着带队老师来到了西安,参观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呢!”舒阳激动地说,“秦始皇真厉害,造了这么多兵马殉葬品。”  “殉葬品?”江川诧异地张大嘴巴。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俑’指的是墓葬中的陶塑、石雕和人像,本意就是殉葬品。”舒阳细细地解释道。  2.老师领着孩子们进入馆内,介绍道:“秦始皇陵最为知名的就是一、二、三号兵马俑陪葬坑。其
摘要: 围绕M制锰企业是否应该扩建一座硫酸厂的议题,展开论证活动,学生基于科技资料,依据社会效益最大化问题展开分角色论辩。在专家团队科学信息引导帮助下辩论双方逐渐形成论证体系,在论证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化学原理,深刻体验并领会科学与社会协同作用的重要性,有效提升了审辩式思维能力。   关键词: 图尔敏论证模型; 社会性科学议题; 角色论辩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5-0065-0
[摘 要] 文章试从创造力教育中的一个独特视角——创造力心理教育切入,呈现波兰华沙特殊教育学院创造力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在该学会,创造力心理教育是作为其教育学最主要的一个下位学科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作者旨在评析该学会的这一专业及其课程,同时总结出该专业课程的几个特点:多视角性、其内容的综合性、参与性与体验性及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关键词] 波兰 创造力教师教育 创造力心理教育专业  
摘要:以“自然界的水”为例运用项目式学习设计单元复习。通过设计便携式净水器、改进便携式净水器和海水中水的利用探究等3个学习任务,将与水有关的知识结构化,在真实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复习课功能。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21)05-0046-0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项目式学习通过真实的和具有挑战性
摘要: 九年级是化学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讲故事——讲与化学相关的故事——已成为化学课堂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水的净化”教学以故事为线索,着重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建构真实课堂。在教学片段点评的基础上,就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设计教学境脉、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微视频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反思。  关键词: 故事教学; 初中化学; 反思; 水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