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化学教学提高中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rrow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关键,让学生对科学知识感兴趣,焕发主动学习的热情,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品质和热爱科学、重视科学知识的意识。化学教学应以强化学生的科学文化意识为依托,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为新世纪的人才工程需要夯实基础。
  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科学意识文化素养一、夯实化学学科基础知识
  在中学阶段通过化学课程的教与学的活动,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有了这方面的基础,就可以把化学知识教学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结合起来进行,要让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感兴趣,有足够充分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是发展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鉴于化学知识的浩瀚丰富,应该结合教学实际,选择那些能够触动学生思维意识形成的知识点切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改变世界、促进人类文明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传授和科学感召力融合在一起,使化学教学面向社会以及学生的终生发展。把那些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最典型的化学知识,作为重要内容,反复讲解,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以此调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这些内容包括最基本的化学现象和事实,最普遍的化学常识及科学史知识,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和最根本的化学原理。在化学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重点要对学生阐述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强调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实践,以及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其它相关社会现象。
  二、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任何知识只有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巩固,才能找到差距,才有利于激发进一步探索的信心和勇气。化学知识的科学应用能力是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结果,有了这方面的意识,能力自然可以得到提高。因为,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来看,这种对科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不论这些概念有多么重要。笔者认为,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依据,科学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是一个属于能力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有观察、思维、想象、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等,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观察与实验能力是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包含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化,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观察与实验,使学生学会如何记录、分析、观察和实验所得的资料及数据,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进行报告。思维能力包含的范围很广,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有关化学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结合新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实施化学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做大量与素质教育联系密切的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进一步丰富课外学习生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要改进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传统的说教性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发展与生活实践结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好化学知识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和前途,同时让学生明白化学课程的学习,并不是学会书本知识,会做考试题就成功地完成了这门功课的学习,必须在思想认识和灵魂深处真正理解和体会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用高尚的品质提高自身修养的意识。新时期,加强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特别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以课堂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多种形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强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和学生能力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应考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智力发展水平,结合素质教育和化学教学的重点,配合化学教学改革,把化学教学与有创新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促进化学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
  四、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科学应用意识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要逐步形成科学应用意识。化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可以促使学生逐渐树立起应用科学知识改变世界的意识,树立相信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思维习惯,树立为科学发展而勤奋学习的信心,通过化学教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促使学生形成化学科学的科学实践与应用意识,这也是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的一个重点。化学教学需要与素质教育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应用意识,一个受过中学化学教育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化学问题时,先要求他们能说出问题的原因,应知道这些化学现象中蕴含的基本的化学科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强化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敏感程度,比如,看到开发区排放二氧化硫造成环境污染,看到大街上汽车排出的尾气,应该应用化学知识,思考探索如何使这些排放的气体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通过与实践探索的结合,让学生更加明确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拓展课堂教学的范围,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知识学活学好。可以采取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化学问题,让学生深刻体验和认识到化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些反面的事例,比如某地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由于乱开发和盲目上项目,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探索救治的方法,同时要告诉学生发展中如果不合理地利用科技成果,必然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所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样,在同学们心目中逐步形成强烈的科学应用意识,有利于化学教学效果的优化。
  五、结束语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结合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结合生活实践,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化学这门科学知识的奥秘。教学中,把夯实基础知识与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结合起来,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广泛联系社会实践,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科学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并从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享受到学习化学知识的快乐,有效发展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化学教学融合的途径。
其他文献
通过对Chelex 100和Chilete P两种螯合树脂对水中Sr2+离子的静态和动态分离研究,考察浓度、pH值、体积和流速等条件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摸索树脂动态吸附和洗脱的工艺路线。
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最高效率地牢牢记住所学的词汇,只有解决了效率的问题,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向效率要时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教学需要生成,也需要预设,有效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又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来实现其价值。  《品德与社会》课生成预设一、背景概述  在2014年的山东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上,我执教了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文化采风——礼仪中的文化》一课。这是第四单元《漫游世界》第三课的一个色块内容。教材通过见面礼
以β-萘酚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含萘酚直链多胺化合物,并用IR、1HNMR、Ms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了这两种化合物对金属阳离子的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化合物均
摘要:最近看到一篇《中外管理》总编杨光先生写的“施拉普纳对中国的忠告”,中国足球首任外籍主教练“施大爷”对“您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给出的答案是“你们太着急了”。话语虽然简短,却不免令人回味良久,陷入沉思。  关键词:教育 家长急 教师急 学生急 学校急  是的,我们太着急了,而且举国都太着急了。从当年大手一挥的“超英赶美大跃进”,再到眼前已成司空见惯的一幕幕:做什么都要争、要抢——评论,要抢
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关系进行考辨,构成了诺曼·莱文解读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路径。莱文在分阶段、历史性地考察这种关系的过程中,强化了在哲学史上业已形成的马克思主义
绿色食品标志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受国家商标法的保护。绿色食品证明商标的注册范围涵盖了《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
用(取代)香豆素-3-甲酰氯(Ia~Ic)和取代2-氨基苯并噻唑(IIa—IId)作用合成了12种新的目标化合物(Ⅲa-ⅢI),用HRMS、IR、^1HNMR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紫外吸收
通过对白花桔梗和紫花桔梗种质资源的地上部性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除了白花桔梗种质资源的茎粗平均值大于紫花桔梗种质资源之外,株高、主茎叶数、分枝数、茎叶鲜重等均小于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