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期望值越来越高,中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障碍患者逐年增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普遍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将健康素质教育提到了战略高度。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体育活动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举例法、信息研究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
  关键词:体育活动;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近年来,中学生所面对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对子女所赋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学业负担日渐加剧,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加重,由此产生紧迫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并引起一系列心理应激反应,当中学生对这种应激不能适应时,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极易导致心理疾病,影响心理健康,甚至会发生过激行为。如浙江金华徐力杀母事件、湖南湘潭陈蓉自杀事件、上海中学生何某捅死同学事件等都是典型的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实例。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健康素质教育已被提到了战略高度。学校和家长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注意采取多种方式对中学生进行“减压”。体育活动是减轻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的非常重要的有效措施,笔者在长期教学中以体育活动方式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做过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并收到了良好效果。结合平时教学体会,现就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涉及的几个问题浅析如下: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素质教育要求中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心理素质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是否正确,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前途的看法,这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的水平也较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其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形式的延伸和补充。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有不少属于心理方面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德育重在育德,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二者相互渗透,相互益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沃土,而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又会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进一步提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了解中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第三,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中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有研究表明,部分学生学业成绩低下是由心理素质差造成的,好的心理素质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进取心,提高意志力,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能够进一步促进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
  
  二、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激烈的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加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使家庭、学校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眼睛往往只盯住考试分数,对孩子要求过高。同时,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时期,心理上敏感、脆弱,情绪波动较大,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感,却又不知道如何解决。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令人担忧。数据调查表明:4.5%的中学生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中学生有较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等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容易发怒、缺乏决断能力等。曾有人用《SCL—90自评量表》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后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比率,10%以上的项目中,初二学生有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6项,初一学生除上述6项外还有“焦虑”1项。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中,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症状等9项存在问题的学生比率平均在11.11%。另据新华社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国内近年的众多调查也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二)心理健康具有高低层次之分,没有心理疾病,只是低层次心理健康的要求,高层次心理健康不仅要求没有心理疾病,而且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和创造性的活动,追求高层次需要满足,追求生活的意义。(三)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正常与异常之间的区别主要是量上的差异,关键在规范健康、异常两方面行为发生的频率和程度。(四)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心理健康不是指没有失败、没有冲突、没有痛苦,而是在这些情况下所做出的有效的自我调整,且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五)心理健康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不同社会由于其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不同,对于同一行为正常与否,往往会做出不同的判断。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学习态度积极。学习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心理健康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责任感强,能够态度认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对各门课程的学习态度积极,即使对个别学科缺乏兴趣,也能理智地分析原因,努力克服困难,争取好的成绩。(二)人际关系和谐。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要和别人交往相处,因而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如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工作关系,社会关系等,心理健康的学生对人坦诚,尊重和关心别人,能够互相帮助,关系和谐,有了矛盾能正确认识,不为人际关系问题终日苦恼。(三)情绪愉快稳定。心理健康的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心胸豁达、乐观、不烦躁、不郁闷、不喜怒无常,即使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也能比较快地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四)适应周围环境。人生所处环境常常发生变化,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主动适应变化的环境,找到自己的合适的位置,并以积极的态度识别环境中的善恶、美丑、借助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发展自己,对丑恶的东西进行抵制。(五)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中学生还不够成熟,自我调控能力尚未达到成年人水平,但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自制能力,在遇到困难、学习挫折、身体患病、有情绪变化时,能够正确地分析认识,正确地对待,不引起心理上的波动。以上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不能仅从一点看心理健康程度。对于某些方面的不足,不能简单地确定学生心理不健康,应该根据中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具体分析。
  
  四、中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一般来说,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学习方面:学生学习困难,心理压力较大,学生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神经衰弱、常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从而导致厌学情绪,而且有相当多的学生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厌学情绪,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二)人际交往方面:学生不良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些不好的人格特征和个性心理。如:自卑、自傲、过于内向、心胸狭窄、仇视等,有的学生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个别学生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学生的不良人际关系有: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约有30%以上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一般或不够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够好,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的因素,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与沟通,对学生不理解、不信任、没有耐心,处理问题不公正,讽刺、挖苦学生等不尊重学生的做法和态度,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使师生关系紧张,甚至造成学生对抗心理。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约有25%的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一般或不太好,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却又不知该如何去做。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约有15%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一般或不太好,父母教育方法不得当,简单、粗暴、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沟通,容易造成孩子孤僻、专横、与父母有敌对情绪;父母关系不和,中学生心理上容易产生被抛弃感和愤怒感,有可能变得抑郁,敌视,富于破坏性。(三)青春期心理方面:1.情绪方面:青春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情绪不稳定,情感丰富、脆弱。易急躁、易冲动;过度焦虑、自私、狭隘;意志薄弱、挫折承受能力较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2.行为方面: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不顾后果,逆反心理强烈,对父母或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3.个性方面:任性,自尊心、好奇心强,过高估计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片面,总把错误归于别人,爱嫉妒他人。4.异性交往方面:对异性感兴趣、有爱慕心理,对两性关系意识朦胧,喜欢通过看言情片或读言情小说感受爱情。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在同异性相处时又感到害羞不自在、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
  
  五、体育对促进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在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对挫折和情绪的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调节情绪,陶冶情操。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是对现实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紧张学习之后参加轻松活泼的体育活动,如练习韵律体操和舞蹈,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进行活动,欢快情绪会油然而生,思想情操得到陶冶。(二)消除紧张,恢复体力。学习休息之余,全身心投入体育锻炼,紧张、烦恼、焦虑情绪一扫而光,身体的活动带来积极的休息,容易消除疲劳,增进身心健康。(三)加强友谊,改善人际关系。体育活动中,特别是一些集体项目的竞赛,人与人、队与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繁,有时需要默契地进行配合,对加强友谊,发展人际关系,提供了良好机会。(四)提高自信,完善自我。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中,特别是个人擅长的项目,能够在完成复杂动作的过程中,与同伴默契合作中,与对手拚搏中,在胜利的喜悦中,不断获得自我满足,提高自信。
  
  六、有针对性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应根据场地、器械等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体育项目。1.腼腆胆怯者,应多参加游泳、拳击、跳马、单双杠、平衡木等活动,这些项目要求运动者不断克服害怕、跌倒等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2.孤独怪僻者,应该选择足球、篮球、排球及拔河等集体项目,慢慢改变孤僻性格,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3.急躁易怒者,感情容易冲动,应该多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等项目,帮助调节神经活动,稳定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4.自负好强者,可选择一些难度大、动作复杂的技巧性运动,如跳水、体操、艺术体操等项目,也可找一些实力水平超过自己的对手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要不断提醒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5.遇事紧张者,应多参加公开、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因场上形势多变,比赛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应对,才能取得优势,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就会逐步适应,遇事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异失措。6.担心完不成任务者,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活动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项目,坚持锻炼,逐步增强信心。7.优柔寡断者,应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跨栏、跳高、跳远等体育活动,在这些项目需要当机立断,犹豫、徘徊只能延误良机,能增强果断的意志品质。以上体育活动要达到心理转化目的,每次锻炼须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活动中注意循序渐进,时间应控制在25-35分钟。
  总之,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经常参加中等运动强度量的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适应社会,对抗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因此,学校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体育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通过体育活动进一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祝蓓里: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曲宗湖,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季浏:体育与健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9.
  [5]林丰勋:教育心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3.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军事物流的定义及现代物流的理论内涵出发,分析了现代物流对军事装备保障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及实现装备保障信息化的巨大作用,对如何应用现代物流,推动军事装备保障变革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展望了军事物流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现代物流;装备保障;一体化;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E075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装备保障,是军队为使所编配的武器装备顺利遂行各种任务而采取的各项保证性措施与进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预案编制的科学性、预案构成要素的完备性、预案内容的完整性、预案的可操作性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飞行保障预案,并以此为准则建立了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理论的评价方法,得出飞行保障预案评估结果,针对被评预案存在的不足,给出改进预案的指导性建议,对提高和改善预案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飞行保障预案;综合评估;模糊理论    1 引言  飞行保障预案是根据场站担负的保障任务和机
期刊
摘 要: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本文试图探讨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如何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生态环保意识;培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实验稿)》突破了传统的
期刊
自从世界上第一起计算机犯罪发案以来,人们就在不断探索,如何才能更好的定罪、量刑。计算机犯罪已经引起了域外各国的广泛关注,于是纷纷立法为打击计算机犯罪提供法律依据。我国大陆地区关于计算机犯罪的立法是比较滞后的,因此对域外惩治计算机犯罪的立法现状加以考察对于完善域内立法是有借鉴意义的。  一、域外惩治计算机犯罪的立法模式  当今世界,惩治计算机犯罪的立法模式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修订已有的法律,使其能够
期刊
摘 要: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愈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法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培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本文试图谈谈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应用意识;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就是让
期刊
我们在公园里经常能见到参天古树下铺着一层层“绿毯”,然而铺在北京颐和园松堂古柏下的“绿毯”里却多了星星点点的红色,非常好看,这就是由蛇莓组成的景观,它是由北京城市绿地地被植物开发应用课题组选择的乡土野生地被植物材料,是从100余种有应用价值的野生植物中,经过深入研究和扩繁试验确定的表现良好的野生地被植物之一。花期较长景观效果突出。  蛇莓(Duchesnea indica)是蔷薇科蛇梅属多年生宿根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为高中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方面,我们这几年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是我们在讲授《登高》时的一些做法,自己觉得还是很成功的,现在拿出来,供大家讨论。  杜甫的《登高》,是一篇传统课文。以前在讲授这首诗歌时,老师们感觉可讲的东西很多,讲起来也比较精彩,甚至可以进行拓展,补充一些登高悲秋的诗句。在引导学生体悟这首诗的悲凉情感
期刊
摘 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经常出现两种教学方法上的错误,一是片面强调教学活动的理智表达,强调以理服人,只注重教学的逻辑性、思辩性和过程的严谨性,不重视教学过程的情感投入,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很呆板,严肃有余,而活力不足,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与此相反的是片面强调教学过程的情感投入,强调以情感人,只重视教学过程的生动性,而忽视教学的逻辑性、思辩性和严谨性,学生大多跟着感觉走,教学过程活力有余,理性不
期刊
摘 要:美军十分重视院校建设,强调教育训练是部队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新式武器装备发挥最大威力的先决条件,是胜利的奠基石。美军运输院校是一所专门针对军官和军士以及文职人员进行运输专业任职教育的初级专业院校,具有综合化、模块化和实践化的优势特点,值得我军任职教育院校借鉴。  关键词:美军;运输院校;教育特点    一、引言  美军规定经过三军军官学校训练成为军官的军人,在进入工作岗位前还要进行定向专业
期刊
摘 要:目前住宅装饰装修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行为,本文从结构安全角度对其危害和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装修;结构安全;荷载    “5.12”地震后,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当然,结构的抗震性设计是最重要的。但是,不合理的装饰装修也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及抗震性。对结构“伤筋动骨”、削墙开洞、凿板穿梁等,都会降低结构的承载力,严重影响结构的功能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