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古桥与传说(一)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99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经沧桑变幻的古桥

  “北京的桥啊千姿百态,北京的桥啊瑰丽多彩 ……”20世纪90年代一首《北京的桥》唱红了大江南北,京腔京味的曲调、通俗易懂的歌词,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哼唱出几句。尤其是演唱者蔡国庆老师,那在当年也妥妥算得上是“小鲜肉”一枚,阳光帅气声音甜美,赢得了众人的喜爱。
  提起北京的桥,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三元桥、四元桥、京广桥、玉蜓桥等架于公路之上的立交桥,这些现代化的桥梁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而且外观很漂亮。北京城除了这些现代化的桥梁外,其实还保留了不少有历史有年代的古桥,以及与之相关的传说。也许有人会说北京并不是一座多水的城市,它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桥呢?其实北京并非一座缺水的城市,反而它的水源还很丰富呢。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温榆河、泃河五大河流都流经于此,其中永定河的流量最大,北京平原就由永定河、潮白河和拒马河冲积、洪积扇堆积而成的。因此北京拥有充沛的水源,在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北京都出现过严重水患的文字记录。


让世人铭记的还有“卢沟桥事变”——古桥见证了日军的侵略恶行

  北京河流的源头来自西部和北部山区,总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流淌,最终汇入海河流入大海。京西北的永定河,是流经北京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又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它发源于内蒙古和兴县的洋河与山西省宁武县的桑干河,两河在河北怀来县朱官屯汇流,史上曾称为漯水、卢沟河、浑河、无定河等。因其常常泛滥危害百姓,在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时,康熙皇帝命大臣于成龙等人率数千民工重新筑堤疏通河道,并将其改名为永定河。暴躁的永定河虽然经常给人们带来水患之灾,但其河水也滋润了沿河两岸的土壤,哺育了千千万万的燕京儿女。史上的永定河曾多次摆动改道,公元180年前后的东汉时期,永定河逐渐向南改道。北京的西郊建有不少皇家苑囿,这里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丽,清朝五大皇家园林: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静明园(今玉泉山内)和静宜园(今香山内)就建于此,昆明湖及玉泉山里的泉水汇成一潭又一潭碧波点缀其中,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在京城的东边还有一条北运河,它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的终点,也是金、元、明、清四代王朝的经济命脉,通过北运河南来的漕粮可以顺利进入皇城及各处的粮仓。除此以外,京城内的水也很多,像东西南北四条护城河、故宫外的筒子河、紫禁城内外的金水河、北海、中海、南海、什刹海、龙潭湖、陶然亭湖、八一湖等等河流湖泊,如同明珠一样散落在京城各处。
  由此可見,北京的水如此之多,那么桥肯定也不会少。东汉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道:“桥,水梁也。”这是桥最初也最精准的概括。在这过去长久的时间里,桥最大的用途就是为了涉水,虽然今天桥被赋予了更多含义,如上文所说到的疏导交通的立交桥,保证行人安全的过街天桥,沟通双方信息的信息桥,疏通血管的心脏搭桥,等等。但在这里我们只说说北京地区曾作为涉水而用的古桥。

卢沟桥的历史及建筑特色



古桥之美

  在北京众多的石桥里,最有名的当数卢沟桥了。这座石桥气势恢宏,构造精美,石雕技艺超群,是中国建筑史上一项不可多得的伟大工程。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15公里处的永定河之上。虽然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但这位母亲的“脾气”可真算不上太好,三天两头的就要“发火”。永定河的河水水量大,速度急如飞箭且含沙量高,常常淤塞泛滥,沿河两岸的百姓因此也是饱经水灾,又因其水浊如墨,在金代称其为“黑水河”。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卢沟河(即后来的永定河)又一次泛滥,冲毁了上阳村,洪水不仅使周围生活的百姓遭受了极大的困苦,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往来的交通。卢沟河渡口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以前所修的木桥既不安全也不结实,所以金世宗下令要修建一座坚实宽敞的石桥以方便来往的商旅行人,不想石桥才开始动工不久金世宗就驾崩了。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六月,继位的金章宗下诏继续修建石桥,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石桥完工,敕名广利桥,但百姓们却习惯性地称它为卢沟桥,或芦沟桥。
  这座卢沟桥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石桥,也是华北地区最长的石桥。桥全长266.5米,总宽9.3米,净宽7.5米,有桥墩10个及11个不等距离的桥孔,桥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此桥桥墩的制法颇为奇特,桥墩呈船形前尖后方,北面是上游进水口,砌成尖头的分水尖迎水而立,尖长4.5至5.2米,约占桥墩的1/5,每个桥墩的分水尖顶垂直安置一根约26厘米长的三角形铁柱,俗称“斩龙剑”,可千万别小瞧这不算太长的分水尖,它的作用可大着呢,每当洪水和未融化的冰块由上游冲刺而来时,这个分水尖都会缓解水流及冰凌对桥体的撞击力,从而对桥墩起着保护作用。除了分水尖以外,卢沟桥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石刻艺术。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到底有多少



表情各异的石狮子
  卢沟桥上石雕众多,首先说说石桥护栏的两头,桥西是一对站立的石象,桥东则是一对大石狮,这两对看似只是装饰品的石雕,除了装饰作用外其实还有更大的用途,它们对石桥的护栏是起支撑作用的。北方的石拱桥护栏一般做成石兽或抱鼓石造型,但此桥的护栏却为罕见的站立式头顶端柱的顶兽造型,且石桥两端的顶兽还不相同。据专家考证,桥西石象为金代建桥时遗留下来的原物,桥东的石狮则为清代后补的。石桥上最多的石雕当数石狮了,北京不是还有句歇后语,“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石桥望柱上的狮子及华表上的狮子一共有上百只,这些狮子神态各异,生动优美,活灵活现,是石刻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有的狮子正歪着头专注地看着脚下的绣球,好像生怕被别人抢走似的;有的狮子面含微笑温柔地注视着怀中正在玩耍的小狮子,舔犊之情油然而生;有的狮子突胸张嘴作咆哮状,威风凛凛不可一世;还有狮子好像侧耳倾听桥下潺潺的水声。卢沟桥上的狮子虽然很多,但并非真的数不清楚,1983年经文物工作者核查,桥上石狮共计498只,其中望柱上有大石狮281只,小石狮211只,华表顶部石狮4只,伏地石狮2只。1997年政府对卢沟桥进行大规模修缮时,又修复了3只原来被雷电劈毁的石狮,现共有石狮501只。
  卢溝桥上这些姿态各异、构思巧妙的石狮子分别来自金、元、明、清、民国几个时期,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石狮是有区别的,如:身躯瘦长,面目较窄,颈部系飘带的是金元时期的;身躯较短,足踏绣球或足踏小狮的为明朝时期的;身上间有小狮,颈下有宽大的系带,卷毛高突,雕工细腻为清康熙至乾隆时期的;外表较新,雕工粗犷的则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

谁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


  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就在此地。石桥东头北侧有一座碑亭,亭内立着一块由清乾隆皇帝亲笔御题的石碑,其碑阳题写的正是“卢沟晓月”四个雄浑威武的大字;碑阴则是乾隆皇帝为卢沟桥所题的御诗:“兰若霜钟断续鸣,卢沟晓月正西横。苍烟淡接平芜迥,曙色才分远水明。傍岸人行闻犬吠,蹙波风动见鱼惊。车驰马骤长安道,何限低徊旅宦情!”我们知道,乾隆皇帝的书法还是很有水平的,因为他到处题字,常写常练,因此他的毛笔字也就很耐看了。尤其这一首七律,乾隆皇帝用了他最擅长的行草来书写,字迹更是飘逸潇洒,可供后人欣赏。除了这块最有名的石碑外,桥西还有三座石碑:一座是清康熙七年(1668年)重修卢沟桥碑;一座是康熙御题视察永定河诗碑;最后一座是乾隆五十年(1785年)重葺卢沟桥碑。
  卢沟桥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朝代的更迭及日本侵略者的轰炸都未曾摧毁它,尽管岁月沧桑斑驳了它美丽的身躯,但凹凸不平的地面,残缺不全的石狮却又为它增加了一抹厚重的历史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曾多次拨款修整卢沟桥。1967年,卢沟桥加宽400余米的步道,建立59道混凝土挑梁;1985年,市政府为了保护古桥,在其旁边新建了三座新桥,车与行人改走新桥,卢沟桥从此“光荣退休”;1986年,市政府成立了“卢沟桥文物修复委员会”,同年市政府对石桥进行了保护性修建,恢复了石桥原貌,修整后的卢沟桥作为古迹供游人参观游览;1997年,政府又对雷击的石狮和望柱进行修缮补救。
  近些年科技迅猛发展,文物数字化是一个大趋势。2017年启动了卢沟桥石质文物数字化的活动,通过3D扫描和色彩采集技术,为卢沟桥的501只石狮、旧桥桥面及石桥各个构件等石质文物建立数字化档案,数字化工程完工后,人们不用出家门就可以全方位精准地欣赏到卢沟桥立体高清的历史风貌。

卢沟桥美丽的传说



杨柳岸边观古桥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有看不完的美景,数不清的古迹以及听不厌的传说。卢沟桥是北京最古老的一座石桥,在民间也流传着一个与之相关的美丽传说。
  相传,早年永定河上并没有桥,人们要靠坐船出行。一位住在永定河畔名为卢沟的青年就以摆渡为业,卢沟长年送人过河,常见河中那条恶龙闹水,这龙一闹就是几日几夜,人们根本没法出门,他常常琢磨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可以治住恶龙,方便行人出门。一年夏日,又赶上恶龙闹水,卢沟只能收工在家,这时,来了个老人说有急事非要过河,卢沟看老人家非常着急,无奈只能冒险送他过河。说来也怪,自打老人坐上船后,河面上风平浪静,不似刚才那般风卷云涌、惊涛骇浪。卢沟正在纳闷,就听老人说:“这河上要建座桥,河下的恶龙就被镇住了!以后再也不敢瞎胡闹了。”卢沟正想再多问老人几句,却突然发现老人消失不见了,卢沟恍然大悟,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仙,从此,卢沟就一心想着修桥。
  卢沟每日摆渡后就到西山伐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终于在河上搭起一座大木桥。桥架好以后,乡亲们都非常高兴,以后再也不用坐船过河了,但河里的恶龙可生气了,它来到桥下,用身子缠住桥桩稍加用力,这座木桥就散架了。卢沟看到恶龙毁了木桥,心里特别生气,他发誓这次要搭座砖桥与恶龙再继续斗争。三年里卢沟不眠不休地烧砖搭桥,终于又建了一座砖桥。卢沟看着这座结实的砖桥十分满意,心想这回恶龙一定拆不动这座桥了。可谁想到恶龙游到桥下,先撞了撞桥墩,看到桥并没有倒,就又游到桥拱处,恶龙不停地撞击桥拱,没多久桥拱处就塌了,好好的一座砖桥又被恶龙撞散了。卢沟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建的砖桥也塌了,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等他再睁开眼睛的时候,之前见的老神仙却站在他的面前。老神仙说:“好孩子,你的努力我都看到了,我现在帮你建座大石桥来镇压这条恶龙!”老神仙带着卢沟来到西山,指着那里的大石头说:“你把这些石头凿出810块大方石,140根石柱,凿好后到云水洞找我。”卢沟拿起老神仙给他的锤子和凿子,夜以继日又干了3年,都准备好后,便到云水洞找到老神仙。老神仙看到卢沟凿出的方石、石柱非常满意,但告诉卢沟还需要准备10把石剑。卢沟又干了100天,终于凿出了10把两面锋利的石剑。老神仙又对卢沟说道:所需物品虽然基本都准备好了,但还缺490头大小不一的石狮和4头大象,卢沟听完后又马不停蹄地干了5年。


卢沟桥像一位老人,静静地向你诉说着过往的北京

  当石狮和石象都凿好后,老神仙突然出现在卢沟面前。老神仙对卢沟说:“孩子,这些年你为了建桥,耽误了自己成家立业,但你要知道,你现在做的是一件大事,子孙后代都会感激你的。石桥所需的东西都准备好了,现在可以修建了,但我太老了,就让狮子和大象帮你吧。”说完,老神仙挨个拍拍石狮和石象,没想到石狮和石象竟然全活动了起来,驮起建桥所用的石料到了永定河边上。卢沟喜出望外,连夜将石桥建好,百姓们看到这座宏伟的石桥拔地而起,也都万分高兴,像过节一样敲锣打鼓庆贺。此时,河里的恶龙可气坏了,兴风作浪冲向石桥的桥墩,它故技重施缠住桥墩,可万万没想到,桥礅是用石剑做的,一下刺得它鲜血淋淋,它疼得上蹿下跳,拼命向桥面顶去!见着平坦的桥面被它拱弯了,400多只石狮一看形势不妙,全都跳上桥栏杆压住了桥身。恶龙见桥身也撞不坏,便又去撞桥头,石象一看不好,全都扑上去顶住了桥头。恶龙又气又累,吐了几口黑血,累死了!从此百姓们出行方便了,而且再也不用怕恶龙在水中作怪了。皇帝得知卢沟新建了一座漂亮的大石桥,也非常高兴,赐名此桥为“广利桥”,但百姓们为了纪念卢沟的功绩,也不管皇帝的什么金口玉言,干脆就管这座桥叫“卢沟桥”!
  这个美丽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人们看到桥柱上那些三两成团的石狮,还会说那是当时因压桥跳得慢而挤在一起的石狮。而帮助过卢沟建桥的老神仙又是谁呢?我想大家一定都猜得出来,他就是工匠之神鲁班爷,亲自来助卢沟一臂之力了!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其他文献
樊爱玲  樊爱玲,1954年出生于河南,共产党员,2015年参与环保,现居住于西黄新村西里社区。樊爱玲长期致力于绿色环保志愿服务,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环保达人樊阿姨”。目前她是西里社区党委第一支部书记、13号楼楼门长及老街坊志愿巡逻队队员。  樊爱玲虽已退休,但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从2019年石景山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开展以来,她便找到了自己新的定位——做一名环保志愿者。多年来,她坚持用自己的环保
期刊
1陈双媚  “复此从凤蝶,双双花上飞;寄语相知者,同心莫相违。”帷幕一拉开,才子佳人蝶扇传情,私定终身……  《双蝶扇》是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创排的一部新编戏曲,少女林梦卿和书生陈子霖蝶扇传情,私定终身,孰料婚期临近,陈子霖却被一宗命案牵涉,不幸入狱。林梦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改嫁吴玉山,吴玉山明知林梦卿有婚约在身仍侥幸成婚,陈子霖明知戴了绿帽依然不改初衷,从此三个人的命运被改写……突如其来的人生际遇,错
期刊
赵秀玲  赵秀玲,女,1969年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现为西罗园街道洋桥北里社区党委书记。2003年,赵秀玲通过社招来到洋桥北里社区,从普通委员到社区主任再到社区党委书记。17年来,她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时刻为社区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赵秀玲常说:“我是把社区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来做,只有这样,才能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寻找幸福和快乐。”对赵秀玲来说,社区就是她的家,居民就是
期刊
在2019年暑假之前,我从未想过可以去支教。当我意识到今年的实践主题是支教时,内心有一种不可言状的感受。一方面,我十分渴望这一次支教经历,因为从座椅走上三尺讲台,转变为一个全新的身份是我一直希望去尝试的。李校长、武老师与支教队员们合影(左3为黎溪片区中心小学校长右1为班主任武建刚老师)  然而另一方面,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讲课,如何备课?如何让三年级的小学生既能学到山里学不到的东西,又能保证新
期刊
左凯莉  左凯莉,1944年出生于湖南岳阳,中共党员,2000年参与环保,现居住于华威里社区。多年来,在党的光辉旗帜下,她置身于志愿者队伍之中,团结全体和谐促进员与志愿者,认真做好百环六号楼楼长的工作。始终保持着“我健康,我付出,我快乐”的生活理念。  在左凯莉的生命中,对她影响最大且意义最深的便是照顾她爱人的那13年。她说:“当我的爱人被肿瘤医院宣判患晚期鼻咽癌只有半年生存的时候,我对他精心照料
期刊
一个深秋的早晨,我在晨曦中踏上去北京西山森林公园之路。此行不是去揽胜秋景、观赏红叶,而是为实现几年前的一个宿愿,拜谒心中的圣地——“无名英雄纪念广场”。  车行很快,从动物园乘360路公交车,不到40分钟便到森林公园。而我的心,早已飞抵那个魂牵梦绕已久的地方。久居闹市,偶至地旷人稀的郊区,顿觉神清气爽,但心却因深秋的萧瑟和即将亲历的肃穆而紧缩着。  进园后,一路穿过健身区,我来到纪念广场的山前。满
期刊
2019年4月28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延庆开幕。荟萃世界园艺精品的世园会为世人呈现了一场饕餮盛宴,而她的灿然绽放离不开每一位园艺工作者的日夜辛劳。作为中国传统插花师的梁勤璋感受到的更是欣慰与荣耀。海南插花艺术展进行作品创作兴趣使然的求学之路  1978年,梁勤璋入职紫竹院公园,那时二十余岁。他在这里一干便是40年,直至退休。当时有八十余人与他一同入职公园,被分到4个班组。他所从事的是工程基
期刊
徐小香出神入化的翎子功  在《同光京昆名伶十三绝》这幅写真画里面,画中扮演周瑜的是京昆小生名家徐小香。他祖籍是江苏常州,生长在苏州,他小时候随父亲来到京城。他父亲是做官的,是某部里的郎中,按现在说,就是司局级。可是他父亲在北京没活几年就故去了,他家道中落,那怎么也得吃饭呀,他得找饭辙。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徐小香有主意了。因为他小时候特别爱好戏曲,爱昆曲、爱皮黄,因此他就进了一个当时的“私寓”,就是
期刊
2019年6月1日下午两点,庆祝建国70周年暨少儿戏剧场开办6周年·北戏曲艺系教学汇报成果演出,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少儿戏剧场举办。演出持续两天,汇总了曲艺专业各种门类的表演:单弦、快板书、山东快书、京韵大鼓、双簧、天津时调、相声、评书、梅花大鼓、快板、京韵大鼓、西河大鼓……精彩纷呈,赢得了观众的欢笑和热烈的掌声。演出的成功充分展现了北戏曲艺系成立三年来的教学成果,同时也是一场对
期刊
为老住户排忧解难  当CCTV12《社会与法》栏目以“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服务人民”为题报道他的事迹时,央视评论员对他赞不绝口:“这是一个一专多能的优秀社区民警,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社区民警范畴,可以说,他是首都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形象代言人……”  这位被评论员盛赞有加的民警,就是海淀分局中关村派出所社区民警闫昕卓,29岁的他在华清嘉园社区工作已经5年了。执勤社区外国人居多让温暖跨国界的“社区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