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WM作动器的运载火箭伺服系统建模与仿真

来源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运载火箭伺服系统工作特点,设计了基于PWM作动器的火箭发动机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完成了作动器、非对称作动筒等关键部件数学建模,获得了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模型。针对获得的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对系统的稳态误差和稳定裕度进行了分析。采用Matlab/Simulink设计了基于抗积分饱和算法的PID控制器,并建立了整个非线性控制系统AMESim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系统的稳态控制精度和动态调节特性。最后通过地面负载试验验证了控制算法及控制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在变电站的实际运行中,当发生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架空地线将会分流部分故障电流,故在CDEGS中建立了变电站A及其连通的3座变电站,形成电力系统模型,仿真得到了变电站A在运行过程中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入地电流,用以指导变电站A的接地网设计,校核初始设计的接地网不能满足接触电压安全限值要求,故对初始设计的接地网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的接地网设计使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站内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均能满足安全要求.结果 表明试验方法具有较好的接地网设计指导作用,具有工程实际应用指导价值.
对新一代液体运载火箭的耗尽关机设置进行研究,介绍了现役及新一代液体运载火箭耗尽关机的设置目的、原则和设置现状,结合实际使用经验,对现有耗关传感器设置进行分析,提出了耗尽关机优化设置的建议。
对静态石英灯加热低密度烧蚀材料的传热学进行抽象。首先对低密度烧蚀材料的热性能参数试验进行筛选和曲线拟合,找出低密度烧蚀材料的热性能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建立了低密度烧蚀材料的一维非稳态传热学模型,通过仿真结果分析,证明了本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今后低密度烧蚀材料在航天中的传热学仿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仿真工具。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多元平台监测数据开始从被处理对象转变为一种基础资源.对雷电引起的电压暂降事件记录所蕴含的规律进行研究,挖掘雷电监测数据与电压暂降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既是数据价值的充分体现,又有助于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水平.然而,目前尚缺乏对雷击与电压暂降之间关联规则挖掘的方法.为此,首先对雷电定位系统和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中雷击造成暂降的日期、时间、地理位置、雷电流峰值及电压暂降严重程度等数据进行集成,采用K-means算法离散化构建决策表;其次,针对现有关联规则挖掘方法不适用于决策表中数据
对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采用的“双通道总线+三冗余”全数字系统架构进行比对分析,并基于此架构开展动态可重构技术研究,提出基于控制分配技术的可变结构系统架构重构策略、三冗余总线控制器重构策略、惯组三机冗余与单机多表相结合的重构策略。系统冗余配置结合重构策略,实现了对飞行异常状态的智能故障识别与动态重构,提高了系统的容错能力及飞行可靠性,可靠性预计结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雷电活动是输电线路雷害的主要成因.近年来随着我国雷电定位精度的提高,传统的输电线路防雷计算理论亟需通过线路雷害统计数据的验证.笔者结合国内外输电线路防雷标准,通过2012 ~2014年广西自治区电网雷电定位系统与220 kV输电线路雷害数据的统计,分析了线路雷击跳闸率与关键雷电参数间的关系.并采用规程法计算了该地区典型220 kV线路雷击跳闸率,对比计算结果与统计值的偏差,说明各地区分别统计的地闪密度和雷电流幅值参数有助于减小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误差.
为了研究氢喷前温度对液氧/气氢同轴直流式喷嘴燃烧特性的影响,分别通过单喷嘴热试验和缩比喷注器热试验两种途径,对氢氧发动机推力室用大流量喷嘴进行了氢喷前温度递降试验。其中单喷嘴热试验中氢喷前温度范围90~230 K,在温度递降过程中未发生不稳定燃烧。缩比喷注器热试验中氢喷前温度范围65~145 K,在温度递降到70 K时激发了不稳定燃烧。研究表明:液氧/气氢同轴直流式喷嘴燃烧存在一个稳定工作氢温的下限,如果在低于该下限的温度下工作,则将激励燃烧不稳定性。所选用的大流量喷嘴具有一定的燃烧稳定性裕度,氢喷前温度
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探火轨道),是中国航天60年来首次冲出地球束缚、奔向火星。针对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火转移轨道的适应性难题,提出了一种适应探火轨道的高精度制导技术,并给出了制导设计方案及相应的仿真结果。长征五号火箭探火轨道高精度制导技术实现了火星探测器的高精度入轨,入轨指标达到了工程任务要求的百分之三的量级,标志着中国火箭具备执行地外行星探测任务的能力。
为了解决深空探测任务规划中运载火箭发射轨道快速计算问题,基于双曲线轨道出发点与运载火箭发射弹道匹配存在约束的现状,研究了基于双曲线速度赤纬和发射能量计算火箭运载能力的匹配方法。提出了一种考虑射向和航落区约束下的无量纲运载能力折算关系,能够模拟实际发射可实现的最大运载能力,并可将其代入发射轨道全局优化。利用这一方法,分别对指定窗口发射任务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了各窗口中满足出发条件的轨道可行域范围和
针对某型号氢氧发动机推力室氢喷嘴尺寸特性对喷嘴出口流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模拟氧喷嘴直径、氢喷嘴内孔直径、径向孔直径、下排径向孔距出口距离和两排径向孔间距5个因子对喷嘴出口流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氢喷嘴径向孔入口压力为1MPa时,模拟氧喷嘴直径增大喷嘴出口流量逐步减小,氢喷嘴内孔直径增大喷嘴出口流量增大,径向孔直径增大喷嘴出口流量增大,下排径向孔距出口距离增大喷嘴出口流量减小,两排径向孔间距增大喷嘴出口流量减小。其次,采用响应曲面设计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结合试验建立了模拟氧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