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er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是在9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也就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因此,高中教育的育人目标,是人格健全有智慧,全面发展有特长。《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可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的浮躁心态、人文价值的失落,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在语文教学方面,只注重知识的片面学习,存在着忽略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倾向,这直接影响到年轻一代健康的成才和成长。
  一、当代中学生人格缺陷表现
  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中学生人格道德主流是好的,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代中学生在人格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知行脱节
  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在老师面前能遵守道德规范,而老师不在时却不能遵守;有些学生在学校是个好学生,而在家里却不尊敬长辈,不关爱兄弟姐妹。以上种种现象说明了现代中学生存在着知与行的严重脱节,极大地限制了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2.责任意识差
  这主要表现为:有些中学生做事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关心自己多,关心他人和社会少,对集体活动和公益事业缺乏必要的热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学生不愿意做班干部,怕影响自己的学习;有的不愿意帮助别人,有利的事抢着干,难办的事推给别人,不能勇于承担责任,更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感。
  3.缺乏正确的是非、善恶标准
  有些中学生受社会上不良现象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把本来错的看成对的,恶的看成善的,丑的看成美的。如有的中学生把所谓的“哥儿们义气”看成真正的友谊,将影视作品中的“黑老大”看成“英雄”,极力崇拜并加以模仿。这些都对中学生的道德导向及行为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当代中学生人格现状成因
  1.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重点抓物质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放松了对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导致了“一手硬、一手软”。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造成了教育实践中德育不到位、不落实的现象。特别是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金钱、义利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过分追求个人利益,从而导致人格失衡。
  2.家庭方面的影响
  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寄托了父母的全部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许多家庭过分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做人”方面的道德品质教育;另外,许多家长自身在道德方面也存在问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3.学校方面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中学以追求升学率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目标,重智育轻德育。许多中学在评定“三好学生”时,主要看是否“学习好”,而忽视“德育”和“体育”的考察,造成学生放松了对道德品质的修养。有些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上述问题的存在对当代中学生道德培养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格的途径
  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已经成为每个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得到培养:
  1.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语文教学活动是一项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完成人格培养的三位一体的活动。人格培养当然离不开师生的双边活动。比如听讲活动。这是教师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的过程,我们可以用语言评价教材中人物的人格特点,赞美其中的优秀人格,批判其中人格的卑劣成分。陶渊明远离官场,过上隐居生活,得到了心灵的自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投进祖国的大好河山,获得了人格独立,“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们也可以表述自己的人格取向,展示自己的人格力量。更可以点评学生人格塑造过程中的得失,在领略教材的优美语言、感受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接受美好人格的熏染,摒除人格的弱点,为自己的独立人格的形成提供养料。
  2.利用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或课外读物的一些经典篇目进行鉴赏性阅读,这是实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包含着人格培养的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师会对文本中的人格因素有意识地、不间断地进行启发和诱导,完成人格培养的过程;另一个是学生对文本中的人格因素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从而引发的明理、觉悟和警醒,形成对自身人格的修复和提升。例如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这些作家作品精彩感人,人格也如日月之光辉,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作家的人格风范交相辉映。无数的作家通过他们的伟大作品,让学生领略到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
  3.利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写作教学活动中理应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树立“以人为本”的作文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让每名学生都掌握一般的写作技能,又学会怎样处事做人,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展、完善、实现自我。与此同时,还要树立起“生活化作文”理念,引导学生真实地反映现实的生活血肉,使其在生活中学习写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形成健康、高尚的人格。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展露自己的个性,写出属于自己的、创造性的东西,增强自主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建构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完善健全人格。
  总之,中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一代,他们的人格可塑性极大,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时机,利用好课堂主阵地,利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高尚人格的培养,让他们吸收优秀人物高尚品德的营养,茁壮成长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  2015年7月,笔者与本校的罗秋红、徐青青两位老师作为南京市代表队参加了第十三届NOC全国网络教研团队竞赛,获得比赛一等奖。其实在比赛前,我们并不十分了解“翻转课堂”“微课”等一些新概念。但是经过赛前学习、准备与赛中的教研、攻关以后,一些新理念于不知不觉中领会于心。  本次大赛前,我就在心中琢磨:这次不能再像市赛那样,等现场抽取文题后,凭借文本解读的经验和灵感去确定微视频的“那一个
众所周知,积极有效的阅读作业可合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不仅如此,也可深度调动学生阅读热情,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兴趣,之后在此基础上可稳步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课堂教学中和课后作业安排中,均会对学生阅读兴趣内容和学生学习习惯内容以及阅读习惯养成内容有所涉及。通过数次分析和调查可以看出,传统语文阅读作业安排形式难以满足新课改需求和素质教育需求,所以我们应正视各类现状,从
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带来一系列令人担忧的消极现象……党中央一再高举新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旗,正集中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意愿。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不断退化的趋向,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坚持既教书又育人,而广大语文教师更需强化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担负起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任。现就这一话题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  “近年一
课堂提问是学生、老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桥梁,是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因而,好的课堂问题,不仅能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点燃思想的火花,还能有效完成课程目标。然而,课堂提问,不是无中生有随意而为的,也不是因循守旧一成不变的,她要立足于课堂,凸显教学目标,要立足于文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变化。本文依据自我课堂教学实践,提出缘题质疑、着眼关键、比较设疑、巧妙“假设”等四种设置问题的有效方法,从
三、教学目标要反映学生言语实践的行为和阅读文本时心理的变化  教学目标即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作用下,通过与教学情境的相互作用,预期达到的学习心理和行为结果。因而,在教学目标中应该反映出学生基于文本阅读的言语实践行为和学习心理有怎样的变化,有怎样的学习表现,应达到怎样的言语发展程度等。要做到这些,须基于文本阅读的言语实践活动,力求通过描述学生言语实践行为和文本阅读心理的变化来反映学生学习的结果。  语
周围性面瘫,多是由面神经炎引起面神经缺血、水肿导致的面肌瘫痪。笔者近年在沙特阿拉伯工作期间,有感于面部按摩疗法在周围性面瘫康复中的广泛应用,以面部游走火罐配合针灸疗法
1978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指出:"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医学教育的最高标准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地的需要."当今世界各个领域有逐步走向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力量
之前,有人提出文本“工具论”,有人提出文本“人文性”,新课标又提出了“工具与人文的统一”。笔者以为,我们在反思二者孰轻孰重的同时,都应该首先考虑文本在语文教学思维中的重要性。  应该说,当前语文教材的文学色彩越来越重,即使是说明文、说理性的文章,也不是简单地体现这些文体的基本特点,而是在这个基础上更强调形象性、生动性。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是一个科技说明文单元,它除了具有说明文的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