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并购潮起的4点解释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qingc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去妖魔化从2002年起,中国并购年会已经进行了八届。前几年,我们主要是把并购作为一个正面事情来宣传、解释,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对并购不熟悉,并购在一定程度上被妖魔化了。鉴于中国转型经济的特殊性,公权力在经济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以市场价值分析和市场的手段来替代行政手段这只“闲不住的手”,无疑会遭遇一定的阻力。同时,在民众认知里,存在一定的民粹主义,对譬如凯雷对徐工的收购,无疑是心怀敌意和阴谋论解释的。第三,学界的一个共识是并购的成功率低。因此,并购的公众形象很是不佳。
  然而,最近几年,并购的公众形象极大地得到了提升,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央企海外并购活动日趋频繁,主权财富基金——中投的成立,国家层级对并购行为的认可、支持,使得并购与贪婪、巧取豪夺这样的标签日益剥离。
  过去十年来,从观念上妖魔化并购,变成从中央主流积极推动,并购从一个过去被打压的东西,被排斥的东西,变成了主流的调整重组产业的一个工具。
  
  微观基础
  过去十年,并购活动日益频繁的一个基础是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主体性微观基础的作用正日益强化。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外资企业可以直接到中国投资,因此有了在股权层面重新规划其中国战略的冲动和制度基础,从而运用并购的方式对以前的合资、合作企业进行改组。最明显的是上海贝尔,它是第一个外资进中国,用法律手段,用并购的手段来固化、调整其早期中国市场战略的。三十年开放,前二十年是合资协议,合资协议不是公司,只是一个协议,而且基本到期了。这种洗牌的过程中,给我们强烈的冲击,很多公司控股权的争夺,一系列的案例出现了,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娃哈哈与达能的纷争。
  这十年,前五年,我称之为国退民进;后五年,我称之为国民共进,但是国进的速度、比例远远超过民营企业。这中间产生了大量的问题。国企改革“抓大放小”,使得一批民营企业家接手了原来有些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国有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发展得非常迅速,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国企“抓大放小”,强化央企的力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具备了跨国并购的基础和实力。
  
  博弈平台建立
  并购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成熟,也即博弈的平台搭建起来了。首先是资本市场的发展。股票、上市公司和PE市场,并购的市场,地方产权市场这都出现了一大批的交易平台,并信息网络化了。然后是财务制度、法律制度等的完善。再次,传媒发展起来了。传媒为不同观点、不同立场进行交互提供了平台,社会相对透明度要高许多。只有相互了解才能降低风险,才能寻求共识,实现共赢,才不再是为了规避风险而你生我死,而是进行交易。第四,各种论坛、协会等社会的力量日益增强。我们并购已经正式宣布了包括日韩的亚洲并购公会协会的发起。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当时大家不知道并购怎么样,现在已经开始了中日韩三方的交流,要建立亚洲并购协会,已经成为亚洲的力量。总之,在中国在过去十年当中,已经造就了最基本的并购基础设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企业家的魅力
  并购行为是一个非常个案化的交易行为。它是一个体现企业家视野、技巧、个人魅力和妥协精神的活动,是一项高度艺术化的、类似变形金刚的、有别于一般资本交易行为的活动。在高度艺术化的过程当中,就会产生一大批旗帜鲜明、个性独特的并购人物。
  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在我们文化强调集体主义的背景下很难得。过去十年,我们看到黄光裕、唐万新、傅成玉、王建宙、马云、李书福等等并购人物。企业家个人的魅力是并购潮起的一个重要元素。它实际上导致社会非常的柔性,变化多端,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变化,人可以制造差别、改变人,产生了大量的创业者,投资家,企业家,金融家。创业者,创业家,企业家,投资家,金融家将在这个市场大量涌现,由此带来的观念,再进入各个行业,将出现一大批产业领袖,他们将改造中国未来。
  我不太同意那种认为大部分并购都失败的论调。中国现在是一个大发展时代,我们必须要走这条路,因此你必须要下水,不能因噎废食。并购失败的案例肯定会有,问题永远会有,但是不去应对,不去解决问题,将对国家造成更大的问题。永远战战兢兢,但是要奋勇向前,尽管战战兢兢还是要前行,这就是我们对中国并购的希望。而且,事实上全世界的绝大多数并购都是成功的,如果不成功不可能全世界人前赴后继?(本文由本刊编辑邓中华根据采访整理,并经作者确认)
其他文献
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认真考证后指出,现代公司制度的两大特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有限责任制)起源于中世纪腐败的宗教制度,这种天生的劣根性使得企业的经营极易出现问题。少数企业或少数高管忽视“为客户创造价值”,热衷于利润最大化、高管薪酬最大化,这无可厚非,也无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当企业或高管的主流理念背离了“为客户创造价值”,而热衷于不择手段赚钱时,行业性或整体性的危机就在所难免!    企业理念的
期刊
掌握消费者,才能掌握商业力量  对于“中国制造”如何走出困境,一些专家和学者宣扬的解决方案是产业升级。他们所指的无非是提高研发水平(技术+设计)和打造品牌。不客气地说,我认为这个答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换个词说就是“外行”。  “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我始终觉得是假问题。因为那些所谓提高科技含量和品牌知名度,都是文不对题的答案。  我有一位毕业于北大哲学系的泉州籍民营企业家朋友,做的是非常传统的
期刊
在全球制造网络中,中国制造业低端领域(指低端产业与产业链的低端,即垂直分工中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水平分工中产业链的劳动密集加工阶段)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挑战。  尽管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在下降,但制造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引擎”。  在全球制造网络中,发达国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在低端产业也仍然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我认为,继续保持包括低端产业在内的制造业发展优势,不仅是基于中国人
期刊
Z理论的内容,是大内通过比较日本与美国的企业得出来的。大内把日本企业称为J型组织,把美国企业称为A型组织,这两类组织有着明显的差别。Z理论的提出,正是建立在J型组织与A型组织的比较之上的。Z理论不等于日本式管理,但却与日本式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内的Z理论和日本式管理紧密相关。对于日本的J型组织,大内进行了如下概括。     终身雇用制    大内强调:“日式组织的最重要特点是终身雇用制:
期刊
在过去,依托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并以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中国制造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在今天,制造业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制造”不可能再沿用旧的发展模式。  中国制造企业应该如何转型?比较普遍的一种观点是,“中国制造”应该朝高技术化的方向发展。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制造业主要局限在代工领域,依靠成本优势为一些著名的品牌做代工,以换取微薄的加工费用,始终处于“微笑曲线”
期刊
未来10年,世界变化深不可测,危机此起彼伏,在维稳的社会主旋律下,中国的管理将会沿着从“野蛮”到重视、再趋于理性的道路继续前行    又是岁末年首,是一个总结和展望的季节。但今年很是独特—21世纪头十年的结束,新十年的开端,特别是从金融危机慌乱中暂时平静下来后,人们感受到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人类、世界、中国、行为,自然也包括管理的许多基本问题!  看历史,包括热点问题、经验总结、有关评价的共识需要数十
期刊
过去十年中,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方面,可谓是多事之秋,不仅国际上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发生了诸多事件,而且中国企业也问题频出。  从国际视野来看,2001年所发生的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及接踵而来的安达信公司和四通公司的倒台,都在商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给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安然公司曾经头顶多项诸如“最卓越公司”、“最具潜力公司 ”的桂冠,但因为做假账虚增业绩,欺骗广大股东和消费者,受到美国有关部门的严厉
期刊
进入21世纪,很多西方的管理思想被引入中国,并为企业界、学界、咨询界所普遍关注,有的思想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即被介绍到中国,但却在这十年间被重新认识并引发巨大反响。同时,在这十年间,许多著名管理学者和世界级企业领袖也频频受邀到中国参加活动和做演讲。他们所带来的管理思潮不断冲击中国企业,中国人的管理智慧也在实践中不断涌现,彼此既交融又冲突,这必将深刻地影响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而实践也对理论在进
期刊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以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四位一体的模型为基础,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年报”和“企业官方网站”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为依据,对中国100强(包括国有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和外资企业100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以下总体结论。  整体处于旁观者阶段。在中国100强企业中,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处于卓越者阶段的企业仅有中国
期刊
重口号 轻机制  在过去的十年,大多数对于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和呼吁流于口号。很多企业不明白为什么要讲伦理道德,要履行社会责任,它们所谓的社会责任要么只是喊着各种各样的口号,大张旗鼓地吸引眼球,要么是迫于舆论压力的从众选择,或是迫于政府压力的生存手段,抑或是迫于社交压力的面子工程。无论如何,在缺乏引导机制,只重口号宣传的环境下,伦理水准的提升以及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企业一种“被动性”行为。  “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