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印古籍,看似简单还真不简单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印古籍的出版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色。这也让学术界、文化部门对影印古籍也开始持有轻视的态度,普遍认为排印本凝聚了古籍整理者的心血,而“拿过来就印”的影印古籍出版价值不高。影印古籍真的就是拿来就印吗?
  热词:古籍整理 影印古籍出版 精品化
  影印是古籍整理出版的重要方式之一。影印古籍既忠实于文献原貌,又有利于发挥其学术价值,使文献的真实性、重要性、完整性、原生态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影印古籍对整理出版中国文化典籍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出版家张元济先生在影印古籍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后半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影印出版《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等大型丛书项目。到了20世纪80年代,台湾商务印书馆推出《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更是催热了大型影印丛书市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印古籍的出版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色。当前,少数出版机构存在着在影印古籍的底本上以次充好,在内容上偷工减料,名实不符的行为,给影印古籍出版带来消极影响。学术界、文化部门对影印古籍似乎也开始持有轻视的态度,普遍认为排印本凝聚了古籍整理者的心血,而“拿过来就印”的影印古籍出版价值不高。
  影印古籍真的就是拿来就印吗?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笔者结合影印出版《时事画报》的经历,说说影印古籍的不简单。
  一、在选题内容上,要具有浓郁的时代价值和史料价值
  近年来,国家对影印古籍资助出版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在选题策划方面立意要高,做足功夫,突出时代价值这一特点,选取最有史料价值的底本进行影印。
  《时事画报》是晚清革命派在广州创刊的著名文艺刊物。翻开一百多年前的《时事画报》,我们可以看到,在中西文化交汇和革命气氛最为浓郁的广州、香港地区,一群具有革命理想的热血青年潘达微、高剑父、何剑士、陈垣等以文学、图画作为武器去揭露清朝末期的腐败,反映民间疾苦,鼓动风潮与呼唤革命。他们当中或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是富家子弟,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走在时代的前沿,是具有革命意识的文人和画家,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文艺与政治活动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启蒙色彩。《时事画报》除了宣扬革命、关注政治生活,还反映清末广府戏剧演出、广东美术革命历程、女子教育革新、民族企业生存发展等内容。在创作形式上,《时事画报》力求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漫画中以粤语方言设计对白,并设置了粤讴、班本、唱本、长篇章回小说等档目。
  可以说,《时事画报》具有浓郁的时代性与丰富的史料性,其影印出版的价值是相当高的。该影印出版项目入选国家古籍整理资助出版项目就是最好的肯定。
  二、坚持精品意识,创立品牌
  很多人认为有了现代计算机后,影印古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不会有鱼鲁亥豕之讹,闭着眼睛就能出书,甚至于个别出版社的领导们都认为,不就是影印出版,出版进度为什么就这么慢!其实影印古籍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汪家熔在《看似容易却艰辛》中曾说过,中华书局以世界书局影印的《阮刻十三经注疏》作影印底本,付印前校出世界书局当年影印时“割裱”贴错、丢漏就有三百余处。由此可见,影印古籍并不简单,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与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出版社的编辑在版本的搜集与考证、内容的校勘、页面的配补、影印说明的撰写等方面做足工夫。
  在影印出版《时事画报》的过程中,我们借助台湾地区一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图改地方风俗:以广州〈时事画报〉为中心(1905—1912)》,按图索骥,在世界范围内寻觅底本,制作十余种数十页的各式收藏版本信息表,并不断地修订更新信息表。搜集这些版本后,进行细心地对勘、分析与考订,择善而从。对收藏过程中收藏单位误将同时代的《赏奇画报》归入《时事画报》的、个别没有版本信息价值的阅读者的涂鸦进行剔除,做到剔垢磨光,力求真实而又美观地呈现当时的画报原貌。遇到有错简而据他本可以订正者,一一订正。在没有他本可供参考时,亦无法订正者,则依原收藏机构的装订顺序。遇到脱简与残缺时,弥逢其阙失,拼凑几种不同的版本,以成完璧。在找到好的版本时,不怕麻烦,不惜成本,只要是有利于读者的,都一力更换。对各家收藏单位初次扫描效果不到位的进行重扫。细心地拆开整本期刊,拍好照片后又细心地装订好底本。这得感谢收藏单位,没有他们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就不能把最完整的、最精美的底本提供给读者。与此同时,我们根据编辑整理中的版本源流、编排体例等问题撰写了《出版说明》,方便读者们使用这一套书。
  影印古籍一般都是大部头,采用的是低印数。在印刷《时事画报》时,考虑到是精美的画报,我们在上版后在循环纸上反复试印,等到印墨走匀后才正式印刷,力求做到图文清晰、精美。
  三、紧跟国家海外古籍回归计划,寻找海外出版资源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有大量的珍稀文献散失在海外。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出了“散失海外的中国珍稀文献出版工程”,并写进了《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国家在流失海外中国珍稀文献出版的编纂、出版和采购方面,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此一出版领域在今后数年的时间,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影印出版《时事画报》原本采用的底本只限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博物馆所藏,阙缺过多,留有遗憾。于是我们加大了底本的搜集范围,把目光放到全球范围。情报是出版机构的耳目,信息是发展的前提。编辑就是信息情报收集员,不断向周围搜集出版信息资源,向海外寻找新的影印出版资源。这需要编辑具有广阔的视野,宽泛的知识。在那段时间里,我们四处打听《时事画报》在各地的收藏情况,或者向研究这一领域的学者请益,或者浏览学术期刊,寻觅《时事画报》的踪迹。经过不懈的努力,收录了广东美术馆、上海图书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美国康乃尔大学以及个人等公私收藏机构所藏进行补足。特别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收集回来的美国康乃尔大学所藏的《时事画报》,整整有15期是国内所没有的,底本保存得较好,图片清晰完整,为此次影印出版增光不少。《时事画报》的影印出版过程说明我们应进一步加强与海外收藏单位的联系,积极寻觅海外有关珍贵古籍的出版资源。
  四、积累影印出版方面的经验,探索影印编纂及营销创新
  在影印古籍的整个出版过程中,编辑基本上是在唱独角戏,编辑的素质及策划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影印出版的最终结果。正如前文所说,影印古籍并非“没有技术含量”,也不是简单的“拿过来就印”。作为古籍影印编辑,需要具备强大的选题策划能力、扎实的影印古籍编纂能力和创新的营销推广能力。
  在确定影印《时事画报》的选题后,责任编辑就要承担起选题的编纂工作,网罗不同的底本进行比对,选择最佳的工作底本。之后,拟定体例,比勘异同,厘定对错,弥逢阙失,并撰写《出版说明》。可以说,编辑是兼顾了作者的功能,其必须具有一定的古籍影印编纂能力。《时事画报》作为大型影印古籍,同样也具备了“低印数,高定价”的特点,这就要求编辑们必须深入了解这类图书的市场信息,提出最佳的印刷数量和适当的营销方案。
  在影印出版《时事画报》的过程中,为了有利于营销宣传,我们在数字化方面做了创新尝试。我们选取画报中的若干主题,拍摄有关《时事画报》的纪录文献片《百年话时事,沧桑说画报》:一座城市,一个时代,一份画报。如,探访画报创办旧址,寻访广州这座城市历史深处的故事,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变与不变的历史现场。通过多媒体形式向读者们展现广州这座城市百年间的变化,以及百年后广州这个城市依然保存的当年引领风潮的本色,让读者们对《时事画报》有更深刻的印象。
  由此可见,影印古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出版机构用心去经营。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未来的影印古籍出版市场,将会有更多的出版机构加入,各方在选题内容、品牌特色、海外出版资源、编辑人才队伍、宣传营销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这将会促进影印古籍出版的发展,也为学术的发展提供越来越丰富的资源。
  (作者单位系广东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随着文化与科技的不断融合,标准已成为国际文化产业竞争中新的制高点。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挖掘本国拥有知识产权的相关技术,加快推进以核心技术为基础的标准化工作,积极推进自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整合、数字化加工、数字化投送,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发达国家正借助其技术优势觊觎他国文化产业资源,试图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通过各种标准形成产业壁垒,达到打压他国文化产业获取经济利益,争夺文化为核心的国家间软实力竞争的
期刊
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比活动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参考杂志社于2014年组织发起的,今年是第二届,活动旨在响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的出版质量管理专项活动,促进精品创作生产。这项活动不仅受到了总局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和中国编辑学会的指导与帮助,也得到了各出版单位的积极响应。2014年在举行颁奖活动的同时,主办方还邀请行业资深专家就“规范审读报告,提高图书质量”专题进行研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业界引
期刊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起,出版参考杂志社承办的“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审”活动,自2014年启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业内人士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赞许声不断。主其事者欲锦上添花,编辑出版《优秀审读报告专刊》。此事很有必要,对编辑培养和出版行业的良性发展具有很好的助推作用。作为该项活动的热心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受嘱写几句话,也算是反映一个老出版人的心声吧!   “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是一个创新。追
期刊
本刊讯 7月12日,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和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在《光明日报》上联合发布《中国智库网络影响力评价报告》,并公布了中国智库网络影响力排名。中国社会科学院综合指数最高排行第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作为唯一一家入围的新闻出版领域研究机构,位列第三十三。  近几年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先后推出了《中国出版蓝皮书》《国际出版蓝皮书》《数字出版蓝皮书》《中国阅读蓝皮书》等蓝皮书系列
期刊
互联网时代如何将出版人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发扬光大,这是新时期向出版从业者提出的新命题。而文学类图书编辑在面对这一命题时,应做到以匠人精神确保文学作品社会效益第一,同时,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热词:工匠精神 “互联网+” 创新 转型  工匠精神之于出版人的作为和追求无比妥帖,过去的编辑常自谦为编书匠,透出了老一辈出版人为出版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当下作为年轻一代出版
期刊
随着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产业升级,传统行业的局限性开始被其放大。当传统教育开始面临房租、人工成本高涨、用户满意度差等压力的时候,在线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互联网教育发展迅猛,市场遭遇四大困境  近两年,中国在线教育发展如火如荼,各种新产品不断涌现,获得了更多用户认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开发者。互联网教育不仅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壁垒,并开始通过更低的成本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评估模式打动用户
期刊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经营能力,核心是人才队伍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数字出版人才队伍现状和问题,探讨了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提出了数字出版领军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期发挥数字领军人才在出版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示范和担当作用。  热词:数字出版 人才培养 模式探讨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传统的纸质出版业逐渐向产业化、数字化、全球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发达的欧美
期刊
面对新媒体技术时代的来临和严峻的市场形势,时代新媒体出版社紧紧抓住“内容为王”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新的出路,借鉴新媒体的技术和平台,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即“立体化的全媒体出版”之路。传统的电子音像出版主要是抓重大项目,要品牌,要影响,新媒体融合领域主要是抓“时光流影”,要未来,要大数据。时代新媒体出版社走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边上,由传统电子音像事业单位向新媒体出版企业全面转型。  结合
期刊
2014年12月王锺陵先生的大著《二十世纪中西文论史》(六卷本)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450万字,一个人完成如此大部头的著作,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业绩。该书一经出版立即引起学界的轰动,许多学者认为此书体大思精、足传后世。对于该书的内容与意义,弟子学力薄弱,难以评价。但是,对于此书的文献方面的价值,作为弟子,都深有体会。  第一,从收集、引用到核对材料,都非常严谨、细致,从中可以看出王师一直所奉行的
期刊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音视频内容的广泛传播和免费网络存储空间的迅猛扩大,对电子音像出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基于前期出版业务的积累,自2007年起,人民卫生出版社开始尝试向数字出版转型。经过八年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在继续发展优势出版业务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先后推出医学在线考试培训、医学教学素材库、临床知识库、医学教材网络增值服务、医学电子书、APP、医学数字教材、人卫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