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思考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5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華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近几年提出的文化建设方针,对于我国文化的继承、发展、延续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指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着力点、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准确的把握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深刻内涵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弘扬传统文化、创新现代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中华文化;走出去;国际竞争力
  引言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对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国际地位,提高我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1世纪以来,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已崭露头角,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比较认可。然而,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存在一些阻碍,还需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世界文化强国相比,文化产业和文化宣传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因此,准确把握制约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原因,找到提升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途径至关重要。
  1.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
  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续的精髓,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中国拥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拥有56个民族,中华文化渊远悠长。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想成为世界强国,首先要文化强国。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没能真正“走出去”。
  (1)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市场占据份额较低。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文化对外传播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从国家到地方,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面向世界的重要方面,文化产品的出口也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学者郑永年2011年分析指出,中国人的思维缺乏创新性。从西方引进了一些概念,经中国修饰之后再出口西方……缺少了一套“核心价值(core value)”,也缺少了一套能够和其他文化分享“共享价值(shared value) ” 。
  (2)中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我国文化市场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以娱乐业、影视业、演出业等大文化市场基本形成,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得到了明显丰富。但是我国文化市场起步晚、文化企业规模较小、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较低,大家都认为文化领域的投资风险较大,以至于文化市场发展不繁荣。
  (3)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内容和形式的单一。 “走出去”的文化既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然而,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国具有影响力的还局限于中国传统文化,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茶叶、瓷器和丝绸的简单认识上,对社会主义新文化还没有深入了解。我国的文化产品,传统文化应用的较多,社会主义新文化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研究国内公共外交的赵启正指出“公共外交是一项面对外国公众,以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说明中国国情和政策的国际活动”。
  2.中华文化 “走出去”困难的原因
  (1)中外文化存在的差异。曾经就任驻法国大使的吴建民明确指出:“我们现在对中华文化价值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这是由于历史造成的。”文化传统各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尽相同,在原来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缺乏文化交流,这种文化差异非常明显,尤其是汉字的音和形的分离,导致我国文化产品很难原汁原味的体现我国文化特色,也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带来了更大的困难。这些都会影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2)传统文化和新文化的碰撞。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思想交汇在一起,就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文化思潮。然而,新中国文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一些文化,不仅没走出去,而且在国内也没有得到广泛推广,传统文化和新文化的碰撞,制约了我国文化的发展。我们目前在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也只从传统的形象出发,未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展示出来。
  3.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可行性措施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我们要协调好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协调国内文化发展和文化输出两个整体之间的关系。针对当前的文化“走出去”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这样做:
  (1)传统文化和新文化共同发展。一方面,要进一步突出传统文化价值。要进一步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真正“走出去”,以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另一方面,要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形成了许多经久不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如今已经成为了东亚强国。中国人民共同铸就的爱心精神,就是我国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伟大成就。
  (2)加强与各国各地区文化的交流,积极探索文化交流的平台。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不相同,要想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就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吸取他国文化的精髓,并把不一样的文化传递到其他国家,这样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可。同时要善于运用外国语言,减少文字翻译过程中的异译,这样有利于国际的交流沟通,也就能更好的被世界理解、支持和认同。同时要积极探索文化交流的平台,拓宽文化交流的渠道。充分利用国内外媒体的力量,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大力构建能熟练掌握各国的文化和语言的高端文化交流的平台,为各国提供一个国际化标准,对于让世界认识中国文化是很必要的。
  (3)推动特色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新冠病毒疫情以来,全国各地都积极探索抗疫方法,总结抗疫经验。我国作为抗击疫情的先行国家,抗疫经验得到了全球的关注,中医药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2020年5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作了《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其中提到,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已经成立,秘书处设在中国。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团体会员加入了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与外国政府及有关国际组织已签订了含有中医药合作内容的双边政府间协议96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49个。中医针灸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已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东西方文化虽然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在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医药和西方文化并不是不能共融。所以,中医药“走出去”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先行。
  当然,文化相互交融才能看到自身的不足,以加快文化发展的步伐。我们在学习外国文化的时候,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外国文化的精华吸收过来,并进行升华,打造成中国的文化品牌,最终吸引世界各国来到这里取经,从而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新]郑永年.中国的文化现状及其“走出去”困局[N].联合早报,2011-12-22.
  [2]赵启正.加强公共外交,建设国际舆论环境[J].对外大传播,2007,4.
  [3]吴建民.外交与国际关系——吴建民的看法与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44.
其他文献
1.研究背景  正确的新闻观是舆论发展的基础和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新闻宣传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和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可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时代
期刊
迎着海风,淋浴着春光,脑海里突现一个“身影”。18年前的我还在一所村小上班,虽然教学环境简陋,路途遥远,但是我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生活过得很充实,时间在一弯浅浅的小河里一点一滴的流逝。  一个清爽的早晨,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打破了所有的沉寂,我接到上级的通知。要去县里的一所小学工作,来不及分别,来不及告别,收拾好行囊,我踏上了回城的路,几个小时的颠簸车程。怀揣着几分忐忑,几分期盼,几分梦想,我来到了X
期刊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高校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将重点分析疫情对高校就业工作的影响,紧密围绕高校创新开展就业工作路径,探讨疫情之下开展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路径,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疫情;高校;大学生;就业  引言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约870万人,同比增加近40万,相比2019年增长近4.8%。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就业的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中国各民族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旅游管理教学中,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关键作用。对民族文化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校应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师
期刊
【摘 要】党校教育与普通成人教育既有共性要求,又有明显区别,应在遵循普通成人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抓住党校教育的特殊性,探寻党校教育的特殊规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及《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方针,必须积极推进市级党校新一轮教学改革,鉴于此,笔者拟提出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工学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存在教学内容层次不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问题。“微”课程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短小精悍、灵活性好等特点,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大大提高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计算机基础;“微”课程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力工具,因此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也
期刊
【摘 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党校作为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阵地,学习好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呈上升发展趋势,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啃老族”“考研狂”“考公狂”等待业群体日益壮大,成为了地方政府应关注的现象。本文从研究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入手,有针对性地对政府部门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做出分析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创业培训  1.大学生就业难原因  1.1高校教育方面  (1)高校一些专业科目本身以培养科研人才为主,不以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刘骁明、余怀松,2008)。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五级是初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其中有关阅读技能的目标描述是这样的: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能根
期刊
【摘 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增长,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新媒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新时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学校应将新媒体技术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在一起,促进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推动教育事业长期稳定发展。文章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