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周其鹏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ShiJia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档案·周其鹏】
  
  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信阳市商城县其鹏有机茗茶场(厂)场长,现任中国茶协会会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员、中国有机茶协会会员、河南省茶叶商会副秘书长、河南省茶叶企业专家,信阳市茶叶专业拔尖人才、信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信阳市人大代表、信阳市茶叶炒制十大能手之一。
  其鹏有机茗茶场(厂)坐落于河南信阳大别山主峰金刚台景区。虽然早在采访前就对崎岖的山路有所耳闻,但当一块块硬石矗立在盘山路上时,我们的车子还是不得不停了下来。正当大家打算倒车下山时,周其鹏从他那辆越野车上下来:“别急!有办法。”他从路边的老乡手中借来铁锨,开始撬那些拦路石。更让大家惊讶的是,一下子竟有数名当地山民来帮忙。十几分钟的工夫,几块半埋于土中的石头被逐一掘了出来!于是我们继续驱车上山,而周其鹏躬身掘石的身影和他同老乡间的那份默契在我脑海始终挥之不去。
  盘山而上,青山竹林间,突然一所院落出现在我们眼前。不必细观,单凭随风而来的阵阵茶香便可断定,这里正是“其鹏有机茶”茶场。走进院所,一垛垛长度一致且堆放整齐的木柴依墙而放,随行的河南省茶叶商会秘书长李伟先生说道:“不用观茶,就凭这些干净整齐的柴垛就可知道其鹏的茶品。”
  其鹏茶场位于大别山山腰700米海拔处。山路难行,又没有醒目的标志,可偏偏就是这个地方,引来了八方宾客,乃至国外的爱茶者前来造访。这一片片“茶海”,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财富。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用到这里可谓茶香不怕路难行。周其鹏说:“茶香是永远要追求的境界。其鹏茶的香,靠的是茶品、人品的双保证。”
  
  “其鹏”其茶
  
  常喝其鹏有机茶的人都知道,其鹏的闻名不靠包装不靠外观,靠的是其独特的醇香。尤其是多年喝其鹏毛尖的人,品上几口就能断定杯中茶是否出自“其鹏”茶场(厂),足见这种醇香的独特性。
  其鹏有机茶属自产自销,这种模式在根源上保证了品质的统一,但真正做到“醇”,还需要许多细节上的考究。
  其鹏茶场(厂)从采茶工到炒茶工,一年四季按照茶场规定均不使用任何带香料的化妆品,这其中包括护手霜、花露水、发胶,等等,目的显而易见——避免污染茶叶。同时,每位员工在工作中都要严格使用木屑和草木灰净手,木屑增大摩擦力,可以去污,草木灰具有碱性,可以中和手掌中的酸性分泌物。
  采茶的工具很有讲究,那就是一只只窄长、开口小的竹篓。选择竹篓是因为刚采下的茶叶最忌讳挤压、捏搓,必须采一片存一片,竹篓的穿编处有细小缝隙,又可恰到好处地透气。同时,竹篓上方小而斜的开口既避免了阳光的灼射,又能防止茶叶因采茶者的上下动作而洒落受污。
  采茶的过程更是马虎不得,除了辨别茶叶的外型,采摘动作还讲究“轻、快、巧”。要选在芽叶下方的合适位置用脆劲采摘,不能掐断,否则掐断处会失水、受污,致使茶叶品质受到影响。采摘后的茶叶还要经过晾青等繁复的过程才能进行炒制,每个环节都要求细之又细。
  如果只是耳闻这些细则,可能会觉得过于琐碎,可是当我们亲眼目睹每道工序那有条不紊、忙中有细的场景,再品品杯中清香四溢的有机茶,你定会相信,其鹏茶之所以入口难忘,靠的就是那些不厌其烦的、细节上的考究。
  为了提高茶叶质量,周其鹏多次邀请专家前来指导生产。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于观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梅峰、副会长于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专家、国际评茶大师沈培和、河南省茶叶商会秘书长李伟纷纷受邀来到茶场,亲自做技术指导。
  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精心结合下,其鹏信阳毛尖系列茶于1998年通过了国家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检测鉴定。2005年,茶场(厂)又开发了年产干茶2000公斤以上的“野生茶”毛尖,并开拓出了广阔的市场。
  在周其鹏不断的努力下,其鹏有机茗茶场多次获省、市十大名场、十大名茶、十大品牌等荣誉称号。它也是北京人民大会堂及省、市级特需用茶指定厂家之一。
  俗话说“靠山吃山”,这座“茶山”,已经让周其鹏吃出了甜头。按理说,如今的“场主”周其鹏满可以坐在柜台后品着自家毛尖数钱,或者开着越野车四处观光旅游,可是,他却仍然每天亲临距当地县区20多公里的茶场亲自监督每道工序。他说:做茶叶不像其他生意,企业上了轨道后,老总便可安下心放松休息。一流的茶品取决于业主的专业、敬业。茶叶是舌尖上的艺术,气候、季节、甚至空气湿度都对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多观察才能多发现问题。保健产品要留住市场,就要保证一流茶品,并一丝不苟的对树种、水肥加以管理,才能做出精品。
  
  “其鹏”其人
  
  


  父辈吃斋念佛、忠厚传家,其鹏善良厚道,与人为善。这是山上老乡们对周家的评价。周其鹏祖辈四代住在这座山上,从曾祖父在世时的七亩茶田到如今自己辛苦经营的上千亩的茶庄,变的是规模和数量,不变的是周家人骨子里的那份勤劳善良和真诚厚道。
  出身茶叶世家的周其鹏,曾被父亲寄予希望成为医生,可是,从小生活在茶香中的小其鹏却怎样也割舍不了对茶的热爱。于是在走进社会以后,他选择重新丰富自己,到浙江大学茶学系研习茶文化。一方面出身于茶叶世家,一方面又是专业的茶文化研究者,这在同行中实属少见,称周其鹏为“茶人”一点也不为过。
  茶人周其鹏常说,要先做人后做事,金奖银奖,不如消费者夸奖。
  无论对待朋友还是客户,周其鹏都是以心相交,以诚相待。和其鹏做买卖,永远不用担心会出现以次充好或鱼目混珠的现象,因为周其鹏明白,靠投机取巧看似赢得了利润,实际却等于自己丢掉市场,一个只看重蝇头小利的人不可能成就财富之路。多年来,他把每一个客户都当成朋友,坦诚相待,仁义经商。在他的店里,来自全国的商户络绎不绝,而美国、英国、波兰等海外茶商也慕名前来考察、采购。面对不同的客户,周其鹏总是一视同仁、热情相待。
  在他看来,爱茶、爱信阳毛尖就是自己与客户的共同之处,因此他把每一位客户都当做朋友,在他的经营中从来都是用诚、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客户。曾有位客户这么形容他:喝其鹏茶,人生一大快事也!和周其鹏交往,更是一大快事!
  先做人,再做茶。这是周其鹏的处世原则。在这个急功近利,人人心浮气躁的时代,周其鹏依然保留一份真、一份善,这大概就是生他养他的大别山赋予他的秉性吧!如今,诸多的荣誉先后飞向周其鹏:他先后荣获十大制茶能手、信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多次获得省市科技成果一、二等奖,所生产的茶叶产品近16年来多次获国际、国内、省、市的特等奖、金奖、银奖,累计59个。今年又全票通过当选为信阳市第三届人大代表。
  
  “其鹏”其梦
  
  从当年的几亩茶田到今天的千亩茶庄,周其鹏实现了一次次飞跃。因为他的努力,家乡的茶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了解和喜爱;因他的努力,更多的父老乡亲走上了财富之路。但是,他始终认为最可贵的财富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挖掘——金刚台自然保护区。那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属于国家级地质公园,凡来过此处的朋友均流连忘返。这里才是上天赐予的最珍貴的财富!
  周其鹏说,一部动画片可以成就一个迪斯尼乐园,一幅清明上河图造就了开封清明上河园,这说明了什么?做茶不做文化,只会停步不前。以茶文化为核心,以自然风光为元素,创建一个纯正休闲旅游点,这就是周其鹏目前最想做的。
  山上的路预计到今年十月就会修好,周其鹏计划在这段时间开发、完善各个休闲旅游方案。等客人们来了,可以亲自去采茶炒茶,品一品自己亲手制成的毛尖。茶余饭后,还可以爬爬青山,还可以到淙淙流水、清澈见底的小溪中捡鹅卵石、摸小螃蟹、看看石花鱼、观赏娃娃鱼等,让茶商和游客们充分体会远离尘世的绝佳心境。那时,“其鹏”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一个茶场(厂),而是一个集茶文化和山水文化于一体的世外桃源。
  在带给家乡父老财富的同时,为世人开辟一块与茶为伴的乐园,这,就是茶人周其鹏的财富梦想。(编辑/燕子)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马云,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正在经营着他的“电子商务帝国”。从1999年在杭州设立开发中心创办“阿里巴巴”开始,他的梦想也便启程。之后,从“淘宝”到“支付宝”,从一口吞下雅虎中国的“蛇吞象”壮举,再到如今精心布阵软件帝国,马云一招一式,随机万变,不断在IT江湖掀起阵阵风暴。  野心勃勃的马云又有了新的计划。4月18日,这位电子商务界的
期刊
“变式”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录,实在是个遗憾。四季变化,周而复始,万物兴衰,次第更迭,妙就妙在一个“变”字,商界当然不能例外。  马云的发家史可以当商业变式的教科书来读。这位电子商务界枭雄,创业以来就没有安生过,从解决诚信问题的“诚信通”,到解决交易问题的“贸易通”;从解决找东西难的“淘宝”,到解决支付问题的“支付宝”,马云一路攻城拔寨,变出了四个响当当的品牌。如今,他又要创建第五个品牌
期刊
写下这个标题,却忍不住自问:存在所谓“蒙牛模式”吗?  说它存在,是因为“昨日蒙牛”蹄痕凿凿;说它不存在,是因为“今日蒙牛”风驰电掣,“明日蒙牛”晨新夕异。模式不是规律,条件在规律即在,模式却多半可以无条件变异。  “蒙牛模式”可以九九归一,也可以一分九九。在这里,我尽可能略去“人皆有之”者,于是,筛出了“蒙牛模式”的16个“支点”。    1 定位模式:聚焦,聚焦, 焦,再聚焦    同样的光通
期刊
引子  像一只轻捷的紫燕掠过春日的荷塘,像一股清澈的山泉滑过嫩绿的水草,像一缕灿烂的朝阳投向初绽的蓓蕾,在河南大学大礼堂的舞台上,年仅18岁的郑州女孩儿吉喆,如蝶影翻飞,翩跹起舞。霓虹灯不断变幻出斑斓的色彩,投在她光洁的额头。在优美的旋律中,这位身材高挑、体态婀娜的少女,时而莲花碎步,时而舒臂展胸,时而收腿飞旋,用美妙的肢体语言,向全校师生奉上了一场丰盛的艺术大餐。  这是2003年4月的一个夜晚
期刊
1万只裱花蛋糕、32万只面包每天被分送到460家门店,到晚上8点几乎销售一空。克莉丝汀靠小小的蛋糕和面包,2005年营业收入達到4.77亿元人民币,利润接近1亿元人民币,2006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20%。  这家企业稳稳地坐上了长三角最大西点连锁企业的座椅,世界上最大的4家风险投资商开始关注它,不少500强企业希望和它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谁能想到,7年前克莉丝汀还在倒闭边缘徘徊。  1999
期刊
当财富的多少和年龄的大小不再遵循常规法则时,一批80后出生的“财富新贵”成了可畏的后生。当许多同龄人还在以“职场新人”身份自居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为这些新人的老板。别看他们的年龄才二十来岁,他们富有创业的激情和大胆的梦想,他们的头衔是“CEO”,身价有的已过亿。    李晋吉:做李彦宏没有做到的事      李晋吉,生于1980年,北京无限新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旗下拥有中国手机网站第一品牌以及
期刊
在落花纷纷,春天即将淡出季节绚丽的舞台时,我们在郑州大学校园的一角,找到了阎夫立钧艺工作室。  着一身蓝灰色印花唐装的阎夫立教授热情接待了我们。这是一位典型的北方汉子模样:高大结实的身材,肩宽而壮,发浓而硬,眼大而亮,略显年轻,不易看出他已近花甲之年。  阎夫立1950年生于钧瓷之乡---河南省禹州市一个钧瓷世家,18岁进陶瓷厂烧窑,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曾先后任禹州市文化局副局长,
期刊
从家常菜到田源鸡,再到欧乐美比萨,张大勇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三大“原则”,那就是“抢占先机”、“走品牌经营之路”、“决不轻言放弃”。    品牌路上徘徊    進入餐饮业之前,张大勇是个地地道道的“外行”。那时的他和朋友一起搞期货投资,一度拥有上千万的资产,但是后来因为一次失误,不仅赔掉了本儿,还亏欠100多万元。  人生的大起大落让张大勇招架不住,但是,他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他开始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期刊
王家驻:像候鸟一样迁徙    何伊凡  从匈牙利到罗马尼亚、俄罗斯,到芬兰,王家驻的脚步始终未能停下,他的生活从此像候鸟一样没有终点。  一小时内,王家驻坐在温州的自家客厅里接了17个电话:1个来自朝鲜,3个来自乌克兰,4个来自匈牙利,4个来自芬兰,5个来自俄罗斯。放下电话后,他往往会快活地嘟囔几句,但并非都是好消息,偶尔他也会紧紧握住手机,不自觉地拐着一条伤腿站起,似乎要把对方从另一端拎过来,但
期刊
让20多平方米客房空间变成高效率、高利润、可迅速复制的“现金牛”的秘密。  那些光线昏暗的小巷有着中世纪欧洲的味道。相信一些不愿支付太高住宿费的旅行者对隐藏其中的“招待所”应该是相当熟悉,它们通常仅能提供简陋的床铺和洗浴设施,有着空旷的天花板和图像不清的电视机,数目不详地分布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中,在西方人的词汇里,它们被称作flea pit(跳蚤窝)。  现在,“跳蚤窝”遇到了致命的挑战。中国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