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意外,你定会老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me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段时间以来,似乎时常看到关于老人的负面新闻:公交车上,老人强迫年轻人让座甚至大打出手;为了争夺篮球场跳广场舞,老人群体暴力驱赶篮球少年;晨跑老人被汽车所撞,同情被撞死老人者不到20%……
  起初时,我的偏向在年轻人一边:是的,现在年轻人打拼事业,早出晚归,工作压力大、工资收入低,辛辛苦苦攒钱也买不起房,不招未来丈母娘待见……即使是在家里,妻子对她的父母也是冲口而出:“我哪像你们吃了饭遛弯精神好精力足,你们不知道现在的单位对工作要求有多高?我一下班都累趴下了,还要挤车回家,回到家里往沙发上一躺就不想起来。”
  但物极必反。看到越来越多的负面新闻,我开始感觉我们对老人的态度,肯定出了问题。
  是的,由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现在的老年人很多已经得以享受相对安稳、富足的晚年。在我小时候的农村,农民四五十岁过世的不算稀奇,但我今年八十大寿的老父亲还可以钓鱼游乐。虽然邮政储蓄卡上每月的养老金只有70元,但我和弟弟的供养足以让父亲过上无忧无虑的晚年生活。城里的岳父岳母都有相对充足的退休金,不仅在我们窘迫时给予资助,而且给外孙存钱,甚至给八字都还没一撇的重孙也存钱。不管是需要我们供养的,还是能够给我们资助的老人,他们的晚年生活都可以说是幸福的。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与老人之间,就没有矛盾。岳父岳母曾经对保健品推销的信任,就曾经在两代人之间产生巨大的分歧。现在有这么一拨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孤寂心理多番设计,多番设计、甜言蜜语骗老人的钱。例如,有一次岳父岳母叫我们回去拿东西。什么东西呢?号称是大大有利于睡眠、健康的床上用品。其实就是普通的床上三件套,老人不仅给自己买了一套,还给三对女儿女婿各买了一套。临上的士时岳母再三检查东西是否放好,刚走一小段路,岳母来了电话,说那东西一万多元一套,下车可千万不要落在车上了。
  三个女儿都埋怨父母上当乱花钱,老人听了非常难过,岳父委屈地说:“又不要你们的钱,买了送给你们还有那么多说的。”过不多久,我们打电话回去,跟岳父母住一起的小妹说,爸爸妈妈外出旅游了,某某公司组织的,老人免费旅游。一听到免费,我就知道肯定又是套路。果然,近郊旅游确实免费,但结束时一万多一套的保健药品,却是只有参加了免费旅游的老人才有资格购买的。保健药品和床上用品不一样,床上用品只是贵一點,应该不会有其他的坏处,但所谓保健药品却可能吃出毛病。我不好开口说什么,叫妻子不要埋怨老人,但吃东西要谨慎,就以他们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药物之间可能冲突为由,叫他们别吃保健药品了。这样一说,老人大概接受了。
  是的,骗子所以得手,抓住的是老人孤寂冷清的弱点。老年人跳广场舞、街头暴走等,又何尝不是为了对抗孤寂和冷清?近一年多来,我几乎每个星期天买菜回家给老人做饭(其他六天有小时工做),尽管老人一再以下雨不方便、天气太热怕中暑等理由,客气地说下星期别跑了;但每当我和妻子“固执”地上门时,老人明媚的笑容告诉我们,他们心里,其实在盼望我们回来。
  我想,我们应该理解和陪伴老人,尽量不苛责他们。还有,老人的思想是会落伍,辨别能力降低。其实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一个人离开单位、离开主流社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大脑和身体都在不断衰老退化;而社会系统的技术、产品、观念甚至生活的方式(如智能手机带来的)都在不断地改变,老年人跟不上、适应不了这些改变,他们因此变得越来越弱势……但他们是我们的父母祖辈,他们应该得到的是理解、宽容、陪伴、帮助,而不是苛责、厌弃,甚至诅咒!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间是多情的,她让生命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延续,让世界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时间也是无情的,它让一代接着一代不断老去……如无意外,你定会老;当你老时,你不一定能成为季羡林、周有光、杨绛、屠呦呦那样的老人,也就不能要求现在的老人都是这样的人;想想这些,你可能就知道应该怎样对待一个可能显得有点固执、甚至蛮横的老人了。
其他文献
不知自何时起,一说到杂文,不少人都要拉鲁迅先生作大旗,称其是“杂文的鼻祖”。其实,“杂文”一词,最早见于《晋书·干宝传》。后来,南朝文学理论大鳄刘勰先生提出杂文这一概念,将某些体裁的文章归类于“杂文”,并在其经典大著《文心雕龙》中特列“杂文”一章,作了精彩详细的论述。可见,杂文的鼻祖非某一人,而是一群人,并且是千年以前的古人。  何谓杂文?刘勰先生在列举了诸大家的文章之后,作了如下概括:“详夫汉来
期刊
7月酷暑之际,《王者荣耀》终于推出防沉迷措施了。我顿感欣慰:瞧,在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中,在赚得盆满钵满之后,他们终于做出姿态,要为“不顾一切狂玩《王者荣耀》”的高烧现象降一降温了(中国新闻网)。  超2亿注册用户、日活跃用户5000万、一月超30亿元的流水——诚如媒体所言,《王者荣耀》已成为社会现象级手游。所以,你得承认,这款游戏,在撬动人性深处贪玩好胜等欲望方面,的确有自己的独门秘笈;在利用“玩
期刊
一  罗兰夫人说:“认识的人越多,我越喜欢狗。”何也?因为,有的人,你对他再好,他也会背叛你,而狗不会。她说的是狗的忠诚。其实,还有一点,也应说及:狗的自然,是怎样,就怎样,不装、不做作,而人有虚伪一面。仅从这两点而言,人应向狗学习;养狗、爱狗者的信念,也应更坚定。  二  有的人,在其位,不谋其政,还振振有词:“无为而治。”如果是认识糊涂,就该拨乱反正:老子的“无为”,是不做不该做之事,而做應该
期刊
朱国平先生撰文《胡子总是要刮的》(本刊7月上)对刮胡子这门手艺后继乏人表示担忧。我有同感,在《我当理发匠胡师傅50年回头客》(2014年11月28日《杂文报》)中谈到:“顾客都说,胡师傅的刮脸功夫无人能及,对于顾客而言,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人脸包包坑坑,把脸刮好,让顾客感到像按摩那样舒服,是手艺,是艺术,是匠心。”胡师傅的手艺在此地硕果仅存,新一代“发艺师”们“美发”有一套,却不谙刮脸之道。我经常
期刊
我的奶奶生于光绪末年。套用一度流行的说法,我应该是可以称之为“民国老太太”的。她小脚,套裤,蓝布大襟褂子,有发髻,冬天还戴一顶黑色平绒帽子——是不是有点“民国范”呢?自然,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她,和她的同时代人林徽因、张充和之类的“名媛”,不可并论。有意思的是,她能说出许多格言式的俗言俚语,并且身体力行。这些俚俗之语,细细掂量,还颇具文化含量。  “菩萨有眼,响雷打头。”这是奶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期刊
《关于阅读的逆向调查》(杂文月刊2017年8月上),很有特色。一个“关于”把标题弄成中规中矩的机关行文格式,接下来却是云诡波谲,“我”的阅读调查不是问读什么书,喜欢什么书,突兀而来却是“你要先烧什么书”,逗起读者的胃口,急于知道答案,回答的各色人等、见仁见智,不说哪里人只说辽宁话、河南话、吴侬软语,意见有稳健的,有极端的,都是“刺心”的。调查大轴是形似的“牛大姐”,一提“牛大姐”人们自然想到《编辑
期刊
《杂文月刊》2017年7月上,刊登一短文《学会低头》,我用一分钟看完了,但花了十分钟思考它。  低頭看似很普通的一件事,内中却有很深的哲理。学会低头就是学会谦虚。不会低头,就会碰得额头青肿。富兰克林就是这样,才学会谦虚的。这篇短文,用生动的事实说明了一个人生深刻的哲理和生活艺术,值得点赞!
期刊
自由,有两个层面。一是民族的自由解放;二是人身的行动自由。无论从哪个层面讲,自由都是来之不易、至为珍贵的。  近读《名人传记》2017年第7期,一篇回忆于右任先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至西安。大爷为抗议清廷卑躬屈膝的行径,故意散开辫子,照了一张披头散发的照片以明心志,背景是他自己写的对子:‘换太平以颈血,爱自由如发妻。’”于右任这里讲的,应当
期刊
范纯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之子,在父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熏陶下,自小就胸怀大志,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人处世更具名士风范。纵观范纯仁的一生,两度拜相,身居要职,与朋友交往,崇奉“君子之交淡如水”,凡事皆以民意为先、国事为重,从不计较个人私利恩怨,他自我总结道:“吾平生所学,得之中恕二字,一生用不尽。”纵观范纯仁的为官沉浮,大都处在北宋波谲云诡的政治旋涡中,但他从不搞
期刊
人们一日也离不开的微信“朋友圈”之“朋友”一词,《国语辞典》指“友人之统称”。我检索自己的“朋友圈”,里面真正志同道合者少之又少,大多是家人、同事、工作伙伴等,但他们却都被冠以“朋友”而圈在一起!“朋友圈”,其实只不过是我日常生活之交际圈罢了,可微信研发团队偏偏舍“交际”而用“朋友”,如此,则“朋友”一词势必贬值矣。  正因如此,在运用“朋友圈”的最大功能——分享时,就要慎之又慎,当你分享自己的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