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激光测距仪的时间系统和控制系统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hong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上海天文台人造卫星激光测距仪在1980年8月至10月期间对《GEOS-3》、《GEOS-1》和《BE-C》三颗卫星进行观测所使用的时间系统和控制系统。时刻与USNO的UTC同步精度好于3微秒,直接用于人卫激光测距工作的实时钟时刻校正精度为1微秒。测距计数器分辨率为0.1毫微秒。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发时序控制指令讯号,以实现激光发射、计时和打印的同步配合。控制器发出的指令讯号的周期从2秒到10秒,分九挡可调。
其他文献
根据上海天文台协调原子时尺度建立的要求,探讨了ARIMA模型在原子时预报中的应用。对于通过罗兰C联络的时间比对的样本数据,利用差分公式和二级固定滤波器方法外推控制点,用ARIMA模型预报一个月的数据,可以得到累积时间预测误差小于5微秒和均方根分数频率预测误差为1.5×10-12的结果。
期刊
本文描述用几种高精度无间隙时间测量技术来全面测量一批国产钟铷的频率稳定度(取样时间从10-1到106秒),而且用几种建模方法深入分析了铷钟的时域噪声模型。这有助于全面了解目前国产铷钟的噪声特性和按其实际指标予以使用。
期刊
在一些功能较多的实时控制程序中,往往同时用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编程,本文以Z-80微机上的人卫激光测距仪的实时控制系统为例,来阐述三个问题:1,FORTRAN与Z-80汇编语言共享数据块。2,确定FORTRAN数据块浮点数的存放形式。3,将浮点数转换成所需要的定点数。
期刊
1981年11月间上海天文台和西德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之间成功地进行了首次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实验,本文详述了干涉仪系统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
期刊
本文提出了应用射电干涉测量的方法测七地球自转的三个参数时,源矢量的最佳分布条件。
期刊
本文给出:利用实验VLBI系统进行的双通道观测。为了比较,我们分别用公共本振和独立本振进行了观测。实验采用了两台氢钟并用数字乘法器作实时互相关计算,通过双通道带宽综合来测量时间延迟,获得了几十厘米精度的基线测量值。
期刊
天线反射面与理论抛物面形状的偏差程度是影响抛物面天线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一个已给定的反射面,与馈源支撑结构有关的最佳吻合抛物面焦点的定位也是很重要的。本文给出与实际反射面表面最佳吻合的抛物面的焦点位置。用样板法进行测量,并给出了六米直径射电望远镜天线反射面的表面均方根偏差。
期刊
本文叙述了上海天文台六米射电望远镜系统参数:天线效率、天线噪声温度,系统噪声温度及天线主瓣半功率宽度的测量原理,方法和结果。
期刊
在人造卫星激光测距中,由于从卫星返回的激光回波脉冲幅度起伏变化很大,直接影响了测距精度。为此,我们在Nd:YAG测距系统及红宝石测距系统中均使用了恒比定时鉴别器。经过反复测距实验表明,在回波幅度变化近百倍的情况下,对于同样脉宽的激光脉冲,应用恒比定时鉴别器比定阈鉴别器可以提高测距精度约1-2倍。
期刊
为进行第二代人卫激光测距仪接收和控制电子学部件的预实验和参加1980年国际地球自转短期联测的国际合作,我台于1980年8月建成了分米级精度的实验测距系统。本文对该系统作了一般叙述。主要叙述它的接收电子学部分,并给出了部分性能测量结果。它表明接收系统的时间游动小于0.5毫微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