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之药——五味子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niu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味子皮肉甘酸,核中辛苦咸,五味俱全,因此被称为五味子。五味子在祖国医学中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其记载可上溯到两千多年前。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五味子列为“上品”,所谓“上品”可以简单理解为药物疗效好而没有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较轻。随着认识的深入,发现五味子因南北产地不同而功效各异。南五味子色红,可以治疗风寒咳嗽,北五味子色黑,可以治疗体虚汗多伤精等症。治疗2型糖尿病多选北五味子。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多有热,或因多食少动而致郁热,或为气阴不足而致虚热,因此常见有口干、口渴、自汗、盗汗、心烦、失眠等症,而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因此,可配伍应用改善糖尿病的症状,与酸枣仁合用改善失眠、多汗,与麦冬合用改善口干、口渴,其中口渴苔黄实热明显可加黄连、黄芩以清热,口渴气短,可加人参、或西洋参以益气养阴。
  下面介绍一方,可泡水当茶饮,此方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口干、口渴症状,适用于气短、易疲劳、干渴的患者。具体方法:西洋参3克,麦冬9克,五味子6克,将三味药浸入少量开水中浸洗1分钟,再用1000毫升80℃的开水冲泡药物,40分钟后即可。此为一日剂量,可连服月余。很适合夏季当凉茶饮。
  (编辑/李晋)
  
  南北五味子的鉴别
  1995版《中国药典》中,南北五味子都作为同一种中药——五味子入药;而2000版《中国药典》中,五味子是指北五味子,南五味子则单独出现。因此,目前可以认为两者是不同的药材。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由于两者外观相似,为了方便鉴别,现将其外观的主要区别归纳如下:
  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肾形,直径5~8毫米,表面呈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气微,味酸。种子为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种皮薄而脆。南五味子果实呈不规则形,较小,直径2~5毫米,表面暗红色或棕褐色,果肉质较薄,无光泽,气微,味酸。种子为肾形,较北五味子小,表面黄棕色,略呈颗粒状。
  鉴别要点:南五味子脊部粗糙,具疣状突起,而北五味子则无;北五味子有起白霜现象,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而南五味子则无此特征。
其他文献
妊娠对糖尿病病情的影响    在怀孕过程中,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胎盘可产生越来越多的胰岛素拮抗激素(如人泌乳生长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它们具有升高血糖、产生酮体、促进代谢紊乱的作用,所以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对抗。但另一方面,胎盘又产生更多分解胰岛素的酶,使本身不足的胰岛素更加缺乏,从而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酮体等产生明显增多。另外,因为妊娠的原因以及代谢产物的增多,可以造成孕妇本身大血
期刊
解读    过敏,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相信每个人都亲身体验过或者旁观过这种现象。用医学术语来描述,就是体内的免疫系统对某种物质出现不合适的反应,即机体被抗原物质致敏后,再次受到同一抗原物质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  过敏有一定的家族倾向性。但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过敏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过敏原可能是食物、风尘、虫螨、花粉、异味、药品等。胰岛素是一种生物制剂,在目前的
期刊
不知道是第几次和衣而睡了,这些日子,赵先生总是感觉身体很疲倦。他患2型糖尿病已近三年,38岁就已是公司主管的他,主要负责公司的宣传、策划工作。他的工作都是又累又细的活,而且“变数”很大,日攻夜战赶出来的工作,常常要面临推倒重来的“命运”。无法准点就餐的生活,加上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和频繁波动的血糖,在一年前他终于被迫放弃药物治疗,改用胰岛素。但繁重的工作带给他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这次半夜醒来后,他起
期刊
妙用药物控制餐后高血糖 吴学贵    有些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得比较好,但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一直不达标。部分原因就是应酬多、吃大餐多,导致餐后血糖高,影响了HbAlc的达标。而且,据多项研究结果显示,餐后高血糖比空腹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猝死的危险性更高。也就是说,发生猝死的危险性随着餐后2小时血糖的升高而升高。反之,餐后血糖降得越低,越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  那么,怎样才能控制好餐后
期刊
陈女士今年57岁,患2型糖尿病8年。两年前的一天晚上突然出现胸闷、气急等症状,急送至医院,经检查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积极抢救后转危为安。陈女士深感后怕,不明白为何自己得了冠心病却一直没有感觉。原来,这是因为陈女士患糖尿病多年,已经出现了糖尿病神经并发症之一的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神经并发症之一。它可以作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一部分与其他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如周围神
期刊
病例    张女士今年68岁,有15年糖尿病史,同时合并高血压、血脂紊乱。初期口服药物治疗,后因血糖控制不佳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入院前注射优泌林70/30总量达68单位,但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同时服用络活喜等降压药物。入院时检查血压为:150/90mmHg,体重指数28.8,空腹血糖为9.0mmo/L,餐后2小时血糖为14.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10.4%。因该患者较胖,经检查发现内源性
期刊
老王患2型糖尿病已有20多年,曾服用过多种降糖药物,虽经严格的饮食和运动治疗,但血糖控制仍然不理想。尤其是空腹血糖,常在7.8~11.0mmol/L之间波动,愁坏了老王。最近,医生给老王调整了治疗方案,每天晚上注射一次来得时(14单位),早晨口服一片亚莫利(2毫克)。经过一段时间,老王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都控制得非常理想,糖化血红蛋白也降到了6.4%。老王高兴地说,每天一针一片,真是太方便了
期刊
胰岛素已经成为控制高血糖最有效的药物之一,迄今为止,胰岛素种类已有短效、中效、长效、预混等多种,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要。对于需要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或已经使用胰岛素需要改换胰岛素种类的患者来说,掌握调换胰岛素的一些基本知识是必要的,有助于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治疗风险。    一  对于使用口服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当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和口服多种降糖药效果差或不良反应大且无法耐受,或
期刊
病例    张老师年逾六旬,5年前刚从学校退休不久就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这些年来,他没少学习糖尿病方面的知识,深知高血糖对身体的危害,自己在生活上很注意,坚持用药从不马虎,血糖控制得一直不错,多次查空腹血糖都在7.0mmol/L以下。最近张老师到医院检查身体,却被医生告知惠有冠心病。对此,他深感疑惑:本人血糖控制良好,怎么还会出现并发症呢?    解读    类似张老师这种情况并非罕见,但其中的原
期刊
1 糖尿病用药应当个体化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糖尿病病种不下50多种,其中90%的患者属2型糖尿病。不同个体的2型糖尿病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个体发生糖尿病以后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状况,伴有的其他疾病或并发症的情况也不一样,因此,治疗应科学、规范、个体化。患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找专业医师就诊,并遵循医嘱用药。    2 早期用药务求“达标”    上世纪美、英两国分别有两项里程碑式的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