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暴力”的消解与现代媒体的自我重塑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子传媒时代,媒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俨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霸主。在社会生活中,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建构、文化的整合,无一不与它相关。人们日益陷入现代媒体所构造的符号世界中,受到种种符号暴力的控制而不自知。作为社会的雷达、调节器和舆论监督器,现代媒体必须增强文化自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话语导向,通过卓有成效的话语方式,才能真正成为民众了解外部世界的信息平台,帮助人们有效抵御商业逻辑操纵下媒体所施加给人的符号暴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符号暴力;现代媒体;布尔迪厄;媒介批判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5-0053-03
  当今社会,人类文化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时代——电子传媒时代。这是一个视听符号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作为视听符号的主要表现形式的电视、网络论坛、BBS、博客、视频网站、微博、社交网络(SNS)、即时通信平台(IM)、网络百科全书网站、新闻反馈版块等现代电子信息传媒俨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霸主。从民众到政府、从个人到社会对媒体的运用和依赖日益加强,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发挥媒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无疑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媒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
  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电子传媒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世界,不仅缩短了世界的时空距离,而且使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说在传统社会,书面的文字记载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和社会的主要途径的话,那么,在电子传媒时代,现代媒体则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在现实生活中,媒体在国家政治经济体系的建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整合、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媒体是现代社会的雷达。雷达(radar),原意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以无线电波为信息载体,用以发现并测定目标的空间位置。在实际运用中,雷达的功能和作用犹如人的眼睛和耳朵,因此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在现代社会中,媒体的触角已经渗透并延伸到了人们生活世界的各个领域,如同一个永不停歇的雷达,发挥着警示和预防各种危机的功能。媒体通过及时公布和宣传专家学者对正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的深入分析和合理推测,向公众发出警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警惕,提醒并帮助人们对各种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判断,以恰当的方式和措施避免可能发生的危机和袭扰,最大程度降低不必要的损失和危害,从而实现个体生活的不断完善并推动整个社会生活良性运转。
  其次,媒体是现代社会的调节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体充分发挥着社会信息交流和沟通调节的功能。在现代媒体出现以前,信息的传播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个人影响,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这种协调和传播则主要是由各种媒体来完成的。现代媒体通过多向度地收集,并向社会大众发布国内以及有关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信息和相关动态,使大众能够通过媒体的正面报道或如实反映社会生活中的负面现象的报道,尽可能全方位地了解外部世界的发展动态。人们通过媒体获取各种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各种工作计划和方案,调整思维方式和生活节奏,以便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各种社会力量借助媒体树立自身的威信和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民众借助媒体表达自己的疾苦和心声,影响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媒体是现代社会的舆论监督器。对知识和传统道德规范的积累和传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现代媒体在知识与社会道德规范的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电子传媒的迅速崛起,过去主要由书刊、报纸、杂志承载的知识与信息以更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献给大众。电子传媒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如道德滑坡现象和各种犯罪行为也对人们生活造成了困扰。面对这种状况,从正面积极宣传社会的主流道德准则和核心价值标准,从反面揭露违反社会核心道德价值标准的行为和倾向,从舆论上实现对这些失范行为的有效制约和正确引导,既是现代媒体不容逃避的现实挑战,也是现代媒体的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
  在今天这个信息极度丰富的时代,媒体发挥着重要的预警、调节和监督引导功能。正如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两面,媒体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现代媒体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更加民主更加开放的新时期,但同时也在与商业逻辑的共谋中沦为一种符号暴力,不断对我们的生活和意识进行操纵和侵蚀。
  二、媒体的符号暴力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通过对电视的批判揭示了媒体的实质不过是一种符号暴力。什么是“符号暴力”?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一书中写道:“符号暴力是一种通过施行者和承受者的合谋和默契而施加的一种暴力,通常双方都意识不到自己是在施行或承受。[1]”“这种暴力有一种特殊的工具理性,它的实施过程是由暴力对象以‘他者’(others)的自我异化方式进行的,被统治者协助统治者统治自己,被剥夺者协助剥夺者剥夺自己,被阉割者协助阉割者阉割自己,以致各种网络‘符号’已经深深渗透在那些饱受网络‘便利’的人们的意识之中,成为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所特有的‘实践无意识’。[2]”   也就是说,电视媒体是以一种得到普遍认同的、貌似不在场的、隐匿的方式掩盖其权力特性并发挥作用的。因此,符号暴力是一种在实施的过程中由暴力对象以他者的自我异化方式来进行的一种软性暴力。这种暴力的实现,依赖于一种普遍的误识,即社会行动者在符号暴力的支配下,把符合某一社会群体利益的、本质上是任意的某种真理误以为是普遍真理,在这个过程中,符号暴力的对象不知不觉中成为暴力实施者的同谋,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赞同了其统治逻辑,使自己成为其暴力统治的重要一环。
  当今社会,电视广告、广播新闻、网络信息等现代传媒不仅在生活中无孔不入,而且正在重新塑造我们的文化模式和生存方式。正如布尔迪厄所认为的那样,现代媒体已经不再是引导思维革命、提升受众民主意识的工具,而是业已沦为商业利益的工具和符号象征的暴力,并不断威胁着其他生活场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已经被现代技术和传媒深度控制,符号、代码和影像充斥着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习惯于透过各种符号传媒观察世界、了解和认识世界,现代传媒所掩饰的符号体系理所当然地代替了现实本身,真实与非真实之间已无明确的界限。尤其是现代媒体不仅传输信息快捷、即时,而且通过图像画面将所发布的事件呈现给观众,以“眼见为实”的视觉效果树立了自己的确信性权威。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坚信的是刊印于书籍和报纸上的文字,把印在纸张上的信息视为确信不移的权威,而在电子传媒时代,人们却更为相信电视、互联网发布的图像所传达的信息。
  置身于这个世界,符号愈来愈明显地成为一种客观的生活资源。电视、电影、多媒体等互联网视觉媒介所创造出来的这种传播效果,使当代文化变成了一种名副其实的视觉文化。视觉媒介强调的是内容的形象性和情感上的震撼,它把信息时代转瞬即逝的速度强加给观众,不等观众稍加思考便一闪而过,结果导致观众反应的情绪化和戏剧化。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人们对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无限依赖,以至于只有借助传媒的拐杖,人们才能想象社会,进而想象自己的位置,决定怎么说和怎么做。正如布尔迪厄所指出的:人们“把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交给了电视,把电视当成了消息的唯一来源。电视成了影响很大一部分人头脑的某种垄断机器。然而只关注社会新闻,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空洞无聊或者无关痛痒的谈资上,这样一来,便排斥了公众为行使民主权利应该掌握的重要信息。[1]”最终,大众传媒在把现代文化庸俗化的同时也消解了它的积极功能,使其从构建社会生活的有力工具沦为花哨浅薄的生活时尚。
  由布尔迪厄对电视的批判,我们不难看出,现代媒体实质上不过是一种带有强暴性质的符号暴力工具。这种符号暴力的具体表现就是拒绝自由交流,媒体从业者以是否“耸人听闻”、是否具有“轰动效应”作为选择和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为了追求抢先,一些所谓的“媒介常客”将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在“快速思维”的轨道上运作,于是,思想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沉沦于争相仿效和老生常谈,媒体所传达的信息内容日趋同质化。一如布尔迪厄所指出的,几乎所有在屏幕上显现出来的形象都是完全由商业或政治利益所操纵的,因而电视只提供了一种自由的错觉。为了追求高收视率,电视媒体已经由过去注重文化品味,而越来越具有媚俗化倾向,越来越刻意迎合观众的喜好,使新闻简化为一系列用以吸引观众短暂注意的预先包装好的声音片段和感官刺激强烈的影像片段。因此,现代大众传媒的痼疾就在于:钟爱那些能吸引公众、娱乐公众,而且不会触犯任何人,没有风险、千篇一律而且具有强烈轰动效应的社会新闻,而使大众在符号媒体所构造的虚拟世界面前日益变得失魂落魄而不自知。
  布尔迪厄对电视媒体的批判警示我们:栖身于这个符号的世界,必须对符号暴力有清醒的认识。在这样一个后工业文明的数码COPY时代,大众传媒已尽其所能地大面积地参与了组织、平衡、修复或者破坏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符号善于变魔术,它通过修饰和删改,通过夸大某些形象的比例,可能形成某种虚假的意义,从而遮蔽甚至盗走另一批人的生活。作为一个人为的世界,符号王国隐藏了种种狡诈、陷阱、劝诱和胁迫,充满着人为的设计、制作和生产,既能有效实现某种意图,也能起到或隐或显地遮蔽的效果。因而,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工具而不是象征性暴力的压迫工具,现代媒体能否正确而有效地制作、收集、占有和使用符号巧妙的叙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现代媒体的自我重塑
  在布尔迪厄看来,新闻场本身应该像文化场或艺术场一样是一个非常自主的场,然而,在商业逻辑的裁决和控制下,现实中的新闻媒体沦为了“收视率”——这一隐匿上帝的奴隶,而丧失了自身的自主性和自律性。随着新闻场域的商业化,本应具有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媒体从业人员也日益遭受侵蚀而成为市场逻辑必然性所操纵的木偶。布尔迪厄认为,新闻场域获得自主性的有效策略就是划分各种场域的明确界限,建筑一种“象牙塔”,“人们在塔内互相评判,互相批评,甚至互相斗争,但相互都知根知底,明明白白;在塔内尽可以对阵,但用的武器应该是科学工具、技术和方法”[1]。作为一个社会学家,他大声疾呼:“人们能够并且应该以民主的名义与收视率作斗争。”“应该给人们评判、选择的自由! [1]”尽管布尔迪厄的这一“象牙塔”策略充满了乌托邦色彩,但其“批判的精神、实践的态度和深刻的反思意趣[1]”确实值得所有媒体从业人员的借鉴和反思。
  布尔迪厄对媒体的批判启示我们,要真正有效抵御现代媒体的符号暴力,真正发挥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雷达功能、社会调节功能和舆论引导以及监督功能,推动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现代媒体必须增强文化自觉,重新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道德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话语导向,通过卓有成效的话语方式为民众搭建了解外部世界的信息平台。
  首先,作为社会的雷达,现代媒体必须增强自身的道德责任意识。媒体理应代表社会的理性、正义与良知,然而,在商业逻辑的侵蚀下,现代媒体的商业化、媚俗化倾向日益增强,公众的注意力被导向一些没有道德后果的事件,社会生活日益非道德化。种种迹象表明,以收视率为主导的运作模式已经将媒体引入歧途。特别是近年来,在一些社会现象和法律案件审理的报道中,媒体在揭露社会问题和不公正现象的同时又不断为自己博取象征资本和名望,类似这种明则推动,实则恶炒的行为,显然已经背离了正常的轨道。严峻的现状表明,现代媒体必须不断提高道德责任意识以及对社会现象的鉴别能力和批判意识,才能真正发挥社会雷达的作用,从而有效推动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引领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   其次,作为社会的调节器,现代媒体必须不断探索卓有成效的话语方式。在当代社会,媒介话语以其传播简单快捷的优势,超越了传统的人际沟通而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流方式。诸如“物价”、“拆迁”、“房价”、“食品安全”……,可以说是近年来关系社会民生的敏感话题,媒体处理不慎就很容易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探索和选择卓有成效的话语方式极其重要。作为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协调社会、引导舆论的媒介,现代媒体只有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以新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模式传播信息,从群众的视角出发看问题,贴近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真正为百姓排忧解难,才能真正“锁”住群众的心,也才能真正发挥社会调解器的作用。
  第三,作为社会的舆论监督器,现代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话语导向。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媒介已成为全面介入并影响我们生活的重要因素和力量,但是,媒介对我们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的介入从来都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承担着向大众传播正能量,向大众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和娱乐,协助人们藉以温故而知新、领略人生的道德责任。在社会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实现民族复兴始终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主要议题,因此,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现代媒体只有坚持正确的话语导向,并且客观真实地直面负面新闻,才能真正发挥其舆论监督的作用,成为揭黑为先的社会公器;及时准确地反应人民心声,积极、客观公允地应对突发事件,不断提高媒体的公信力。
  总之,“用导向正确、及时准确、贴近百姓的新闻传播,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广播电视节目,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闻信息和文化娱乐需求”[3],这是对所有现代媒体的要求和期待。在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的今天,媒体只有真正坚持道德操守、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密切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客观真实反映社会的快速变化,充分调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社会事务,才能在新时代中充分发挥媒体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引导人们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奋斗中前进,在团结中凝聚共识,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工作和生活,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法)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2. 文军.网络霸权与符号暴力[J].学术论坛,2003(1).
  3. 新浪财经[EB/OL].http//finance.sina.com.cn/g/20111207/18161095 2482.shtml.

  [责任编辑:思涵]
其他文献
摘 要:新闻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实践教学环节是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等院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就要突破资源劣势,多渠道筹办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加强与周边区域媒体的联系,拓展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丰富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经验。   关键词:地方高等院校;新闻;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
期刊
摘 要:视觉文化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这个时期,作为视觉文化奠基的各种学科研究,诸如电影学、人类学、符号学、艺术学、心理学等都有了很成熟的理论体系,为视觉文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视觉文化研究中,人类文明早期(包括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文字、壁画、歌舞等原始艺术所体现出来的视觉文化无疑是值得引起我们思索和探究的。本文笔者准备基于早期原始社会的壁画、服饰、舞蹈、
期刊
摘 要:中国戏曲是独特的艺术样式,是多种层面统一的整体,具有“道”与“器”统一性,并且共同发展的特点。明代戏曲理论家对戏曲艺术本体自觉性探索达到了戏曲理论史的一个高峰。多种思想的交替、对峙,“道”与“器”传统与革新的观念的争论,使得我们对戏曲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因此,辩证地看待戏曲“道”与“器”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戏曲艺术的价值。   关键词:戏曲;道;器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台湾出版的《传家》,制作精美,文化底蕴深厚,兼具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其成功对图文书的出版带来了诸多借鉴。图文书的出版要注重视觉美感,在图书编排中对图、文同等看待,注重文化元素的应用,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美,另外,透过个人视角讲述文化也是可取的方式。   关键词:图文书;视觉传播;文化;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
期刊
摘 要:目前,电视节目慢慢与新媒体领域有交集。一档富有文化内涵,既使人愉悦又使人看完有所思的节目成为大家所期待的,同时也是媒体人应具备的责任与思考。脱口秀相对于其他综艺真人秀节目来说,在吸引人的这一点上大多集中在主持人语言功力,并且受众也会把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主持人本身上。不仅关注主持人的语言形象、外在形象,还在整个节目按期进行中关注其横向纵向的形象变化。主持人要建构符合栏目主题的语言形象、受众对
期刊
传媒教育既倡导埋头干事,也要注重抬头看路。依托科研活动,带动教学创新,顺应传媒教育发展规律,既达到科研反哺教学,又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咬定目标不放松,加强合作促发展,翘首应对媒介融合中的“核聚变”。  编者按: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媒介融合之势日渐突出。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当代传媒教育拓宽了思路,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下,传媒类高校转变传统教育理念、突破办学体制壁垒、开辟传媒教
期刊
摘 要:新媒体科技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媒介竞争格局,报纸媒体试图通过媒体融合以期在媒介竞争中获得优势,而报纸媒体的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成为新媒体转型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以《钱江晚报》新浪官方微博为例,通过分析2015年春节假期期间其微博传播在运营管理、内容传播以及形式手段等三方面的特点,以探讨都市报在面临新媒体转型时应具备的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策略。关键词:新媒体转型;网络角色整合;本土化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问题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以《穹顶之下》雾霾报道为例,进行受众心理分析,给媒体更好地进行环境问题报道提供一些参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实质上是在有效地践行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利,同时也能够帮助受众清晰地认知自身所处的环境。媒体需要发挥积极性,了解受众的心理,并进行高质量的报道,从而对受众行为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关键词:环境问题报道;受众心理;行为引导中图分类号:C9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新闻媒体对恶性事件的新闻报道逐渐增多,对于案发过程、事件背景、当事人个人情况的挖掘和描述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细化,甚至有炒作、渲染、煽情等行为出现。其中部分报道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良社会后果,包括可能引发犯罪模仿、伤害当事人及家属、错误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在恶性案件的报道中,如何在保证受众知情权与避免不当报道引发不良社会后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本文所关心和讨论的主要问题。关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网络网民评论对新闻严肃性的影响,采用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以新浪微博为例进行研究并对网民评论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网络网民评论的特点、机制进行研究,研究了网民的特点如本身的多样性、娱乐性等问题,对网络评论的特点和影响进行探讨,并分析网民评论对新闻严肃性是怎样实行消解以及消解的后果和对此问题的反思,以及新媒体语境下如何更合理地建造网民评论机制。关键词:网络评论;新闻;新浪微博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