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冯小刚导演的一封信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givi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小刚导演:
  您好!
  听到您关于繁体字重回课堂的建议,我能感受到您对孩子们的人文关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之情,您有着一颗赤诚之心,但是我认为繁体字重回课堂尚需三思。
  从汉字出现以来,汉字简化便为必然趋势。文字最基本的属性是工具性,也就是说,文字最大的作用在于沟通交流,记载历史,传播文化。无疑,在这些方面,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功能相同,而简体字便于书写,便于记忆,大大提高了效率。《天演论》中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简体字顺应历史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于是在历史的演化中,它胜出了。历史中汉字的简化大多出自广大人民之手,大多是约定俗成而来,是百姓的智慧。
  汉字的逐渐简化,促进了文化的大繁荣。从随意而不定形的甲骨,到统一却繁复的小篆,到圆润饱满的隶书,再到简洁明快的楷书,汉字一次次简化,仿佛褪去了繁复的雕饰,变得更真更美,有一种繁华落尽见真淳的意味。正是汉字的简化,让文化知识走下了神坛,不再只被贵族知识分子所控制,而被更多人获取,才获得了文化的大繁荣。胡适、鲁迅、陈独秀、蔡元培等,都极力主张汉字简化,带领中华民族走出愚昧。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颁布了《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总表》,促进了知识的普及。
  繁体字的学习对传统美德教育的效果并不大。爱有心,亲相见,这些含义是包含在字形里的隐含意义,带有暗示性,如果不深刻挖掘,很少有人注意。社会上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方式很多,有各种公益广告、宣传海报、影视作品、报刊书籍,样样都比繁体字说得直白易懂,若想通过学一点繁体字就让人们学到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不是太乐观了呢?相比较而言,繁体字进课堂,所获远不足以弥补所失。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味推崇繁体字只是回头看,开历史倒车。真正想要达到教育效果,必须立足当今,面向未来。对于汉字,不应逆流而上,化简为繁,而应继续简化的步伐,不应去纠结是否捡起已淘汰的繁体字,而应思考尽量让汉字在简化的同时保留美好含义。而对于美德教育,少一些机械记忆,多一些言传身教;少从字形、背诵这些形式化的东西入手,多让人们去理解、去实践、去体会。
  我真正希望看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人人使用简洁的汉字,人人说着明白的语言,亲人相近,友人相助,老少相乐,师生相敬。这不是古代才有的理想社会,这就是未来的一天。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孔之见,不足之处尚需指正。
  此致敬礼!
  小唐
  2015.10
  点评
  文章以书信体的形式对繁体字重回课堂提出了异议。采用纵深式的思路,先针对材料提_Ln问题,亮明观点,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为什么,“汉字简化便为必然趋势”“促进了文化的大繁荣”“对传统美德教育的效果并不大”,三个原因很有层次感和说服力,最后又水到渠成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整篇文章分析问题深入透彻,解决问题贴近实际。作为意见的反对者,本身写作的难度系数就高于赞同者,并且还要注意语言的分寸,这篇文章处理得恰到好处,当然,这些都来源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的功力。
其他文献
【真题回放】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50分)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
期刊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在《星战7》上映前,整个北关影市沉寂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为其积攒能量,而此能量一旦____,立马呈现出不可____的巨大力量,创造了自电影工业出现以来的最高(单周)收益!《星战7》是一部____的作品,它的缺陷和那些激动N G的亮点一样明显。为  了讨好影史上最为庞
期刊
一位多次参加过高考阅卷工作的老师说:“高考作文阅卷让人感到累的还不是一天七八百份的工作量,而是打分会决定学生命运的心理压力;但有些作文打起分来却毫无压力,那就是字数不足、卷面不洁、标点不清、段落不明、错别字多的文章。”  是的,字数不够是高考作文的硬伤,得作文者得天下,在字数方面“翻了船”,实在划不来。高考阅卷在字数方面的评分要求如下:①字数不足50-100字原则上不超过45分;②字数在600-7
期刊
差的文章是相似的,好的文章各有各的好。优秀的作品总是千姿百态,让人应接不暇,深感美不胜收。但在同一类型的文章中,我们又似乎能窥见作者的“一般心思”,这对我们写作某一类体裁会大有帮助。我们写作中常写的议论类文章,如能对下面以三篇文章为例,谈谈议论文的一般行文思路。  [例一]  说“异”  詹克明(作家、核物理学家)  你可以侧目异类,白眼异类,但绝不可小视异类。(起——建立起自己的观点。从现实生活
期刊
最新修订的《考试大纲》在写作部分仍然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简明扼要地使用规范语言写作应用文,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所谓应用文,是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办理公务及个人事务所使用的具有直接使用价值和某种惯用格式的重要文体,如便条、通知、消息、说明书、启事、演讲词、聘书、合同、总结、公益广告词、手机短信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应用文的考查极有可能在语言表达题里出现,或者可能以小作文
期刊
佳肴必须色香味俱全,方能吊起美食家的胃口。作文如烹佳肴,“经典素材”与“时事素材”因其独有的经典性、热点性成为作文宴席中的两道不可或缺的主菜,备受阅卷老师喜爱。  “经典素材”是指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深远,能够启示后来者并引以为范的素材,它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多层的寓意、多维的解读视角,具有深厚的人文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时事素材”是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包括时政要闻、社会热点、焦点人物等,它富有时
期刊
世人皆知,许多高考作文题都涉及哲理。例如2016年的全国新课标三套试卷就分别涉及动机与效果、理论与实践、破与立的辩证性。同年的北京卷涉及精神与物质,江苏卷涉及轉换角度观点变,天津卷涉及一般与个别,浙江卷涉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如果考生熟知这些哲理并能运用它们分析相关现象,相信定能增强作文的思辨性和说服力。  由此我想到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反映“物极必反”之哲理的事例。例如2010年1月2
期刊
翻阅诗集,慧能和尚的一句偈语跳入我眼中:“花未全开月未圆。”既而显示注释为“生活至美”,诚哉斯言。  花未全开,我不必于猜测他是绽放前的沉睡或是飞蛾寄居的美梦中困惑,只顾品味其娇羞;月儿未圆,“梢梢新月偃”的另一边是彩月遮面或是愁烟翳然亦不足深究。真相且让他半露半显。  我想,对于生活的真相,不尽知之,反倒为生活增添不少滋味。  不知真相,能让我们保有一份好奇心,增加生活中的惊喜之美。  想起古代
期刊
[作文题](2016年3月湖北省七市州高三联合考试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传统工艺中打造一面铜锣,往往需要经过千锤锻打,才能使其规格合格,厚薄均匀,形状美观。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是定音,多由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掌锤,在锣面上不停地轻敲碎打,耳听目察,寻找定音的部位,找准之后,只需一两锤,就使一面新锣臻于完美了。正如俗话所说:“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要求选好角
期刊
[作文题](2016年1月苏北四市高三一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国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提供言论类材料的材料作文题。材料出自我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国语》记载,春秋第二霸晋文公登基不久,就向史官郭偃诉苦,说自己原来以为治理国家很容易,当上国君之后才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