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并运用哲理,增强作文说服力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5838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人皆知,许多高考作文题都涉及哲理。例如2016年的全国新课标三套试卷就分别涉及动机与效果、理论与实践、破与立的辩证性。同年的北京卷涉及精神与物质,江苏卷涉及轉换角度观点变,天津卷涉及一般与个别,浙江卷涉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如果考生熟知这些哲理并能运用它们分析相关现象,相信定能增强作文的思辨性和说服力。
  由此我想到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反映“物极必反”之哲理的事例。例如2010年1月24日《广州日报》中《“有旅无游”的现代人》一文写道:“现代人呢?虽然行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索道,吃有天下美味佳肴,游有导游相伴,可是物极必反,因为我们过分注重这些让人安逸的东西,以致消怠了四肢,充塞了胃囊,忽略了出游的初衷。”2014年第11期《特别关注》中《超纯水有毒》一文介绍:美国IBM公司半导体工厂为了制造微芯片,一直在生产超纯水。这种水要经过18道工序,高密度、高能量地剔除杂质,但“味道很冲,很苦”,厂长视其为“工业溶剂,更视其为毒药”。“超纯水的溶解性极强,它可能会夺走人体内的矿物质”。文章最后写到“正所谓:物极必反。任何事物一旦走向了极端,很有可能下一步就是消亡。”又如《过度包装是失信》《不宜过度提倡学术创新》这一类反映“物极必反”的文章,可以说屡见不鲜。
  这些事例反映的哲理好像多年来还没有进入高考命题者的法眼,从而被他们加工成为作文题。但类似的事例经常出现,因此被加工成试题的可能性极大,所以,作为高中生应该熟知“物极必反”及其哲理并能够运用它来分析相关的现象。然而,情况却远非笔者所望。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听说训练”中,有一项是以“‘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读书方法是否值得提倡”为题组织一次辩论会。会前我布置两个班一百多个学生写发言稿,收上来逐一阅读,竟然找不到根据“物极必反”之理否定“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辩证认识。请看这里摘录的一些典型文句:
  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说文章多读之后,其内容便会显露出来。同理,我们可推出“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题设的条件扩大了,而要证明的结论却不变。这当然更容易证明。
  ②首先,要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者必须要细心揣摩;只有读书者把心总放在书上,“其义”才有可能“自见”。如果读书者“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那么即使是读书“万”遍,也不会“其义自见”。因此,我们说要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关键不在于“读书千遍”,而在于心在书中,全神贯注。
  ③在现在这个信息社会里,各种书刊层出不穷,若因为需要知识,每本书都“读千遍”,等着“其义自见”,那猴年马月才能学到所需要的知识呢?何况你“读书千遍”读出的“义”不一定完全正确。
  ④时常听到家长这样训斥孩子:“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只要反复地多读,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就会自然地显现出来。”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诚然,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熟能生巧嘛!多读,便会对书本的内容很了解。但是这种方法在当今社会并不值得大力提倡。在封建时代,在封建制度束缚下,考生要想成名,就得反复读那些《四书五经》千遍。而现在,我们并不赞扬死读书,在那些书堆里团团转,欢迎的是新思想、新技术。
  ⑤例如我们学古文,老师会说“多读几遍,自然就会明白古文的意思”。就我们已有的知识,将古文翻来覆去多读几遍,其义可能会自“见”。但你把古文拿给小学生去翻译,不管他懂不懂,要求他背诵,然后让他背上一千遍,像鹦鹉学舌,你再去问问他是什么意思,他还是答不出个所以然。
  这些论述表明学生并不明白“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与古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的“千”与“百”虽是一字之差,但反映的是超量、过度导致“物极必反”的问题,以致说什么“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这当然更容易证明”;什么要“其义自见”,关键在“心在书中”;什么“每本书都‘读千遍”’,“猴年马月才能学到所需要的知识”;甚至把“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硬扣在古人身上,先是“否定”,后又说“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接着扯到“并不赞扬死读书”上,颠来倒去,漫无中心;还有的完全不顾辩论会的宗旨,胡说让小学生像鹦鹉学舌“背上一千遍”会怎样。
  2003年高考前曾出版多本散文集,文章还被选人高中语文读本的南京考生费滢滢在高考中的作文仅被判了25分。在面对高考“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她的考场作文《人情与季节》因偏离话题题旨被判为了不及格。有评论认为,“费滢滢为什么会写出这样一篇文字精彩但偏离题意的作文?因为中国中学生,尤其是文章写得漂亮的学生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性太差。从费滢滢在网上参与的讨论看,她至今也没意识到她泛泛而谈季节之上的感情冷漠与题目要求的亲疏远近的话题之间有逻辑上的重大差别。‘写一段漂亮的文字很多中学生都容易做到,但把一个简单道理讲得条理清楚,很多学生却往往是逻辑混乱,言不及义。”’这确实是中肯之言。
  有鉴于此,我要提醒备考的莘莘学子:在抓作文审题布局、语言表达、写作技巧训练的同时,一定要用哲理分析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其中就包括熟知并能运用“物极必反”之哲理。下面是我“下水”按演讲稿要求写的文章,希望它能为莘莘学子提供一点帮助。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之我见
  我认为,“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读书方法不值得提倡。
  诚然,有许多书读一遍往往很难弄懂,需要多读,才能通晓其思想内容。西晋史学家陈寿讲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众所周知,这里的“百”意味着读的次数多些为好,并不是强调定要达到一百次。事实上,自古及今人们都提倡陈寿的读书法,却很难找到一位真的把书连续读上一百遍的人。明末文学家张溥著的《七录斋集》,介绍了他读书是抄一遍读一遍,然后烧掉,继而再抄再读,如此重复六七遍,因而所读之书毕生不忘。鲁迅先生读书时,每读完一遍,就抽动书签,露出一个字,直到读完十遍,书签上的十个字全部露出,方才将书合上。毛泽东把政治经济学家李达写的《社会学大纲》反复读了十遍后说:“李达同志还寄给我一本《经济学大纲》,我现在已读了三遍半,也准备读完它十遍。”还有列宁在少年时,一个暑假把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一连读了五遍。   也许有人要说:这些知名人物智力超常,当然用不着读一百遍了。而生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脑作为一种器官虽有差别,但这种差别跟智力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样著名的文学家,屠格涅夫的脑重是2012克,法朗士的脑重只有1017克,而他们的聪明才智却难分上下。美国病理学家冯姆·哈维博士在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后对他的大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爱因斯坦的脑细胞和脑组织与同龄的其他任何人都一样。退一步讲,就算知名人物的智力超常,也可以肯定其智力较之智力正常的人不会超过好几倍。一本书他们读十遍可以理解,想必智力正常的人读几十遍也可以搞清楚,不一定非要读上百遍。
  既然如此,为什么今天竟有人把陈寿说的“百”扩大十倍,提倡“读书千遍”呢?大概他们认为:读一遍就有一点收获,读两遍就有两点收获……读得越多收获就越大,因此一“百“遍还不够,要读上“千”遍。
  乍一看,这种认识好像颇有道理,其实是似是而非的。它只不过是形而上学的产物,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以为只要不断增加事物的量,就能不断获得好的结果,没有想到随着“量”的不断增加,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质”的变化。质和量的对立统一充分体现在“度”这一范畴中,而任何“度”都存在着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事物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物极必反”就揭示了这样的道理。因此,为理解一本书而去读它,知名人物不用说其次数有一定的限度,达到了这个限度,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于一般的智力正常的人来说,读的次数兴许要多一些,但也会有一定的限度,绝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一位声言自己确实读了一百遍才把一本书读懂的人?这就证明“一定的限度”存在是无疑的,而且它的“极值”小于一“百”,完全不需要用“千”来进行强调。
  正因为提倡“读书千遍”似是而非,所以如果照此办理定会造成危害。当一个人通过适量的阅读通晓了书的内涵,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他就会满足。倘若这时你硬要他继续翻来覆去地读,那么,由于“满足产生冷淡”(列宁语),除了白费时间,空耗精力,还会有什么收效呢?这种因超重阅读造成的危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有的家长恨铁不成钢,把自己的子女关在屋子里,强令其超量读写,结果适得其反,逼得子女磨钟点,熬时光,致使学习兴趣消失殆尽,继而厌学弃学,有的甚至发展到轻生。报章上不是披露过这样的悲剧吗?
  或许“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提倡者会说:我们只不过是提倡读书的次数多一些罢了。然而,即使真的如此,也用不着喊“读书千遍”,只要说“读书百遍”就完全够了,因为后者已经深入人心,再喊“读书千遍”就极易混淆视听,使人产生错觉,以为读書的遍数越多越好。孔夫子讲过“过犹不及”,列宁也指出过:“只要向前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向同一方向前进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千”较之“百”向前多走了显然不止一小步,而是一大步,自然就使“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提法成了错误的东西。
  基于以上认识,我要再一次表态:“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读书方法不值得提倡。
其他文献
[作文题](泰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有人说,人需要弄清了一切的生活奥秘,生活才有意义;也有人说,对于生活的真相,不知,不尽知,生活才有滋味。  [写作指导]  本题是新材料作文中的人物言论类材料,采用两句看似相互矛盾的言论作材料。写作时既可以据其一方来论述,也可以抓住两者共同点来分析。存异
期刊
命题趋势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在贯彻立德树人基本任务、深入落实课标精神、考查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始终立场坚定、态度鲜明,集中表现出明显的趋势:  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大旗,关注考生的思想发育和精神成长。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12个词语高频率出现在高考作文中。以2016年全国卷为例,卷Ⅰ漫画材料题蕴含: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文明、友善。卷Ⅱ语文素养材料蕴含:爱国、文明、和谐、敬业。卷Ⅲ
期刊
[作文题](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一模写作导引)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几位摄影师去一个偏僻的山村采风。那儿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牛耕马拉,户挑背扛,人们生活贫困。采风结束后,大家都完成了摄影作品,有的取题日《苦难岁月》,有的命名《世外桃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
期刊
[作文题]浙江新阵地教育研究联盟2016届高三返校考作文讲评。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想一座城市如香槟泡沫般璀璨的灯火里,一定有一盏应该属于文学。文学是灯,或许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即使灯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而人心的诸多幽暗之处,是需要文学去点亮的。  ——铁凝《文学是灯》  文学的意义,就是能让人类的精神变成一条连通过去
期刊
【真题回放】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50分)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
期刊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在《星战7》上映前,整个北关影市沉寂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为其积攒能量,而此能量一旦____,立马呈现出不可____的巨大力量,创造了自电影工业出现以来的最高(单周)收益!《星战7》是一部____的作品,它的缺陷和那些激动N G的亮点一样明显。为  了讨好影史上最为庞
期刊
一位多次参加过高考阅卷工作的老师说:“高考作文阅卷让人感到累的还不是一天七八百份的工作量,而是打分会决定学生命运的心理压力;但有些作文打起分来却毫无压力,那就是字数不足、卷面不洁、标点不清、段落不明、错别字多的文章。”  是的,字数不够是高考作文的硬伤,得作文者得天下,在字数方面“翻了船”,实在划不来。高考阅卷在字数方面的评分要求如下:①字数不足50-100字原则上不超过45分;②字数在600-7
期刊
差的文章是相似的,好的文章各有各的好。优秀的作品总是千姿百态,让人应接不暇,深感美不胜收。但在同一类型的文章中,我们又似乎能窥见作者的“一般心思”,这对我们写作某一类体裁会大有帮助。我们写作中常写的议论类文章,如能对下面以三篇文章为例,谈谈议论文的一般行文思路。  [例一]  说“异”  詹克明(作家、核物理学家)  你可以侧目异类,白眼异类,但绝不可小视异类。(起——建立起自己的观点。从现实生活
期刊
最新修订的《考试大纲》在写作部分仍然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简明扼要地使用规范语言写作应用文,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所谓应用文,是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办理公务及个人事务所使用的具有直接使用价值和某种惯用格式的重要文体,如便条、通知、消息、说明书、启事、演讲词、聘书、合同、总结、公益广告词、手机短信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应用文的考查极有可能在语言表达题里出现,或者可能以小作文
期刊
佳肴必须色香味俱全,方能吊起美食家的胃口。作文如烹佳肴,“经典素材”与“时事素材”因其独有的经典性、热点性成为作文宴席中的两道不可或缺的主菜,备受阅卷老师喜爱。  “经典素材”是指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深远,能够启示后来者并引以为范的素材,它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多层的寓意、多维的解读视角,具有深厚的人文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时事素材”是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包括时政要闻、社会热点、焦点人物等,它富有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