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需要炉火纯青的战略战术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yun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本期“关注”中美从2003年冬至2004年春一系列贸易纠纷引发的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我们将以四篇文章从四个角度来关注这个问题:《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事件的成因、应对进行分析;《中国应对WTO“特保条款”的六大措施》一文以对WTO“特保”条款的对策为分析突破点;最后,我们通过《透视欧盟对美国贸易制裁》,将世界两大贸易集团的贸易摩擦过程一一呈现,以期起到借鉴作用。本文作为此组文章的开篇,主要是从宏观角度纵论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战术。
  作者言:“回顾2003年末以来的中国贸易行动,似乎美国以‘保护主义’的攻为主,而中国在屡屡挨打后,仍坚韧地表现出‘和为贵’的思路。但无论如何,中国在频繁打压下仍创出了良好的出口业绩。
  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将面临严峻的形势,过渡期的许多承诺将兑现,不仅关税要进一步降低到10.4%,而且各种非关税措施要取消,加上从今年开始实行的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更是对出口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好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显得格外重要。处理中美贸易摩擦不能简单地以彩电论彩电,以乳罩论乳罩,散兵散打,而应具备一套战略和战术。2004年,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确定和战术部署。”
  2003年中美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263亿美元。其中中国从美国进口额达到338.6亿美元,增长24.3%;出口约924.7亿美元,增长32.2%,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接近600亿美元。不仅中美贸易规模在扩大,从贸易结构上也在发生变化。2003年,中国主要进口产品为机电音像设备、化工产品、光学、照相、医疗器材和设备、农产品和钢铁及其制品等;出口产品为机电产品、家具、玩具、服装、鞋类产品、钢铁和塑料制品等。
  然而,中美贸易纠纷却从未停止过,中美双方你来我往,时而冲突升级,时而刻意缓解。2003年11月12日,中国经贸代表团表达了缓和贸易摩擦的愿望,在美达成67亿美元的采购合同,使得美国商家喜笑颜开,然而,11月18日,美国商务部却宣布对来自中国的乳罩、长袍、针织品三大类纺织品设立新的配额限制,把进口增加率限制为7.5%。11月21日美国通过决议,认为来自中国的可锻铸铁管件侵害了其国内相关行业的利益,决定征收反倾销税。24日又对中国彩电贸易倾销一案作出初步裁决,裁决认定中国部分彩电厂商向美国市场倾销其产品,对中国彩电倾销幅度的计算结果分别是:长虹45.87%、厦华31.70%、康佳27.94%、TCL31.35%;其他5家中国彩电企业将统一为40.84%。12月,中国在国内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一片不满之声中,又一次派出了大豆采购团。2004年1月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中国木制卧室家具在美国以低于公平价格的售价倾销,作为原告的美国家具生产企业要求美政府对中国家具征收高达440%的反倾销关税。而就在这个保护主义大棒尚未落地时,1月13日,在距离白宫不远的华盛顿“五月花”酒店,中国第三次献上了大礼,与多家美国高技术企业一气签下11笔、总额达23.2亿美元的信息产业设备采购合同。这次采购团成员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北大方正、联想集团等中国国内知名企业,美方卖主则包括摩托罗拉、朗讯科技、思科系统、英特尔、北电网络和爱立信等。
  回顾2003年末以来的中国贸易行动,似乎美国以“保护主义”的攻为主,而中国在屡屡挨打后,仍坚韧地表现出“和为贵”的思路。但无论如何,中国在频繁打压下仍创出了良好的出口业绩。
  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将面临严峻的形势,过渡期的许多承诺将兑现,不仅关税要进一步降低到10.4%,而且各种非关税措施要取消,加上从今年开始实行的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更使对出口不利。纺织行业预测其2004年利润总额将下降20%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好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显得格外重要。处理中美贸易摩擦不能简单地以彩电论彩电,以乳罩论乳罩,散兵散打,而应具备一套战略和战术。2004年,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确定和战术部署。
  
  战略把握:经济、社会、政治、外交的全面考量
  
  处理中美贸易关系需要远见卓识的战略。这种战略从空间方位上来考察,不仅仅是当前的几件贸易纠纷,也不仅仅是点燃这几起纠纷的经济“火柴”,还要从社会心理、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上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要从政治上进行分析。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既要分析造成这些贸易纠纷的“政治惯性”,即政治体制运行模式,也要分析引起这些纠纷的“当前的”政治因素。这样看来,这种战略应该包括经济(国内产业状况、贸易状况等)、社会(民众社会心理、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政治(政治体制运行方式、政治焦点等)乃至外交(军事利益、全球定位等)等领域。
  从经济上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可以看到这是由经济利益的驱动而挑起的,并且今后还会不断增加。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增加的主要原因可以包括:首先,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的贸易政策长期以来是建立在“出口增长”理论基础上的,即在一个更加自由和开放的国际贸易条件下,把扩大出口看作是带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而目前布什政府在贸易自由化政策上逐步退缩并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布什政府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2002年的钢铁201措施,农业补贴和今年的中美彩电、纺织品纠纷都是这一系列措施中的典型代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不仅仅引起了中国的愤怒,也引起了欧盟、日本等国的强烈不满,保护主义成为布什政府的贸易政策符号。连格林斯潘也出面指出,目前贸易保护主义阴云日渐明显,它造成的代价将是使全球经济的灵活性受到侵蚀。他认为,“当务之急是阻止保护主义的蔓延”。
  其次,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直接原因归于美国的贸易逆差。在美国,贸易逆差是个敏感话题,往往会衍生出国内许多的辩论。2002年美国全球贸易逆差达到4912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对华贸易逆差8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1%,居各国之首。这--成为美国国内保守势力对华发难的借口。
  第三,美国国内产业调整过程中的阵痛不断以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来缓解。以纺织品行业为例,北卡罗莱那州在过去的三年里丧失了14.7万个工作岗位,其中有3.75万名失业工人来自当地纺织厂。2002年,在伯林顿(Burlington)或附近地区至少有12家纺织厂倒闭。当地企业家表示,纺织业面临着1929年以来最残酷的环境,这一切是在最近3年内发生的。这种现象说明美国纺织品行业已经成为夕阳产业,面对低工资国家的强大竞争压力。如何保护美国国内苟延残喘的这类行业,当然是贸易保护主义了。
  从社会角度分析,美国人尤其是美国中部的产业工人缺乏对中国的真正了解,又简单地相信政府的舆论导向容易成为布什政府的突破点。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价值观上的差距以及对中国的发展抱有“怀疑论”,这些又使美国人容易把中国当作潜在的敌人。布什政府在大选前频频出手,利用媒体扩大声势实际上就是在误导公众,为其失败的国内经济政策寻找解释。美国人似乎很容易看到“事实”,中国人在美国谋生的越来越多,中国货在美国市场上越来越常见,于是,中国问题成为美国国会的焦点,也要公众的注意力成功地牵引到这个焦点上。2003年10月15日美国商务部纺织品工作组对国会的报告中谈到了加强美国纺织业的四点主要方法,其中两点是针对中国的,可见,中国成了美国纺织业能否发展的关键。10月15日的报告中,与中国无关的两点计划,其一是加强纺织品方面的多边和双边的贸易谈判,其二是在TFA谈判中加强原产地原则和海关合作的条款,特别提到了和越南的谈判要加入数量限制条款。这无疑是应付国会的措辞,或者说是中长期的方法。而涉及中国的两点对策却具有实质性,包括使用对中国纺织品的特殊保障条款,和打击纺织品走私。
  许多人把最近的中美贸易摩擦和当年的中日摩擦相比较,这种比较忽视了一个美国社会的基本认知,那就是日本是美国的盟友,而中国不是。美日关系的脆弱之处是可以解决的,美国国会和和行政部门会在感情上提出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政策或方案。而中美两国在有共同基础的问题上可以密切合作,但两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不同和安全关系的复杂,有时候不利于贸易争端的解决。因此,中美贸易争端的爆发更能煽动民心,更具有政治价值。
  从政治上分析,贸易政策的选择从来都离不开政治因素。美国在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进行不公平贸易的同时,却对其不合时宜地加强其出口管制政策,限制高技术流向中国,从而引发了今年中美在高科技领域内的贸易摩擦升级。实际上,出口管制政策最能体现美国贸易政策中的政治因素。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政策完全是美方根据其国家利益单方制定的。《美国1949年出口管制法》中的条款写道“凡是对那些有助于增强共产党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潜力而有损于美国国家安全的出口都予以拒绝”,它道出了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目的的实质,美国要在有战略意义的关键领域保持至少30年的领先地位。
  从当前美国国内政治角度考察,我们不难看出,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具有不可避免性。2003年11月份,中美贸易纠纷升级之时,我正在美国各地走访。这段时间,在美国媒体上见到最多的话题是2004年总统选举,共和党和民主党后选人推出各种计划以争取选民。贸易政策是众多政策工具中最具有煽动性的,它容易使选民切身感到。2002年,布什政府为了确保中期选举,使用了201条款来保护钢铁,就意在争取钢铁工人的选票。而今年的保护主义措施,也处于同样的“政治惯性”,要为2004年的选举服务。虽然此次中美贸易摩擦不可避免,成为布什竞选的作秀工具,但中美贸易摩擦并不直接指向中美政治关系的核心,中美在反恐、朝核等敏感政治问题上的合作决定了中美政治上的破裂不可能。
  处理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把握,从时间方位来考察,当然重点是现实,要全面精确地认识现实,把握现实。对现实的把握强调要全面,不能根据一种现象,一点材料就下结论,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如不能把纺织品设限孤立地、单独地去看,这样才不能误导战略决策。除注重现实外,还要研究历史。这个历史不是我们思维模式中的历史。而是与今天贸易纠纷有关的历史,看看在历史上类似纠纷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背景,又是怎样解决的。从中引出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做。未来趋势,是构成战略的时间方位上的重要方面。科学地预测未来趋势,不仅决定战略目标,也决定着战略手段和措施。
  2002年,美国钢铁保护案件发生时,我就指出,该案发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回顾美国近几年的贸易史,哪一年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保护?只是具体措施不同罢了,可能是用反倾销,可能是保障措施,可能是201条款。如此把握钢铁问题,就在战略上解决了我们处理钢铁案件的顾虑,我们可以针锋相对地应付它,甚至动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今年,美国再次把中国放入违背知识产权“重点国家”的301黑名单中,而这也是历史的重演,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已经多次上了黑名单。但是,对当前战略的把握,要求我们在熟悉历史的同时,更能准确地估计现实,预测未来。比如说,WTO已经在不久前判定美国钢铁保护措施违背WTO规则,那么,美国是否会执行判决?欧洲已经威胁动用报复措施,中国是否要准备启动报复机制?再如,美国在公众舆论中加强对制造业的强调的同时,不声不响地把中国放入2003年知识产权表现最差的两个国家之一,其下一个战略重点是什么?我们应有能力去把握对方的战略意图,并确立自己的战略重点。
  综上所述,中美此次贸易摩擦具有不可避免性,但我们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把握应有一分为二的认识,准确把握摩擦可能扩大的限度。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价值观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以及中国的迅速发展,这些就是决定两国经贸关系状况的基本因素。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差距造成了两国在经济上有较大的互补性,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可以为美国提供广大的市场。同时,中国的发展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美国在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以及禁止贩毒和环保等方面都需要中国的合作。因此,两国经贸关系会继续稳定发展。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总结了中美交往50多年历史的三点经验:第一,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第二,中美两国有着合作的基础和共同的利益;第三,中美友好合作不仅有利于亚太地区,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在博鏊论坛中曾说,在1999年两国达成中国入世协议和其后一年关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辩论之后,到2000年,两国政府事实上已达成一个新的、相当稳定的共识。这一共识是三个因素的总和:对两国关系一旦发生根本性问题将产生的后果,两国政府有清醒的认识;对双边贸易及中国经济改革的长期成功,两国有强烈的共同利益;在亚洲金融危机、朝核问题、中亚问题等一系列地区性问题上,两国有共同的立场。在这样的共识下,两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带来了美中关系15年来的第一个持久的平静阶段。
  但是,中美贸易稳定发展的同时,贸易摩擦会增加,两者对美国都需要。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将在不至于导致双边关系破裂的限度内发生,这是因为在战略上美国需要中国。就中国而言,慎重地处理好中美经贸关系,是我国的长期战略。那么,我们长期战略的目标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在巧妙地处理和美国贸易纠纷中,保障国家利益的实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国企业和百姓服务。
  
  战术部署:需具有预测性防御能力
  
  处理中美贸易摩擦需要炉火纯青的战术。所谓炉火纯青,是指熟悉程度。首先,这种战术是服从和服务于战略的,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所采取的每一步,即采取每一个战术步骤,都服从和服务于中美关系的总战略,不能离开,更不能损害总的战略部署。其次,这种战术应该是机动灵活的,不能总是被动地被美方牵着鼻子走,而应该未雨绸缪,主动出击。即使纠纷首先是由美方挑起,我们也要利用这一机会,把自己变得主动而置对方不利被动的地位,千万不能应付了事。
  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摩擦有深厚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战术选择上也要通盘考虑。贸易纠纷是表层的,最容易直接表现出来的,但战术不应是表层的,应是顾及全局的,具有预测性防御能力的,也应该是应用起来得心应手、对症下药的。
  第一,政治运作。67亿美元的巨型采购是中国主动缓和矛盾的做法,但并没有阻挡美国实施保护主义的决定,为什么?停止第二批采购计划过于针锋相对,却也是实实在在地起到了警示作用,但这一战术成熟吗?郎咸平曾感慨道“中国在采购美国农产品以及其它产品时不能像现在一样无目的地的乱买。我们必须聘请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一些公关公司帮我们策划如何利用对美采购取得美国参众议员的支持,而他们才是美国决策的主体。美国商务部长只是执行单位,在美国政界起不了太大作用。”我读这段话的时候,十分感慨郎教授对美国政治运行体系的熟悉,同意他的看法。解决贸易争端,实际上不光牵扯经济问题,忽视政治和社会运作的战术选择只能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在战略部分,我分析了贸易政策与政治的关系,那么,战术上,就要求我们熟悉美国的“政治惯性”,熟悉操作渠道。在美国,政府是行政执行机构,而政策出台更多地操纵在议员、产业(协会)手里,郎教授建议中国政府采购计划要找美国公关公司策划,意在指出,我们在战术运用上要找对门路,了解政策出台的运作途径,直接运作议员,别费力不讨好。
  任何政治运作离不开制造声势。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出台不是有媒体牵引吗?我们也可以。美国《华尔街日报》19日刊发的《胸衣大战》一文指出:“我们必须以毁坏自由贸易来挽救自由贸易,或者挽救别的什么东西。”文章认为,由于美国已经没有生产胸衣的工厂,因此限制中国胸衣进口以保护美国就业的说法就令人感到“特别奇怪”。这种有利于我们的呼声要尽量运用。中国要宣传我们不是美国经济停滞的替罪羊。我们要告诉美国的普通百姓,中国庞大的市场为美国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美国消费者对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亦有庞大的需求。美国商会会长多诺霍指出,目前75%的美国公司在中国处于盈利状态;在去年出口总额下降的情况下,美国对华出口却增长了14.4%,这就是说,对华贸易增加了美国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
  中国还可以考虑增加从美国进口,把中国大量进口需求的信息疏通给美国商界,以提高其公司向中国出口的信心--长远来看,这恐怕比派出巨型采购团更有效;调动美国在华跨国公司做其政府工作,利于在美国国内拓宽支持中美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二,通盘运筹。中美贸易纠纷会在不影响长期关系的情况下频频爆发,这一认识是我们通盘考虑战术选择的基础。2003年的中美贸易纠纷,美国采用散打战术,分别对彩电、纺织品、家具和人民币汇率发难。散打有利于美国在国内加强制造舆论的频率和强度,能鼓惑民心,为竞选服务。散打战术也容易使中国措手不及,乱了方寸。我们在应对的时候要有通盘的计划,把这一系列问题互动起来,放在一揽子的框架中去和美国谈判。首先各种议题是可以挂钩的,我们要采购你的飞机,你就应该在彩电上手下留情;其次,政治、外交和经济要挂钩,在美国扩大对华贸易制裁深度和广度的同时,中美两国在外交、军事、反恐和朝鲜核问题等重要领域的谈判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深入,我们甚至看到政治关系步入“蜜月”与经贸关系争吵加剧同时并存的现象,其实,我们更应该利用政治上的“蜜月”来促进中美贸易关系。
  第三,主动出击。我们在处理这些散打案件同时,也应估计未来纠纷可能爆发的领域,积极去避免纠纷,或利用未来矛盾解决现实问题。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美国最垂延的中国市场是农产品市场。美国副贸易代表Josette Shiner在前不久访问中国的时候,强调了农产品贸易问题,表示了对中国分配农产品配额,使用卫生与检疫措施,禁止某些谷物进口等措施的不满。实际上,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领域冲突也可能会在近期爆发。2003年10月31日,美国音像产业协会在国会听证会上,要求美国政府不惜动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未来贸易争端可能发生在农业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领域这一点不难得出结论。美国还有什么制造业可以保护?出来告中国彩电倾销的原告都是那么勉强凑出来的。最近的制造业保护案件最大目的是为政治目的服务。但是,贸易纠纷本身不可避免地更具有经济实质,因此,在农产品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领域爆发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不可低估。如何主动出击保护农业和知识产权,是我们战术上应考虑的下一个出手点。
  第四,争取余地。中国应从长远的战略目标考虑,在处理当前争端中,充分争取战术上运作的余地。例如,中国应切实履行入世承诺,这样既可不授人以柄,又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再如,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还应固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共识,联合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为中美双边贸易的运行制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贸易摩擦实际上是战略战术的较量
  
  中美贸易摩擦实际上是两国在战略和战术上的较量,单纯地把贸易纠纷看作是国家经济实力的较量,在实践上会导致无所作为。单纯地把贸易纠纷解决寄希望贸易规则,这是一种理想主义,而没有认识这种“公正”规则往往是由发达国家操纵的。中美贸易摩擦的最终解决要看谁的战略和战术更高明。
  我们不能仅仅把美国看作是一个经济强国,也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一个固执执行单边主义的大国,在处理中美贸易关系上,我们首先应该把它看作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和炉火纯青的战术的成熟的大国,在这方面,我们应该研究它的战略战术,学习它在战略上的成熟和战术上的熟练。
  2002年春,布什政府出台了两大骇人听闻的贸易政策,一是对美国钢铁业实行201条款保护,二是给予美国农业巨额补贴。关于钢铁政策,布什知道一定会被告到WTO去,但为了政治选票,铤而走险值得。结果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WTO成员真的告到了WTO。关于农业补贴,为什么没有人去告美国呢?那是因为美国的补贴是在WTO允许范围内给的,大家没有办法。但是,布什政府似乎仍面临自圆其说的矛盾,美国一直在抨击欧洲的补贴政策,为什么自己还给补贴?这是因为WTO正在进行多边农业谈判,削减农业补贴是议题之一。在谈判前,先把自己的砝码加大,削减时,鼓动别的成员和自己一起往下减,这样减来减去,自己并没有减多少,别的成员倒是真的减下去了。
  2002年的美国贸易政策似乎足以证明美国在战术上的熟练。2003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涉及到彩电、家具、知识产权、农业、纺织品等各个领域,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这些都将考验中国是否能在与美国相同的层次上对应。在战略上,我们要把握住此次贸易摩擦会在两国经贸关系总体稳定的大框架下得到解决,但是光解决摩擦并不是我们的战略追求,我们要通过对中美贸易关系的维护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目标。在战术上,我们要学会综合运作,通盘考虑,时而主动出击,时而留有余地。希望中国能在此次洗礼中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贸易国。(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透明度是WTO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WTO/TBT-SPS协定,WTO各成员须将本国新制、修订的与国际标准有重大差别并可能对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法规草案通过WTO向各成员通报。为使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各行业机构以及进出口企业及时了解此类技术法规草案的制、修订情况,并通过提出评议意见,享受我国作为WTO成员应有的权利,中国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将最新收到的WTO各成员部分TBT通报
期刊
2003年10月17日商务部公布的《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规定》、《反补贴产业损害调查规定》、《保障措施产业损害调查规定》(以下简称三个规定)已于2003年11月17日起施行。三个规定是商务部为了规范产业损害调查工作、适应机构改革需要,在对原国家经贸委颁布的相应规定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完成的。三个规定的修改与施行对于在新形势下开展产业损害调查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三个规定的立法目的:规范调整、裁决活动
期刊
第一阶段:非洲集团发起谈判    第一个阶段是2001年7月份非洲集团酝酿启动公共健康问题谈判。当时大多数发展中成员认为,乌拉圭回合最大失误之一就是TRIPS协定的签署,因为这个协定在很多内容上减损了发展国家成员的权利,增加了义务。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艾滋病等流行疾病的威胁,但是却没有专利药品。以南非和肯尼亚为首,并得到印度巴西等国积极呼应,要求突破TRIPS协定关于专利保护的规定,使得发展中国家
期刊
2003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二年,在执行透明度规则方面,我国履行了应尽的义务。在对外通报方面,我国向WTO发出TBT通报29项,发出SPS通报28项。在接收国外通报方面,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共接收TBT通报894项,SPS通报877项。  在咨询方面,2003年,我国WTO/TBT国家咨询点共处理各种书面TBT咨询268项,口头咨询共150次。2003年,我国WTO/SPS国家咨询点共
期刊
氯霉素事件是欧盟筹谋已久的伏击战,而对于中国,则是仓促的遭遇战。  战役以欧盟的大获全胜基本结束。  作为国际贸易尤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高手,欧盟拥有世界上最全面和最复杂的技术壁垒。在这场伏击战中,欧盟自始至终把握着主动;前期为后继纵深进行了良好铺垫,奠定了良好基础;战役进行得迅速果断勇敢,最后达到甚至超过了事先的基本目标。    氯霉素事件    2001年初,奥地利,一名消费者因食用虾仁出现氯
期刊
有关转基因的争端是技术壁垒争端的典型体现之一。欧盟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的转基因产品纠纷已经持续了20多年,2003年8月29日,WTO争端解决机制( DSB)就此问题设立了单一的专家组。中国保留了作为第三方参加专家组程序的权利。  在转基因问题上,中国的利益着眼点主要在于:一方面,要保障中国消费者的安全和利益,防止国外转基因产品的大量涌入,危及我国农业安全;另一方面,要为中国的转基因产品创造良好
期刊
2003年2月13日,以环保为由,欧盟出台了《关于限制在电气、电子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和《关于废弃电气、电子设备的指令》,这两项指令将对我国相关产品出口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尤其严重的是,因两项指令的真正实施日期应在2004年8月13日以后。现在对国内的相关企业来说,寻找并推行相应对策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     两项指令将对我国电子电气产品出口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2003年2月13
期刊
温州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奋力抵制欧盟针对中国打火机必须安装防止儿童开启装置的CR法案,几乎同时,又以非凡的智慧,赢得了欧盟提起的反倾销诉讼。  但是发人深省的是,当中国人到欧盟游说之时,法国经济财政工业部工业司一位司长说:“你们来得太迟了!”原来欧盟早在1998年就已经制订了法案的草案。  国内许多外向型中小企业信息闭塞,对国际贸易的新动态、新法规两眼一抹黑,温州打火机抵制CR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胜利
期刊
商务部从2004年1月23日开始,开始对针织布、胸衣和袍服三类纺织品采用出口登记管理办法,对企业向全球出口的数量和出口单价实行“双挂钩”管理。这条新闻,很快被人们认为是中国针对美国的“特保调查”的应对措施。当然,应对措施绝不仅仅只有这一条。  2003年11月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决定对我出口的针织品、胸衣、袍服三类纺织品启动特别保障措施。这是自中国加入WTO
期刊
我国受到反倾销调查的案例很多,而针对中国补贴与反补贴的调查尚无一例。但这绝非源于补贴与反补贴的研究不重要(或其对中国经济影响小),更不能说明其他国家认可我国在补贴方面的各项规定及做法均符合了WTO相关规定,其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普遍认为,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不存在补贴问题的争端,无法用WTO的规则去要求。  但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其他国家就不会再因此而不对你提起反补贴起诉。事实上,补贴与反补贴问题已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