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 情境中操练 语篇中运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olan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作为信息的载体,从语篇中获取信息;作为知识的载体,从篇章中学习语言知识。(程晓堂、刘兆义,2008)在实际教学中,阅读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获取信息并掌握一些获取信息的方法;阅读第二课时通常关注的是篇章中的语言知识。笔者多次参与学校公开教学活动发现:英语教师喜欢选择阅读课的第一课时作为公开教学的内容,很少挑战阅读课的第二课时。究其原因,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很难出彩,一般都是局限于呈现课文中的知识点、举例讲解并辅以操练。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师生都提不起劲,教与学的效果一般。
  本文以8A Unit 2 阅读课第二课时(省优质课评比的设计)为例,选取了一些环节谈谈从文本出发,在情境中操练知识点,在语篇中运用知识点的阅读课第二课时设计思路以及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一些注意点。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2 的话题是School life, 阅读板块介绍的是英国和美国的中学生活,话题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有话可说,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
  一、 播放视频,引出话题
  1.自我介绍,拉近距离。陌生会产生距离感,不利于沟通与交流。教师利用参加省优质课评比借班上课与学生不熟悉的特点,用英文作了简短的自我介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由自我介绍中教师所在的学校引出话题,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
  2.问题驱动,观看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能激发起大脑中对原有或已学过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并创造性地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引起对新知识的兴趣、好奇、记忆和情感,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上课教师播放了介绍自己学校的校园生活的视频,生动地呈现了教师的学校生活。学生带着三个问题看完视频,回答问题:“What’ s the name of my school?What special subjects does my school have? What activities does students in my school have?”三个问题实则是教材中课文的三个方面:学校的简要介绍、学校开设的科目以及学校经常组织的活动。
  3.利用回答,巧妙过渡。上课教师利用学生观看视频及对问题的回答巧妙过渡到课本内容:Our school has a colourful school life. I’m sure you have a colourful school life. Last period we read about John’s and Nancy’s school lives. Do you remember anything about the two schools?
  二、 对比再现,温习内容
  1. 按照段落,对比再现课文内容。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2阅读板块以John和Nancy的口吻分别介绍的是英国和美国各一所中学的校园生活,两篇短文分别简要介绍了校名、地点以及学校类型(PPT 1),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PPT 2),校园里的活动(PPT 3)。按照段落把两所学校放在一起对比,学生在温习课文内容的同时,能清晰地看出文章的脉络,便于教师总结文章结构。用填空和复述的形式再现文本内容,形式的变化既避免了单调性,同时体现由易到难的原则。在英语学习中只采用一种形式、一种方法,不如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方法交替使用,使大脑所接受的刺激经常变化,使大脑总是兴奋,学习才有高效率可言。(胡春洞,1996)
  PPT 1 PPT 2
  PPT 3
  2. 为知识点的讲解和运用埋下伏笔。教师忠实于文本,利用PPT 1简要介绍学校时,提到学校的类型是男女生混合型的,用语调着重突出mixed这个词;利用PPT 2介绍学校特色课程Home Economics时,着重突出sew这个词;PPT 3中复述课文时用到have a great time doing,教师用气泡标注出来。这些都是“四会”要求的生词或短语,为讲解和运用这些知识点埋下伏笔。
  三、 总结结构,联系实际
  1. 提炼概括,了解结构,利于写作。如果把文章的内容比作树上的叶子,文章的结构就是树的枝干。只了解内容就好比是只见叶子,不见树干。文章的每个段落都是围绕主题的分支,引导并帮助学生提炼出文章结构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写作时构思文章的框架。课文第一段介绍了校名、地点以及学校类型,属于General Information;第二段介绍了driving lessons 及Home Economics,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能够概括出本段主要介绍的是学科(Subjects);第三段涉及Reading Week及Buddy Club, 属于课外活动(Activities)。如表格(PPT 4)所示。本单元Main Task中的写作任务是写一篇题为“My Ideal School”的文章,学生可以参照Reading 分析出的文章结构进行构思,实现了reading for writing。
  PPT 4
  2. 问题导入,联系实际,口头运用。教师分析完课文的最后一段Activities,提出一个问题:“What’s your favourite activity?”巧妙地从教材走到实际生活中来。教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最喜爱的活动,用课件(PPT 5)呈现给学生口头操练的语言提示,学生口头运用时不但语言丰富,而且条理清晰。
  PPT 5
  四、 情境创设,意义操练
  匈牙利著名的数学家玻利亚认为:“学习过程是从行为和感知开始的,进而发展到词语和概念,以养成合理的思维习惯而告结束。”没有情境,没有经历,如何感知?如何认识?由此可知,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正确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来,到知识中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教师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知识的建构为目标,创设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置身情境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愿望、解决问题的热情与责任感,这些学习的动力资源促使学生主动寻找、确证、评价甚至开发信息要素,自主建构认知的路径,这种路径是个性化的、独特的。   1. 来自生活的图片能创设出鲜活的语言情境,促进知识的掌握与迁移。如PPT 6、7所示,扬州炒饭和果汁奶饮品是学生熟悉的food and drinks,而这种食物和饮品恰恰是混合型的,因此mixed这个词易于理解和运用。教师再由mixed的词形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frighten及frightened,总结出有一类动词可以加ed构成形容词(PPT 8),由此列举出interest—interested;surprise—surprised;excite—excited等。如此的情境教学能促进知识的迁移,而规律中的知识犹如串成项链的珍珠,不易失落,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的学法指导也得到了体现。
  PPT 6 PPT 7
  PPT 8
  2.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哈利·波特》是英国作家J.K.Rowling创作的系列魔幻小说,其中哈利·波特在魔法学校学魔法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片段。教师利用这个话题创设出Subjects以及各门学科所用时间的情境(PPT 9),既复习学科的名称,同时呈现哈利·波特用在各门学科的学习时长(PPT 10),旨在引出more than 和less than的用法并进行操练和运用(PPT 11)。这个知识点恰好是本单元的语法项目之一,在阅读第二课时进行简单地呈现与操练,为语法板块的学习埋下伏笔,提供给学生感知语法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对该项目的主体性建构。
  PPT 9 PPT 10
  PPT 11
  五、 组织活动,综合运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整个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因此,教材中的课文所承载的语言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文本的理解,应上升到综合运用的高度。综合运用语言需要教师设计语言运用的情境与活动。
  1. 在语篇中运用。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2的Reading是英美两所学校的介绍,为了体现运用的层次性以及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提供一所学校(Groton School)的介绍,接近课文的内容,其中缺掉一些词或短语,这些词或短语正是课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部分,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全文比较容易完成笔头的缺词填空,形成一篇较完整的Groton School的介绍(PPT 12)。
  PPT 12
  2. 在活动中运用。活动教学法,也称活动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设置,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去学习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或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觉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
  语言是表达与交流的工具,因此教师设计与课本内容接近的活动是达成语言运用目标的途径之一。Wong Fillmore根据研究成果,列出过三种社交策略(Social Strategies)和五种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她强调指出,作用最大的是三种社交策略: (1)不管是否能听懂,积极参加小组活动;(2)给别人留下会讲英语的印象;(3)遇到困难时请朋友帮助。Wong Fillmore认为,对儿童来说,要学好英语,就必须有机会成为小组的一员。因此,上课教师在运用知识的环节,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PPT 13所呈现的小组活动就是围绕话题“School life”而设计的,A、B两项是具有层次性的活动,A是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学校生活,B是需要展开想象谈谈理想的学校生活。学生分小组谈论时仿照课文结构记录要点,以便在全班作小组活动成果的汇报。教师在学生反馈的过程中引导听者关注内容以及语言的流畅性与准确性,适当提问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学生在活动中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同时运用了所学的语言,达成阅读第二课时目标——综合运用本课的语言知识。
  PPT 13
  六、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注意点
  1. 课型的准确定位。阅读第二课时不是理解性的阅读课,不是听说课,不是语法课,也不是写作课,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准确定位课型。阅读获取信息和理解文意是阅读第一课时的任务,文本中承载的语法是为语法板块埋伏笔的,听与说的训练是综合技能板块的目标,因此应明确阅读第二课时的目标是立足文本,在情境中操练知识点,在语篇中运用知识点。明确目标和主要任务有利于课型的准确定位,有了准确的定位才能抓住重点,做到“守位不越位”。
  2. 内容与目标的准确定位。准确预测需要讲解的知识点是阅读第二课时设立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基础,教师既要研究教材内容,也要了解学生。课堂上,该讲的没出现或是学生已会的重复讲都是低效的表现,要想课堂有效或高效,必须准确圈定需要讲解的内容并确立讲解的深度。有了内容的安排,才能有基于内容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内容定位遵循“优选不求全”的原则。一篇阅读文章承载着很多的词汇、句式与语法,选取在本课中新出现的且是“四会”要求的着重呈现、操练与运用。如:8A Unit 2 Reading “mixed, hero, taste, practice”等应作为重点讲练的内容,而像“healthy”等要点也很重要,但不是这节课该设定的讲解内容, 不应在本单元的阅读第二课时中耗时操练与运用。
  3. 操练难度与形式的准确定位。只讲不练的课堂是传统的被摒弃的满堂灌,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必定是“以生为本”讲练结合且精讲精练的课堂。因此,阅读第二课时的操练形式、难度都是在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的。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单纯的语言知识是不具备语言功能的,因此,阅读第二课时语言知识的学习应放在语境中感悟、语境中运用。教学设计时应遵循“操练有方忌不变化”。
  语言知识的学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能力本身也包括语言知识。阅读第二课时主要集中学习一些语言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课程标准强调的:“不能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学习语言知识,不能为了学习语言知识而学知识。语言知识的学习要与知识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在语文高效课堂中,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用丰富多彩的手段,巧妙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可以将语文从课本牵引到学生的心上。  苏教版语文八上第二单元是个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单元,一共有《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恋着祖国》、《古诗四首》、《晏子使楚》等五篇课文。下面就以该单元三篇现代文为例,谈谈如何通过生动灵活的教学情境的创设,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倾听已
读图、填图、绘图这些内容在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中是重点内容之一。而现在的学生识图能力逐渐下降,只会死记硬背,只要把课堂中学过的图稍做变动就不认识了。新课改提出,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做学生的引路人。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断地实践、探究、总结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地理学科中的各种图就要教会学生自绘地图,让学生在自绘地图的过程中认识高山、河流、平川在地图中的
8月19日,一场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山区小学——海嘎小学的摇滚演唱会吸引了142万人次观看,新裤子乐队也到场打CALL!在学校一位老师上台演出时,乐队的孩子们突然大声喊话:“顾老师,能成为你的学生太好了!”并集体向他行礼。  曾经的海嘎小学由于条件差,差点因没有老师而关闭。而正是孩子们口中的“顾老师”——顾亚改变了这一切。2018年,为了让孩子们更自信,在顾亚的带领和坚持下,海嘎小学两支摇滚乐队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是顶住发展压力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发展爬坡过坎的主要动力。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广聚英才善用之,金子才能发光,事业才能照亮,前途才能光明。正所谓:“善谋者强,实干者胜。”要让人才的活力充分迸发,就要用行动来说话,善用实干来成事。  要做好人才引进渠道的“疏浚引流”。人才的引进不能“大门敞开、来者不拒”,更不能“随心所欲、拒人千
黄厚江老师认为阅读教学要三“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在阅读中提高阅读素养。基于文本的阅读,应该包含两层意义上的对话:一是学生和文本主体间进行教学对话;二是学生与学生间的教学互动。显然,学生是阅读的直接执行者,而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主要通过课堂对话来促进学生和文本主体间的对话。语文的课堂营造的是一个共享、共融、共进的氛围。而良好氛围的营造最重要的前提是课堂的真实性。  一
守住“廉关”过“年關”  1月5日,武钢资源集团鄂州球团有限公司为了打好“两节”期间防腐、反腐主动仗,以民主生活会为契机,深入联挂支部和分管系统,与党员干部、敏感岗位人员面对面谈心。节日期间每名纪委委员要100%与责任区域党员干部、敏感岗位人员谈话,以达到警钟长鸣的效果。在学习中,把“丑话说在了前头”,明确指出党员干部、敏感岗位人员春节期间“哪些场所不能进、哪些饭局不能去、哪些人上门不能开”,并强
和很多90后年轻人喜欢打游戏、看漫画、玩自拍不同,24岁的江紫辰的爱好有些“高冷”,他喜欢钻入故纸堆中研究中国军队的抗战史。这些年,他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把所有的工资收入都用在了收集侵华日军的罪行史料上。  “很多人问我,你是不是学历史的?”当我告诉他们,我在电力系统工作,本科学的是机械时,他们都不信。”说起自己,江紫辰忍不住乐了。  2009年,15岁的江紫辰在电视上偶然看到一档揭秘中国抗日战争
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堪称一件即时即地创作的精妙的艺术作品,既可以给学生以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的启迪和学法的指导,也可以给观摩教师一种高品位的艺术审美享受和典型课例的示范借鉴。下面我想通过张喜春老师执教的《扬州慢》一课来谈谈语文课“于无声处浸润心灵”的特点。  一、鲜明的文本意识  文本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是学生解除疑惑的有效载体,张老师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教学中紧紧围绕文本提问,也紧紧围绕文本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应该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教学过程中不应看设计问题的多少,而应看问题的有效性,不应总关注问题的结论,而应多关注探究的过程,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强调师生的平等对话,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的问题。这里笔者以人民版必修Ⅱ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节《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的高三复习课为例,阐述我对问题教学的管窥之见。  一
一个月色溶溶的晚上,刺猬马克斯路过狐狸的窗口时,突然听到从小木屋传出悦耳的音乐声。  唉,这一定是天底下最美妙的乐曲吧?  马克斯完全被吸引住了,直到听完音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小木屋。一路上,他觉得自己好像是在梦中一样。  “太美妙了!”马克斯想。要是我也能唱出这么动听的歌来该有多好啊。为什么不试一试啊?  就这样,马克斯站在月光下,他清了清嗓子,然后張开双臂,高唱了起来。  突然,马克斯听到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