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修复故宫藏《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aohuo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故宫博物院藏《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清高宗弘历敕辑,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部木活字印本。该书故宫博物院现存223函、131种、1348册。历经300多年的沧桑巨变,该书呈现不同程度的破损。本文通过具体阐述本书修复之过程,归纳概括其修复方法,以期延长其使用寿命、恢复其往昔之风采。
  关键词:武英殿聚珍版书 ;修复;去污 ;活字摆印印刷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清高宗弘历敕辑,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部木活字印本。乾隆年间付梓131种书,后嘉庆七、八年增加《西汉会要》《唐会要》《农书》3种,连同初刻4种共为138种。印制时间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至嘉庆八年(1803)。
  故宫博物院现存《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223函、131种、1348册。开本尺寸纵27、横16.5厘米。版式为: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半页9行。
  本书在历史上地位颇高,一方面,木活字因其原料成本低、活字印刷样式之灵活、高效在当时备受推崇;另一方面,其印制时间又为活字印刷术繁盛的清朝乾隆年间,该时期在继承宋、明以来各种活字印刷术的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把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推向了一个发展的巅峰。由于此书为罕见珍本,故而一经问世,各省几乎都照式翻刻,形成了所谓的外聚珍本,影响极大,对促进清代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历经300多年的沧桑巨变,该书各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本文通过具体阐述本书修复之过程,归纳概括其修复方法与相关经验,以期延长其使用寿命、恢复其往昔之风采。
  修复《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全部采用连史纸印刷,属于四目线装形式,蓝素绢面书衣,浅米黄素绢面书签。破损情况包括:书衣、书签糟朽与缺损,书脑处订线断开或缺失,包角缺损残坏;书叶(内页)出现污渍、虫蛀、书口断裂等状况。
  (一)书册的拆分
  拆分是将整本古籍拆成散页以便修补。本次修复采取的是拆、护兼顾的方案:一是对破损较重的古籍,拆线时选择相对较好的一面(封面或封底),全部于订眼位置剪断,以使破损严重面的订线从眼位直线“退出”,防止拉拽导致进一步损伤。二是剥离书衣前,对受损严重的书衣先予固定,防止剥离时扩大损伤。三是揭除包角时以反复浅洇为主,最大限度借助包绢的潮湿软化粘口,以利包绢的揭粘和旧糊的刮除。四是借助工具由书背处分离书页,撤出纸捻及钉眼对书页的挤压,防止残损书页的意外撕裂和拉伤。五是用毛笔洇水轻点拆分书页的订眼处,按压抚平,去除原书订眼的“榫卯效应”。六是按原书页码排序,做好相关记录,对破损严重的书页,除单独以棉纸包裹待修外,包括其他页码损毁或因书口破损导致页次不清的书页,均于空白处做出标注,以便合册时准确复位。
  (二)书衣、书签的修复
  聚珍版书书衣使用的是质量较高的桑蚕丝绢,由于历经百年,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颜色变化。为了既符合古籍的修复原则,又能科学用料,本次修复前特将待修古籍的书衣、书签、包角按颜色深浅分为若干类型,再依据类型确定颜色的配比,按类计册、计料,分别染制。这样不仅每种色调都有一个稳定的色标、便于分别统一染制,还有利于整套古籍的相应统一,实现类型间的颜色协调,为整套古籍的统一与协调提供客观依据与技术保障。
  经检测鉴定,聚珍版书现存书衣、书签及包角均为手工织造的桑蚕丝绢,经线密度为335根/10厘米;纬线密度为174根/10厘米。由于历经久远找不到与其相同的手织绢料,本次修复只能选用材质、织法、薄厚近似的白绢进行染制。染料则选择传统矿物及植物。
  1.清洗去污:每册古籍的书衣及书签需清洗治污,要根据污染程度及其破损状况采取不同的清洗方法:一种是洇水吸污法,一种是流水排污法,一种是水浸法,即将修复对象整体浸于水中漂洗,适用于质量尚好,但污染较重、特别是尘渍固结于衣纹深处的修复对象。
  2.分类修复:一类是原书衣或书签整体质量尚好,只是局部出现损坏,此类破损一律采取依形缀补,再以护纸加固的方案进行修复。方法是先于拷贝纸上描出破损形状,再将染好的补绢展平依形剪裁,其中正常放量在0.5-0.8cm,由于破损情况千差万别,如果破损周围伴有糟朽,则随糟朽深度另加放量,再从书衣背面补托,以保证修补坚固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原物;另一类是断残或衣边缺损。缺损大多状态复杂、形式多样;再一类是原书衣已经整体糟朽、书签残缺,只能整体托修或配补。古籍的修复原则是最小干预,因而后一种方法是属于非特别需要轻易不用的特殊做法。(图1)
  3.复原书签:线装书籍的书签不仅是书籍名称、卷次的重要标记,也是该书历史身份的特殊证明。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笺原貌,本次修复遵循两种方案,一种是对整体尚存的书签,无论褪色、字残与否均依原貌复原;一种是仅剩残余的书签,除保留原状,作为底衬的代笺一律按全书的初始颜色染制,以使两者各有代表。(图2)
  (三)内页的修复
  1.清洗去污:内页的污渍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尘垢、水渍、虫渍、霉渍等,除相应的去污程序外,清洗也分为喷水法、划水湿法、冲淋法、泡洗法。本次修复以喷水法、划水湿法为主,重点在单页划水湿或喷水法时均需加护纸,以防止扩大损伤。
  2.修殘补缺:虫蛀与糟残是本部书修复中两大主要受损类型,几乎每函书的上册或下册都有发生。虫蛀的特点是部位随意、受损状况复杂多样,除了清理污渍、去除虫屎外,修补则需遵行如下原则:一是先大、后小,先中间、后外围的修补顺序。二是补纸需选择纸性相近、帘纹相当的薄纸,并将四周撕出毛茬儿,既增加粘口的强度,又降低局部硬厚,防止日后翻阅开裂。虫蛀与整体糟烂修复的不同在于,无论书页的虫眼多么密集,只要书页整体未朽、足以连缀,均须分别抢救、依损施补,完全烂残者才做特殊处理,故有“宁薄勿厚”“能补不托”之说。(图3)
  3.折页:折页是将经过修补、展平的书页以原折痕还原的过程,修补后的书页由于补残及溜口的原因,原有折痕会随之消失,书口的“鱼尾”往往是古籍修复中重新折页的依据,折页时也是从鱼尾处分别向两端折压,使之恢复原貌。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本套书籍属于板框较好的,在折页过程中完全按书口的“鱼尾”折页会费时,按对角折页还原书页,在折页的过程中,按原书页码复位。
  4.锤平:修补过的书页局部会凸起变厚,特别是虫蛀的书页由于补位相同,相积起来更为突出,需用锤垫纸镇压,故称“锤平”。锤平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校核书页,有无上下颠倒、有无前后错码、有无漏页。锤平的要点有二:一是书口面怀以便于成形效果的观察。捶击顺序则由书口、地脚、天头顺序进行,后捶中间凸起部分,以使书页整体协调。二是通常情况下一次捶击的书页不超过10页,凸起多者适当减少张数,甚至降低至2-5页。经过正面锤平,还需翻过来再捶一遍,因为初捶时由于书册蓬松,不耐强力,不仅要求用捶稳而力量轻,而且必须行走均匀,接续辗覆、不跳空,防止出现捶印甚至击破,随着书页的亲和逐渐加力直至密实,而翻过来捶打,除可纠正单面捶击的受力不均,局部欠缺的“补实”过程。
  5.齐栏:装订前恢复原书形制并使书口整齐美观的过程,有三种方法:撒页法适用于弹力较强、韧性较大的书页;摆齐法适用于纸质较涩或体量偏大、操作时不便移动的书籍,也多用于新书;挨齐法又称“齐法齐栏”,是以书页内的栏线为基准的一种齐册方法。本套书籍属于采用挨齐法 ,自上而下按书栏调齐,完成全书后再敦齐地脚、书口,上下加装隔板,数册一摞加重压实。
  (四)整册的复原
  1.包角:压实、毛订后的书背的上下两角最容易磨损翘折,影响书籍的美观及使用,因此讲究的古籍,尤其是《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特采用绢将这两个部位分包起来,既加强保护,又极大提高古籍的品相与视觉效果。包角的首要因素是位置、尺寸的整齐划一。角料的宽、长比一般为4:6,好的包角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标尺制作,通常用较硬的素纸按装订线到书背的宽度分位裁一纸条,贴于操作面上,标尺除了为包角提供位置、尺度依据,还有防止出现弧度造成包角不直的作用。二是裁制角料时,所有的角料均按同一方向剪裁,以免纹路不同造成颜色及视觉上的反差。三是用糊均匀(厚则板结,不匀易空),绢面平紧、经纬顺直,包后与书的护叶固定。
  2.上书衣:书衣有“上皮”“扣皮”“筒子皮”“包背”等不同的形式,制作方法也有所不同。现存武英殿聚珍版书为扣皮法,即将书衣按原折痕内折,翻口边与护叶粘牢。由于《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的书衣材料特殊、制作讲究,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及研究价值,只能修复不能替換。
  3.装订:还原原古籍装订,采用与原古籍线粗细相同、颜色相近的光滑柔韧的丝线装订,不仅华丽美观,而且不伤书脑。此处应注意股线平行并列,即使书眼内的线也无缠扭,而且松紧适度,结尾线头卡于书背内,因此书线的种类、颜色、订法也是保存书籍原貌的重要体现。本次修复依原书体式染制黄色丝线、装订复原。
  遵循传统修复原则,使珍贵古籍传下去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所辑多为珍贵秘籍,木活字印刷极为精美,自颁发后受到世人推崇,流传至今无不视为珍宝。因此,在修复中严格遵循古籍修复以下原则:首先,最少干预原则。在此基础上,同时兼顾“不同情况不同处理”的原则,如其中少量书页由于受损过重导致纸性退失,即使有所连缀也无从保证延存,对于此类书页,本次修复则采取能补不托的处理,以期长久保护原有内容及历史信息。其次,整旧如旧原则。本次修复除能救者全力抢救外,已失部分不补字、不划栏,以存现貌。但对可变通者则予以变通,如书笺修复中残笺以现貌保留,代笺则以全书的初始颜色为准,以使两者各有代表,只能修复不能替换。再次,可逆性原则。即修复措施是可逆的,可重复的。如果将来发现有更科学更适宜的保护修复技术,随时可以更换修复材料,回到修复前的原来状态,而且可逆性原则对于改正工作中的失误而尽量不损害古籍也非常重要。故宫修复古籍仍采用传统的去筋面粉制作浆糊(粘合剂)。最后,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的原则。修复中所用的修复材料(绢、线、染料等)与本次修复的《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书衣、书笺本身原始的材料有一定的色差,避免了与原件本身固有的历史信息混淆。
  遵循上述原则,通过技艺对破损古籍进行修复、加固及改善完成百余册,使《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整套古籍完好如初,再次展现它应有的风貌。让祖国的珍贵古籍传下去,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作者简介:郭金芳,副研究馆员,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方向:古籍保护)
  参考文献
  (1)李致忠,中国古代书籍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故宫博物院修复厂裱画室编著,书画的装裱与修复,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3)朱赛虹,古籍修复技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4)肖振棠、丁瑜,中国古籍装订修补技术,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5)潘美娣,古籍修复与装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其他文献
恽寿平一生坎坷,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他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对他一生可以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顾祖禹的《瓯香馆集序》有云:“叔子既经丧乱,少壮时多与奇人侠士游,常奔走千里,恍忽如生,他人色沮神丧,而叔子意气如常。”经历过战乱、与家人的离散团聚再离散,使得恽寿平身上多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气质和豁达人生的态度,这对他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总的来说,其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简约、人文与没
期刊
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华夏古代青铜器,素以庄重典雅之造型、繁褥神秘之纹饰,而充满了一种狞厉之美。它们许多是以礼器为主的庙堂之器,为华夏古代青铜艺术的珍品。但亦有一些小巧可爱、栩栩如生、生动传神的动物造型圆雕器。其彰显出娇小玲珑、憨态可掬、灵动活泼的生命气息,在威严神秘的青铜艺术中独树一帜,为华夏古代青铜艺术的另一侧面。适逢我国的生肖牛年,这里笔者介绍的,就是商周两汉至清代的一些牛纹青铜器。 
期刊
绘画延之清初,由于皇室宗亲以及士大夫们的口味偏好,辄将“四王”绘画,奉为天下“正流”之本。一时间,朝廷内外皆以“四王”绘画为临摹圭臬。但话又说回来了,“四王”的笔墨功力,乃至尚古入古的承传法规,以及得天独厚接触内廷书画真迹的丰藏条件,故而,他们的笔墨功力以及深厚修养的识见,都是民间(坊肆)画匠所无法比拟的。也就是这些过于优厚的独特条件,确也阻碍了他们绘画的发展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黄宾老曾经直言批评说
期刊
摘要:文章从陕北富县熏画艺术特征中的题材图案、色彩搭配、制作工艺、装饰艺术与功能作用里的实用性与审美性出发,总结出富县熏画艺术的人文价值与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民间民俗的文化价值,并且提出今后我们要不断地继承发扬富县熏画艺术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陕北;富县; 熏画  熏画艺术在陕北延安富县是有名的艺术形式。富县熏画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利用剪纸艺术结合自己的需求派生出来的艺术形式。它是
期刊
古人对蓝色情有独钟,荀子在著名的《劝学》篇中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名句,唐代李贺诗中:“染罗衣,秋蓝难著色”;以及孟郊“蓝岸青漠漠,蓝峰碧崇崇”,都提到了蓝色,“蓝”在这里指的是一种草本植物——染草。《说文解字》中也解释为:“蓝,染青草也”。蓝色属于冷色系颜色,是天空的色彩,凝重、肃穆而庄严,蓝釉的灵感想必古人是从自然的蓝色而来。蓝色釉在中国古陶瓷中出现大概在唐三彩器物中开始应用,三彩中的
期刊
摘要:文物是国家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因素。近年来在博物馆兴起让文物活起来的风气,让文物活起来有利于文物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生命力,促进文化创新,提高文物的现代意义。对于让文物活起来的研究是相关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任务。本文旨在对让文物活起来的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文物;文物管理;博物馆管理;管理策略;博物馆智能化  博物馆面向的对象是人民群众,而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
期刊
笔墨写乾坤,丹青绘古今。老当益壮,老当益新,前有晚年在绘画方面突破自我的齐白石,后有耄耋之年勇于书画革新的黄若舟。  黄若舟(1906—2000),原名济才,字若舟,意济川必舟也,溧阳市上黄镇桥西村人。著名艺术教育家、书法家、国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成员、中华书法教育学会副主席、上海市高校书法教育研究会会长。  他自幼聪颖好画,曾为族谱作插图。人物、花鸟
期刊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一个标志红色时代经典意识形态的表现,它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万山红遍”的经典表现,不管在政治信仰上还是文化艺术上都表现出非凡的魅力。李可染《万山红遍》作为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经典之作,以隆重的方式进入世界人的视野,它的出现是深入生活、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的创作。李可染艺术理论方面非常注重写生。他认为,只有通过写生,深入观察描写对象,才能准确抓住大自然间万千事物的本质,表现出它们
期刊
牙雕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因象牙质地光滑细腻,色泽柔润如玉,硬度适中,牙纹细洁,辽、金、元、明、清历代都把象牙作为皇家贡品,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有为皇宫制作牙雕制品的专门作坊。  最初的象牙制品只是一种实用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装饰用品,并成为牙雕工艺的主流。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象牙刻花小盅、象牙鸟形匕首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牙雕制品。山东大
期刊
摘要:文物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近年来,在文物建筑保护中发现一些问题,本文以内蒙古包头地区为例,阐述文物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文物建筑;保护  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