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华书店搬运工的演员梦

来源 :初中生学习·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平无战事》《伪装者》《琅琊榜》优质作品三连发,很多人说,又一个新人走红了。其实1982年出生的王凯在2006年就出道了。“34岁还被叫小鲜肉,入行10年还被称为新人”,王凯说,“我有一点点心酸,有一点点失落。”
  事实上,多年前王凯就因为出演《丑女无敌》里的“家明”火了一把。只是人们很难把娘娘腔“家明”和英气逼人的“明诚”“靖王”画等号,这跨度也确实让人的心脏有点受不了。王凯曾明确地说过:“我演的角色我都喜欢,除了《丑女无敌》中的家明。”“家明”几乎成了王凯的“黑历史”,相当长一段时间,他都很介意媒体重提旧事。
  然而《丑女无敌》也的确让刚刚出道的王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生目标:能留在北京,能有钱吃饭继续拍戏。而后,众多同类角色也向王凯伸出了橄榄枝。“人们不认识生活中的我,只能以戏中的性格来判断我,所以大家觉得我只能演这样的角色。”那段时间,王凯思量很多:不能为了赚钱再去演“家明”了,大家觉得精彩的是家明,而不是自己。之后王凯把同类型的角色都推掉了,可是始终没有其他角色找过他。
  有八个月时间,王凯根本无戏可拍,眼看山穷水尽。就在他以为自己的演艺道路要走到头的时候,导演张建新大胆启用人们心中的“娘娘腔”去参演一部年代大戏《知青》,而此剧的制片人正是现在“山影”的大神级人物侯鸿亮。
  在侯鸿亮眼里,王凯从来都不是什么小鲜肉、偶像派。“他是个非常认真扎实的演员,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和他第一次合作是在《知青》中,那部戏在冰天雪地里拍摄了七个月,不少年轻演员没撑住,走了,但他坚持了下来。”
  2013年,王凯终于迎来了他的事业新高峰——《北平无战事》,面对陈宝国、倪大红等一群老戏骨,王凯毫不怯场,火力全开,演技大爆发。而这时候最得意的,莫过于早就关注他的制片人侯鸿亮。在侯鸿亮之后的大戏《伪装者》中,王凯的戏份更重;再到《琅琊榜》,王凯已经是男二号了。有人告诉记者,老板侯鸿亮早就已经舍不得让王凯演配角了。
  王凯说:“遇到侯鸿亮好像撞了大运。他不会告诉你怎样一夜走红,却能让你一部戏上一个台阶,他用特别专业的眼光和判断指点你,演员这条路该怎么走下去才会越走越稳。”
  一直被人选择,十年后,王凯终于有了选择的权利。“之前没有人关心你想要什么,想说什么。所以演员不想红是假的,红了不仅收入会好,更多的是在创作上有了主动性和话语权。说白了只有你到了一定位置,有了一定实力,别人才会认真听你说话。”王凯说出了大实话。“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磨炼,需要努力,也需要运气。假如没有张建新、侯鸿亮,我都不确定自己还能在这条路上坚持多久。”王凯把目光放远,若有所思,“命运就是这样的吧”。
  有多踌躇满志,就有多失落绝望,觉得山穷水尽,却能柳暗花明。和很多误打误撞进入娱乐圈的人不一样,王凯当演员的心很坚定。他并非出生于演艺世家,无异于常人的父母对他的梦想既不了解,也不支持。
  王凯的父亲是一个体育迷,他希望儿子完成他没有完成的愿望,所以5岁时王凯就开始踢足球。当时王凯的老家湖北出了一批包括伏明霞在内的跳水冠军,父亲又打算让儿子去学跳水。可母亲还是觉得,安心读书考大学才是正途。当然,这里面没有一条路是王凯想要的。在高中学业最紧的时候,王凯看课本上有《雷雨》,还“不务正业”地组织同学们排话剧,“那时候心气儿比谁都高,表现欲特别强,还演了周萍”。
  然而湖北一隅的少年并不知道演员、明星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以为演员、明星都是天生的,可能一生下来就是那样的。”王凯高三那年,《还珠格格》红遍大江南北,一度万人空巷。后来出现了很多有关赵薇的新闻报道,说她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那时候王凯才知道,还有专门教表演的学校。
  就在这时,父亲单位突然告知可以“顶职”,就是让孩子去接替父亲的工作。为了谋得一个铁饭碗,全家人力劝王凯,先放弃学业,到新华書店上班。因为十多年前,那的确是令很多人羡慕的有保障的工作。
  可是王凯不开心,工作稳定却无聊,女生负责站柜台,男生就负责搬书,好像一眼就看尽了二十年后的生活。而那个本来就缥缈的演员梦,似乎更遥不可及了。“可命运就是如此,无聊的工作给了我很多的私人空间,我不用像上学时一样再受父母的管制,有更多时间自己支配。”那段时间王凯参加了很多电视台的活动,终于有一天,他有了一个去北京拍广告的机会。当时的广告导演看王凯形象不错,便问他是中戏的还是北电的。就是导演的这句无心之语,激发了王凯人生中全部的信心。
  一个月后王凯瞒着父母,主动辞去了新华书店的工作,只身前往北京。考入中戏的王凯踌躇满志:“读大学的时候,觉得自己外形不差,专业出色,相当自信。”果然,刚毕业,王凯就被当时最负盛名的经纪公司签约。签约公司名气大,艺人几乎每天都能参加大小晚会、走各式红毯。可是那些高额的置装费、化妆费都要王凯自己付。“那应该是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
  现在回想,当时的窘迫很短暂,但是身在其中时就觉得漫长而无尽。每个人都会遇到低谷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出来。就像不是每个有明星梦的人都能成为明星一样。“很多人曾有过梦想,但大多数人不敢抛弃太多,不敢执着地为梦想努力,”王凯说,“我是一个敢于放弃很多东西的人。如果当初没有坚定地离开,现在我可能还是一个书店的搬运工。既然费了这么大劲儿才走上了这条路,我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每一个坎坷都是收获。就像当年演的陈家明,我一直以为是‘黑历史’,现在却发现他也是我的骄傲。”
其他文献
题:如图1,△ABC中,BH⊥AC于H;DB⊥AB、EB⊥BC,且BD=AB、BE=BC,延长HB交DE于M,求证:M为DE的中点.
期刊
“不识试题真面目,只缘身在误区中”。中考或竞赛的命题者,有意地在题中设置误区,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透彻性及运用知识的灵活性。而学生一旦走进误区难以自拔,考试成绩就会不理想。为此,笔者将以下几类题举例剖析如下:
期刊
下面是一篇学生作文,以及老师对这篇作文的评改过程。为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作文基本保持原貌,修改处用[]说明,增加处用( )标出。   ■作文题目  把握是力量和信心的表现。你多一分努力,就会多一分成功的把握。   把握又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你把握住今天,就会拥有灿烂的明天;你把握住自我,就会拥有美好的人生。人生时时处处需要把握。   请以“把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戏剧外
期刊
对于三条线段a、b、c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等积式b2=ac的证明,常常因为找不到平行线或相似三角形而使思路中断,这时候若能适当运用代换法,可使思路延续,问题迎刃而解.    一、等线段代换法  一般证题思路:要证b2=ac,改证a:b=b:c,为此先证a:m=m:c,即m2=ac;再证m=b,即可.  例1已知:如图1,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E是BC的延长线上的一点,EF垂直平分AD,
期刊
如果说比喻是棵花繁叶茂的大树,喻中含典就是这棵大树绽开的一朵花蕾。如能在比喻中恰当地运用典故,则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初中语文五册,刘庶凝《序》)  这个比喻句,喻体分别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橘树”和“苦涩的果实”,活用了《宴子春秋》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的典
期刊
翻阅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题,可以发现:四边形的开放型中考题悄然兴起。此类问题常常以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一题多解或一题多法来考察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或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以四边形中考题为背景,例析其常见类型.    一、 条件开放型  这类问题条件不完备或满足结论的条件不惟一.解答时需找出其内部联系,补充使结论成立的某些条件,方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例1如图1,在△ABC中,AB
期刊
与“其他”有关的一些词语,如:other, others, another, the other, the others; any other, any; another, more; every other; the other day等,这些词语的用法在学习时是难点,在作业中是易错点,在中考试题中固然是考点。今天和同学们谈谈这些词语在中考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请看下面的几道中考试题:  1.
期刊
在近几年的中考中,跨学科综合题逐步成为命题的热点之一。各地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不少化学与物理、生物的综合题,甚至还出现了化学与文学、哲学的相互渗透题。这类试题立足于化学的“双基”,侧重于能力的考查,更打破了原有命题形式的局限。    一、化学与文学  1.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C.
期刊
古人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特别是阅卷时间非常有限的考场作文,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给你的文章增色不少,从而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博得阅卷老师的“心”,印象分自然低不了。所谓“凤头赢得百媚生”说的便是这个道理。综观2004年各省市中考满分作文,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大都有个漂亮的开头:新颖,脱俗。    题记导入法  以题记为开头,或阐述行文缘由,
期刊
· 9 ·  楚一灵把我在白糖咖啡店里帮忙的事情告诉了其他同学。我以为这会引起大家的嘲笑或讽刺,没想到的是,大家竟纷纷表示了对我的艳羡之情。不断有同学来问我关于白糖咖啡店的事情,一时间让我有了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又有多少人能关注到如此平凡而没有存在感的我呢?  “宋诗琦,你一直都在那里喝咖啡的吗?你好有生活情调哦!”  “宋诗琦,听楚一灵说你会做提拉米苏诶!也太厉害了吧!什么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