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增强教学效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obad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对于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对创设问题情境的指导原则、基本要求和实施策略的探讨,发挥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运用,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问题情境 思想政治教学 指导原则 基本要求 对策思考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问题情境教学作为情境教学的重要类型之一,旨在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以问题为主线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体现“以人为本”新课程理念的问题情境教学得到普遍认可和运用,日益彰显它独有的魅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指导原则
  1.生活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提倡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新课程教学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教学内容已然向自然、生活、社会、人自身回归,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教学的生活化。生活性原则就是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坚持以生活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实际,把问题情境的创设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生活出发,最后回归于生活。日常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学科知识,在教学中设置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消除他们对学科知识的陌生感,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符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因此,创设问题情境要根据课程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例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探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关注周边生活的习惯。
  2.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主体性原则,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起组织、引导、促进和合作者。为此,创设问题情境要把学生放在特定的情境中感悟问题、确认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并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最后形成问题解决的结果。整个过程学生都具有相对的独立选择的权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人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主体性原则要求在问题情境创设中,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方法上,改变“单向灌输”的观念,以学生为本,打造合作、探讨、互教的新型课堂,突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实践性原则。
  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实践性,它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种实践性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积极活动和亲身体验,强调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体性。所以,教师要通过学生身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例创设问题情境,并创设多种形式的人为的优化环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各种实践形式中得到体验和感悟,并反思自己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实践把内化的信念外化为行为,实现知行统一,达到教学目标。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要求
  创设问题情境要落实新课程理念,围绕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教育功能明确,以期更好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度。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化知识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接纳,增强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否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利,在多大程度上能促进学生某一方面的进步。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应该注意符合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有吸引力和新鲜感,又要有思想性和教育性,还必须充分考虑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在心理与接受能力上的适应性。此外,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还要考虑教学内容,注意分析问题情境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注重把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有机纳入问题情境的背景中,全程参与问题的提出、思考及解决的全过程。
  2.突出问题情境创设的探究度。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探究,通过探究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问题探究活动能否有效展开,除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外,还取决于所设计的问题是否具有足够的探究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突出问题设计的探究度。首先,要把握好问题设计的难易度,做到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过于简单或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要善于把问题分解成若干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要求,符合知识呈现顺序、规律的小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其次,要注意让问题有一定的开放度,给学生留有较大思维空间。
  3.力求问题情境创设教学目标的实现度。
  问题情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情境创设应该扣紧教学内容,富有针对性,有效帮助教学目标的实现。设问要简要明确、新颖,这样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力促思想政治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不仅要注意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与方法的诱导,还要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落实,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与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相统一,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教学与育人功能。
  三、确保创设问题情境成效的对策思考
  1.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创设或与学生共同创设问题情境及进行问题探究与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师生间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向学生讲解,而是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形成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民主讨论,推动师生心理互动、情感交流、思维碰撞,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学生提问、假设和陈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这种交往状态下,学生的智力在对话中受到挑战,激情在交流中碰撞触发,成功的喜悦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体验和积累。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学生学会提问。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深思和质疑是互为因果关系,唯有深思才能提出问题,唯有质疑才能把思维引向深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设置教学障碍,使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使教材内容与日常观念或科学概念发生矛盾等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灵感。同时,学生仅有敢问的胆略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掌握提问的思维方法,使学生了解提问的种类和基本要求,知道如何提出问题,形成和掌握提问的技巧,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3.处理好“问题情境”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过程都要严格围绕“教案”展开,包括教师预先设计的问题与回答也是如此,这种“约定式”的问题设计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变化,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事实上,教学过程中的很多情况和因素是无法事先“设定”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所无法想象的新情况。新课程理念下的问题情境设计应该是动态和生成性的、开放的、具体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应围绕学生、学情做必要的情境化调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设计在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面前,应该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从这个角度说,教师要着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以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自如地使用、改造和再创新的问题情境。
  4.灵活使用各种问题情境资源。
  思想政治学科教材在呈现某一知识点时,选用大量事例为话题,营造和创设解决问题的各种问题情境,通过设计探究等环节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强化知识,以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重视利用教材创设的情境和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充分挖掘这些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教材是相对固定的,与社会实际存在时间差,它提供的问题情境会因为学生、时间和地点等条件的变化,使其远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主动地创设新的更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并借助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总之,问题情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正如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所言:“创设一种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的氛围,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中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又是考试的重头戏,然而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大多数学生害怕写作,面对作文题,往往迟迟下不了手,觉得无话可说,也吃不准自己准备写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其原因很多。为了使作文教学走上正轨,真正达到语文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多做探索,努力探求。  一、一起游戏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正当的行为。让游戏渗入作文训练中,或者说让学生在游戏中作
地市报总编辑如何树立正确的宏观意识和微观意识,对处理好报社内外部各种关系和矛盾,对办好报纸、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总揽全局总揽全局既是总编辑宏观意识的集中体现,又是
我作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代表团的一员,曾在澳大利亚进行十天的友好访问,在悉尼、纽卡斯尔、堪培拉和墨尔本等市,我们参观了几种类型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澳大利亚有三种不同
摘 要: 学生活动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导恰当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和合作意识,进而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 学生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 动手意识 合作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在不断地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很多种“经验”和“体会”也在不断地涌现。在二十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受到学生活
呈现在人们眼前的食堂饭票(图一),普通的不能在普通了。两张食堂饭票,我大半生的梦想。八十年代初,我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在基层供电局工作,负责维护巡视送配电线路工作。当时,
摘 要: 作者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学生口语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入世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机会增多,社会对各行业人才语言使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成为了社会人才标准的指标之一,也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也
口语是有声的语言。口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言知识转换能力,即让学生通过读和听等输入手段获取语言信息,经过思维对获取内容和语言进行加工和重组,然后以语言形式输出;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口语评价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于一身,它的出现促进学生口语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语言的信心。我在英语教学中,尝试进行口语评价,效果不错,现将一些体会写出来与大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模式,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与促进者。任务驱动教学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学生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丰富、拓展课程资源”,“主动开发课程资源”。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日益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也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课程资源中,时事政治类课程资源以其鲜活性、时代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也有助于贯彻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培养青年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优化整合时事政治资源,提
邵原早18号是杂交选育的早釉中熟品种,1990年~1996年在邵武、建阳、将乐及江西黎川示范3万多亩,突出表现:生育期理想,丰产性好,抗病性强,适合闽西北稻区作早稻种植。一、选育经过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