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动力之源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tuzh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我国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全体中国人,践行中国梦。教育工作者的中国梦,离不开教育。
  为教育奉献的原动力
  每年教师节之际,《教育》杂志都会就此做出专题报道。我们做过对历史上名教师的追思,关注过代课教师,关注过教师的“幸福地图”等,今年,我们关注教育梦想。
  中国的教育梦是什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今年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回应政协委员的提问时,用四个词表明“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他说:“我们教育的孩子应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潮流需要的有用人才。”
  教育梦就是要营造公平的素质教育之梦。只有公平的教育才能造就公平的社会,只有受到公平教育的一代才会是自信的一代、心灵完美的一代。可以这么概括:教育之梦就是每个中国人之梦,是人民幸福之梦,国家富强之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诚然,当前的教育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表示:“教育进步,要进行制度的改造,也要进行国民性的改造。人心、人性、道德底线的突破,是—下子解决不了的,是更根本性的问题。”每一位真正努力践行教育梦想的教师,都会多多少少意识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但每个人追寻梦想的同时,也承担着现实的责任。一方面,教书固然重要,育人更是教育之本,一个思想素质低劣的人,他的学识再高,本事再强,他对社会的危害性就越大。因此,不管现行教育体制如何,有追求的教师们一直在努力尝试放下功利性,回归教育的本质。
  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教育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师,教师的教育理想与学生的未来、学校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对于普通教师来说,梦想会指引奋斗的方向。教育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感受,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需要教育工作者全心全意。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堆积。”教育不只是知识层面的交流与探索,它是一项启迪心灵的大工程,这项工程的成功有赖于广大教师。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为教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育之梦,是教师敬业、奉献的源动力,贯穿教师职业的始终。
  让梦想融入生活
  英国有个名叫布罗迪的退休教师,整理家中旧物时,发现了一叠50年前的练习册,它们是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孩子的作文。作文题目颇诱人:《未来我是 》。31个孩子有31个梦想。布罗迪打算把这些本子重新发给这些学生,于是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启事。不久,一封封带着问候的回信来到了布罗迪的手中。
  一年过去了,只剩下盲童戴维的作业本,他的梦想是当一名内阁大臣,他要创造盲人进入内阁的历史。正当老教师遗憾地准备把作文本送进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了英国内阁教育大臣的来信,信中的内容令他大吃一惊:
  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不需要那个本子,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5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当代教育家朱永新以这个真实的故事作为他的专著《新教育之梦》引言的开头,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梦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而作为一个教育者,就更应当“不仅要把理想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羊里中学教师李翠在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后,开始践行自己的教育梦。她感到,自己对教育的梦想,与朱永新倡导的新教育相吻合。李翠把自己所带班命名为“翠竹班”,和学生们一起循着幸福的梦想,走上了新教育之路。经过两年的新教育尝试,她和孩子们经历了对新教育最初的向往,实验初期的兴奋、实验过程中的充实与快乐……她的收获是,践行了自己的教育梦。
  打开刚开始新教育尝试时的笔记本,李翠看到自己在首页上记录着这样一段话:“我只有一年的时间,去改变班上每一个孩子的人生,我已下定决心,要给我的学生一个不同的人生,一个更好的人生!”从班名、班徽入手,李翠和孩子们开始建设班级文化。取班名为 “翠竹班”是希望学生们能以竹为鉴,做一个自信、坚强、正直、虚心的人!翠竹的绿色是希望的颜色、是和平的颜色、是生命的颜色,也希望班级生机勃勃,蒸蒸日上。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不断推进,翠竹班不断探索,用五彩缤纷的课程丰富班级文化,缔造完美教室。在每年暑假或寒假,李翠会把自己一段时间的博文整理成册,形成自己的文集《青竹滴翠》。班级文集《青青翠竹》系列,更是让孩子们爱不释手。由于坚持写作,李翠和孩子们的文章也不断见诸于报刊、杂志,在各类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阅读、写作,浅唱低吟,“书香课程”的开发,伴随而来的是展示、交流活动——午讲时间组织读书报告会、朗诵比赛、新闻播报赛、学科知识展示、主题展演等。这些活动的组织也逐渐形成了 “魅力展示课程”,让孩子们敢于表达、展示自己,培养他们的“领袖气质”。
  李翠的教育梦想中,有一部分是“让教育融入生活,让学习融入生活”。晨诵、午讲、暮省,成为翠竹班的常规活动。借助这些活动平台,李翠我结合自己的学科开发了每周一次的英语晨诵课程,包括励志篇、诗歌篇、习作篇,让孩子们适当接触外国文学,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新组建的翠竹班又开始行动起来。翠竹班的孩子们开学初制作了“心愿瓶”,里面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个美好的心愿、一个新学期的目标。李翠表示:“新学期,我会坚守梦想,坚定前行,和翠竹班的孩子们共同创造我们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历经风雨,不可磨灭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中学教师赵虹杰,儿子脑颅手术三次,仍成残疾;妻子身患癌症。家庭虽连遭打击,但他对教育的痴心不改,出色履行岗位职责,用坚强的斗志,努力实现一个教师的教育梦。曾先后被评为“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四川省中学教学名师”。   大学毕业后,赵虹杰志愿到西充县太平乡乐和寺完小任教。正当他朝着梦想奋力前行的时候,不幸接踵而至:母亲赶路时遇严重车祸,头伤腿断;父亲在家修房从房上摔下,肋骨断裂三根;赵虹杰的第一个孩子患病毒性肺炎——当时他正担任毕业班工作,所以未能及时医治而死掉;19岁的妹妹突患癌症不久去世。赵虹杰是家里的长子,生活的压力和精神的打击全落在他一个人身上,几近崩溃。时隔一年,赵虹杰第二个孩子脑颅摔伤,失语,偏瘫。尔后连做3次脑颅手术,四处举债,利用节假日四处求医,虽已用掉40多万元治疗费,仍落下终身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因儿子摔伤残疾,爱人长期抑郁悲伤,突患乳腺癌,手术2次,化疗9次。爱人治病前后又用去16万余元,债台高筑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当时,赵虹杰正担任4个补习班的教学和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只得请妻妹帮忙照顾爱人,而赵虹杰只有利用周末假,月末假去探望妻子。长期承受家庭、工作、精神、经济各方面的压力,赵虹杰患上糜烂性胃炎,导致胃出血。
  在这种情况下,赵虹杰坚持从教20多年,在三尺讲台上一丝不苟,教育教学中兢兢业业,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教师。他一直是超负荷地工作,当一个或两个班的班主任,教四个班的化学课。赵虹杰几乎没有业余时间,他一门心思扑在教学教育上,将教书教研当成第一要务。教学之余,赵虹杰承担了四川省中学教学名师专项课题“高中生化学问题自主生成的实践研究”“新课改背景下建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实践案例研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赵虹杰先后提出“亲情式教法”“组合式教法”“异步式教法”“前后联系教法”“归纳比较教法”等多种适合高中化学的课堂教法,应用于教学中,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在西充县高考综合评价中,赵虹杰荣获一等奖13次、二等奖3次。
  对教育真理的不懈追求
  从教50年,从北京大学教授岗位上退休后,钱理群又到中学教书10年。10年后,他宣布“告别教育”。投身中学教育10年,钱理群试图“改变人心”,却得到屡战屡败的结果。“一切不能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教育根本无立足之地。”老教授钱理群这样说。
  2002年6月27日在北大的最后一节课上,即将退休的钱理群告诉那些眼含热洎送别他的大学生们,他在刚参加工作时有两个目标:一是去南师大附中教书,一是去北大教书。前者是他的母校,他要去那里完成未竟的梦想。
  两年后的一个下午,钱理群站在南京师大附中的讲台上,讲授“鲁迅作品选读”选修课,偌大的教室里,稀稀拉拉地坐着二三十名中学生。南师大附中课堂的冷清是钱理群始料未及的。开课之前,南师大附中的老师和鼓动学生报名时说的一样:你们都向往北大,钱先生是北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但你们现在考上北大也听不到钱先生的课,因为他已经退休了。他现在走到你们中间来上课,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一开始,学生踊跃报名,座位坐满后,没报上名的学生们也在过道和前后排或站或坐,将教室堵得水泄不通。课程的质量和氛圈都极佳,每堂课学生都听得极为认真,课后作业也表示收获很大,但听课的人数却渐渐少了下去。
  一位学生在写给钱理群的信里说了老实话:“钱教授,我们不是不喜欢听你的课,而是因为你的课与高考无关,我们的时间又非常有限;我们宁愿在考上北大以后再毫无负担地来听您的课。”2005年,钱理群在北大附中和北师大实验中学再次试手,情形一模一样:一开始人很多,慢慢地就减少到二十余人。但当走进中学课堂之前,钱理群依然怀揣他的教育梦想,放不下的是对教育真理的不懈追求。因为,只有这样,教育才会兴旺昌盛、生机盎然。
其他文献
化学这一门课程由于教授的都是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所以教学内容教乏味.化学老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学生获取全面的学
上海市建设系统现有建设党校及建工、市政、公用、房地、住总、建材等局和集团公司党校共7所。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和去年11月份召开的上海市
当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中的活动形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群众文化舞蹈自然是以群众为主,逐渐融入民族艺术,使群众文化舞蹈在表达群众生活的同时,更
大一新生还未进校门,已经为“新装备”花费上万元,甚至数万元。这对普通工薪家庭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据说今年大学新生的入学“标配”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或者干脆来个“苹果三件套”。难怪一些家长直呼,开学季成了“烧钱季”,自己快“破产”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升学经济”,让开学季成了“烧钱季”呢?  一是家长对孩子的奖赏心理与让孩子开心的心理在助推。有的家长在高考前甚至更早时,就已经向
蒋璟璟在2015年8月26日《华西都市报》撰文指出:现代学徒制的构想,无疑是以强化职业教育实操化为导向。大致可以预见的是,“就学即就业”“工学交替”等全新思路,理应能够推进职校与企业进一步打通,同时又极大降低职教成本、提升教学效果。只是可惜,这种乐观的前景描绘,似乎并未获得家长和学生的认同……其实,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势必会经历一个从被排斥到被接受的过程,现代学徒制想必亦是如此。当然了,在此之前,
曲征在2015年8月27日《西安晚报》撰文指出:这些年秋季开学,不管是中学报到还是大学报到,总会看到熙熙攘攘的家长们穿梭其中。不只是中学新生,即便已是成年人的大学新生,其家长们也是喜欢替孩子包揽一切。扛行李、交费、整理宿舍床铺,甚至找学校厕所,也是家长一手包办,好像不是学生们开学报到,倒像是“家长开学”。如此反常行为,年年上演,已成“正常”。究其原因,一方面,家长们过分关注于孩子的学习和成绩,为了
采取三种紊流模型与V O F方法对90°弯管流场进行了水气二相流三维数值模拟.特别在上游水箱断面上自编程序使用了水位边界条件,计算得到2.5 m恒压水头下弯管内的速度场、压力
李伟成在2015年8月27日《羊城晚报》撰文指出:近年来,各行各业为了凸显其自身的价值,都习惯性地把带有行业性质的“教育”一股脑地堆在了中小学生身上。除了金融理财知识教育,目前还有环境教育、健康教育、节俭教育、书法教育、禁毒教育、感恩教育、影视教育、安全教育、防火教育、性教育、廉政教育等,实在是多如牛毛,难以一一枚举。这些“教育”没有一个不重要,但对教育带来的冲击,也许局外人是不能知晓的。  首先
顾骏在2015年8月19日《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媒体报道,有研究机构的博士后到中国西部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田野调查,为期近三个月,所见所闻让他很不适应:乡间少年瞧不起底层学校的教师,称他们为“这个社会里被淘汰下来的‘产品’”,认为他们“在社会上也没什么尊严,所以就只有在我们面前装装权威耍耍威风而已”。文章发表后,照例引起舆论忧思,乡村学生怎么啦?乡村教育怎么啦?教育在乡村的教化功能怎么啦?
张涨在2015年8月28日《广州日报》撰文指出: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那些为职称疲于奔命的一线教师而言,是一大福音。改革原则正中现行职称体系中的多处“病灶”: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建立同行专家评审机制等一系列矛盾,从职称设置、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入手,让人对此次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期待满满。  一方面,改革以公正合理为价值取向。比如,此次改革提出的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