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一人过年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l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2月4日,一位家政阿姨在“其实你真的很美”2021年上海徐家汇街道家政行业迎新公益摄影活动现场拍摄新年照片(方喆/摄)

  “小建,上海这两天又有新发病例了,你还是把车票退了吧,安心和你爸在西安过年。”李书勤对电话那头的小儿子交代着。“好吧。”儿子的语气难掩失落——这个春节,一家团圆的愿望要落空了。
  李书勤是上海的一名家政服务员,独自一人在上海打拼十几年的她,每年最期盼的,就是过年和远在他乡的丈夫儿子团聚。但2021年春节,因为疫情的反复,她和家人不得不选择各自就地过年,“云上相聚”。
  1月13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信息,为进一步强化本市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发布冬春季来沪返沪人员防控措施:除返乡探亲、必要公务等以外,非必要不离沪、非必要不出境,鼓励在沪过春节,尽量减少人员流动。
  作为与市民生活密切接触的家政行业,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也发出倡议,家政员非必要不返乡,鼓励错峰返乡返岗,在沪过年。
  消息一出,止住了许多像李书勤一样的在沪家政服务员们归乡的脚步。据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的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家政员留沪率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加,达到60%以上,养老类家政员留沪率达到70%以上。
  在李书勤看来,在这个特殊的春节,与挤进归乡大潮相比,就地过年无疑更安全。“病毒隔不断亲情,拉长思念,为了更好地团圆。”李书勤把这句从网上看到的话转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

  纠结了几天,李书勤还是说服丈夫和小儿子退掉了来上海的火车票,“火车上人多,感染的风险大,你们这次还是别过来了,等到疫情好一点再来吧,别给国家添乱。”

车票买了又退


  李书勤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去年的此时,她拖着沉重的行李,怀揣从黄牛那里高價买来的火车票,挤上归家列车的情景。“火车上全是人,因为没有买到座位票,我站了十几个小时。”春节的漫漫归乡路,于李书勤来说,辛苦却满怀喜悦与期待。
  李书勤老家在河南,中国最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大省之一。她和丈夫很早就离开农村老家,妻子在上海做钟点工,丈夫当保安,两个儿子都在外工作或上学,家里只剩年迈的老父亲由亲戚照看,一家人分隔几地的生活已经过了好几年。
  “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可以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聊聊天,走走亲戚。年过完,大家又各奔东西。”李书勤说。
  其实,李书勤和丈夫前几年就在西安郊区买了新房准备定居,但眼看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夫妻俩还想多挣点钱,在孩子们成家立业时帮上一把。
  2021年元旦刚过,李书勤就接到了父亲的电话,让她和丈夫孩子一起,过年“早点回家,多呆几天”。可就在她和家人准备买火车票的时候,河北等地出现新冠本土确诊病例的新闻,却让她心生忧郁。
  1月20日,国家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宣布了“春节返乡需持有7日内核酸阴性证明”的消息。随后,国家卫健委发布《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表示返乡人员除了持有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外,还需要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
  有老乡告诉李书勤,他们接到了老家村支书电话,劝说他们1月20日之前回不去的就不要回去了。
  这彻底打消了李书勤回老家过年的念头。
  老家回不去,能不能让丈夫孩子们到上海来一起过年呢?李书勤不愿放弃一家人难得的团聚。
  虽然在上海很多年,平时工作排得满满的李书勤也没有太多机会好好看一看大上海的繁华,丈夫和孩子来这里的次数更屈指可数。“早就想带着他们登一登东方明珠,逛一逛外滩了。”
  小儿子行动迅速,很快买好了2月初和父亲一起从西安到上海的火车票,远在深圳的大儿子也向打工的企业请好了假,准备赶在年前来上海。虽然回不了老家,但一家人对于在上海过春节也是满怀憧憬。
  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小儿子买好火车票的第三天,1月20日,上海出现了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随后几天,本土病例接连出现,上海多地被列为中风险地区。上海对于来沪离沪人员的防控政策也渐渐收紧。
  纠结了几天,李书勤还是说服丈夫和小儿子退掉了火车票,“火车上人多,感染的风险大,你们这次还是别过来了,等到疫情好一点再来吧,别给国家添乱。”
  大儿子打工的单位也发出了让员工留深过年的倡议:为激励更多员工留在深圳过年,公司决定对留深员工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对于春节加班的员工安排额外的带薪调休,还准备在除夕夜为留深员工安排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这些人性化的政策让大儿子安心留在了深圳。

春节期待热闹


  小儿子退票当天,李书勤给丈夫转了4000元钱,那是她大半个月工资。“过年给你和孩子买点好吃的,买身新衣服,钱挣了该花的就花,别总舍不得。”
  至于父子俩的年夜饭,李书勤倒不担心。“小儿子在技校里学的厨师,今年毕业了在一家酒店里帮厨,他一直说要让我尝尝他的手艺呢,看来还得再等等了。”
  因为疫情,相熟的老乡一家人也都准备留在上海过年,“他们知道我一个人留上海,喊我去和他们一起吃年夜饭,包饺子。”李书勤觉得心里暖暖的。
  她如今租住在上海外环外的一所民房里。房东一家和其他五家租户也都是在上海打工的外乡人,“他们今年过年也都不回去,大家平时相处得不错,过年时候可以一起打打牌、聊聊天,应该不会寂寞吧。”
  前几天,李书勤在手机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推送消息:2021年2月11日至17日,上海春秋旅游将每天提供20个免费名额,从邮政大厦出发到外滩源,在海关大楼附近乘坐观光巴士到人民广场,换乘观光巴士2号线前往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2021年春节期间沪上家政用工需求还出现了一个特别现象:受疫情影响,很多上海民众退掉了早已订好的饭店年夜饭,希望在自家就能品尝到美味可口的菜肴,因此做菜技能“傍身”的家政阿姨成为了“香饽饽”。

  这一路,既有步行微游,也有巴士观光,导游不仅介绍上海开埠、上海解放,还将介绍浦东开发开放30年成就。观光巴士上,游客们还能收到赠送的上海年味伴手礼。
  “我也想报名,如果能免费游上海,这个年真算没有白过了。”李书勤有些期待——一个人在上海过年,一样可以热闹精彩。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巩固来之不易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人社部、工信部、民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七部门印发通知,于2021年1月21日至3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鼓励引导农民工等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年。上海积极落实中央部署,一系列留人留心、温暖过年的活动预告已经向市民公布。
  “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人肯定会视频聊天,互相发发红包什么的。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一家人隔得再远也可以随时通上消息,没什么距离感了。”李书勤说。

假期不误挣钱


  最近几天,李书勤开始留意春节期间的替工需求。“春节的工资会高一些,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多挣点。”家政公司的李老板告诉她,今年的单子比较抢手,很多单子一出来就有好几个钟点工抢着接。
  李老板是上海人,在浦东新区开了两家家政服务公司。她告诉本刊记者,以往一到春节,东家就会为保姆发愁。“农村人把过年看得很重,往年保姆集中回乡的日子集中在小年夜到正月半前的一两天,在这10来天里,家政替工的需求就会激增。特别是那些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家庭,没人买汏烧,没人助浴、搀扶上厕所,如果子女靠不住、帮不了,这些困难最终还是只能靠家政来解决。”李老板说。
  据统计,上海现有50多万家政员中95%左右来自外地,往年只有三成会留守上海。
  “今年春节,我们公司200多名家政员超过一半准备留在上海,24名专门照顾老人的养老服务员,只有3名准备回老家。往年我们想方设法劝他们留下来,今年变成很多人主动留下。”李老板表示,2020年初的疫情让不少返乡家政员滞留在当地几个月,完全没有收入,很多人都想趁今年春节把损失补回来,再加上很多省份对返乡务工人员要求健康监测14天和进行核酸检测,所以大家也不愿在此时返乡。
  “平时我们钟点工的价格每小时在35到40元,过年能涨到50元以上,住家保姆的工资也涨到了一天350元以上。”李书勤说。
  本刊记者了解到,为鼓励员工留下来,不少家政企业拿出十足的诚意,推出各种物质奖励:有的公司鼓励员工节后返乡,返乡车票公司报销;有的对留岗家政服务员发放通讯补贴,免费开放企业宿舍,协助安排节日生活;还有的直接给予连续在岗的服务人员现金红包。
  回乡过年要花钱,留在上海做家政,不仅生活有补助,還有钱可以挣,这也是吸引一部分务工人员心甘情愿留沪的重要原因。
  一面家政人员纷纷留沪,供给增多;另一面,很多上海家庭因考量疫情影响,选择在沪过年,照顾老人、家政钟点工等市场需求略有下降。
  “上海家政平台群”多家家政公司估计,受不回老家以及市场需求减少两大因素影响,2021年“春节保姆”需求总数很可能较2020年“春节保姆”减少一半,这将是近年来“春节保姆”需求最少的一年。
  2021年春节期间沪上家政用工需求还出现了一个特别现象:受疫情影响,很多上海民众退掉了早已订好的饭店年夜饭,希望在自家就能品尝到美味可口的菜肴,因此做菜技能“傍身”的家政阿姨成为了“香饽饽”。
  李书勤最近也研究起了春节菜谱,还让学厨师的小儿子给她出主意。“最近很多招工单子里都加入了会做饭的要求,我也想给自己增加点竞争力。”
  据了解,为保障春节期间家政服务供应,在企业自愿基础上,上海市家协遴选了105家家政企业,春节前后提供保洁、母婴护理、老人护理等服务,方便上海市民春节期间应急找家政服务,稳定市场预期,确保春节市场保障平稳。
其他文献
龚巨平  瓦是土木建筑中屋顶的建筑材料。有关瓦的起源,在文献上有不少传说记载,如《古史考》中说“昆吾氏作瓦”,《博物志》中说“桀作瓦”,说明瓦的发明时代甚早,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考古发现表明,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和使用。在陕西扶风召陈发现的西周早期建筑基址中,发现有大量的瓦作构件,包括板瓦、筒瓦、瓦当和起固定作用的瓦钉。部分板瓦上还刻印有文字。  在一个完整的屋顶面上,
"慈善助学"是马鞍山市慈善总会运作较为成熟的慈善救助项目,自2002年起,连续五次成功开展此项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特别是2006年的第五期“慈善助学”系列活动,在短短三个月里,共募集助学款80多万元,发放助学金50.5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64名:  首先是心连心慈善助学,今年是市慈善总会和市委组织部共同发起的第二期"心连心慈善助学"活动,有63个基层党
赵城虎    赵城有个老婆婆,70多岁了,只有一个儿子,母子相依为命。有一天,她的儿子进山打猎,被老虎给吃了。婆婆痛不欲生,嚎啕大哭着跑到县衙里告状,要县官下令追捕老虎,一命抵一命。  县官听了婆婆的诉说和请求,心想这老人家真是心痛得糊涂了,便劝道:“国家的法律怎能用到老虎身上呢?”婆婆听了,哭声更大了,谁也劝不住。县官急了,大声呵斥起来,她也不害怕,还是自顾自地哭泣。  县官怜惜她年老,不忍再呵
8年过去了,我耳畔还常常会响起台湾慈济副总执行长王端正先生在河南平舆县对当地百姓讲的那番话:  “我们慈济基金会的慈济医院里存有爱心人士捐献的骨髓,以备救死扶伤。美国人、欧洲人到我们那里配对骨髓配不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人到我们那里配对骨髓很难配上,而我们中国大陆的同胞们到我们那里配对骨髓的成功率却很高。为祖国大陆病人捐献骨髓的台湾人与这些病人并不相识,也没有任何关系,可他们的基因却
2017年4月,环保部从全国抽调5600名执法人员,对“2 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强化督查,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环保督查”  从蓝天保卫战到祁连山生态损害问责,从中央环保督察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中国刮起一场场环保“风暴”。截至目前,中央环保督察已实现对31个省份的全覆盖,仅2017年的问责人数就超过1万人。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
刚刚过去的父亲节像是单纯为了平衡而设立的“工具节”:没有太多预热、没朋友圈的刷屏,甚至商家都没有推出鲜花或者蛋糕之类的促销。在解释这一现象时,有人认为父亲角色的消费价值较低,不值得商家兴师动众去造节,还有人认为,从怀孕到成长,父亲的投入度和存在感都不如母亲,因此父亲节的热度不如母亲节是理所应当的。  为了生孩子,女性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生理变化,而最新的研究表明,父亲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小的改
上海虹橋地标性建筑凌空SOHO  近日发布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形成“一核两带”发展格局。“一核”是上海虹桥商务区,主要承担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两带”是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为突出虹桥商务区核心地位、发挥好“两带”作用,《总体方案》还明确了差异化的政策实施范围。  就《总体
2019年10月15日,北京秋高气爽,延庆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色彩斑斓,风景如画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基因库”,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中华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達米亚文明和印度文明等世界著名文明均发祥于湿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人类曾经全面依赖湿地维持生存。  北京城受孕于永定河所形成的洪、冲积扇,曾经,这里河流纵横,湖泊、泉眼星罗棋布,是一座“湿地之城
三件子(刘建春/摄)  三件子是一道苏州菜。名字好像很低调,很随意,其实里面藏着一丝讲究。照理说,只要是三样东西,放一锅炖,都可以叫三件子,事实呢?这样的想法,在一位老苏州面前,一定要掐灭在萌芽状态。  在苏帮菜里,三件子特指全鸡、全鸭、蹄髈三样东西通过小火慢炖,熬成的一锅鲜汤。这一点是不能商榷的。  放在過年时炖,是为了体现一种特别的仪式感,烘托喜庆与团圆的氛围。加上这道菜比较耗时,一般人家平时
各地乡村卫生医疗条件相对较差,有些村民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又值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节,管理难度很大。如何防范疫情在农村蔓延,是一场严峻考验,也一度令人担心。  不过,随着基层防控的广泛开展,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安全了许多。  湖北省云梦县制作了一些通俗易懂的防疫宣传标语横幅,悬挂在街头巷尾和村庄卡口,呼吁居民做好防疫工作,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在河南新乡太行山脚下的裴寨村,每天播放的大喇叭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