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艺术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d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艺术体现在提问的时机,以及提问的思考性、层次性,提问的方法等方方面面。
  关键词:时机;思考;层次;方法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他向弟子授课传艺时,常常接二连三地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其探寻结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称这种以提问为主的启发式教育为“助产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善用“助产术”。
  一、选准提问的时机
  提问首先要看准时机,并不是教学过程中的每时每刻都可以提问。有些教师把问题答案念出来再提问学生“对”或“不对”,这会使学生认为知识太容易理解,思想上产生懈怠。而一些关系不太紧密的问题,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产生兴趣转移。一般来说,选准时机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当学生对授课内容不太重视的时候,提几个大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能提高学生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比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中,课文配有插图,我先让学生辨认图画上有什么事物,但出现了学生认为很简单,甚至有的学生懒得辨认的现象。这时我提问了一个问题“海水是什么颜色?”———蓝色。我接着再问“为什么海水是蓝色?”这时学生的懒惰情绪都消失了,集中注意力思考这个问题。
  2.当学生的学习势头松懈时,提几个高难度问题,可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限,从而有欲望向更深层次钻研。
  3.当授课结束时,提几个串联本节知识要点的问题,可使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整理、归纳出本课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在课文结束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乌鸦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让学生自己讨论、思考、整理、归纳,从而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二、把握提问的思考性和层次性
  如果给一个小学生提问一个初中生才能回答的问题,被问者会如坠雾海,难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反之,提出的问题不加思考就能立即回答,也起不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1.提问要带有思考性。提一些学生知之不全、知之不深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的大脑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学《三只白鹤》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第一、二只白鹤分别找太阳、白云作标志,为什么找不到鱼?然而第三只白鹤找柳树旁边作标志却能找到鱼。”这个问题就要求学生联系实际想想“太阳、白云与柳树”各有什么特点。
  2.提问还要具有层次性,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头,没有中心,徒然浪费学生的精力。教师应该由浅入深、由侧面到正面、由抽象到具体、由易到难,注意提问的层次性,使整堂课的提问有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以便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比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中,我首先设计了一个问题:“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再分析提问:“小壁虎分别向谁借了尾巴?”最后再提问:“小鱼、老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什么用处?”一层一层地提问,使学生通过思考,深入浅出地掌握了知识。
  三、讲究提问的方法
  同样一个问题,提问的方法不一样,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总是运用一两种方法,长时间采用固定模式,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应将多种提问方法综合运用。下面有几种提问方法:
  1.选择式提问。即用选择句来提问的方法。对于某些容易混淆的知识,运用选择式提问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和辨析。比如,对于同音字、音相同但意不同的字,如“迟到”的“迟”与“水池”的“池”,就可以通过选择句提问形式来辨析,加强记忆。
  2.填空式提问法。即把问题组织成试题填空题那样。比如在教完《王二小》一课后,我出示了小黑板,“王二小很( ),也很( )。”概括了要点。这种方法可以针对课堂需要记忆的知识而问。
  3.假设提问法。即对一些词语、句式、方法等进行假设式提问。例如,在教学完《画风》,假如是你,你要怎样画风呢?
  4.扩展式提问法。即把所学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提问,正如优秀教师张富同志所说:“以本篇为基点,生发开去,前篇、前几篇、前几册的;上次、上几次的:作业里、报刊上、生活中的;学过的、未学过的。”这种提问法有温故而知新、融会贯通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重叠提问法。即把一个完整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识层次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层层深入地进行提问,便于学生对高难度知识逐步消化理解。比如,对于一年级学生,接受能力较差,“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以此形式說完整话,就要分层次逐一提问,再深入说一句完整话。
  6.迂回式提问法。即问在此而意在彼,提出的问题只是铺垫,引出真正的问题。比如,教学完《雷锋叔叔你在哪儿》后,讲述向雷锋同志学习时,教师故意发问:“有人认为雷锋精神过时了,不符合时代特点。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从而引发思考,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无论哪一种提问方法,都要精心设计提问语,选择好提问的角度,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的。总的来说,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维的作用。课堂提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研究,用心体会,认真总结,取长补短,才能使课堂提问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卢正芝,洪松舟.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11).
  ?誗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新课程的理念,对教学要进行及时的反思,结合现行的教材反思学生的困惑,反思教学中的疏漏和亮点,反思疑点。
<正>一 西山会议派是以张继、谢持、邹鲁等人为首的国民党内部的一个右派集团。1925年11月,他们因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非法的“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另立中央,故称之为西山会议派。
摘 要: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应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习兴趣;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兴趣;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以致用,体验成功,激励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兴趣;生活情景  心理学上的兴趣是指一个人对于某种事物及某项活动的积极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
<正> 日许多时 《董解元西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下同)卷八“中吕调·安公子赚”:“忆自伊家赴上都,日许多时,夜夜魂劳梦役。” 本书校注者对“日许多时”一语的解释是:“时间已有许多日子,也就是时间很长久的意思,有时也写作‘日许时’。”按“时间已有许多日子”一句颇拗口,看来,注释者是把“日许多时”中的“日”理解成名词“日子”的意思。其实,这里的“日” 系指示代词,它是“偌”字一声之转,“日许多时”即“偌许多时”,意思是“这么多时间”或“那么多时间”。近代汉语著作中“日”和“偌”时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禁锢,当今大部分高中历史教师依然采用让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这使这门包含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课程变得毫无生趣和魅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质疑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没有质疑就没有探究。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乐于质疑,敢于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带疑而学,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疑能力;培养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把提问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
就"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作探析,阐述多元化教学策略的活化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促进推动作用。按照英语教学过程优化要求,注重情境活化、合作探究和
<正>刘星翔同志于八二年六月十九日在《光明日报》上(《新华文摘》同年八月号予以转载)发表了“对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商榷”)。我对文章的论点和论据是同意的,但是又觉得“商榷”一文的结论有进一步推敲的必要。
<正>程颢、程颐哲学探讨的中心问题,是理气关系和穷理尽性的问题。二程哲学的实质是唯心主义的理性主义。本文试图对此从以下三个问题进行剖析。 二程唯心主义理气观的特征(理性主义的哲学依据) 在理气关系上,二程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提出了理与气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分,并特别严格地坚持两者的界线。程颢批评张载“以清虚一大为天道”,就是认为张载混淆了形而上与形而下两者的界线。他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如或者以清虚一大为天道,则乃以器言而非道也。” (《遗书》卷十一)
基于Solid Edge强大的实体建模功能和CAXA独特的零件图库的特点,针对渐开线斜齿轮螺旋线螺距变化的规律,通过将CAXA和Solid Edge特有的功能进行有机的结合,给出了建立渐开线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