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教育:教育的当代使命与未来样态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无边界教育”,是指教育在不断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教育核心目标的过程中,突破时间、空间、人际、资源以及载体等各种教育要素固有边界,呈现出来的融合教育样态。当下,我国基础教育“公办主体、民办补充”的多元办学样态已经形成,教育资源的优质、公平、多样性水平不断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支持下的泛在教育不断推进,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极大丰富,课程改革持续深入所带来的教育理念、教学形式、课堂结构的变化,等等,都为无边界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思想、社会基础和路径支持。
  无边界教育概念的产生与嬗变
  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学者斯图尔特·卡宁汉姆等人首先提出了“无边界教育”的概念,指出了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中人员、项目、教育机构与资源等跨国、跨组织流动的新特征。应该说,无边界教育的产生,主要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超越时间、空间的教育和学习成为可能。
  此后,以在线资源、在线课程为主的互联网教育迅速发展,并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教育革新运动。2001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启动了“开放课件”项目,把大学的课程教学材料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免费开放。之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导下,开放教育资源成为一个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运动。2012年,慕课也迅速成为在线教育的重要资源。与此同时,互联网教育课程席卷而来,互联网巨头几乎无一例外地将触角伸向了互联网课程。无边界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指,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环境下,以互联网课程为主要支撑的泛在学习样态。
  但是,无边界教育并非仅仅指靠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支持,从而实现的弥合时间、空间区格的教育。信息技术让无边界教育清晰地呈现出来,但无边界教育必然包含教育本身各种要素的融合和边界的突破,比如学科之间、不同文化的融合,比如学校与社会的衔接,比如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合作,等等。所以,从本质上讲,无边界教育是指向“人的发展”的教育。
  无边界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的发展”。但是,传统的教育往往难以充分实现这个教育本质,甚至背道而驰,表现在:学科界限分明导致教育在抽象的学科体系中“画地为牢”;学校“躲进小楼成一统”,与社会界限分明,“学习是学习、生活是生活”的人为划分致使“学习与生活割裂”成为教育常态……教育的固有“区格”导致了人的发展的片面性;打破教育的“区格”,突破种种“界限”,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无边界教育以“完整教育”弥合现实教育的“区格”,以完整的教育生活促进学生的完整发展。这种完整性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实现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过完整的学习生活。要真正建构完整的学习生活,至少要突破三种“边界”:突破学科边界,实现跨学科综合学习;突破年龄边界,实现混龄学习;突破学校边界,实现校内外综合学习。尤其是跨学科综合学习,是矫正现有的学校学习状态,构建无边界学习的主要学习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大力倡导课程综合化,STEM课程是课程综合化的典型。跨学科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超越知识本位的学科设计,基于生活中真实问题,突破单一学科知识的局限,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倡导用开放、合作、综合、创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其次是突破教育形式和内容的界限,构建多样态学习方式,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中,人的发展状态是不一样的,教育就是以适合的方式促进不同人的健康发展。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心理学上对“因材施教”做了很好的诠释与证明。无边界教育着眼于打破当下教育的单一课程模式、单一评价方式,单一育人模式,试图构建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无边界教育如何在学校中发生
  任何教育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检验,任何教育理想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无边界教育研究中心基于“无边界教育”理念建设的全新样态的东方伊顿(十堰)学校,以“让每一个人成为最美自己”为使命,致力于建设一所无边界新时代学习中心。
  打破校园边界,构建泛在学习社区。东方伊顿(十堰)学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室为基本单元的学校,整个学校是一个完整的“物型课程学习中心”,学校的每一处场所,既是学习的物质外壳,其本身也是课程。首先是育人方式与课程实施的有机整合,学校以“让教育在情境中发生”为教育理念,整体设计校园,规划建设“三部六院七中心”,即小学部、中学部、国际部,正学书院、少年科学院、少年视觉艺术学院、少年表演艺术学院、少年体育学院、青少年国际交流学院,课程研发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生命教育中心等赋能中心,实现了12年一贯制培养和課程学习的综合性实施、个性化选择。
  其次是校园环境与课程实施的有机整合,学校在环境设计上实现了两个突破,一个是教学物理空间的突破,以教育信息化和校园景观的课程化为基本立足点,使学习场所突破传统的教室空间,实现随时随地可学习的校园情境;第二个突破是校园与社会的有机融合,通过“学院课程”设计,将学科教学社会化、社会资源课程化,校园成为融合国家课程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纽带。
  打破课程边界,构建“1 1 N”无边界课程体系。在情境中学习必然要求学习的转向: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以教授为中心转向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因此,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课程整合是必然选择。目前,无论是作为国家课程的“综合实践课程”,还是方兴未艾的“项目化学习”“统整课程”“PDC”“UBD”等各类校本化课程,其核心都是试图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实现多学科的整合。东方伊顿(十堰)学校构建“1 1 N无边界”课程体系,以落实好1套国家核心必修课程,聚焦实施1项核心校本课程,重点建设N项拓展选修课程,指向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第三是打开心灵边界,构建完整的学习生活。无边界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培养幸福完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要建成现代的“帕夫雷什学校”,在这里,教师必须发现并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教师应该站在儿童视角,俯下身子,孩子才会敞开心扉。学校,只有当它成为孩子过幸福和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地方,才能成为孩子生命成长的空间。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美的自己,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东方伊顿学校的使命,也是无边界教育的追求。
  (作者单位:无边界教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王娜娜
其他文献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作为鄂西山区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帜,近几年来每年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4到5人,一本上线率稳居宜昌市第一方阵,高考质量连续5年保持高位运行.面对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动,在竞争中获取和提升适应能力。领导是连接计划、组织和控制等管理职能的纽带,企业所处环境的复杂性要求领导者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探索复杂环境下企业适应性领导行为,从而提高企业领导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回顾了领导行为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适应性领导行为的基础上,利用“刺激—反应”原理,构建了复杂环境下企业适应性领导行为
文化厚重、风景优美的清华园让人流连忘返的名胜景点有很多,同方部肯定不是让人印象最深的那一处。  在重温清华大学学习情景、梳理研修成果时,我最想提请同行同仁们关注这个静静立在西区大礼堂前草坪东侧、科学馆对面、清华学堂后檐的简朴礼堂。它是清华最早的建筑,但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是两个。一是一场演讲。1914年梁启超先生在这里做了以“君子”为题的著名演讲。他援引《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
期刊
“研训教一体化”是指创新机制,将教研、科研、培训、教学有机融合,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一体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机构整合,即教研、科研、培训、教学部门职能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协调;二是创新培养模式,根据教师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探索问题的性质、缘由,根据对象选择不同的路径和培养方法,可以是“研→训→教”,还可以是“训→研→教”,或者是“研 训→教”,也可以是逆向的“教→研→训
期刊
12月8日,由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主办的湖北教育宣传通讯工作会议在黄冈市隆重举行.会议总结了2019年湖北教育宣传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和部署,围
期刊
要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区域教研、充分发挥教研的支撑作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摆在教研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今,教师队伍进一步年轻化,在武汉市武昌区,初中生物教师中青年教师占很大比例。这部分青年教师基本是毕业于高等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工作热情高,知识结构较新,可塑性很强,但缺乏工作经验。为此,武昌区教育局搭建了“武昌区初中
期刊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也快速的发展起来,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201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然而,我国旅游业自身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培养教育教学骨干,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近年来,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优良的教师队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教育局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探索出一条引领和带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  名师工作室建设“TOM模式”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名师工作室“TOM”模
期刊
中国上市公司历经十多年的发展,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逐步建立。公司治理理论界与实务界迫切需要了解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质量状况,而此时在我国迅速崛起的机构投资者是推
30年来,她扎根乡村教育,无怨无悔;rn30年来,她坚守三尺讲台,无私奉献;rn30年来,她潜心教书育人,孜孜不倦;rn30年来,她为了心中的梦想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从一名代课教师成长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