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粮食、饲料和经济兼用作物,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中,只有玉米是年种植面积和总产保持连续增长的作物.2007 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首次超过水稻,成为我国第一大农作物.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20 年我国玉米的缺口高达 2,000 万吨.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我国耕地呈现刚性减少趋势.目前,我国可耕地面积已接近 18 亿亩红线,玉米种植面积的增长空间接近极限,依赖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来提高总产的潜力十分有限,更为严峻的是水资源短缺、极端气候频现环境制约.应对这一系列挑战的根本出路在于充分挖掘玉米遗传资源的巨大潜力,依靠育种手段提高单产,达到增加总产.这也是我国玉米育种的长期目标,更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在近代育种历史上,以矮化育种为特征的株型改良曾使作物单产水平上实现了一次飞跃.在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已接近极限的情况下,提高种植密度,种植耐密高产品种,不断提高玉米单产水平是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株型改良是培育耐密高产玉米品种的主要手段,而叶型改良又是玉米理想株型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物技术改良玉米叶型 / 株型,前提是需要明确玉米叶型 / 株型的遗传调控网络.因此,研究玉米叶型建成的分子机制对玉米理想株型育种、耐密高产品种培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