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0佳第一工作场所”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on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是Young Professional心目中最向往的工作场所?谁是不断在人力资源领域持续创新、带给年轻一代无限激情的人资高手?谁是让Y世幸福感指数最高的卓越企业?
  2010年,《职场》杂志“50佳第一工作场所”隆重揭晓了!
  
  我们的幸福感哪儿去了?
  
  2010年12月,《人民论坛》在网上做了一项调查:“你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吗?”参加调查的网友中,有73.5%的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有意思的是,有45.1%的党政干部、55.4%的知识分子、57.8%的公司白领—这些在社会中收入、生活、地位都更稳定的阶层也认为自己是“弱势”的一群。这项调查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公众会普遍出现弱势的心态?我们的幸福感哪儿去了?
  在这项“弱势群体”调查中,感觉“弱势”的原因前三位是:“收入与预期有距离。生存、工作压力大”(37%)、“社会竞争中产生不公平感,导致相对被剥夺感强烈”(29%)、“许多个人权利得不到有效维护”(16%)。给人们带来幸福感的往往并不是绝对的财富多寡,而是相对的利益分配差异。“社会精英”层面感到的“弱势”带来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身心压力的疲惫、工作目标和生活意义的缺失、缺乏归属感,职场人一面对工作缺乏长期钻研的耐心,一面又在期望和失望中不断做出盲目选择。
  
  幸福感:以“人”为本
  
  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把“员工幸福感”作为衡量员工对公司满意程度的标准。因为“幸福感”是一种非常复杂和综合的感受,但同时它却能客观、有力地反映现实。
  盖洛普调查公司曾经在全球150个国家,对15万名工作者针对“幸福感”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当工作者被问到“什么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幸福感”时,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薪酬”和“健康”。但在实际情况中,影响他们工作满意度、决定他们是否愿意全力工作、是否有离职的打算时,他们的回答又很少是上述两个原因。
  盖洛普通过研究,将幸福感分解为五个维度:职业生活幸福感、社交关系幸福感、财务状况幸福感、健康状况幸福感、社会环境幸福感一其中“职业生活幸福感”是五个维度的基础。这五个维度互相交叉影响。只有7%的人在所有的五个维度上都拥有较高的幸福感,但有任何一个方面做得不好。幸福感就会降低。研究还发现,“对工作的热爱”、“信念”、“使命感”这样一些精神层面的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非常巨大,它们对人的激励和鼓舞会大大提升“幸福感”的程度。
  综上所述,“幸福感”既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同时又被非常多的客观条件所影响。企业要想提高员工在公司中的幸福感,需要把员工当做一个有丰富情感的“人”来对待,而不是实现效率的手段。而当员工的幸福感能被真正提升时,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将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盖洛普询问了一些员工,当他们感觉到领导和公司能够“以人为本”地关心他们时,他们会更有可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提高工作质量;生病的可能性降低;跳槽的可能性降低:在工作中受伤的可能性降低。
  
  幸福感衡量公司满意度最可靠的标准
  
  “50佳第一工作场所”的幸福感度
  
  2010年,“幸福感”成为了职场中的关键词,因为它可以准确反映“人”与“员工”的心理状态和选择,社会对“幸福”投入了非常多的关注:各种幸福感调查不断出炉,政府提出让员工“体面工作”的概念。也有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率先提出了要从做“最佳雇主”转为做“最有幸福感的企业”。
  幸福感代表了一种对员工更深层的关注,企业要想让员工感到幸福,又该从何处着手呢?
  我们发现。研究企业的幸福感很重要的一点是参考员工对企业产生的情感效应。尤其中国是一个讲求人情世故的国度,在企业中维持内部的“公平”,保证员工在外部的“竞争力”,会大大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2010年,《职场》杂志把“员工幸福感”的高低作为考量企业是否值得员工托付、为其勤奋工作的标准。通过对5∞多位企业员工的调查以及征求了大量专家的意见后,我们将考察职场中“员工幸福感”的具体标准定在了五个维度:员工认同感、培训与发展、薪酬福利、员工激励、工作环境。这五个维度立足于员工在工作中比较直观的感受,其中每个维度又包含了比较丰富的含义:员工认同感企业的优势平台;在业界良好的声望;愿意担当社会责任;员工成绩能被及时认可。
  万宝盛华华北区区域总监孙倩说:“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往往表现为对企业的自豪感——员工以企业为荣,对企业价值和品牌认可;当谈到这个产业的时候,员工觉得是一家令人向往的公司;员工觉得自己很优秀,产生被认可的感受。”
  同时,孙倩也指出,这种自豪感并不仅存在于名企,成长中的企业同样可以产生自豪感。成长型企业对员工来说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如果员工能看到企业季度间或者年度问的成绩变化,让员工觉得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可以获得别人两到三年的经历和成长,一样能获得满足。
  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也来源于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很多企业文化流于形式和文字,并没有让员工切身感受到差异和精神。零点调查总裁助理兼研究总监吴垠说:“文化的东西应该是软的,不是硬的。硬的只能是文,形式‘化’不了,软的才能‘化’得了。建设文化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相适应’——和环境相适应、和企业相适应、和工作内容相适应、和员工相适应。”
  对员工的认可要及时、随时。大老板的一封亲笔感谢信会起到令人惊讶的效果;直线老板的肯定、同事之间的鼓励,都会令员工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培训与发展良好的培训体系;个人成长计划;导师制度;有所作为的岗位和工作任务;清晰的晋升通路。
  麦可思总裁张景岫表示:“对员工真正有益的培训。应该是把员工的提升需求和个人的特质结合起来的培训,是员工可以自主选择的培训。从培训的方式来说,体验式、实际操作式的培训效果最好,有高层分享的培训也会加强员工的参与度。”
  培训应该让谁来做?科锐国际业务总监刘峰表示:“谁来讲不重要,关键是营造出的氛围和培训的效果,能让大家参与进来。”
  一切的培训,都是为了配合员工的发展道路。公司参与培训,也是参与对人才未来的培养和期望。员工能够看到自己未来上升的通道,能知道自己该朝什么方向努力,能感到自己的付出会获得回报,这些都是他们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刘峰认为,晋升通道的问题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有所不同。成长中的企业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正是千军万马向前冲的时候,论功行赏比较容易,主要解决的是公平性。在大企业里,部门庞大、业务按部就班、人才多、竞争激烈,努力的人可能上升比较快。但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这时需要关注小的团队建设和部门的氛围。中层管理者就变得很重要。有的公司会从底层抽调一些优秀员工到各地培训,也是为了打破这种平衡。   薪酬福利 有竞争力的薪酬;完善的福利政策;差异化的实用附加福利;公平的分配体系。
  员工的离职原因里,薪酬福利原因总会出现在前三名,但又很少成为第一名。因为薪酬福利是员工绩效最直接的反映,薪酬带来的幸福感却又不完全以“量化”的形式递增。
  张景岫认为,一个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非常重要,它应该是:1 能真实地反映员工的工作业绩;2 能够量化和衡量;3 应该是简洁和易于理解的。总而言之,一方面要让员工觉得公平合理;另外一方面也要让员工认为自己的努力会得到物质回报。
  薪酬体系还应实现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平衡。万宝盛华的孙倩说:“现在很多民企能吸引到外企的高级人才,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对薪酬调控的灵活手段,这一点上外企受制于总部,有时在薪酬的‘肉搏战’中会处于下风。”
  从福利的角度看,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需要。很多时候,一些花费不多的福利反而更能起到提高员工满意度的效果。比如,一些离市区较远的工厂,修建员工休闲娱乐场所,如运动场、游泳池;而一些在办公中心区的企业则为员工办健身卡;一些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定期为员工提供身体检查:一些以销售为导向的企业,为经常出差的员工提供意外保险等等。
  员工激励 及时激励;灵活的工作时间;情感激励;透明通畅的问题反馈渠道;解决问题的诚意;团队建设。
  几乎所有的专家提到员工幸福感时,都把企业内部透明的沟通机制作为重点问题来考虑。员工的负面情绪能否及时得到发现、意见提交能否得到快速反馈、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将会极大地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意思的是:那些广开言路、征集意见却并没有跟进解决的企业,比漠视员工意见的企业对员工热情的挫伤更强烈。工作环境与职位相匹配的氛围;办公条件;鲜明的风格;易于沟通。
  企业的工作环境不能一概而论,像Google的开放、自由的环境放在宝洁、麦肯锡里不一定合适。科锐国际的刘峰认为,这与企业的发展阶段是有关系的。“Google和百度是一种创业文化,需要加班,否则成就从哪里来?速度从哪里来?这时办公室里可能是舒适的、娱乐化的。但像欧莱雅,到晚上9点就连门都进不去了,周末也不允许加班,因为他们是百年老店,再崇尚加班就不合适。”幸福感需要营造“氛围”
  几乎所有的专家在提到幸福感时,都提到“氛围”两个字。其实企业要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到幸福,未必需要完整地做到上述的所有维度。但企业需要有人细心、耐心地梳理细节,从小事中一点点地为幸福感的“氛围”造势。员工希望获得的认可往往是微妙的、敏感的,企业如何能及时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是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尤其当研究过“2010年50佳第一工作场所评选”的上榜企业为提升员工幸福感所做的工作时,我们更会发现。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告诉企业哪些事一定对、哪些事一定错。企业需要研究的是自己的组织结构、自己的员工构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再根据这些条件去捕捉员工细微的心理变化。
  刘峰表示,每个企业营造出来的氛围是很不一样的,日韩企业、台湾企业比较讲究等级;欧美企业相对扁平,更追求民主。很难说哪种更好。讲究等级的公司领导受到的尊重更大。员工上升到某个等级的时候会被赋予权力、尊重,大家会为更高的职位而努力,这也是一种承认和认可。有人说开放办公好,但有的公司又需要用一些界限保持一些权威,因为独立的办公环境也是一种认可和福利。
  所以,归根到底,每个人的利益点不同。在向上的过程中难免发生冲撞。而公司的规章制度就是红绿灯。把员工疏通好、引导好。因为公司规章制度的设定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很多关系。千头万绪。
  落实到企业里,能够提升员工幸福感的事情可能就是一些小的细节,而不是一些大的政策。看谁能够给员工多一点幸福感,就是看谁能发现存在员工当中的一些问题,并能够为员工的问题真正地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如果在毕业前能有一段时间去旅行,不仅可以让你提前去观察这个世界、考量生命中一切事物的重量,更重要的是在你走向社会、张开双手无尽索取之前,就学会如何放弃不必要的重量。    回想大学毕业以来的十二年时光,最大的失误是没有进行一次卒业旅行,就匆匆上了班。就像是没有认认真真从头到尾谈一次恋爱,就急急忙忙签署了婚书一样。内心为时间所催逼。渴望立即能够得到一份工作自立,这也许是人之常情吧?可是,在不到一个月
期刊
太多事情的真谛在脚上而不是在手上和头上,这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足底按摩店如此之多,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成功的秘密藏在为人忽视的地方。    不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都应该勇于去追求成功。  任何一个人,从小就应该有梦想,并且为了自己的梦想应该奋斗一辈子。有个学生,非常喜欢车模,初中时就收集了几百个,每种车的性能、历史他都如数家珍。他说将来要学工程,设计中国的车,比德国的车还棒。许多年过去了,这名
期刊
在这段人生的“冥想期”,你会比较多地考虑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可以舍弃什么;同时,自身的缺点和优点都会清晰地展现出来。    早上9点,秦俟全又准时踏进了上海图书馆的大门。自从2009年6月裸辞做上自由撰稿人以来,这里成了他每天“工作”的地方,为了查资料方便,他把房子也租到了图书馆边上。  秦俟全的工作一直顺风顺水,老板非常器重他,出国培训的机会都留给他。但我们得承认。总是有一些人,会在内心深处有一
期刊
职业空档期较长的冲动裸辞者,很有可能会被怀疑责任感、自我控制力、能力等方面有缺陷;而即便是追求梦想的裸辞,也会在长期职业规划太过理想化、对自己期望值过高等问题上遭到质疑。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此话一出,带着点绿林英雄的江湖气概就油然而生,不少职场人就正是在这种豪情中,“辞职”二字脱口而出。工作中遇到点麻烦或者压力过大;和同事或者上司关系触礁;遭到“不公正”的待遇……这些都是职场人裸辞
期刊
文物修复技术师就像外科医生,为破损的文物实施手术,让它们恢复昔日的风采。所以意大利人将文物修复称做人类最高尚的职业。    本月Q乐工作人  刘金石  1987生生,双鱼座,山西大同人。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玩具设计专业,2010年7月就职于北京金鼎方文物修复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瓷器修复工作。    爱好:瓷器、电影、美术学、文学  因为喜欢电影,刘金石高考时曾一度想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影视评
期刊
对过惯了稳定生活的职场人来说,改变需要莫大的勇气,任何看上去有风险的机会,你都会忍不住用“稳定”去衡量。只有彻底抛开这种“稳定”,才能够有机会真正去“冒险”做自己的事。    2010年12月3日中午,杨珏用公司邮箱给工作中的合作伙伴们发了最后一封邮件,按下发送确认键那一刻。她泪流满面。杨珏并不后悔辞职的决定。哭,是因为这里让她倾注了太多的感情。  杨珏已经在趋势科技工作了6年,突然提出辞职——还
期刊
从高中立志要考取台湾最好的高中“北一女”开始,张成秀就为自己选择了一条艰辛的路。固然这种勤奋的背后有家庭环境的压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压力下做到如此严苛的自律。为了考上台大,形容张成秀“头悬梁、锥刺股”也不为过,疲惫了就捏自己的大腿。她的哥哥说,那时几乎没怎么看到过她睡觉。  张成秀的“准备”功力曾经给台湾《Cheers》杂志记者卢智芳留下深刻印象。她不厌其烦地和卢探讨采访大纲,卢要了解一些“书
期刊
2000年。北京干燥的冬天让皮肤敏感的加拿大人Darren吃足了苦头。“皮肤干裂,用任何品牌护肤品都没用,疼痛无比。”Darren四处寻找办法,按照网上的攻略,他用食用橄榄油混合碱做成了皂来洗脸、洗澡,再涂上橄榄油做保湿,没想到皮肤的干裂状况还真得到了缓解。  这次自医自病让Darren对制作冷法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Darren在大学期间所学专业为生物化学,偶然的机会才做了电子商务工作。而这次制作
期刊
在职场中,我们总是任不停地接受着这样的教育:一个人只能将一件事情做到最好。所以,无论是职场前辈还是职场专家总会建议我们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工作,然后持之以恒地去支持它、培养它、发挥它,等待它的含苞怒放。究竟什么样的工作是我们擅长的?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点困难。如果从没有去尝试过其他的工作,那怎么会知道其他的工作我们不擅长呢?没何尝试、没有比较就不会知道哪些是适合自己的,也就更不知道哪些是自己擅长的了
期刊
我在瑞典读大学时学的是物理专业,瑞典的教育系统要求学生在假期要到企业里实习。我那时已经对进企业做研发产生了兴趣,我想有什么行业可以是我就业的方向——我所学专业的对口行业—个是钢铁、一个是半导体。  那时我对山特维克这家公司有一些了解,知道他们使用了很多先进的制造材料,比如钻石、硬质合金等等,对研发非常重视。于是,我在1976年毕业前的暑假申请到山特维克在斯德哥尔摩的实验室工作。做完了实习以后开始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