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赶鸭子”和“磨洋工”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0662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学年开始了。家长们在一起,少不了沟通一下各自孩子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方法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得很,但有一些家长则还是说,看来方法再多,我还是老办法:“赶鸭子”。
  说实话,这些家长提的并非没有道理,“赶鸭子”的确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人自觉不自觉都在用它。
  記得从小时候读书开始,我们就被赶鸭子了。每天一大早被叫醒后,便吃喝、上学、放学三部曲,上课、做作业,面对考试。在书山攀登,在学海遨游。对知识的追求就是一根无形的赶鸭棍。不少知识具有刚性,需要死记硬背、博闻强记,需要下苦功夫。至于那些技艺性的本领,譬如体育、舞蹈、戏剧等,更需要在一种带强制性的环境下才能掌握。
  出来工作了,同样是被赶鸭子。每天准时打卡上下班,一有任务就得全身心投入,甚至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为了创造业绩成就事业,要比被赶的鸭子更加辛勤劳作,不辞艰难。
  管教子女也恍如赶鸭子。小树苗的成长,除了要灌溉施肥外,常常要给它搭个架筑个网,防止它长歪了身子。孩子的成长,在充分发挥其自由空间、让其有舒张的成长环境的同时,也不能放任自流,有时候往什么方向发展,还得帮他有一个设计。
  “赶鸭子”靠“赶”,虽然和主动灵活的学习方法不同,但实际上却很实用、奏效和普遍,是人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外动力。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人的学习成长会遇到很多艰难,不是所有人尤其是青少年都能有强大的自觉性和自制力。往往得靠逼出来,逼出洪荒之力。逼就是一种激励,常会使人的潜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发挥。很多时候,没有任何帮助,不得不去做某件事情,在逼之下,鸭子真的能被赶上架。被赶得多了,鸭子便会成长起来,把压力变成动力,把外力转为内力。养成努力的习惯,练成奋斗的自觉,也慢慢会琢磨出灵活的方法。“赶鸭子”赶出了学业的进步、工作的业绩、事业的成功。
  从“赶鸭子”让我想起一个词叫“磨洋工”。现在人们都用它来比喻干活磨磨蹭蹭、拖沓怠工。其实“磨洋工”的本义恰恰相反,指的是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讲求质量。源于上世纪初美国人在北京建协和医院,要求质量很高,就采取中国建筑的一道工艺叫“磨砖对缝”。工人要对砖墙表面进行非常细致耐心的打磨,又称“磨工”,因为是洋人的工程,自然就称“磨洋工”。工人们就是这样精心打磨,才磨出建筑上的奇葩。
  我想,把“赶”出来的洪荒之力,再加上“磨”出来的精致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定能奏好多彩的人生之曲。
其他文献
签售越来越像卖拳头了。  请来一群大咖站台,叫上一帮兄弟助阵,或侧漏消息,有奖参会,鼓动粉丝追捧;或正面邀请,亲友团一个突击连,拉出荧光字幕墙,抬出长方签名桌,甚至彩灯闪烁,激光飞扬,———作者签名售书开始了!  如果是作家,签售据说是检验自己文学成就的试金石,群情是否“汹涌”,人头是否“攒动”,排队是否“长龙”……一言蔽之,是否“实力型”,是否“现象级”,签售现场见真章矣,其逻辑是:惟“实力型”
期刊
乔迁新居,寝室和客厅的面积是大了,但我的书房却“缩水”了。原来容得下六个书橱的书房,现在只得摆放三个,这意味着有一半的书籍将忍痛割爱,被“清门出户”。  面对累累的书堆,我陡然焦虑、犹豫,不知取谁留谁。但清除一部分是毫无疑义的,恰如近来在网上看到一个很火的词:“断舍离”,舍弃那些并不需要的书籍,正是为了使那些亟需的书籍得以保存,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是印证了佛家所言:“有舍才有得。”  检视我的藏书,
期刊
《古今譚概》中有个故事。唐代时,一个叫夏侯彪的人,被派到益州新昌县担任县令。一下车,他就问来迎接他的里正:“你们这个地方,一文钱能买几个鸡蛋?”里正回答:“能买三个。”夏侯彪听了后说:“我给你一万文钱,帮我买三万个鸡蛋。”里正赶紧答应:“没问题,我这就去办。”  夏侯彪把他叫住,又说:“我不是现在就要这三万个鸡蛋,而是先寄放在母鸡那里孵抱。”里正一愣,但没有多问,只是挨家嘱咐卖鸡蛋的农户照办。  
期刊
有个的士司机跟我说,开夜班,有点冒险,有点刺激。  夜间,总有一些人,属于非正常出行。  有醉酒的,有失意的,有流泪的,有不知道想去哪儿的。  有一天,还不算晚,9点左右,一个少女上车:“绕西湖一圈。”  他看少女脸色不佳,问怎么了。少女很呛地说:“让你绕一圈,你就绕一圈!我有钱!”  湖滨路,南山路,杨公堤,刚拐上北山路时,女孩哭了。  孩子,叔叔可以帮到你吗?女孩说:“爸爸妈妈吵架,比赛着砸家
期刊
经白马介绍,黑马认识了花马。一来一往,黑马觉得花马不错,便交往起来。  一天,花马约黑马外出游玩。他们去甘水泉畅饮了甜浆,去碧绿园饱餐了鲜草,去百卉坡欣赏了名花,直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才往回走。  临别时,黑马问花马家住什么方向,花马说住东边,黑马说他家住西边。然后,相互道声再见,一个向东走,一个朝西去。  黑马到了家门口,望见宅后面的小路上晃动着花马的身影,他正在往西走。黑马想,花马家住东边,他怎
期刊
《唐诗课》一书开篇,程千帆先生便干净利落地提出了一个文学批评观点:当我们接触到一部文艺作品时,喜不喜欢是第一位的,好不好以及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是第二位的。对待文学作品的批评与研究,首先是感性的,其次才是理性,应“感字当头”,而不是“知字当头”。  由此可见,程先生是反对为做学问而做学问、为读唐诗而读唐诗的。笔者对此深感赞同,读唐诗首先是因为诗作本身的艺术表达吸引了读诗的人,继而引发读诗人兴趣去深入
期刊
一个王国里,一位长者送给小王子四个玩偶做礼物。小王子看了,面露不悦,问长者:“我难道是女孩子吗?怎么给我这样的礼物?”  “这是送给未来国王的礼物,”长者回答道,“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每个玩偶的耳朵里有个洞。”长者拿出一个管状小木棒,对小王子说:“把这个塞进去试试。”  小王子有点疑惑,拿起小木棒放进第一个玩偶耳朵里,结果,小木棒从另一只耳朵掉了出来。  “这是第一种人,”长者说,“不管你告诉他什
期刊
当今社会,人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做法形形色色,但是,有一点却出奇地一致,无论处于社会哪个层面的人,都在“拼孩子”,说什么“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殊不知,“拼孩子”只是表面现象,不过是为转嫁父母自身的压力而已。真正逃不脱、躲不过的是“拼父母”。因为子女的教育,与其说学校重要,不如说父母更重要。  这就不能不想起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父母之道”。《礼记·大传》有云:“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近年
期刊
读翁偶虹先生的《春明夢忆》,有一段写他陪高庆奎逛庙会的文字,非常有意思,读罢让人感慨,让人寻味。  高庆奎何许人也?如今的年轻人,大概很多是不大清楚了。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庆奎是京剧老生高派的创始人,当年和余叔岩、马连良齐名,被誉为须生三大贤和四大须生之一。他和梅兰芳挂双头牌在上海演出,曾经盛况空前,一票难求。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流量明星”。  庙会上,还有一位“流量明星”,就
期刊
近日,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小学一则“新生交流活动”的通知引发热议。该通知除了请父母在参加活动时带上学生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还请父母带上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有网友担忧,学校是否会筛选家长学历,择优录取。据悉,圣菲小学系民办小学,幼小班计划招生200人左右,往年报名人数达千人,学费30001元,加上生活费等一年需36000元左右。(中国新闻网2019年5月29日)  中国教育传统一直奉行一种重要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