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践,认为可通过品读琅琅书声、理解语言,抓住关键词语,品味语言;激励评价策略,锻炼语言;引导写读结合,运用语言等有效策略和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是义务教育阶段课时最多的学科,也是课堂教学争议最多的学科,我们面临的困难是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时找不到恰当的词语,考场上对课外阅读题更是一筹莫展,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完整地阅读一遍阅读材料就匆匆答题,导致正确率很低。由此可见,语言文字训练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笔者有幸参加了抚顺市顺城区组织的语文观摩研讨活动,加之自己平时上课、听课的积累,谈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训练的策略。
一、品读琅琅书声,理解语言
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语言的学习主要靠读,读明白则不用过多地解释,由此可见,好的朗读胜过繁琐的讲解。
纵观我们的语文课,缺少的就是“琅琅书声”,很多学生不能完整流利地朗读所学的课文,究其原因,就是对朗读课文没有太多的兴趣。再看我们的课堂,教师过多地分析讲解挤占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课堂上很少看见教师范读,学生兴趣盎然的朗读。如何让学生通过朗读,走进课本,感悟语言,使课堂鲜活起来?有幸观看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给予树》一课,感触颇深。在学生轮读课文时,教师及时评价,适时指导,对于学生不易读对的地方采用教师带读,让学生练读等多种方式,直到学生读对、读好为止。课文最后一段,于教师进行了范读,并告诫学生读书要像说话那么自然,眼睛要看准,不要着急,然后像老师那样好好地读一遍课文,先想想老师是怎么读的,你就怎么练,然后照着老师的样子读,学生练读课文时,于老师巡视指导,侧耳倾听,课堂上逐渐书声琅琅。
如果长此以往,我们也像于老师这样训练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会有一个飞跃的。
二、抓住关键词语,品味语言
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涵泳品味是教学的重点,这就需要师生沉下心来,走入文本的字里行间,徜徉在语言的世界中,去品尝语言文字的含蓄美,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练美,从而习得言语经验,为自己所用。
如教《泊船瓜洲》一课,紧扣“还”字导读全诗,“离家 近—应该还”,“离家久—更该还”,“思家切—不得还”。“还”字统领全文,使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步步升华,领悟了北宋重臣王安石“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精神,同时感受到作者用词的精练,体会语言的魅力。
又如吉春亚老师在执教《赤壁之战》一课,当一名学生读:“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学生误将“帆船”读成“船帆”,吉老师巧用这个误点,引发了课堂上的精彩:首先,吉老师告诉学生读错了,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两次都用帆船呢?”经过师生讨论,学生明白了,士兵距离远,隐隐约约看到的是船帆,东南风急,船速快,一眨眼的工夫,曹操看清了是一队“帆船”。“船帆”与“帆船”二字位置的不同,意境不同,结果当然不同,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从中我们也看到老师在处理学生误点方面表现出的教育智慧,更看出抓住重点词汇理解语言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也要及时点拨,适时启发使学生掌握找重点词体会作者意图的方法,预习能力会加强,同时掌握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三、激励评价策略,锻炼语言
农村的孩子常常怯场,经常说话时出现吞吞吐吐、含混不清、词不达意、颠三倒四的现象,甚至不愿说话。久而久之他们思维越来越慢,注意力也容易转移,紧张的心理导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更不愿意与人说话,说得也就真不好了。学生与人进行语言交流时抓不住重点,离题万里,漫无边际,不善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要说的内容,话语连贯性差,缺乏条理性,这时如果不进行鼓励,那孩子就会没有了语言沟通的能力,将影响他们今后的社交能力甚至生活。
四、引导写读结合,运用语言
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习语文,离不开形象生動的语言文字,离不开文质兼美的文章、课例,更离不开触景生情的写作。张志公强调:“要带着写的问题上阅读课”,特级教师赵景瑞老师强调:“要读中探写,读中插写,读后学写。”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一)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农村孩子见识少、胆子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思维水平单一,因此教师要创造适合孩子语言锻炼的特殊场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先围绕家庭和学校的生活或家庭成员、同学们的趣事入手,一点一点引导,逐渐提高表达能力。
(二)实物创设情境
小学生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浅,因此,在教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的方法。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可以布置任务,让孩子观察身边的小猫、小狗、鸡鸭鹅的有趣的事引导其写小作文,甚至带小猫小狗进入课堂,边观察边讲解边训练。这样孩子的兴趣就会被打开,也会觉得有话说,逐渐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
语文教学中加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希望我们的语文课能真正成为学堂,学生沉潜于文字,主动与文本对话,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碰撞的活动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习得言语经验,并且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杨蓉.语言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
[2]王万军.语言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
[3]杨晓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探究[J].才智,2014(21).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是义务教育阶段课时最多的学科,也是课堂教学争议最多的学科,我们面临的困难是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时找不到恰当的词语,考场上对课外阅读题更是一筹莫展,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完整地阅读一遍阅读材料就匆匆答题,导致正确率很低。由此可见,语言文字训练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笔者有幸参加了抚顺市顺城区组织的语文观摩研讨活动,加之自己平时上课、听课的积累,谈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训练的策略。
一、品读琅琅书声,理解语言
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语言的学习主要靠读,读明白则不用过多地解释,由此可见,好的朗读胜过繁琐的讲解。
纵观我们的语文课,缺少的就是“琅琅书声”,很多学生不能完整流利地朗读所学的课文,究其原因,就是对朗读课文没有太多的兴趣。再看我们的课堂,教师过多地分析讲解挤占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课堂上很少看见教师范读,学生兴趣盎然的朗读。如何让学生通过朗读,走进课本,感悟语言,使课堂鲜活起来?有幸观看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给予树》一课,感触颇深。在学生轮读课文时,教师及时评价,适时指导,对于学生不易读对的地方采用教师带读,让学生练读等多种方式,直到学生读对、读好为止。课文最后一段,于教师进行了范读,并告诫学生读书要像说话那么自然,眼睛要看准,不要着急,然后像老师那样好好地读一遍课文,先想想老师是怎么读的,你就怎么练,然后照着老师的样子读,学生练读课文时,于老师巡视指导,侧耳倾听,课堂上逐渐书声琅琅。
如果长此以往,我们也像于老师这样训练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会有一个飞跃的。
二、抓住关键词语,品味语言
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涵泳品味是教学的重点,这就需要师生沉下心来,走入文本的字里行间,徜徉在语言的世界中,去品尝语言文字的含蓄美,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练美,从而习得言语经验,为自己所用。
如教《泊船瓜洲》一课,紧扣“还”字导读全诗,“离家 近—应该还”,“离家久—更该还”,“思家切—不得还”。“还”字统领全文,使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步步升华,领悟了北宋重臣王安石“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精神,同时感受到作者用词的精练,体会语言的魅力。
又如吉春亚老师在执教《赤壁之战》一课,当一名学生读:“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学生误将“帆船”读成“船帆”,吉老师巧用这个误点,引发了课堂上的精彩:首先,吉老师告诉学生读错了,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两次都用帆船呢?”经过师生讨论,学生明白了,士兵距离远,隐隐约约看到的是船帆,东南风急,船速快,一眨眼的工夫,曹操看清了是一队“帆船”。“船帆”与“帆船”二字位置的不同,意境不同,结果当然不同,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从中我们也看到老师在处理学生误点方面表现出的教育智慧,更看出抓住重点词汇理解语言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也要及时点拨,适时启发使学生掌握找重点词体会作者意图的方法,预习能力会加强,同时掌握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三、激励评价策略,锻炼语言
农村的孩子常常怯场,经常说话时出现吞吞吐吐、含混不清、词不达意、颠三倒四的现象,甚至不愿说话。久而久之他们思维越来越慢,注意力也容易转移,紧张的心理导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更不愿意与人说话,说得也就真不好了。学生与人进行语言交流时抓不住重点,离题万里,漫无边际,不善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要说的内容,话语连贯性差,缺乏条理性,这时如果不进行鼓励,那孩子就会没有了语言沟通的能力,将影响他们今后的社交能力甚至生活。
四、引导写读结合,运用语言
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习语文,离不开形象生動的语言文字,离不开文质兼美的文章、课例,更离不开触景生情的写作。张志公强调:“要带着写的问题上阅读课”,特级教师赵景瑞老师强调:“要读中探写,读中插写,读后学写。”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一)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农村孩子见识少、胆子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思维水平单一,因此教师要创造适合孩子语言锻炼的特殊场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先围绕家庭和学校的生活或家庭成员、同学们的趣事入手,一点一点引导,逐渐提高表达能力。
(二)实物创设情境
小学生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浅,因此,在教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的方法。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可以布置任务,让孩子观察身边的小猫、小狗、鸡鸭鹅的有趣的事引导其写小作文,甚至带小猫小狗进入课堂,边观察边讲解边训练。这样孩子的兴趣就会被打开,也会觉得有话说,逐渐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
语文教学中加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希望我们的语文课能真正成为学堂,学生沉潜于文字,主动与文本对话,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碰撞的活动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习得言语经验,并且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杨蓉.语言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
[2]王万军.语言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
[3]杨晓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探究[J].才智,2014(2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