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学生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尊重学生、做学生的好榜样
中国有句俗语“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教学。尤其是在小学学习阶段,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教师就成了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孩子们的眼里,记在孩子们的心中。
在小学数学的中低段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所有数学教师的目标。尤其是学生刚入学阶段,规范孩子们的书写是另教师们最为头疼的问题。因为,在幼儿园阶段的教学中,孩子们已经能够正确的书写数字,但是教师们要做的不仅是学生能够正确书写,而是书写规范。我认为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教学中严格规范自己的书写,做到工整、整洁。那么孩子们自然也会按照教师的书写规范来要求自己。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另一大难题就是学生是否“用尺”来规范自己的书写问题。很多学生在列竖式、连线等题目中,往往想不起来用尺去做,那么教师就要在课堂中常备一把尺子,先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左手拿尺,右手拿笔”的习惯,然后严格要求孩子们在做题的时候也养成这个习惯,相信孩子们会以教师为榜样养成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认真研究学生、了解学情
通过“教学观察”研究学生、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并通过教学观察,能够及时知道自己的教法是否适应学生的需要,学生是否听懂了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如何,真正去了解学生的喜好。这样就能够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哪些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好,哪些还没有完全掌握。教师就可以根据得到的信息,及时对教学作出调整,制定出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
通过“作业排阅”了解学情。作业有助于学生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教师在批阅作业的同时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能真实的反馈教学效果,并为规划以后新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了依据。做到因材施教,弥补教学的不足。作业批阅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思维误区,实现查缺补漏、调整教学思路、制定符合孩子们生活实际的教学目标。
通过“家访”了解学情。我们的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是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孩子们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孩子的情况也就千差万别。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最直接的方法,是与家长沟通的最直接的手段。通过家访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传达给家长,从而增强家长的责任心,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和谐统一。在与学生家庭的接触中,用一个教育者所独有的敏感,捕获信息,体会孩子的感受,走进孩子的心灵。前段时间,我班一个小男孩上课总是心不在焉,有一次,我在课上提他回答问题,他竟然不知道我的问题是什么,当时我的情绪马上就上来了,但是鉴于该生一向表现良好,我强压住怒火,课下及时和家长沟通,才了解到孩子的老家出了些小问题,孩子的父母都回老家,孩子的学习暂时没有人督促,才导致孩子心不在焉。了解到情况后,及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孩子马上就恢复了以往的学习热情。
三、上学生喜爱的课
做“学生喜爱的老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让孩子喜欢上自己的课堂。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的课堂,又何谈“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名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无一不是在教学上下足了功夫,让孩子喜欢上了课堂,喜欢上了数学这一学科。因此,要做“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必须要把自己的课上精彩,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这是关键,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存在强烈的好奇心,而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巧设问题。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导入时设置带有悬念的问题,为上好整堂数学课打下铺垫。如在教“圆的认识”时,可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的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教师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的也很牢固。
2.研究教材,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正确地处理好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小学数学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更是小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开发智力和发展数学能力的源泉。根据对教材的研究和对学生的了解,确定教材的重、难点,要以教材本身为依据。瞻前顾后,溯源探流,深刻分析教材所教的内容,从而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3.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有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想,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还是不会。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孩子的数学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数学,做学生喜爱的数学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一、尊重学生、做学生的好榜样
中国有句俗语“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教学。尤其是在小学学习阶段,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教师就成了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孩子们的眼里,记在孩子们的心中。
在小学数学的中低段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所有数学教师的目标。尤其是学生刚入学阶段,规范孩子们的书写是另教师们最为头疼的问题。因为,在幼儿园阶段的教学中,孩子们已经能够正确的书写数字,但是教师们要做的不仅是学生能够正确书写,而是书写规范。我认为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教学中严格规范自己的书写,做到工整、整洁。那么孩子们自然也会按照教师的书写规范来要求自己。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另一大难题就是学生是否“用尺”来规范自己的书写问题。很多学生在列竖式、连线等题目中,往往想不起来用尺去做,那么教师就要在课堂中常备一把尺子,先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左手拿尺,右手拿笔”的习惯,然后严格要求孩子们在做题的时候也养成这个习惯,相信孩子们会以教师为榜样养成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认真研究学生、了解学情
通过“教学观察”研究学生、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并通过教学观察,能够及时知道自己的教法是否适应学生的需要,学生是否听懂了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如何,真正去了解学生的喜好。这样就能够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哪些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好,哪些还没有完全掌握。教师就可以根据得到的信息,及时对教学作出调整,制定出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
通过“作业排阅”了解学情。作业有助于学生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教师在批阅作业的同时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能真实的反馈教学效果,并为规划以后新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了依据。做到因材施教,弥补教学的不足。作业批阅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思维误区,实现查缺补漏、调整教学思路、制定符合孩子们生活实际的教学目标。
通过“家访”了解学情。我们的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是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孩子们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孩子的情况也就千差万别。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最直接的方法,是与家长沟通的最直接的手段。通过家访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传达给家长,从而增强家长的责任心,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和谐统一。在与学生家庭的接触中,用一个教育者所独有的敏感,捕获信息,体会孩子的感受,走进孩子的心灵。前段时间,我班一个小男孩上课总是心不在焉,有一次,我在课上提他回答问题,他竟然不知道我的问题是什么,当时我的情绪马上就上来了,但是鉴于该生一向表现良好,我强压住怒火,课下及时和家长沟通,才了解到孩子的老家出了些小问题,孩子的父母都回老家,孩子的学习暂时没有人督促,才导致孩子心不在焉。了解到情况后,及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孩子马上就恢复了以往的学习热情。
三、上学生喜爱的课
做“学生喜爱的老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让孩子喜欢上自己的课堂。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的课堂,又何谈“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名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无一不是在教学上下足了功夫,让孩子喜欢上了课堂,喜欢上了数学这一学科。因此,要做“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必须要把自己的课上精彩,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这是关键,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存在强烈的好奇心,而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巧设问题。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导入时设置带有悬念的问题,为上好整堂数学课打下铺垫。如在教“圆的认识”时,可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的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教师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的也很牢固。
2.研究教材,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正确地处理好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小学数学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更是小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开发智力和发展数学能力的源泉。根据对教材的研究和对学生的了解,确定教材的重、难点,要以教材本身为依据。瞻前顾后,溯源探流,深刻分析教材所教的内容,从而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3.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有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想,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还是不会。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孩子的数学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数学,做学生喜爱的数学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