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四步曲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成为当代教育的核心任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自我探索,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具有明显的优势。小学数学课程是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以及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对创新教育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为此,笔者认为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创新教学的组织
  
  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教学组织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诸要素如教学内容、方式、时间、学生等有机地组织进来,成为一个整体,发挥其功能,达到教学的目标。组织教学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组织方式有不同的功能,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经常进行教学组织方面的创新,在保证整体性的同时,注意照顾差异性,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随时应付意外情况。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认识”时,教材通过立体图和透视图揭示圆柱体的特征,教学概念过于抽象。实际教学可调整为:先让学生动手观察圆柱体模型,看看它的表面是什么形状,然后让学生动手用厚纸仿做一个圆柱体。在做的过程中,不以固定的模式去限制学生,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去进行操作。通过亲自动手,他们都认识了圆柱体的构造和特征,这种认识的产生就是创新,因为它突破了原来的抽象,对圆柱体的印象更清晰、更深刻。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结构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思维的锻炼。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发展抽象思维,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采用直观教学,让学生在感知、操作实物和具体的模型基础上,使用数学语言进行归纳、类比、猜想、论证,或根据已有的事实进行数学推测和解释,培养学生进行数学的思考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数学题一般都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学生易养成固定的解题习惯,如运用分析、综合、推理、类比等方法解题,形成思维惰性。而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解题,除了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外,还要运用一些非逻辑性的解题方法,如直觉、想象、灵感等,以增加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优化。
  
  3 创新学生的质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不仅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是学习主动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所不可缺少的。知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一是要善疑,提倡理智的、审慎的怀疑;二是要敢疑,不迷信权威。柏拉图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教师疏忽的时候也比较多,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问题比较稚嫩,有些问题已经超出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起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比较”一课后,启发学生质疑,想不到一名学生竟问:“老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求最大公约数?”教师一下怔住了,不过他抓住这个问题进行诱导:“对呀,有没有其他方法呢?请大家再看书中的例题,能不能找出其他方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忙开了,很快就有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在短除以后,还可以用最后的商除原来的数。接着又有学生提出最小公倍数也可以在短除法以后,把最后的商与原来的数交叉相乘,取其中任意一个即可。没有质疑,没有深究,就没有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只是肤浅的表皮。
  
  4 创新学生的探索
  
  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创新欲望,他们好胜、好奇的特点是创新必备的心理素质。许多科学家之所以能有重大发现,莫不与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有关。因此,教师应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如教学平年、闰年的判断,教师可先让学生经过计算、观察,发现判断平年、闰年的一般方法,然后让学生任报一个年份,教师随即说出是平年还是闰年。当学生感到惊讶、好奇时,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去探寻课本上没有的简便方法。
  根据数学应用性强的特点,进行“问题探索”教学法的实验,其宗旨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一系列数学问题的主动探索与解决,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养成爱思考、敢创新的科学精神。问题探索式的教学有3个优点:学生自己发现的知识记忆特别深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的创造性被调动起来。
  如在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观察试题,独立判断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是否相等:4.3 0.8○0.8 4.3;(5.7 3.6) 7.4○5.7 (3.6 7.4)。后让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自己概括出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试着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整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仅轻松地学到知识,而且活跃了思维,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又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都十分的复杂,参与其中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创设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9S)
  [2]李世海,高兆宏,张晓宜.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胡重光.活动教学与小学数学创新教育[J].教育探索,2001(09)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浣江小学)
其他文献
针对厢式运输车厢体表面减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气膜减阻的厢式运输车厢体风阻减阻方法。设计气膜发生器和可变风速测阻装置,分别以安装和未安装该气膜发生器的厢式运输车模型为
提出一种分析转子-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弹性基础系统瞬态响应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轴颈涡动对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动特性的影响,同时计入温度、流态变化的影响。建立转子-可倾
高职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开发,必须改变过去以学科体系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对高职机床电器课程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开发与实践,将课程内容重新设计与编排,并设计出有针对
创新是艺术生存的根本。从20世纪初至今,素描作为学科专业的基础,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经过了不断更新和创新。如今在素描教学领域,尽管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做了一系列的调整,但其中仍
针对实际工况下采集的在用润滑油,依据ASTM标准试验方法与条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与自动电位滴定法分别测得氧化度与总酸值,并研究得到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从整
"大专业、小方向"教学模式,即按大专业招生,通过共同的职业基础教育平台,构建职业基本技能和知识结构体系,提高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然后针对就业岗位设计若干个专业方向,即以岗
甲醇汽车发动机在台架试验过程容易出现如发动机冷启动困难、零部件磨损异常、橡胶件溶胀以及润滑油乳化、结焦、油泥等问题。基于甲醇燃料的特性及对发动机润滑油的影响,采用
主要阐述了“2+0.5+0.5”教学模式内涵,同时分析了沉重的就业压力,迫使高职院校必须办出特色,而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是优化、整合课程体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大力推进产、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