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识和智慧不是一回事,知识是受时空限制的,而智慧则不然,另外知识是靠学习获得的,而智慧是靠人的悟性,通过体验获得的。
【关键词】智慧;知识;悟性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6-0308-01
人人都想做个知识丰富,有智慧的人。那么什么是智慧?它和知识是一回事吗?
英国哲人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同时他说“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论求知》)显然,培根不认为只是和智慧是一回事。只是可以启迪智慧,但他不等于智慧。他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知识是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在空间上,可以把只是分门别类,例如,历史知识、哲学知识等等。在时间上,可以把只是分为新知识与旧知识,过时的知识与最新的知识。而智慧则是超时空的,是不能分门别类的,是没有新旧的。因为智慧是关于人生的根本规律的思考,是对于生命存在的根本思考,它是人类心灵和情感的体验的产物。没有智慧的心灵是愚蒙的,正如没有知识的头脑是愚笨的一样。当你拥有某种知识时,你可以再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有所得;但当你拥有智慧时,你所得到的将不是一个点,不是某一个方面,某一个科别,而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是全方位的获得。比如说,关于水的问题。谁是怎么回事?化学知识告诉我们,水是氢和氧化合而成的;地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在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有十分之七被海洋覆盖着;医学知识则告诉我们,人的身体百分之九十是由水构成的,没有水人就无法生存,生命一刻都离不开水。今天,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说出来一大堆关于水的知识来。但是,两千年前,老子说过的一段话,却未必是人人都知道的,人人都能理解的。老子再《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他的意思是说,谁是最能体现“道”的精神的,它养育万物却从不争功,心甘情愿地居于卑下的位置,而这倒使它接近于万事万物的基本原理——道。老子认为水的品格就近乎“道”的品格。而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就会无往而不胜,因为物无往而不胜又是水的另一个品格。老子又说:“天下莫柔弱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意思就是说,虽然水的形质是可见中最柔弱的,但它的力量却是不可战胜的,没有什么东西能改变它的本质,别看它不争,并常处于卑下,但这却不是没有力量的体现。老子的话让我们从水的利万物而不争中,领悟到一种品德的力量,这就是智慧所带给人们的启迪,一旦你获得了它,它就将作用于你的全部生活和整个人生。
(二)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而智慧是要靠生命去体验,靠心灵去感悟的
人可以通过学习拥有丰富的知识,知道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但是却不能说我们同时拥有了智慧。智慧不是鹦鹉学舌,而是哑巴吃蜜。前人的智慧不等于你的智慧,在你没有体验没有感悟,只是听到见到时,这些智慧对你来说还只是知识而已。庄子的《达生篇》里有个寓言故事叫“呆若木鸡”我们都知道,庄子通过这个寓言讲的既是养生之道,又是制胜之道。他告诉人们,无论是养生还是搏击,都应该像那只斗鸡一样,达到毁誉不惊,宠辱两忘,生死如一的境界。因为只有到了这种境界,精神才能达到高度集中而又高度放松的状态,此时,睁开了“慧眼”将事物变化的巨细尽收眼底,于是,物可为我所用而我不为物所动,不击则已,一击必中。正是在这种境界之中,你真正获得了自由。这则寓言饱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它告诉人们如何对待宠辱、毁誉、生死等诸多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就是说,人在面临着强大的外界压力时应该具有一种高度自持的能力。这便是智慧。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能体会到其中的真味。“呆若木鸡”的成语一直被人们使用着,但多用作贬义,很少有人想到庄子的本意,这正是因为人们对它所含的智慧缺乏理解缺乏体验。由此来看,智慧必须用生命去体验,用心灵去领受。
既然智慧靠感悟来获得,那么,悟性高的聪明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吗?聪明与智慧是不是可以划等号呢?答案是不可以的。聪明多指耳聪目明,对一般的事物反应较快。一般来说,聪明人多是明于人和事,而暗于知己。对于别人看得很清楚,对于一些事物的机巧之处也掌握得比较准确。但是遇到自己的问题就会模糊。而智慧是全方位,智者明于知人,也明于知己。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聪明人多重在一个“得”字,而智者则多重在一个":舍“字,能舍所以有大得。所以,有智慧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但是聪明人却未必有智慧。
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有很多渠道获得丰富的知识,但是这个时代也比以往更急切的需要智慧开启我们的头脑。否则,物质的丰富将与精神的贫乏形成日益强烈的反差,这终将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如何在拥有丰富的知识的同时拥有更多的领悟世界的智慧是我们每个现代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智慧;知识;悟性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6-0308-01
人人都想做个知识丰富,有智慧的人。那么什么是智慧?它和知识是一回事吗?
英国哲人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同时他说“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论求知》)显然,培根不认为只是和智慧是一回事。只是可以启迪智慧,但他不等于智慧。他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知识是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在空间上,可以把只是分门别类,例如,历史知识、哲学知识等等。在时间上,可以把只是分为新知识与旧知识,过时的知识与最新的知识。而智慧则是超时空的,是不能分门别类的,是没有新旧的。因为智慧是关于人生的根本规律的思考,是对于生命存在的根本思考,它是人类心灵和情感的体验的产物。没有智慧的心灵是愚蒙的,正如没有知识的头脑是愚笨的一样。当你拥有某种知识时,你可以再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有所得;但当你拥有智慧时,你所得到的将不是一个点,不是某一个方面,某一个科别,而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是全方位的获得。比如说,关于水的问题。谁是怎么回事?化学知识告诉我们,水是氢和氧化合而成的;地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在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有十分之七被海洋覆盖着;医学知识则告诉我们,人的身体百分之九十是由水构成的,没有水人就无法生存,生命一刻都离不开水。今天,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说出来一大堆关于水的知识来。但是,两千年前,老子说过的一段话,却未必是人人都知道的,人人都能理解的。老子再《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他的意思是说,谁是最能体现“道”的精神的,它养育万物却从不争功,心甘情愿地居于卑下的位置,而这倒使它接近于万事万物的基本原理——道。老子认为水的品格就近乎“道”的品格。而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就会无往而不胜,因为物无往而不胜又是水的另一个品格。老子又说:“天下莫柔弱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意思就是说,虽然水的形质是可见中最柔弱的,但它的力量却是不可战胜的,没有什么东西能改变它的本质,别看它不争,并常处于卑下,但这却不是没有力量的体现。老子的话让我们从水的利万物而不争中,领悟到一种品德的力量,这就是智慧所带给人们的启迪,一旦你获得了它,它就将作用于你的全部生活和整个人生。
(二)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而智慧是要靠生命去体验,靠心灵去感悟的
人可以通过学习拥有丰富的知识,知道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但是却不能说我们同时拥有了智慧。智慧不是鹦鹉学舌,而是哑巴吃蜜。前人的智慧不等于你的智慧,在你没有体验没有感悟,只是听到见到时,这些智慧对你来说还只是知识而已。庄子的《达生篇》里有个寓言故事叫“呆若木鸡”我们都知道,庄子通过这个寓言讲的既是养生之道,又是制胜之道。他告诉人们,无论是养生还是搏击,都应该像那只斗鸡一样,达到毁誉不惊,宠辱两忘,生死如一的境界。因为只有到了这种境界,精神才能达到高度集中而又高度放松的状态,此时,睁开了“慧眼”将事物变化的巨细尽收眼底,于是,物可为我所用而我不为物所动,不击则已,一击必中。正是在这种境界之中,你真正获得了自由。这则寓言饱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它告诉人们如何对待宠辱、毁誉、生死等诸多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就是说,人在面临着强大的外界压力时应该具有一种高度自持的能力。这便是智慧。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能体会到其中的真味。“呆若木鸡”的成语一直被人们使用着,但多用作贬义,很少有人想到庄子的本意,这正是因为人们对它所含的智慧缺乏理解缺乏体验。由此来看,智慧必须用生命去体验,用心灵去领受。
既然智慧靠感悟来获得,那么,悟性高的聪明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吗?聪明与智慧是不是可以划等号呢?答案是不可以的。聪明多指耳聪目明,对一般的事物反应较快。一般来说,聪明人多是明于人和事,而暗于知己。对于别人看得很清楚,对于一些事物的机巧之处也掌握得比较准确。但是遇到自己的问题就会模糊。而智慧是全方位,智者明于知人,也明于知己。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聪明人多重在一个“得”字,而智者则多重在一个":舍“字,能舍所以有大得。所以,有智慧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但是聪明人却未必有智慧。
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有很多渠道获得丰富的知识,但是这个时代也比以往更急切的需要智慧开启我们的头脑。否则,物质的丰富将与精神的贫乏形成日益强烈的反差,这终将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如何在拥有丰富的知识的同时拥有更多的领悟世界的智慧是我们每个现代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