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当代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夜色温柔》中的女性形象受到了评论界极为矛盾的评价。本文将以女性阅读和女性话语研究的角度了来分析和解读小说《夜色温柔》中所蕴含的隐喻。小说通过采取多种叙述视角,明确折射出在典型的现代西方父权社会中父权的衰落和女性人物的激活的社会背景。
【关键词】父权文化;女权主义;性别政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6-0298-01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在1934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夜色温柔》,是继《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后的一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巨作。这部小说通过讲述一位年轻医生的爱情悲剧和理想幻灭来揭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自私、虚伪和道德的堕落,所以这部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深刻的认识价值。
一、《夜色温柔》的写作背景
《夜色温柔》这部小说融合了作者的个人遭遇和自身感悟。这部作品在西方父权文化的大背景中,隐喻了父权文化崩溃和女权主义崛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一战过后,一些青年作家由于对战争留下的阴影、对理想的幻灭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导致其将目光投向西方妇女的解放运动,并通过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展现出了对理想中自由女神的一种向往和对男性为活动中心的战争、杀戮和暴力的厌恶。而《夜色温柔》符合时代的主流,尽管这本书在出版之后受到评论界的冷遇。
作者菲茨杰拉德创作中的女性思想来源于其生活环境。菲茨杰拉德自小家庭条件优越,得到父母的宠爱。而且他在中学时因为其长相俊秀,遵守规矩,爱好舞蹈但是体育成绩很差被戏称为女人一样的男人。此外,自二十世纪初开始,西方传统的女性权益思想受到挑战。妇女们开始发现自身的价值和权利,并对男权主宰的社会提出疑问和挑战。她们开始争取自己的权益,并反抗传统的女性思想和生活模式,这使女权问题在当时的社会下日益受到关注。这对作者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致在作者的文学作品中例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人间天堂》和《美丽与会毁灭》中创造除了许多个性鲜明,具有女权主义的女性形象。
二《夜色温柔》的隐喻
(一)父权文化的衰落
本文的叙事结构是通过罗斯玛丽、迪克和尼柯尔的情感和意识活动为中心的三个部分来刻画和描写人物的形象的。从视点上来看,迪克是通过罗斯玛丽进入读者的视野的。在人物的形象设定中,最初的迪克是仪表堂堂、举止文雅,谈吐风趣的形象。他代表了男权的主流文化。同时迪克也是在罗斯玛丽、尼柯尔和玛丽等女性形象中逐渐退出的。他退出时的形象已经从能够给人带来快乐转化成“黑死病”,从努力争取创造东西转化为只想着破坏的人物形象。相比之下,在小说中具有“高尚淑女”之称的尼柯尔,讨厌迪克给她开辟的海滩,讨厌一切使她给迪克当陪衬的东西和地方。这样使男性角色中心人物在叙事角度上被女性人物形象所审视,成为了居从属地位的对象。而居于劣势地位的女性人物形象开始提升,并体现出反抗和觉醒的思想。这使得男性话语权的掌握程度逐渐减弱,男性角色的登场和谢幕没有因为其父权文化中心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二)女权文化的兴起
小说的第二部分是以迪克的思想意志为中心展开的。该部分展现了主人公迪克在罗斯玛丽和尼柯尔的双重的感情夹击下逐渐意志崩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性视角中男性主人公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形象得到了颠覆,而传统父权文化中的典型的父权主义形象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小说中的迪克既想充当罗斯玛丽的忘年之交和尼柯尔的精神病医生与理想的丈夫,来遵守传统的父权主义的道德规范;又想继续罗斯玛丽秘密情人的身份和利用沃伦家族的钱财来满足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欲望。小说表现出男性的意识的矛盾和冲突,并逐渐使自己的行为逐渐堕落的过程。表现出在父权主义的文化背景下,男性的价值标准由女性的承认而建立,由女性的否认而坍塌的现状。这里打破了传统的父权主义中女性的缺席和缄默的历史传统。
三、《夜色温柔》内容剖析
在对这部小说进行剖析时,女性主义叙事学家更倾向于将小说中的人物看作是一种“文本功能”,而不是真实人物的反映。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认为罗斯玛丽和尼柯尔的人物形象的设定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都是体现男性和女性权利关系的一个“功能”。她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罗斯玛丽在小说中代表的是对男权主义顺从和认同的形象,在文章结尾处,罗斯玛丽“让位于”尼柯尔,尼柯尔的“康复”实际上是指,尼柯尔从迪克的从属者和陪衬者转化为能够冷静独立思考的独立女性,在精神和身体上都摆脱了对迪克的依赖,并通过在“话语”层次上的视角变化,表现出对传统父权制度的颠覆。
在小说中叙述者对女性的描述并没有展现出或褒或贬的明确态度,而是褒贬共存,态度含糊。在对罗斯玛丽的形象塑造中,在小说的开头部分多次使用“天真”、“孩子般”这样的词语,表现出作者对女性的赞美,但是在后续的描述中叙述者将罗斯玛丽描述成“男子猎手”貌似在谴责罗斯玛丽的轻浮和矫造。这样的描述使得叙述者的立场显得晦涩和模糊。在对小说中的另一位女性角色尼柯尔进行描述时,同样不能够明确叙述者的立场。小说中多次用到“冷漠”这样略带贬义的词语来形容尼柯尔,同时文中由多次表现出对尼柯尔的同情和怜爱,表现出叙述者对尼柯尔的态度是多变的、不稳定的。
四、总结
菲氏的《夜色温柔》揭示了传统父权文化传统的弊端,并对有待兴起女权运动投向了敏锐的目光。他没有像海明威等作家一样对传统的父权主义进行肆意的追捧,而是通过他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现出独立、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之下,女性为争取权利和利益所做的抗争。所以《夜色温柔》相对于当时“迷惘一代”的文学作品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 秦苏珏,程锡麟.温柔夜色中的得与失——从《夜色温柔》看菲茨杰拉德小说中梦幻破灭主题的深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5):142-147.
[2] 夏霖,吴卞.期待视域中的《夜色温柔》[J].电影文学,2011,(1):127-128.
[3] 刘向利.析《夜色温柔》及其艺术特色[J].电影文学,2010,(12):105-106.
[4] 张俊萍.《夜色温柔》中的女性形象和叙事问题[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27-132.
【关键词】父权文化;女权主义;性别政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6-0298-01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在1934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夜色温柔》,是继《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后的一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巨作。这部小说通过讲述一位年轻医生的爱情悲剧和理想幻灭来揭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自私、虚伪和道德的堕落,所以这部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深刻的认识价值。
一、《夜色温柔》的写作背景
《夜色温柔》这部小说融合了作者的个人遭遇和自身感悟。这部作品在西方父权文化的大背景中,隐喻了父权文化崩溃和女权主义崛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一战过后,一些青年作家由于对战争留下的阴影、对理想的幻灭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导致其将目光投向西方妇女的解放运动,并通过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展现出了对理想中自由女神的一种向往和对男性为活动中心的战争、杀戮和暴力的厌恶。而《夜色温柔》符合时代的主流,尽管这本书在出版之后受到评论界的冷遇。
作者菲茨杰拉德创作中的女性思想来源于其生活环境。菲茨杰拉德自小家庭条件优越,得到父母的宠爱。而且他在中学时因为其长相俊秀,遵守规矩,爱好舞蹈但是体育成绩很差被戏称为女人一样的男人。此外,自二十世纪初开始,西方传统的女性权益思想受到挑战。妇女们开始发现自身的价值和权利,并对男权主宰的社会提出疑问和挑战。她们开始争取自己的权益,并反抗传统的女性思想和生活模式,这使女权问题在当时的社会下日益受到关注。这对作者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致在作者的文学作品中例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人间天堂》和《美丽与会毁灭》中创造除了许多个性鲜明,具有女权主义的女性形象。
二《夜色温柔》的隐喻
(一)父权文化的衰落
本文的叙事结构是通过罗斯玛丽、迪克和尼柯尔的情感和意识活动为中心的三个部分来刻画和描写人物的形象的。从视点上来看,迪克是通过罗斯玛丽进入读者的视野的。在人物的形象设定中,最初的迪克是仪表堂堂、举止文雅,谈吐风趣的形象。他代表了男权的主流文化。同时迪克也是在罗斯玛丽、尼柯尔和玛丽等女性形象中逐渐退出的。他退出时的形象已经从能够给人带来快乐转化成“黑死病”,从努力争取创造东西转化为只想着破坏的人物形象。相比之下,在小说中具有“高尚淑女”之称的尼柯尔,讨厌迪克给她开辟的海滩,讨厌一切使她给迪克当陪衬的东西和地方。这样使男性角色中心人物在叙事角度上被女性人物形象所审视,成为了居从属地位的对象。而居于劣势地位的女性人物形象开始提升,并体现出反抗和觉醒的思想。这使得男性话语权的掌握程度逐渐减弱,男性角色的登场和谢幕没有因为其父权文化中心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二)女权文化的兴起
小说的第二部分是以迪克的思想意志为中心展开的。该部分展现了主人公迪克在罗斯玛丽和尼柯尔的双重的感情夹击下逐渐意志崩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性视角中男性主人公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形象得到了颠覆,而传统父权文化中的典型的父权主义形象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小说中的迪克既想充当罗斯玛丽的忘年之交和尼柯尔的精神病医生与理想的丈夫,来遵守传统的父权主义的道德规范;又想继续罗斯玛丽秘密情人的身份和利用沃伦家族的钱财来满足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欲望。小说表现出男性的意识的矛盾和冲突,并逐渐使自己的行为逐渐堕落的过程。表现出在父权主义的文化背景下,男性的价值标准由女性的承认而建立,由女性的否认而坍塌的现状。这里打破了传统的父权主义中女性的缺席和缄默的历史传统。
三、《夜色温柔》内容剖析
在对这部小说进行剖析时,女性主义叙事学家更倾向于将小说中的人物看作是一种“文本功能”,而不是真实人物的反映。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认为罗斯玛丽和尼柯尔的人物形象的设定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都是体现男性和女性权利关系的一个“功能”。她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罗斯玛丽在小说中代表的是对男权主义顺从和认同的形象,在文章结尾处,罗斯玛丽“让位于”尼柯尔,尼柯尔的“康复”实际上是指,尼柯尔从迪克的从属者和陪衬者转化为能够冷静独立思考的独立女性,在精神和身体上都摆脱了对迪克的依赖,并通过在“话语”层次上的视角变化,表现出对传统父权制度的颠覆。
在小说中叙述者对女性的描述并没有展现出或褒或贬的明确态度,而是褒贬共存,态度含糊。在对罗斯玛丽的形象塑造中,在小说的开头部分多次使用“天真”、“孩子般”这样的词语,表现出作者对女性的赞美,但是在后续的描述中叙述者将罗斯玛丽描述成“男子猎手”貌似在谴责罗斯玛丽的轻浮和矫造。这样的描述使得叙述者的立场显得晦涩和模糊。在对小说中的另一位女性角色尼柯尔进行描述时,同样不能够明确叙述者的立场。小说中多次用到“冷漠”这样略带贬义的词语来形容尼柯尔,同时文中由多次表现出对尼柯尔的同情和怜爱,表现出叙述者对尼柯尔的态度是多变的、不稳定的。
四、总结
菲氏的《夜色温柔》揭示了传统父权文化传统的弊端,并对有待兴起女权运动投向了敏锐的目光。他没有像海明威等作家一样对传统的父权主义进行肆意的追捧,而是通过他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现出独立、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之下,女性为争取权利和利益所做的抗争。所以《夜色温柔》相对于当时“迷惘一代”的文学作品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 秦苏珏,程锡麟.温柔夜色中的得与失——从《夜色温柔》看菲茨杰拉德小说中梦幻破灭主题的深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5):142-147.
[2] 夏霖,吴卞.期待视域中的《夜色温柔》[J].电影文学,2011,(1):127-128.
[3] 刘向利.析《夜色温柔》及其艺术特色[J].电影文学,2010,(12):105-106.
[4] 张俊萍.《夜色温柔》中的女性形象和叙事问题[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2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