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CL14基因甲基化是食管癌的潜在诊断标志物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_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配体CXCL14(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4)基因启动子区在食管癌中的甲基化情况及其表达调控机制.方法 应用半定量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对7株食管癌细胞系(KYSE30、KYSE140、KYSE150、KYSE180、KYSE410、KYSE450、KYSE510)和85例食管癌组织进行分析.结果 CXCL14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受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调控,CXCL14在KYSE140、KYSE180、KYSE450、KYSE510中表达减少,启动子区呈现部分甲基化状态;在KYSE30、KYSE150和KYSE410中表达缺失,启动子区呈现完全甲基化状态.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后,表达减少的细胞其表达增加,缺失表达的细胞系恢复其表达.CXCL14基因在原发食管癌中的甲基化率为71.8%(61/85),甲基化与肿瘤大小相关(P<0.05).结论 CXCL14基因甲基化是食管癌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TSH≤2.5 mU/L)与TSH升高(TSH>2.5 mU/L)的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患者的妊娠结局,探究孕前TSH的升高对AR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搜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和CNKI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8月的所有文献,并通过人工阅读检索参考文献防止遗漏.2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研究纳入了1
针对初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通常认为腹腔镜手术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案,但对于卵巢储备功能已经有下降且有生育需求的不孕患者而言,选择更微创的方法势在必行.本文通过一例既往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巧囊)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的不孕患者的腹腔镜所见,加深了硬化治疗后卵巢局部变化的认识,并就巧囊穿刺和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文献复习.多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单纯抽吸治疗简单有效,但复发率高.介入穿刺的方法对保护卵巢的储备功能比手术更有利,但对于合并不孕的初治患者而言,腹腔镜组术后妊娠率还是高于介入组.从目前的数据可以看出,抽
体外培养的胚胎质量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结局的关键指标,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胚胎在体外培养到第5天和第6天时具有较好的发育潜能,适宜进行胚胎移植,而很少延长培养至第7天再进行移植,且有关其临床结局的报道更少.本文报道了1例在我院行2次人工授精失败后转体外受精-冻融移植1枚由非优质胚胎培养至第7天的囊胚成功获得活产的病例.
目的 探讨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IVF胚胎及囊胚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 F)助孕的1411个周期,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CD)测定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依据DFI分为A组(DFI<15%)、B组(15% ≤DFI0.05);随着DFI升高,各组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率(PR)和正常形态精子率均呈下降趋势(P均<0.01);随着DFI升高,各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卵裂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均呈下降
目的 对2020年到我社区建立《北京市母子健康手册》的孕妇进行高危因素分析,以期提高高危妊娠管理水平,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辖区2020年1月—12月在社区中心建立母子健康档案的孕妇信息,按照北京市《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和《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进行高危孕妇筛查、分级和统计.结果 2020年1月—12月在我社区建册孕妇817例,其中本地户籍728例、外地孕妇89例.检出高危孕妇608例,高危妊娠发生率74.4%.其中,一般风险者443例,排名前3位高危因素分别是年龄≥35岁、BM I>
世界卫生组织(W H O )《人类精液及精子 -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于1980年首次出版,以满足临床与科研对人类精液标准化检测程序日益增长的需求.该手册是人类精液实验室检查和处理程序及方法的标准操作指南,旨在提高精液分析的质量和提高不同实验室结果的可比性.
期刊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关键步骤之一是控制性卵巢刺激(COS),但总有部分女性对COS反应差.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对卵巢低反应(POR)的管理仍是一个挑战.一项关于POR的研究中,包含41种定义.2011年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会制定了博洛尼亚标准,该标准因诊断存在异质性及缺乏治疗措施而受到质疑.2016年,波塞冬小组提出POR新分组,用“低预后”代替“低反应”,将该人群进一步细化,提出治疗建议.本文综述波塞冬分组标准下POR人群的治疗进展.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是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积极治疗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可以阻止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的最佳方法.但是近年来,随着发病年龄的年轻化,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愿望也逐渐增多.传统的孕激素疗法联合宫腔镜电切术已然成为其治疗的新方向.这篇文章主要讨论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的手术治疗方法.
目的 观察糖尿病伴胫前黑斑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与TH17、Treg细胞表达的关系及与糖尿病足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集糖尿病伴胫前黑斑及无胫前黑斑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例、ELISA测定外周血IL-17/IL-10/TGF-β细胞因子,对比糖尿病胫前黑斑组和无胫前黑斑组的免疫指标.结果 与无伴胫前黑斑组相比,伴胫前黑斑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尿ACR升高、糖尿病足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是辅助生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卵母细胞IVM后成熟率低、发育潜能差.近年来,研究人员围绕如何改善卵母细胞IVM结局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包括抗氧化剂的使用、添加激素与生长因子、添加卵泡液、与颗粒细胞共培养以及IV M前的卵母细胞培养(PM C).本文就以上5个方面综述卵母细胞IV M的改进策略,希望为卵母细胞IV M技术的完善与临床应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