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坟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ipen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树村连绵几百亩的山林,被承包给何老板办野生养猪场。为了避免山林里的坟墓被猪拱坏,养猪场出钱建了公墓,通知各家迁坟,每座坟墓补助一万元的迁坟费。
  补助倒也合情合理,再说了,谁家也不愿意亲人的坟墓被猪践踏,于是大家都选了合适的日子,将坟墓迁移到了公墓里。大家之所以都愿意配合养猪场的工作,还有个特殊原因,就是心里怀着感恩,因为这个何老板比较怪,主动拿出养猪场每年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做慈善似的给古树村的村民们分红。这样有善心的老板,能不支持吗?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就剩下一家没有迁坟。这家只有孤儿寡母,女人叫刘秀英,带着个十几岁正在上学的儿子。刘秀英的老公英年早逝,婆婆也早就不在了,公公得了老年痴呆症,走失大半年了。婆婆的坟墓埋在后山,不在养猪场的范围里,但是老公李子俊的坟墓却在养猪场那片山林里,需要迁移。
  养猪场的人找过刘秀英好几次,可是刘秀英就是不同意迁移。养猪场以为刘秀英想多要点补助,悄悄对她承诺,将补助费提高到两万。可是刘秀英坚持说,要等公公回来后再迁坟。
  这下惹恼了养猪场的人,刘秀英的公公痴痴呆呆的,也不知道是死是活身在何处,他要是一直不回来,岂不是一直就不能迁坟?于是他们找村主任商量,准备悄悄地将这座钉子坟强迁到公墓里。
  也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迁坟的那一天,养猪场的人还没有开始行动,刘秀英便风风火火地赶来,往坟墓上一躺,高喊着:“你们先打死我吧。”村主任悄悄一使眼色,养猪场的人上来拉扯刘秀英,可是刘秀英拉着小树不松手,几个人无论怎么拉扯,都无法将她拉开。
  正在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何老板来了。何老板是外地人,将养猪场委托给属下管理,听属下说有个钉子坟,影响养猪场的建造进度,今天专门开车赶过来了解情况,恰好碰上了。
  这位何老板很年轻,二十多岁的年纪。他喝退属下,温和地问刘秀英,到底为什么非得等到公公回来再做决定。
  刘秀英抹把眼泪,讲了起来。公公得了老年痴呆症已经三四年了,虽然糊涂起来什么都不记得,但是他却记得儿子的忌日。每一年的忌日,他都会独自到儿子的坟前烧纸祭奠,从来没有错过。刘秀英就想,今年的忌日,公公肯定会到坟前烧纸祭奠,这样不就会找到公公了?再过三个月,就是老公的忌日了,到时候,公公肯定会找回来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何老板感动不已。但是他有一个疑问,万一刘秀英的公公今年的忌日不回来呢?刘秀英说,今年不回来,那就等到明年,反正公公不回来,这坟就不能迁。刘秀英气呼呼地反问道:“我真是想不通,天底下那么多山林,你为什么偏偏看中这一块呢?”
  何老板笑了笑,说道:“我之所以大老远地跑来古树村投资,是来报恩的。”他当场讲了起来。
  十二年前,何老板还是一名初中生。那一天,他骑着自行车上学,下坡时,刹车突然失灵,自行车如脱缰野马,他连人带车冲进河里。他不会游泳,在水里挣扎时,一双有力的手抓住了他,把他救了上来。那是一名民工,刚好路过,就冲下河里出手相救。
  后来记者闻讯赶来采访时,那人不愿意说出姓名,说是这种事情,换谁都会出手,没必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他说完话转身就走,记者在后面追问,只听见他说是古树村的。后来,何老板的父母又到古树村里寻访过,可是始终没有找到救命恩人。
  何老板大学毕业后,接手了家族的养殖生意,他的第一个愿望就是报答恩人,可是他不知道恩人姓甚名谁,只记得恩人的相貌。由于时间过去了十二年,古树村的人迁走的很多,全家常年在外打工的也很多,寻访恩人一直没有结果。
  于是,何老板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在古树村办一个野生养猪场,拿分红来回报古树村的村民。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既然恩人是古树村的,他就回报古树村这一方水土吧。
  听完何老板的讲述,赶来围观的十几名村民纷纷劝说起刘秀英,人家何老板既然回报古树村,就应当配合他,不要为难何老板。
  刘秀英面露难色,还没有开口,何老板伸手制止了她,当场做出决定,这个坟暂时不迁了,先用树枝在四周围起来,以防被猪拱,等到劉秀英的公公回来后,再迁移不迟。刘秀英喜形于色,急忙说着感谢的话。
  因为迁坟这件事情给刘秀英造成了困扰,何老板买了一些水果,特地去她家看望她。刘秀英急忙把他让进屋里,端茶倒水。当初为了给老公治病,几乎花光了家底,刘秀英的家里既破旧又寒酸,何老板看在眼里,心里不由得泛起阵阵酸楚。
  闲聊了一会儿,何老板无意中发现墙上贴着的照片有些眼熟,就站起来走近观看,越看脸色越凝重。刘秀英在旁解释,这是一张全家福,老公在世时照的,为了有个念想,就把照片贴在了墙上。
  何老板指着照片上的男人,声音略微颤抖地问道:“这人是谁?”
  刘秀英说:“这是我老公李子俊,几年前害病去世了。”
  何老板激动地说:“他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认得相貌的!”
  也难怪何老板一直找不到李子俊,当初何老板的父母来寻找恩人时,李子俊在外面打工,何老板来寻访时,李子俊已经不在人世了。李子俊生前没有对老婆讲过救人的事情,古树村的人也不知道这件事,就阴错阳差地错过了。
  何老板给刘秀英留下一笔钱,把她安排在养猪场工作。
  转眼到了李子俊忌日这一天,何老板一大早就赶来了,和刘秀英一起,到了李子俊的坟上烧纸祭奠。祭奠完,刘秀英却不离开,说是要等公公到来。
  何老板陪着刘秀英一起等,午饭是养猪场的员工送过来的。两人一直等到日头快要偏西了,仍然不见公公的身影,刘秀英不由得失望地起身想要回家。
  两人才走不远,就看见一名衣衫褴褛的老人,手里拎着一卷草纸,急匆匆地走了过来。刘秀英惊喜地迎上前去,喊道:“爸,你来了!”胡子拉碴的老人目光痴呆地看着刘秀英,问道:“你是谁?谁是你爸?”推开她径直走向李子俊的坟墓。
  老人来到墓前,边烧纸边念叨着李子俊的名字哭。刘秀英触景生情,也忍不住哭起来。老人哭着哭着,扭头看着一旁的刘秀英,忽然问道:“你怎么也在这里?我哭儿子,你哭什么?”刘秀英急步上前,搀扶着老人,说道:“爸,我是你儿媳妇秀英啊。”
  老人只记得儿子的忌日和到儿子坟地的路,其他的都不记得了。今天是儿子的忌日,他一大早就急匆匆地往这里赶。刘秀英担心他又走失了,拉着他的手往家里牵,老人懵懵懂懂地跟着回到了家里。
  公公回来了,刘秀英决定兑现诺言,第二天就找人帮忙迁移老公的坟墓。谁知何老板却不同意迁移了,他重新做了决定,让人在李子俊的坟墓四周砌了围墙,建了一个陵园,并且给李子俊做了一个大理石碑,碑上刻上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何老板在心里默默地说,恩人既然入土为安了,那就不要打搅他了!
其他文献
李长东是长海医院的后勤科长,手中的权力不小,但始终恪尽职守。这天,有个自称叫吴辉的人来办公室找他,扬言要一份食堂厨师的工作。  看对方信心满满的样子,李长东觉得好奇怪,自己和吴辉素不相识啊,他好声好气地说:“对不起,我们这食堂暂不缺厨师。”  吴辉赔着笑,放低声音说道:“哪怕干上十天半个月也行。”李长东脸上有了怒色,一字一顿地说:“你这人怎么听不懂话,我们食堂不需要厨师。”  吴辉冷笑一声:“行啊
期刊
柳华是楚冠集团中层干部,外表儒雅帅气,工作认真负责,很得上司赏识。尤其难得的是,在这人心浮躁、文学已经边缘化的当下,他居然是个文学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不少文学作品,发表在多家报纸杂志上。  柳华有两个微信号,分别用于工作和文学交流。他在工作群里沟通协调部门衔接事务,安排部门具体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工作群他是个严谨、认真的标准职业经理人形象。而在文学交流群他很活跃,经常讲笑话、制造话题,
期刊
长寿小区住着两个七十来岁的倔老头子,互相见了面都没有好脸色。按理古稀之年什么事情都该想通看淡了,犯不着老跟谁过不去,可这两个老头子都挺硬气,谁也不肯施舍给对方一个善意的笑脸。小区进出有两个门,两人为了避而不见,干脆各选一个门进出,各自安好。  这两个倔老头子,一个叫牛强,一个叫龙海,当年是一个连队的战友。照说二人在连队关系也不错,牛强那时饭量特别大,在炊事班的龙海总是千方百计照顾他,有次牛强训练伤
期刊
最近,金城集团公司要在三十多名中层干部中选拔一名副总经理,经过一轮轮的笔试、面试,最后确定两名入围者。  一位是技术部经理王铁成,他是技术研发的强将;另一位是质管部经理冯绍康,他是质量管理的精英。  这二人是公司里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但副总经理的职位只有一个,究竞选谁任职呢?他们两个的资历、能力、口碑不分伯仲,旗鼓相当,连搞内部民意测验的票数都差不了多少。  真是件事棘手的事啊,这下难倒分管选
期刊
两年前,徐志光还是一名大型房地产经纪公司的业务员,干了两年中介后,他熟悉了其中门道,便辞职在市里租了间店面,招了两名业务员,开了家房地产中介公司。  这天傍晚,徐志光店里来了一对中年夫妻,问附近有没有四十平米左右的单身公寓出售。徐志光手头正好有几套二手公寓房源,便打开电脑给他们看公寓照片。  看完照片后,夫妻二人询问价格,徐志光说:“房东一口价要六十万,城里马上就要建地铁了,所以房价一直在涨,房东
期刊
怒水河边的王庄是个穷村。王大正已在这个穷村当了十多年的村主任,因为没人愿意当这个穷官,他以为这次换届选举还能连任,可没想到,竟来了一个大学生要和他竞选。  这个大学生叫天亮,以“发展特色经济,三年摘掉贫穷帽子”的竞选演讲赢得了全村人的一片掌声,大家都把票投给了他。  王大正落选了,但他并没有因为落选有情绪,他从心底里盼着能有一个有本领的人带领着大家脱贫致富,早点儿实现小康。只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一
期刊
刘浪浪读大二,暑期去哥哥刘明明那里玩。刘明明在光明小区开了一个小超市,自己当老板。  刘明明见读大学的弟弟来了,可高兴坏了,他正缺个人帮他看店。因为他要随女朋友回老家拜见丈母娘。  刘浪浪拍着胸脯叫哥哥放心,一定把超市打理好,让他尽管放心去好了。  第二天,哥哥走后,刘浪浪寸步不离地守在超市里。超市里的生意是一阵忙一阵闲。刘浪浪忙的时候不慌乱,点货收钱找零有模有样。有空的时候也不闲着,整理货物,清
期刊
相传明嘉靖二十二年夏天,戏曲家魏良辅从太仓来到昆山客居,钻研南戏北曲精髓。陆杨镇横娄村青年梁辰鱼听到这一消息后,异常兴奋。原来,梁辰鱼酷爱剧本创作,最近完成了一个剧本《吴越春秋》,他想把这个剧本给魏良辅看,他知晓魏先生精通昆山腔,所以渴求魏先生幫忙把这剧本配上昆山腔推出来。  思前想后,打听到魏良辅住在镇上红楼客栈,梁辰鱼终于鼓足勇气,在一个雨后的上午,来到客栈拜访魏良辅。还没等他进入客栈,就见一
期刊
明朝嘉靖年间,泾县县城里有个高记酒楼,生意一直很红火,老板高掌柜每天都能赚到很多银子。高掌柜有个儿子叫高青松,二十多岁。  高记酒楼里的掌勺厨师名叫马山,厨艺高超,是两百多里外的南陵县人,自三十岁时便在酒楼里当掌勺厨师。如今二十年过去了,马山的厨艺越发炉火纯青。  这天上午,高青松正在酒楼里忙碌,忽见父亲坐在那里止不住地唉声叹气,便连忙问他怎么了。高掌柜长叹一声,说出了一番话来。  原来三天前,马
期刊
这天一大早,王二面馆里坐满了客人,大伙儿一边吃着美味可口的面点一边惬意地聊着天儿。这时店外面伴随着一阵音乐声,一辆洒水车开了过来,一边开着一边喷着水,行人忙着躲水,谁知意外出现了:一个年轻的叫花子不仅没让,反而迎了上去,那洒水车猝不及防间喷了他一头一脸。  可大伙看到他不仅没生气,脸上反而闪过一丝笑意。  真是个奇怪的家伙。他长相端正,又好手好脚的,为什么要讨饭呢?关于他坊间有好几种说法,有说他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