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印度之行》是20世纪英国现代小说大师福斯特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就引起持续不断的深刻关注。通过这部作品,超越民族狭隘意识的福斯特不仅展现了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民众水深火热的社会状况和日趋深化的民族矛盾,而且通过一系列“连接者”形象的塑造来表达对殖民双方和谐共存的渴求,体现出一种深刻的后殖民意识。
关键词:福斯特 《印度之行》 连接 后殖民主义
一、引言
在20世纪早期的英国文学史上,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是一位继往开来的现代主义小说家,他把传统的小说创作形式完美融合到对现代题材的抒写中,让作品呈现出极高的艺术色彩。对艺术的推崇完全符合福斯特文学创作的倾向,正如他在评论集《两呼民主》中所言:“在我看来,在物质宇宙之间惟有艺术作品具有内部秩序……我虽然不相信艺术至上,我却笃信为了艺术而艺术”,因此,福斯特创作的小说虽然数量不多,但却依靠至高的艺术性几乎让每一部小说都成为文学经典,特别是20世纪初两游印度之后于1924年创作的《印度之行》堪称一部惊世之作。自问世以来,《印度之行》这部复杂神秘的作品就引发了学界的热烈争论,既有用“英印小说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对其赞誉的,也有用“它很可能激怒(英印)双方”对其进行非议的。对于外界关乎政治的评论,福斯特一再否认,声称“这部小说不是关于政治的,而是关于人类对一个更为持久的家园的追求……”,但是这部作品流露出来的政治意蕴还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福斯特渴望宗主国和殖民地和谐共处的反殖民情结体现得特别突出。本文拟从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视角,对《印度之行》进行简要分析,试以窥探福斯特的创作思想。
二、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晚期兴起的一个极具政治色彩和文化色彩的批评理论,以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文化与帝国主义》,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理性批判:通向正在消失的现在的历史》《建民能说话吗》,霍米巴巴的《文化的定位》为代表作,主要关注用英语书写的殖民地和前殖民地文学,尤其是曾经受到白人、男性、欧洲的文化、政治和哲学传统的统治,被边缘化了的殖民地或前殖民地国家或地区的文学。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中指出,欧美世界企图通过他们自身妄造的东方主义或东方人来描述非欧美社会思想或非欧美人,以奴化欺骗的方式来强化殖民统治;斯皮瓦克指出殖民地地区的人们由于被剥夺了教育机会和发表言论的自由,而从根本上导致他们的作品和话语无法被准确地理解,从而总是处于被拒绝的边缘地位;被统治者之所以沉默,是因为他们被剥夺了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或者是他们没有发表言论的渠道,或者是他们的作品被作为不准确和不真实的文字而遭到拒绝。霍米·芭芭认为,被统治者由于采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双重视角看待世界而处于“无家可归”的“心理难民状态”,因为一方面他们渴望融入上层统治者的文化意识当中而无情被拒绝,另一方面则是渴望脱离本源文化但又无法根除。换而言之,被统治者常常具有双重人格。总的来说,后殖民主义理论家们所探讨的是当两种文化相互碰撞时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当其中一种带着自身意识形态的文化认为自己优于对方,在碰撞时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其研究取向大致有两个:其一针对后殖民地,研究其殖民本土化的文化状况,看它的文化话语之书写与运用,即文化实践是如何地被殖民化;其二针对文化宗主国,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和霸权进行历时性的剖析,从中研究它对殖民地文化的态度与方式,并对其充满优越感的文化逻辑进行批判。
三、《印度之行》的后殖民主义解析
福斯特虽然接受了大英帝国的精英主义教育,但他并不赞同英国的海外殖民战略,而是源于对人文、民主、自由的笃信,心怀一种普适性的博爱思想。福斯特的这种思想在游历印度后得到了深化,在印度他不仅看到了英国殖民者为所欲为的横行霸道局面,而且深切体验了殖民地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状况,同时也感受到了没落中的大英帝国与民族独立意识日趋突出的印度之间的深刻矛盾,这也正是大英帝国海外殖民统治的缩影。尽管福斯特格外推崇“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也否认创作的政治倾向,但其对英国殖民政策的抵触情绪还是在不自觉中渗透到了小说创作中,这在《印度之行》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每当论及福斯特的《印度之行》,人们往往拿它与大肆宣扬帝国意识的吉卜林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是帝国主义的喉舌,其实福斯特是一个典型的反殖民主义者,他在《印度之行》中只是通过对印度历史的真实描写来揭露英国殖民者的暴行,进而引起世人对殖民地民众的广泛关注。小说一开始便通过对昌德拉普尔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肮脏丑陋的印度。在昌德拉普尔,除了马拉巴山洞这个有点吸引力的地方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就连从旁边缓缓流过的恒河都没有什么魅力可言,毫无圣河的神秘风采,它所能带来的就是用洪水冲倒房屋,淹死民众,而这些民众的尸体由于无人清理,长时间腐烂在外面。鄙陋的街道上除了无法区分的垃圾就是泥土一样挪动的印度人;在冷清的寺庙里,除了残破的雕塑之外,没有什么有生机的东西,就连树木都好像是肮脏的泥浆做成的,用福斯特小说中的话说:“昌德拉普尔活像一种低等而又无法毁灭的生物体”。曾经安静富庶的文明古城之所以如此衰败不堪,很大程度上是与英国殖民者的无序管理分不开的。就在同样一个城市,英国殖民者所居住的地方是另一番景象:各种郁郁葱葱的热带树木直冲云端,遮住了令人窒息的印度人居住区和冷清残破的寺庙,为英国殖民者构筑了一个城市花园。在英国居民区,很难想象先前看到的“贫民窟”景象,这就是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印度人和英国人除了享有共同的蓝天白云之外,再没有共同之处,这显然是不平等的。
外来的英国殖民者却在印度人世代居住的“家园”过着一种养尊处优的上层生活,并对他们认为“低等”的有色种族进行欺压奴役,这一切在福斯特心中是无法忍受的。出于对殖民者的反感,福斯特在作品中多处描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傲慢丑恶嘴脸。当初来印度探访儿子朗尼的穆尔夫人说到英国殖民者的“不端行为”时,朗尼竟然说:“说我们是上帝也好,不是上帝也好,印度只能忍受,别无出路。我到这里来工作,是为了用强权控制这个倒霉的国家而来的……我们也不打算表现温良。”朗尼只是在印度从事殖民管理的一个普通官员,但从其言行举止不难看出英国殖民者习以为常的傲慢心态和霸道行径。殖民者的罪恶行径必定会引发印度民众的不满,尽管多数印度人在强权面前表现得“卑躬屈膝”“唯唯诺诺”,但他们内心还是时时刻刻准备着反抗的。福斯特通过“山洞”事件把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充分展现出来。虽然原告阿德菈是一个渴望与印度人友好的英国人,但是她的一个幻觉却把好意带她旅游印度、了解印度生活的阿齐兹医生“绳之以法”。当阿齐兹医生被囚禁以后,以朗尼为首的殖民者是在想方设法通过“法律手段”来惩治阿齐兹,而根本不对事情真相进行调查,竟然在法庭上像无赖一样骄傲地说案件主要证人穆尔夫人已经离开印度,很明显这种民主是伪善的。幸好“受害者”阿德菈及时“清醒”,出于人类的良知撤销了诉讼,从而让阿齐兹医生重归自由,但同时自己却陷入了受人排挤的“背叛”境地。其实,阿德菈的“清醒”是福斯特小说创作中惯用的一种手段,即通过类似“清醒”的“连接”方式来试图解决殖民双方的矛盾冲突,从而体现其反殖民意识。文中菲尔丁先生基本上就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联结者”形象,他虽然是一个英国人,但却能够以谦恭的心态与印度人和善交流并赢得他们的信任,似乎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东西”。不过结局并不是如此“美好”,菲尔丁先生除了像阿德菈一样被英国殖民者排挤之外,还与曾经的印度朋友阿齐兹等人产生了矛盾,这也说明“连接”的艰巨性,也正像福斯特引用惠特曼的同名诗歌《印度之行》当做题目一样,旨在说明东西方应该也可以实现跨文明的和谐交往,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四、结语
从上面的简要分析看出,福斯特在小说《印度之行》中通过揭露英国殖民者的罪行来表达对殖民统治的不满,体现了他的反殖民主义情怀,但是他没有停留在对殖民主义的简单批判层面,而是通过对阿德菈、穆尔夫人、菲尔丁先生等人具体行为的描述来试图“连接”看似“水火不容”的殖民双方,这是超越狭隘民族观念之博爱思想的体现。尽管在作品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殖民双方真正的“和谐共处”,但是无疑看到了曙光,这也正是福斯特小说创作后殖民思想的深刻表达。
参考文献:
[1] 罗丽.福艰难而不息的跋涉——解读后殖民主义小说《印度之行》[J].岱宗学刊,2009(03).
[2] 刘莉.跨国资本的霸权逻辑和变化逻辑——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后殖民主义的跨国资本霸权思想[J].教学与研究,2009(07).
[3] 岳峰.殖民时代旅行写作与身份认同——E.M.福斯特《印度之行》的跨文化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7(02).
[4] 于萍.帝国主义的仆从——吉卜林的《基姆》和福斯特的《印度之行》中殖民主义者的后殖民比较研究[J].时代文学,2008(02).
[5] 刘永清.《白鲸》的“白鲸”宗教思考——基于麦尔维尔生活经历、社会与宗教历史和圣经故事的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03).
[6] 赵晶辉.殖民话语的隐性书写——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空间”释读[J].当代外国文学,2009(03).
[7] 刘向辉.莫言与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的伦理学对比[J].江西社会科学,2014(06).
[8] 刁艳.及物性系统视角下的海盗形象——对史蒂文森《金银岛》中荒岛怪人的文体分析[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3(06).
[9] Chandra Talpade Mohanty.Under Wester Eyes:Feminist Scholarship d“Colonial Discourses,in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A Reader,ed. Patrick Williams and Laura Chrisman[M].Harvester Wheatsheaf,1993:214.
(作者简介:张才宏,男,本科,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语言学;许贵蓉,女,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关键词:福斯特 《印度之行》 连接 后殖民主义
一、引言
在20世纪早期的英国文学史上,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是一位继往开来的现代主义小说家,他把传统的小说创作形式完美融合到对现代题材的抒写中,让作品呈现出极高的艺术色彩。对艺术的推崇完全符合福斯特文学创作的倾向,正如他在评论集《两呼民主》中所言:“在我看来,在物质宇宙之间惟有艺术作品具有内部秩序……我虽然不相信艺术至上,我却笃信为了艺术而艺术”,因此,福斯特创作的小说虽然数量不多,但却依靠至高的艺术性几乎让每一部小说都成为文学经典,特别是20世纪初两游印度之后于1924年创作的《印度之行》堪称一部惊世之作。自问世以来,《印度之行》这部复杂神秘的作品就引发了学界的热烈争论,既有用“英印小说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对其赞誉的,也有用“它很可能激怒(英印)双方”对其进行非议的。对于外界关乎政治的评论,福斯特一再否认,声称“这部小说不是关于政治的,而是关于人类对一个更为持久的家园的追求……”,但是这部作品流露出来的政治意蕴还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福斯特渴望宗主国和殖民地和谐共处的反殖民情结体现得特别突出。本文拟从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视角,对《印度之行》进行简要分析,试以窥探福斯特的创作思想。
二、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晚期兴起的一个极具政治色彩和文化色彩的批评理论,以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文化与帝国主义》,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理性批判:通向正在消失的现在的历史》《建民能说话吗》,霍米巴巴的《文化的定位》为代表作,主要关注用英语书写的殖民地和前殖民地文学,尤其是曾经受到白人、男性、欧洲的文化、政治和哲学传统的统治,被边缘化了的殖民地或前殖民地国家或地区的文学。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中指出,欧美世界企图通过他们自身妄造的东方主义或东方人来描述非欧美社会思想或非欧美人,以奴化欺骗的方式来强化殖民统治;斯皮瓦克指出殖民地地区的人们由于被剥夺了教育机会和发表言论的自由,而从根本上导致他们的作品和话语无法被准确地理解,从而总是处于被拒绝的边缘地位;被统治者之所以沉默,是因为他们被剥夺了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或者是他们没有发表言论的渠道,或者是他们的作品被作为不准确和不真实的文字而遭到拒绝。霍米·芭芭认为,被统治者由于采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双重视角看待世界而处于“无家可归”的“心理难民状态”,因为一方面他们渴望融入上层统治者的文化意识当中而无情被拒绝,另一方面则是渴望脱离本源文化但又无法根除。换而言之,被统治者常常具有双重人格。总的来说,后殖民主义理论家们所探讨的是当两种文化相互碰撞时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当其中一种带着自身意识形态的文化认为自己优于对方,在碰撞时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其研究取向大致有两个:其一针对后殖民地,研究其殖民本土化的文化状况,看它的文化话语之书写与运用,即文化实践是如何地被殖民化;其二针对文化宗主国,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和霸权进行历时性的剖析,从中研究它对殖民地文化的态度与方式,并对其充满优越感的文化逻辑进行批判。
三、《印度之行》的后殖民主义解析
福斯特虽然接受了大英帝国的精英主义教育,但他并不赞同英国的海外殖民战略,而是源于对人文、民主、自由的笃信,心怀一种普适性的博爱思想。福斯特的这种思想在游历印度后得到了深化,在印度他不仅看到了英国殖民者为所欲为的横行霸道局面,而且深切体验了殖民地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状况,同时也感受到了没落中的大英帝国与民族独立意识日趋突出的印度之间的深刻矛盾,这也正是大英帝国海外殖民统治的缩影。尽管福斯特格外推崇“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也否认创作的政治倾向,但其对英国殖民政策的抵触情绪还是在不自觉中渗透到了小说创作中,这在《印度之行》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每当论及福斯特的《印度之行》,人们往往拿它与大肆宣扬帝国意识的吉卜林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是帝国主义的喉舌,其实福斯特是一个典型的反殖民主义者,他在《印度之行》中只是通过对印度历史的真实描写来揭露英国殖民者的暴行,进而引起世人对殖民地民众的广泛关注。小说一开始便通过对昌德拉普尔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肮脏丑陋的印度。在昌德拉普尔,除了马拉巴山洞这个有点吸引力的地方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就连从旁边缓缓流过的恒河都没有什么魅力可言,毫无圣河的神秘风采,它所能带来的就是用洪水冲倒房屋,淹死民众,而这些民众的尸体由于无人清理,长时间腐烂在外面。鄙陋的街道上除了无法区分的垃圾就是泥土一样挪动的印度人;在冷清的寺庙里,除了残破的雕塑之外,没有什么有生机的东西,就连树木都好像是肮脏的泥浆做成的,用福斯特小说中的话说:“昌德拉普尔活像一种低等而又无法毁灭的生物体”。曾经安静富庶的文明古城之所以如此衰败不堪,很大程度上是与英国殖民者的无序管理分不开的。就在同样一个城市,英国殖民者所居住的地方是另一番景象:各种郁郁葱葱的热带树木直冲云端,遮住了令人窒息的印度人居住区和冷清残破的寺庙,为英国殖民者构筑了一个城市花园。在英国居民区,很难想象先前看到的“贫民窟”景象,这就是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印度人和英国人除了享有共同的蓝天白云之外,再没有共同之处,这显然是不平等的。
外来的英国殖民者却在印度人世代居住的“家园”过着一种养尊处优的上层生活,并对他们认为“低等”的有色种族进行欺压奴役,这一切在福斯特心中是无法忍受的。出于对殖民者的反感,福斯特在作品中多处描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傲慢丑恶嘴脸。当初来印度探访儿子朗尼的穆尔夫人说到英国殖民者的“不端行为”时,朗尼竟然说:“说我们是上帝也好,不是上帝也好,印度只能忍受,别无出路。我到这里来工作,是为了用强权控制这个倒霉的国家而来的……我们也不打算表现温良。”朗尼只是在印度从事殖民管理的一个普通官员,但从其言行举止不难看出英国殖民者习以为常的傲慢心态和霸道行径。殖民者的罪恶行径必定会引发印度民众的不满,尽管多数印度人在强权面前表现得“卑躬屈膝”“唯唯诺诺”,但他们内心还是时时刻刻准备着反抗的。福斯特通过“山洞”事件把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充分展现出来。虽然原告阿德菈是一个渴望与印度人友好的英国人,但是她的一个幻觉却把好意带她旅游印度、了解印度生活的阿齐兹医生“绳之以法”。当阿齐兹医生被囚禁以后,以朗尼为首的殖民者是在想方设法通过“法律手段”来惩治阿齐兹,而根本不对事情真相进行调查,竟然在法庭上像无赖一样骄傲地说案件主要证人穆尔夫人已经离开印度,很明显这种民主是伪善的。幸好“受害者”阿德菈及时“清醒”,出于人类的良知撤销了诉讼,从而让阿齐兹医生重归自由,但同时自己却陷入了受人排挤的“背叛”境地。其实,阿德菈的“清醒”是福斯特小说创作中惯用的一种手段,即通过类似“清醒”的“连接”方式来试图解决殖民双方的矛盾冲突,从而体现其反殖民意识。文中菲尔丁先生基本上就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联结者”形象,他虽然是一个英国人,但却能够以谦恭的心态与印度人和善交流并赢得他们的信任,似乎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东西”。不过结局并不是如此“美好”,菲尔丁先生除了像阿德菈一样被英国殖民者排挤之外,还与曾经的印度朋友阿齐兹等人产生了矛盾,这也说明“连接”的艰巨性,也正像福斯特引用惠特曼的同名诗歌《印度之行》当做题目一样,旨在说明东西方应该也可以实现跨文明的和谐交往,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四、结语
从上面的简要分析看出,福斯特在小说《印度之行》中通过揭露英国殖民者的罪行来表达对殖民统治的不满,体现了他的反殖民主义情怀,但是他没有停留在对殖民主义的简单批判层面,而是通过对阿德菈、穆尔夫人、菲尔丁先生等人具体行为的描述来试图“连接”看似“水火不容”的殖民双方,这是超越狭隘民族观念之博爱思想的体现。尽管在作品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殖民双方真正的“和谐共处”,但是无疑看到了曙光,这也正是福斯特小说创作后殖民思想的深刻表达。
参考文献:
[1] 罗丽.福艰难而不息的跋涉——解读后殖民主义小说《印度之行》[J].岱宗学刊,2009(03).
[2] 刘莉.跨国资本的霸权逻辑和变化逻辑——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后殖民主义的跨国资本霸权思想[J].教学与研究,2009(07).
[3] 岳峰.殖民时代旅行写作与身份认同——E.M.福斯特《印度之行》的跨文化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7(02).
[4] 于萍.帝国主义的仆从——吉卜林的《基姆》和福斯特的《印度之行》中殖民主义者的后殖民比较研究[J].时代文学,2008(02).
[5] 刘永清.《白鲸》的“白鲸”宗教思考——基于麦尔维尔生活经历、社会与宗教历史和圣经故事的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03).
[6] 赵晶辉.殖民话语的隐性书写——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空间”释读[J].当代外国文学,2009(03).
[7] 刘向辉.莫言与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的伦理学对比[J].江西社会科学,2014(06).
[8] 刁艳.及物性系统视角下的海盗形象——对史蒂文森《金银岛》中荒岛怪人的文体分析[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3(06).
[9] Chandra Talpade Mohanty.Under Wester Eyes:Feminist Scholarship d“Colonial Discourses,in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A Reader,ed. Patrick Williams and Laura Chrisman[M].Harvester Wheatsheaf,1993:214.
(作者简介:张才宏,男,本科,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语言学;许贵蓉,女,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