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绘雪域 妙笔塑雄山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u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兵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四川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四川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诗词作家,清华大学中国书画高研班导师、四川大学客座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外聘硕士生导师、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艺委会委员。
  20世纪初,西方绘画中的写实主义技法开始大量应用于中国画创作,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和花鸟画,都在整体风貌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讲,写实技法的深刻影响则是集中体现在“造型”和“塑造”这两个层面上,不仅为中国画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撑作用,也由此开启了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转型的崭新篇章。

摆脱程式


  综观现代山水画的创作历程,一方面是画家在构图上更喜欢选用俯瞰式的取景方式,通过描绘和抒写气魄雄伟、连绵不断的群山造型,凸显出祖国大山大河的壮美与高阔。而另一方面,是画家对于山水境象的塑造愈加精致与细腻,特别是关于山、水、树、石等传统山水绘画中的常见物象,塑造得尤为结实与生动。作为中国水墨高原雪山画法的创始人,李兵正是在现代山水画技法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以“造型”和“塑造”见长的一位画家。


李兵《空中彩云动 岭上秋意浓》


李兵《月色苍茫辉神巅寒风过处起波澜》

  虽然传统山水绘画的题材几乎覆盖了中国各地的山峦峰崖,但也基本是局限在具有一定程式化技法描绘的物象组合范畴,致使传统绘画缺乏生气且少有新意。而李兵之所以能够将高原冰雪山水描绘至如此高度,其关键与核心恰是在于他将“造型”和“塑造”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致。首先,高原雪景与传统山水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画面中几近没有杂树、飞瀑、屋宇、桥梁、游人等传统山水画元素;其次,画面的主体“山峦”也不再是原本由山石或土石堆砌形成的或高、或远、或深的景象。也就是说,高原冰雪山水绘画从造型结构到质感表现都与传统绘画截然不同。因此,在传统山水绘画技法中常被奉为圭臬的“树石法”在此绝不可再照搬摹写。况且现实景象中的积雪往往是在狂风席卷之后,随着山体走势洒落成为一种棱角分明、结构平整的覆盖形态,包括积雪的洁白、轻盈、松软以及冰凌的坚硬、晶莹、透亮等特性,必然会对画家笔墨语言的表现力和塑造力提出新要求、新高度和新思路。


李兵《赤胆忠魂映苍天 冰肌铁骨开瑞颜》

独特皴法


  鉴于造型结构与质感表现的天壤之别,由此引出了李兵对于古人笔墨语言的深入总结与个性化技法的全新开创。古人的笔墨语言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积累而来的精髓与要义,特别是在亘古绵长的中国画领域,笔墨与文脉的传承显然更为重要,例如如何在一筆之中感叹风雨飘零、饱经沧桑的厚重,如何在点墨之间抒写万象升腾、栩栩如生的灵巧……其中精妙完全可以在古人的笔墨语言中找到答案。李兵显然深谙此道,精研古法、博览佳作,誓以古人笔墨为根源、传统文化为沃壤,从中吸收养分、汲取精华、借鉴优点,长期以来练就了深厚的笔墨功底。其笔法生动精巧而不失沉稳大气,墨法自然浑厚而不失章法结构,笔墨之间又衔接得恰到好处,使得画面丰富细腻而不繁复缭乱。


李兵《玉色辉九州》

  可以说,李兵对当代中国画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李兵冰雪皴”,这一皴法也正是其高原冰雪山水绘画的绝妙之处。“李兵冰雪皴”的灵感源于唐代李思训的斧劈皴,以及衍生而来的刮铁皴、马牙皴、拖泥带水皴、雨淋墙头皴等。在冰雪山水绘画的创作中,“李兵冰雪皴”能够更加立体地分隔出雪山的转折与走向,尤其是针对这种碎石少、体块大的山形面貌,在视觉上呈现出意想不到的表现效果。而当近观细品李兵的皴法时,会发觉在大块的“冰雪皴”中包容着无数个小块的“冰雪皴”,大小皴法之间既相互组合为统一的整体,又可各自拆分为不同的个体,以此凝结与分散为不同的结构与节奏。所以说,李兵的笔墨语言一方面是对应着自然景象的客观结构,契合着观者的真实观感,拉近了艺术创作与大众认知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是在客观结构转化为笔墨结构的同时,毫不丢失传统笔墨的气韵、趣味与格调,坚守着艺术创作特有的审美性和绘画性。

因白而生


  对于冰雪质感的精致塑造,堪称是李兵冰雪山水绘画的灵魂所在。虽说雪景在中国美术史中是一种较为传统的绘画题材,但李兵笔下的雪山却不能仅仅用“传统”定义。因为他对“冰雪”的表现性塑造显然超越了传统,尤其是在创作中运用到了“挤白”“衬白”“冷暖对比”等染雪法,充分彰显了高原雪山因“白”而生的一番旷世美景。第一,雪山的“白”具有鲜明的转折感,无论是大片积雪的铺染,还是小块积雪的刻画,他都十分注重明度上的微弱差异,使得“白”的层次各有千秋而非一片沉寂,特别是“挤白”技法的运用更加凸显了冰雪轮廓的线条美感。第二,雪山的“白”具有不同的厚度感,他以袅袅婷婷的笔墨游走在画面中挥洒出了影影绰绰的痕迹,而观者恰好可以从中感受到冰雪的深浅与起伏,假如仅以传统的画学技法“留白”来处理,那么画面势必会显得空洞和虚无。第三,雪山的“白”具有一定的颜色感,他通过“衬白”和“冷暖对比”等技法不仅使得积雪的色泽更加自然明快,而且描绘出了高原雪山的客观温度与气候特征,更巧妙的是,借助色调的变化强化了雪山的气息感和风动感。以上皆是他冰雪山水绘画得以让当代画坛为之震撼的关键。
  总而言之,李兵的笔墨语言无疑是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源于高原冰雪山水的真实之美,其笔法、皴法乃至染法等“兵法”均是对自然造化的崇高致敬,既包含着坚守与承继,又显现着发展与创新,而且最值得大家学习与称赞的正是他以一己之力描绘了高原雪山的壮美与高阔、精致与细腻,不仅开创性地推动了当代中国画笔墨语言的演化进程,也为中国山水画的开拓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李兵《寒凝千尺玉 月洒万年霜》
其他文献
2008年,北京举行了历史上首次在中国主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是我首次造访位于北京报国寺的《中国收藏》杂志社的时间。传统而古典的环境,让人仿佛走进历史,与昔日接触的工作場所,见到的多半是现代化的建筑及时尚的格局感受大大不同。一群积极热情伙伴组成的队伍,加上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本杂志除了印刷精美、品位高雅还能接地气,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我与《中国收藏》结缘于2006年一群铜元爱好者在上海举办的研讨会
期刊
近日,一位泉友发给我一张浙东抗日根据地金库兑换券伍圆券(图1),询问我对于此张怪异的浙东抗币的看法。我仔细观察这张金库兑换券,确实与众不同。图1 浙东抗日根据地金库兑换券伍圆券从上至下依次是 图2“THE CHEN TUNG BANK”钢印图3 “浙东银行董事会董事长之章”图4 “财经处长”和“财经副处长”印章與众不同  从纸张看,此券为比较厚实的道林纸,流通痕迹自然,绝非故意做旧之物;从上部的钢
期刊
与《中国收藏》杂志结下友谊,源于两篇约稿。  一篇是鱼篓尊,记得当时有国内知名拍卖行拍了这样的拍品,引起了不少瓷器藏家的关注,但编辑部请我写这篇稿,重点却是围绕鱼篓尊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展开,而非其商业价值;另一篇是关于明代“空白期”瓷器,老实说,这篇稿子完成后,我还在想是不是学术性太强了,但后来看到定稿,编辑从标题、设计和内容呈现上都给稿子“加了花”,我觉得非常好,既切题又出彩,进而意识到这本杂志的
期刊
宋代文人是幸运的。  “重文轻武”成为既定国策,虽说养尊处优、舞文弄墨未必就是宋代文人全部的真实写照。但在宋朝,文人的社会地位相当高。这一切是因为宋太祖曾留下训诫:“不得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以至于后世很多文人感慨时都想活在宋朝。  但不幸往往与幸运相伴而生。  宋代尤其南宋是一个偏安政权,却也是一个极为富庶的国家,政治上软弱、经济上繁荣,结果是文化艺术的极度昌盛。
期刊
时光真如白驹过隙,十年前我为《中国收藏》杂志写下《从“初恋”到“铁哥们儿”》的情景还宛如昨日,转瞬又十载。今天,这本20岁的杂志已是名刊,仿佛是美少女、棒小伙,当然更让人喜欢,我们依旧“蜜”着。互联网革命大潮中,传统纸媒的局面有目共睹,然每月仍能与一本刊物、几位编辑相守,这缘分岂说不深?  《中国收藏》杂志是与时俱进的,也引着我前行。常年撰稿,若想做好,必需练就“万金油”的功底,因为你不知道编辑何
期刊
你知道法器是什么吗?  是名著《西游记》的描述中唐僧手里的紫金钵盂?还是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那飞来飞去的金轮?当然了,艺术创作多少会有想像的加工成分,但作为文物艺术品,法器的内涵价值的确大有文章可书,尤其是清宫留存下来的那些珍藏。  在清宫佛堂中,唐卡、佛像和法器是三大组成元素。不过因为唐卡颜色鲜艳、佛像造型端庄,业界对它们的关注度往往要高于法器,但这并不能否认法器类文物在故宫收藏中的重要性。
期刊
日前,中国非遗又传来好消息。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遗项目列入该名录(册),位居世界第一。  近来,非遗这个关键词频频登上热搜,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助扶贫……毋庸置疑,非遗已渐人人心,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前不久在
期刊
一场盛会,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看不完的花絮。将这一个个瞬间留住,是美好,也是期待。在“第二届中国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现场,你会发现,身着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嘉宾格外亮眼。论坛不仅“好看”,而且“好听”,多位著名表演艺术家、歌唱家登台亮嗓……这一道道靓丽的风景,让与会者再次感受到了中国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盛装出镜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将“非遗”穿在身上,是怎样一种体验?此次论坛
期刊
赵瀛洲 《奔腾》 80厘米×100厘米  “回想自己这一路走来,没有去瞠所谓的‘浑水’,一直保持着一定的理性与‘防御’能力,这让我感到很满足。”回顾起自己的艺术生涯,78岁的油画家赵瀛洲这样感慨道。  赵瀛洲所谓的“满足”,并非指在艺术市场中取得多少成交量、打破多少纪录以及赚取多少关注,而是一种对艺术高度的追寻过程,与对自我心路的执着坚守。  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毕业、师从徐悲鸿关门弟子冯法祀,赵瀛
期刊
又到“江南可采莲”的时节了,最近,江南着实有点“热”——  在上海,由上海博物館推出的“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用文物艺术品呈现出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饶、人文荟萃的江南。  在苏州,“江南佳丽——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精品展”正在苏州博物馆内热展,它将明清画家笔下细细描摹的江南美人带到人们眼前,赏心悦目。  而西子湖畔的浙江省博物馆也曾在今年年初举办了“最忆是江南——湖州凡石桥宋元遗址出土文物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