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加速驶入“大航天”时代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mb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木制船体难抵侵蚀,食物尚不能长久保存,太多失败让人沮丧……但500多年前,对于未知之地的向往、对于巨大市场的渴求,仍驱使冒险者滑动船桨,拨开了壮阔的大航海时代。
  即便最大胆的先驱者也难以想象,有一天,人类将携带大航海基因,在更为壮阔的星辰大海,开启更为深远的征程:从老牌航天强国到新兴力量,从政府主导项目到私人商业航天,科技突飞猛进、资本跃跃欲试、生态日益完善……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探索时代——“大航天”时代正在来临。
  “国家队”踌躇满志
  “2019年将会是个‘太空年’。”摩根士丹利去年年底发表的一份报告断言。
  太空探索被列入多个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美国航天局去年9月发布“国家太空探索行动报告”,提出地月空间探索、再次载人登月、载人探索火星等战略目标;俄罗斯也正积极准备,计划逐步实施月球、火星和金星的探测等。
  除美俄等传统航天大国,新兴国家也迅速崛起。阿联酋计划2021年向火星发射无人探测器;沙特要向英国维珍集团旗下的太空公司投资10亿美元;印度宣布将在2022年前完成载人航天任务;以色列一家机构希望尽早发射首个私人登月探测器……
  中国航天捷报频传。在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之后,中国国家航天局1月14日宣布,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突破探测器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技术,还计划在2030年前实施火星探测、小行星、木星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
  不断提高的运载能力,是“大航天”时代的支柱。未来,美国航天局主导研发的下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最高载荷可达130吨;俄罗斯计划推出近地轨道运力达160吨的新“能源”火箭;而中国计划中的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将确保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在2030年前迈入世界一流梯队。
  新商机不断涌现
  摩根士丹利去年年底预计,在航天领域,产业、技术和资本筹集都将从2019年开始加速。到2040年,太空产业的经济规模将从目前的近4000亿美元提高到约1.1万亿美元。
  太空旅游、太空采矿、太空移民、在轨制造和卫星服务业……尽管实践起来仍是困难重重,但庞大的太空产业对民营资本有着难以抵挡的吸引力。一些世界大型风投公司、对冲基金、主权财富基金、主流养老基金等已经跃跃欲试。
  以太空采矿为例,不少航天大国已将获取月球矿产资源作为开发月球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美国,美国航天局正大力推动登月商业活动,甚至不惜牺牲大量政府主导的太空计划。美国还打算在月球附近建立轨道平台,并再次实现载人登月。
  也有声音认为小行星采矿才是首选。虽然很多人认为实施这一任务的障碍很多,但实际上,金融和技术障碍已经大幅减少。美国航天局已经开始实施捕获小行星的计划,未来可将小行星拖至地月系某个轨道,而一些企业正在研发小行星采矿技术。
  美国商务部指出,太空产业正处于“变革边缘”,而私企将可扮演更重要角色,甚至作為推动发展的引擎之一。
  大生态加速完善
  以往,铸就航天业的辉煌,通常需要举国之力。而在“大航天”时代,航天发展将呈现“非线性”的特点:运载工具、太空服务、应用开发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不分先后顺序,各类研发平行展开,整个产业四处开花,商业航天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生态更加完善。
  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可以实现一周内多次发射火箭,蓝色起源公司则计划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定居点。
  中国国家航天局多次表态鼓励商业航天有序发展。在美国举办多年的太空技术博览会上,2018年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企业的身影。这家名为“天仪研究院”的微小卫星公司成立仅有3年,但已有11颗卫星发射入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小卫星时代已经来临。卫星将越做越小,越做越便宜,功能越来越强,类似当年个人电脑的发展路径。
  “我们的愿景是,让航天触手可及,”天仪研究院首席执行官杨峰1月15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从2016年开始,中国在商业航天领域涌现出一批创业公司,如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随着新技术和新市场的出现,太空经济还出现了核心业务之外的其他增长领域,比如卫星数据利用、太空能源、小卫星捕捉、太空冶炼、太空制药、太空食品等,并催生出许多相关企业。
  可以说,“大航天”时代的大生态正在加速完善。
其他文献
掌声,雷鸣般的掌声;目光,无数的目光。人民大会堂,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现场。   年过八旬的刘永坦对这样的舞台并不陌生,他曾在1991年和2015年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不过,当站上2018年度最高科技奖的舞台,成为全场焦点时,观众对他却是陌生的。当他们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心里喊了一声:谁是刘永坦?   没有多少公众知道他,过去40年,他的周围始终是宁静的。  “外国都没人做过,你
期刊
近日,笔者从竹藤基因组学学术成果发布会上获悉:国际竹藤中心在竹藤基因组学方面取得突破性科研成果,首次成功破解了两种棕榈藤全基因组数据信息,并同时发布了最新毛竹高精度基因组数据。   国际竹藤中心主任江泽慧介绍,历经5年攻关,该中心在世界上首次破譯了黄藤和单叶省藤两种棕榈藤的全基因组信息,并持续维护、完善毛竹基因组到高精度的染色体水平,标志着我国竹藤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国家林业和草原
期刊
日前,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全球季节性气候最新信息》和《厄尔尼诺最新情况》称,2018年12月到2019年2月,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为75%~80%,预计不会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但即便如此,它仍可显著影响许多地区的降雨和温度,对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和公共卫生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并促使全球2019年温度上升。  中国是受厄尔尼诺影响较为显著的国家,未来厄尔尼诺还将如何演变?这种演变如何影响
期刊
近日,蒙古呼伦贝尔市第五届鄂伦春冰雪“伊萨仁”在鄂伦春自治旗开幕。“伊萨仁”为鄂伦春语,有集会、聚会之意。此次“伊薩仁”活动历时3个月,将陆续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民族情景服饰展演、冰雪娱乐、雪上冲浪等20余项活动。
期刊
新年伊始气温回升,大家这才从刺骨的寒冷里缓过神来。入冬以来,仅2018年12月,中央气象台就两次发布寒潮预警——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温显著,南方多地大雪纷飞,气温频刷入冬新低,甚至突破历史极值……有人质疑,不是全球变暖了吗,怎么还这么多寒潮?   如今,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2017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比1981年~2010年的平均值偏高0.46℃,高出工业化前水平约1.1℃,成为有
期刊
摘要:本文从利用好问题的形成,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探究空间,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不断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究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方法,由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解决。   关键词:探究;探究性学习;合作交流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期刊
近年来,重庆万盛经开区加快转型发展,实施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修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山体植被恢复、危岩治理、水资源恢复、土地整治等工程,提升环境面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让村庄美起來,让村民富起来”的路子。图为黑山镇鱼子岗村“鱼子水园”风景如画,充满诗情画意。
期刊
日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所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国际首台套“临床单细胞拉曼耐药性快检仪”。该设备可以在3小时内快速检验抗生素耐药性,耗时仅为传统方法的八分之一左右。   临床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遏制耐药性蔓延的前提与关键。但长期以来,由于无法摆脱病菌的培养与纯化过程,传统病原菌耐药性检测方法需要24至48小时,难以满足临床快速检测需求。开发基于原理创新的耐药性快检方法学已成为国际共性难题。   为
期刊
近日,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降下皑皑白雪。受冷空气影响,入冬之后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气温不断降低,具备了降雪条件。黄沙、白雪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绝美画面。
期刊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刘永坦、钱七虎摘取我国科技界最高奖励。大会现场全体起立对两位最高奖获得者鼓掌、致敬;最高奖获得者在主席台就座并为其他奖项获得者颁奖……这是一个国家对科研工作者的最高礼赞,这是一个民族对科技追求的最佳注解!   透视2018年度国家科技大奖,蜕变的种子不断孕育,创新的磅礴动能正在持续迸发。   看点一:磨“剑”砺“盾”,最高奖颁给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