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画廊”和“画店”的问题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eh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个月前上街,偶见一小画廊,便信步走入。画廊营业面积不过十余平方米,属于那种破墙开店的沿街住宅,卖油画也卖国画,还卖书法。一面墙下,两个学生模样的青年正坐在小凳上画油画,好像是在摹某位欧洲画家的作品。我心中好奇,便与老板聊起。老板乃一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言语间对绘画艺术也在行。他很坦然地告诉我,两位小青年是美院的学生,在他这儿打工,所谓打工,也就是为客户临摹些画。我问青年,画一幅画能挣多少钱?小伙子们腼腆地笑了,说一般小画可挣50~100元,大一点的更多些。正说着,一中年妇女来取画,我瞄了一眼,好像是幅临摹莫奈的《睡莲》的,约有一米见方。妇女付了两千多元挺开心地走了。我便与老板开玩笑道:“生意不错嘛。”老板竟也笑了,然后很谦虚地对我说:“这儿说是画廊,实际只是个画店。因为是自家的房子,没有房租,所以成本也低。”
  正说着,又有客人来取走了两幅画。老板招呼完客人后接着对我说,他卖的都是一些没有名气的画家的作品,主要是物美价廉。现在百安居里卖的行画大多在千元之上,他这些画总比那些行画强多了,价格也便宜,一幅30厘米×50厘米尺寸的只卖千元左右,所以老百姓都能接受。我仔细看了看他卖的那些画,大多还是认认真真,规规矩矩的。老板见我没接他的话,连忙解释道:“其实我们从来也没冒充什么搞艺术的,一是因为自己喜欢,二来也是挣钱养家。您刚才看到了,还有一些画是客户指定临摹的,这些画大多只卖几百元,老百姓也就认个漂亮,图个便宜。现在那些大画廊里卖的原创油画,起价都在万元以上,那是卖给投资客的,普通老百姓哪里买得起啊!”
  
  画廊本来就是卖画的专门店
  
  我当时觉得这位老板有点了不起。
  从这家小画廊出来后我想了一些问题,这家小得不能再小的画廊让我若有所悟,究竟是什么,一直没能想明白。直到不久前的上海秋季艺博会,看到报上一篇记者文章后,我才理出头绪来。
  这篇记者文章以很专业很搞艺术很搞投资的口气,批评沪上的画廊业,认为除了这次参展的某某某几家画廊外,大多数画廊只能被称为“画店”。因为这些画廊只是靠卖画谋生的商店,既不懂艺术,更不懂投资,言下之意是这些画廊没有资格被称为画廊。这使我想起了那位将自己的画廊称为“画店”的老板,想起了他说的那句话:“我们从来也没有冒充搞艺术的。”这真让我有点犯迷糊了:画廊与画店不过一字之差,真有那么多讲究吗?只卖画的就叫“画店”,打着“搞艺术”,“搞投资”旗号卖画的就叫“画廊”?可这就带出问题来了,好比你去肉铺买肉,本来只想买两斤蹄膀回来红烧。可卖肉的师傅先给你宣传了一番吃蹄膀的伟大意义和历史意义。然后又告诉你:猪肉属于大宗商品,养猪是需要一个周期的,因此肉价会随供求周期变化波动。为了投资理财,你应该在肉价低时多买一些,肉价高时你就有备无患了。碰到这样的事,你一定会厥倒:“哇,这肉铺怎么变成肉廊了!”所以西方人常自嘲“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其实,画廊还是画店本来就不是个问题。十几年前,上海的画廊几乎没有一家不承认自己只是个卖画的专门店的,也没有一家试图冒充艺术品推销机构或投资服务机构。但现在情况的确发生变化了。随着这些年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受前几年当代艺术疯狂炒作的影响,现在的确有相当一部分画廊不把自己当画店了。特别是那一大堆的画家工作室,更是个个都把自己当作“搞艺术,搞投资”的了。一方面,他们拼命挥舞着“艺术”和“投资”的大旗,想让自己手中的画作卖出超额利润来;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商业目的和商业身份,甚至不屑于与那些靠卖画为生的“画店”为伍。他们认为自己更艺术,更专业,更上档次。如此一来,上帝他老人家就又看到人类在思考了。
  本来。画廊经营有房租水电人工杂费,卖画赚钱也是天经地义。这与“肉廊”卖肉赚钱,“菜廊”卖菜赚钱的道理一样硬,没有什么说不出口的,更不是什么见不得人见不得光的事儿。在商言商,诚信经营,各人赚个人的钱就行了。就是那些画家们的工作室,你也可以公开说“卖画养家,挣钱发财”。根本用不着成天举着“艺术”、“投资”的大旗舞来舞去,一来太累,二来也太忽悠人了。当今中国绘画市场这付惨淡的情景,至少有一半是这帮不想当画店的画廊以及这些只想“搞艺术”,“搞投资”的艺术家们造成的。
  
  艺术品必受市场法则的制约
  
  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谈过一个常识性的观点:在市场上销售,以换取货币或其他等价物为目的的所有东西都是商品。画廊里卖的画当然也是商品。因此,无论你为它冠以何种名称,将其意义宣传得如何高尚,它仍然只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就必然要受到商品规律和市场法则的制约。这种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必须具备使用价值。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就是它的使用价值。脱离了使用价值,世界上没有一种商品的交易目的仅仅是为了投资。这告诉我们:市场上的画都是用来卖的,而人们买画主要是用来看的。因此,投资并不是艺术品交易的基本目的。
  第二,艺术品作为一种商品,其价值是可以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解释的。而艺术家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力,其劳动力价值是需要用天才和时间来验证的。过去的历史已经证明,大多数艺术家的作品并不具备投资价值,但这并不影响它的使用价值。这告诉我们:在艺术家的才能没有被市场确认,以及没有得到时间的检验之前,妄谈任何一位艺术家作品的投资价值和艺术价值本身就是一种类似于算命的行为。在这种时候舞动着“艺术”和“投资”的大旗,很像算命先生在舞动自己的招牌,形象很容易引人发笑。
  第三,尽管在现代社会中,商品的销售与推广力度有很大关系,但市场绝不可能接受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商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市场之手就会予以调节,如同这次让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崩盘一般。这告诉我们:在一个开放的流通的市场上,无论是画廊还是画店卖出去的画,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第四,随着人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品首先是作为一种与人民大众精神文化生活有关的商品进入市场的,而不是首先以投资产品的形态进入市场。这告诉我们:艺术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离开了普通民众的参与,艺术品市场根本就不可能发育成熟。
  第五,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艺术品也不例外。虽然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其价格变化,但它决不会因为你宣传了“艺术”,宣传了“投资”就变得更值钱。那种借着艺术品投资的名义拼命抬高价格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其直接后果就是将广大民众拒于门外。这造成了一种十分可笑的现象:一方面,艺术品市场变成了一个只有少数投资者参与的,由投机者和机构自炒自闹的一个越做越小的投机市场;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我们众多画廊,画家工作室坚持不懈地“做艺术”“做投资”,宁死不屈地不当“画店”,坚持只为投资者服务,只做投资客生意。连我们的艺博会都是年复一年地坚持“艺术:投资”的理念。这样,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成就了中国装饰画市场每年十几亿的销售额,而这些销售额中至少有一大半本来是应该由我们的画廊、由我们这些“搞艺术”的人来分享的。现在却便宜了那些卖装潢材料的。我们越是起劲地吆喝“艺术”,吆喝“投资”,他们的生意就越好!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们的画廊、画家工作室是否会产生一种聪明过头的感觉呢?所以上帝他老人家真的笑出声了。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画廊开成画店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在消费中投资,在欣赏中收藏本来就应该是我们坚持的方向。毕加索当年以20法郎一捆的价格卖画时,包括他自己在内,根本没有任何人能想到今后他的画能卖出天价。但是我知道:当年买毕加索那些“捆画”的人肯定不是为了投资的。
其他文献
眼看重阳佳节就要到了,老人和子女们又多了一项安排,就是让老人走出家门。寄情于山水之间,随意呼吸新鲜空气,尽兴养生。  “国庆黄金周的旅游价格都很高,节后价格一下子就回落了不少。而且,10月到12月都是旅游的好季节,重阳节前后舒适的天气情况非常适合老年人出门。可以说现在的消费者也精明了许多。”上海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刘先生笑着告诉记者。  而根据各家旅行社的初步统计,今年10月中下旬以后,包括接下来的
期刊
2009年前10个月内,邮市出现了让人惊诧的表现,在市场上出足风头10余年的新邮居然连连遭遇滑铁卢式的下跌,尤其是“十一”长假前那一幕新邮跳水的表现,令不少投资者心惊胆战,有些“庄控”品种在短短一周内即呈现价格被腰斩的表现,如“奥运会徽和吉祥物”不干胶小版张即从75元直线下挫到35元,“甲申猴”小版张更是在3天之内由75元暴跌至20元。表面看,庄家因资金问题而逃之夭夭,自然令所操控的邮票价格呈现自
期刊
陈先生目前处在尴尬的“过渡时期”。今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的他仍与父母同住,但在他的计划中,2010年上半年需要完成购房计划,并准备结婚,届时自然会离开父母重新组建小家庭。由于他和女友目前财务上仍然互相独立,所以无法以“家庭”为单位理清财务状况。因此他现在只能以自-己一个人为单位,做一份家庭财务规划,解决购房、买保险等当务之急。    工作稳定前景看好    在同龄人中,陈先生算比较幸运的
期刊
出生上海电影世家,在黄浦江边读小学、中学,然后去美国读大学,找到一个爱自己的美国丈夫,再回到中国投资拍电影……尽管日前坐在记者对面的邬君梅坦言自己对理财一窍不通;但说房价、论股票,再到夫妻理财,她总是妙语连珠。    “我觉得年轻人该争取做房奴、车奴,压力才是动力”、“我在家从不管钱,我这真是上海女人的耻辱”、“啃老族,一个愿啃一个愿挨,多幸福的事”、“慈善未必要捐钱。我觉得扫马路也是”……这是一
期刊
纸谓的红利股,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高分红股票。在经济复苏期,经济数据往往不太稳定,经济增长会有反复,从而导致市场出现经常性的波动。从国内外市场的历史数据来看,在波动市场中,由于有了红利的保护,高分红的红利股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更强,因此投资红利股,不仅能够充分受益经济复苏,而且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市场的波动性,并有望提高基金回报的稳定性。这也是这类基金较受投资者欢迎的主要原因。  红利基金一般会根据历史数
期刊
借助于房产抵押或是未使用的房贷额度,你就拥有了一张超级额度的信用卡,不仅可以享受免息期的优惠,免息期结束后还能以信用卡利率三分之一不到的成本支付贷款利息。近期,各家商业银行新推出的这项业务,让不少有短期资金周转需求的人眼前一亮。  在获批抵押贷款额度的同时,你也获得了一个超额的“透支额度”,虽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用卡,但在使用时和信用卡并没有两样——不仅可以通过刷卡把抵押贷款额度刷出来,还可以获
期刊
卢先生创办的工厂投入运营已经有三年的时间,去年的金融危机中,由外贸加工出口转为主攻国内市场,经营方向的调整让他成功地躲过了“一劫”。为了大力拓展国内的市场,卢先生对公司的市场部进行了扩充,希望借助于营销人员迅速在全国进行市场的铺设。  不过,随着这一市场策略的实施,卢先生也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出差之前,员工往往需要预支一笔出差费用,时间长了,占用的资金也达到了一定的数量。更麻烦的是,出差后员工们拿
期刊
“您好!请问是陈菲菲小姐吗?我是xx保险公司的电话回访员,工号5089,您现在方便接受保单回访吗?”接到这样的电话,陈小姐总是找个借口推说没空,“他们不就是想再推销保险嘛!”陈小姐说,曾有保险公司给她打去电话,声称电话回访,可实际上她根本没有购买过该公司的产品,对方旁敲侧击后最终表示有款新的产品值得推荐给她。“这样的情况不是一两次了,浪费我的时间不说,还很影响心情。”于是,现在无论哪家保险公司给陈
期刊
收藏,曾经被看作是有钱兼有闲人的精神天堂。有人收藏名画,有人收藏名曲,有人收藏名酒。有人收藏名车,如果还不过瘾,干脆就花大价钱收藏名人。过去有部电影,叫做《中锋在黎明前死去》,里面有个富商,就重金买断,收藏了一个足球中锋,类似罗伯特巴乔式的人物。人间万象,收藏什么的都有。现在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收藏不再是贵族们把守的神秘领地,转眼成了大众参与的精神盛宴与财富游戏。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有处处留墨的
期刊
跟投资股票一样,投资房产也要学会“换筹”。从未来发展看,房价上涨将告别“齐步走”的年代,各个板块的上涨幅度也不一样,有些板块存在缺陷,涨幅就会比较有限,而有些板块却蕴含巨大的升值潜力,因此为了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换筹”是一种可行的操作方式。另外,“换筹”还具有减少投资负担的作用。不管怎么说,房产投资通过适当的“换筹”,可以让投资者更轻松,或者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当然,“换筹”也是一项需要讲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