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活动过程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目标的贯彻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合作者,而且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调控者。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何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临风对月而渲染
在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除知识技能的传授交流外,更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互动交流。要使学生入情入境,亲近学习,首先教师必须是情感的基体。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和对生活的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同生活联系起来,产生情感共鸣,唯此,课堂教学才能金石为开。
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望月》一课时,首先就让孩子们读课题,怎么读?轻轻地读,柔柔地读,在孩子们梳理课文线索之后指名读“江中月”部分,评价即时生成——“读得好,慢慢地读,安详地读,你的朗读就像月亮一样安详。”渲染随即展开——“孩子们,假如你就在现场,就在这月光皎洁的晚上,面对着这样一片江天月色,你心中涌起的感受是什么?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内心的感受?”孩子们经这充满温情的月色一撩拨,仿佛都置身于江边岸上,于是,安详、宁静、清幽、空旷……独特的感受呼之欲出。
光有这一眼还远远不够,在“江中月”一段中,学生耳畔响起了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孩子们,其实在这样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你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月亮照耀的不仅仅是一条江,也许是十条、也许是百条、也许是千条,也许是万条。看,月亮出来了,月光和月色融入到了……”不等老师说完,“江面、江水中、江两岸、江天交界处”孩子们的感受如涓涓细流,成了一条条小溪。“孩子们,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天上的一轮明月照亮了大地上的无数条江,而无数条江中倒映着一个又一个清澈的明月。这就是‘江—中—月’。”
以上“江中月”的教学片段,老师借助孩子的生活体验,巧用语言加以渲染,先确立孩子“江边对月”的个性感受,然后启发孩子想象“月照千江”的旷达情景,再顺势导入“千江映月”的奇丽景观。不难看出,临风对月,靠的就是杨柳岸、晓风、虫鸣、渔火、客船等不眠之夜的眼,靠的就是老师善于捕风捉影的眼,靠的就是孩子天生猎奇好胜的心,有了这脉脉含情的心眼,只需老师稍一泼洒,就如春风拂塘般漾起袅袅波纹而渲染开去。
二、遥遥相对而移植
从“缘事而发”的《诗三百》到“为人生”的五四新文学,汉语文从未悖离它的人文性特点。浓厚的文化氛围,决定了汉语文教育的人文特征,而语文教学的人文特征,又决定了教学中的传承与转合。“秦时明月汉时关”或许让人悲壮于岁月的更迭、历史的变迁、物是人非的怅然,或许让人惊讶于“月亮文化”的绵延横亘、经久不衰。让学生在中国的月亮文化中漫步、陶醉、撷取,从而传承中国的月亮文化,让这种特有的文化亘古不息,则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在此时此地遥望彼时彼地,去对视,去对望,去对话,去对照,去对比。遥遥相对,斯人斯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物同此境境随情迁。
在教学“诗中月”片段时,老师让学生逐句逐句读,仔细观察每句诗中都嵌着的一个月字,再细细品读,发现虽然诗人们望着的是同一个月亮,但是他当时的心情、感受、体会却各不同。让孩子们将能反映诗人心情的动词圈出来。孩子们找到了“呼、问、疑、近、愁、思”,老师启迪孩子跨越千年,穿梭时空,走进诗句,与月对话:“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那是怎样的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你在问什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什么而疑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个“近”字,点出的是诗人心中的什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面对的“对”,无言以对的“对”。对入你眼中的月亮在愁什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为何而思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遥遥相对,并非可望不可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驻足字里行间,与文字对望,与古人先哲交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只有当文化主体与生命个体产生了交集,人的情感才能将文字唤醒,让思维灵动,移植的情感方能在新的土壤中孕育生发!
三、形影相对而凝练
不同的人对同一文本的感受与理解可以不尽相同,阅读者的个性理解应该得到尊重。换言之,阅读理解可以有个性化的解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西方语言。文本是有形的,学生是鲜活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一旦形成,任何解读都是形影不离的。于教师而言,形影相对时的印象或叠加,或相斥,或交融,或剥离……关键是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机联系,再生创造,凝练升华。
“心中月”教学片段,在品读“诗中月”“心中月”之后,老师带领学生揣摩作者如何观察、表达,进而指导学生模仿课文“写月就是月”的技法描述最近的一次“望月”。为了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打开学生的想象之门,老师下足了工夫。首先引进朱自清等名家描写月亮的经典语段,或深情朗读,或摘句欣赏,在语言的品悟中张开想象之翼。然后用充满情感的话语激活学生的回忆:“也许你就在自家的阳台上望月,也许你来到空旷的草地上望月,也许你来到了钱塘江大堤旁望月,也许你来到了高高的山顶上望月。看,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音乐随之响起,学生在音乐声中写话。月影婆娑,人影绰绰,月之形影,跃然纸上。老师没有戛然而止,而是用他排比句式的话语与情感,恍若清辉与江水,潺潺而下。他继续引领孩子探究散文作者赵丽宏的写作意图,引领孩子经历一次次肯定,再一次次否定,又一次次肯定的过程。学生由此深入文本内核,沉浸语言,最终,他激励孩子读出了“自己的月”,凝炼出中国式的个性文化解读——“千江有水千江月”!
整个过程,既切合课文情境,又形象可感,更可贵的是,老师达成这一课程目标不是僵直生硬地提供陈述性知识,而是了然无痕地渗透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师“教”的方式主要不是“讲”,而是“导”,导之以方向、以路径、以情趣;学生学的方式主要是“做”,是经历,是实践,是运用。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多元的,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也是多样的,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体察文本差异,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灵活有效的教学,真正做到“适合的才是有用的,有效的才是最佳的”。对酒当歌,慨当以慷;望月兴叹,调高论阔;对景挂画,锦上添花!
一、临风对月而渲染
在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除知识技能的传授交流外,更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互动交流。要使学生入情入境,亲近学习,首先教师必须是情感的基体。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和对生活的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同生活联系起来,产生情感共鸣,唯此,课堂教学才能金石为开。
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望月》一课时,首先就让孩子们读课题,怎么读?轻轻地读,柔柔地读,在孩子们梳理课文线索之后指名读“江中月”部分,评价即时生成——“读得好,慢慢地读,安详地读,你的朗读就像月亮一样安详。”渲染随即展开——“孩子们,假如你就在现场,就在这月光皎洁的晚上,面对着这样一片江天月色,你心中涌起的感受是什么?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内心的感受?”孩子们经这充满温情的月色一撩拨,仿佛都置身于江边岸上,于是,安详、宁静、清幽、空旷……独特的感受呼之欲出。
光有这一眼还远远不够,在“江中月”一段中,学生耳畔响起了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孩子们,其实在这样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你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月亮照耀的不仅仅是一条江,也许是十条、也许是百条、也许是千条,也许是万条。看,月亮出来了,月光和月色融入到了……”不等老师说完,“江面、江水中、江两岸、江天交界处”孩子们的感受如涓涓细流,成了一条条小溪。“孩子们,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天上的一轮明月照亮了大地上的无数条江,而无数条江中倒映着一个又一个清澈的明月。这就是‘江—中—月’。”
以上“江中月”的教学片段,老师借助孩子的生活体验,巧用语言加以渲染,先确立孩子“江边对月”的个性感受,然后启发孩子想象“月照千江”的旷达情景,再顺势导入“千江映月”的奇丽景观。不难看出,临风对月,靠的就是杨柳岸、晓风、虫鸣、渔火、客船等不眠之夜的眼,靠的就是老师善于捕风捉影的眼,靠的就是孩子天生猎奇好胜的心,有了这脉脉含情的心眼,只需老师稍一泼洒,就如春风拂塘般漾起袅袅波纹而渲染开去。
二、遥遥相对而移植
从“缘事而发”的《诗三百》到“为人生”的五四新文学,汉语文从未悖离它的人文性特点。浓厚的文化氛围,决定了汉语文教育的人文特征,而语文教学的人文特征,又决定了教学中的传承与转合。“秦时明月汉时关”或许让人悲壮于岁月的更迭、历史的变迁、物是人非的怅然,或许让人惊讶于“月亮文化”的绵延横亘、经久不衰。让学生在中国的月亮文化中漫步、陶醉、撷取,从而传承中国的月亮文化,让这种特有的文化亘古不息,则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在此时此地遥望彼时彼地,去对视,去对望,去对话,去对照,去对比。遥遥相对,斯人斯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物同此境境随情迁。
在教学“诗中月”片段时,老师让学生逐句逐句读,仔细观察每句诗中都嵌着的一个月字,再细细品读,发现虽然诗人们望着的是同一个月亮,但是他当时的心情、感受、体会却各不同。让孩子们将能反映诗人心情的动词圈出来。孩子们找到了“呼、问、疑、近、愁、思”,老师启迪孩子跨越千年,穿梭时空,走进诗句,与月对话:“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那是怎样的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你在问什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什么而疑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个“近”字,点出的是诗人心中的什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面对的“对”,无言以对的“对”。对入你眼中的月亮在愁什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为何而思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遥遥相对,并非可望不可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驻足字里行间,与文字对望,与古人先哲交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只有当文化主体与生命个体产生了交集,人的情感才能将文字唤醒,让思维灵动,移植的情感方能在新的土壤中孕育生发!
三、形影相对而凝练
不同的人对同一文本的感受与理解可以不尽相同,阅读者的个性理解应该得到尊重。换言之,阅读理解可以有个性化的解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西方语言。文本是有形的,学生是鲜活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一旦形成,任何解读都是形影不离的。于教师而言,形影相对时的印象或叠加,或相斥,或交融,或剥离……关键是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机联系,再生创造,凝练升华。
“心中月”教学片段,在品读“诗中月”“心中月”之后,老师带领学生揣摩作者如何观察、表达,进而指导学生模仿课文“写月就是月”的技法描述最近的一次“望月”。为了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打开学生的想象之门,老师下足了工夫。首先引进朱自清等名家描写月亮的经典语段,或深情朗读,或摘句欣赏,在语言的品悟中张开想象之翼。然后用充满情感的话语激活学生的回忆:“也许你就在自家的阳台上望月,也许你来到空旷的草地上望月,也许你来到了钱塘江大堤旁望月,也许你来到了高高的山顶上望月。看,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音乐随之响起,学生在音乐声中写话。月影婆娑,人影绰绰,月之形影,跃然纸上。老师没有戛然而止,而是用他排比句式的话语与情感,恍若清辉与江水,潺潺而下。他继续引领孩子探究散文作者赵丽宏的写作意图,引领孩子经历一次次肯定,再一次次否定,又一次次肯定的过程。学生由此深入文本内核,沉浸语言,最终,他激励孩子读出了“自己的月”,凝炼出中国式的个性文化解读——“千江有水千江月”!
整个过程,既切合课文情境,又形象可感,更可贵的是,老师达成这一课程目标不是僵直生硬地提供陈述性知识,而是了然无痕地渗透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师“教”的方式主要不是“讲”,而是“导”,导之以方向、以路径、以情趣;学生学的方式主要是“做”,是经历,是实践,是运用。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多元的,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也是多样的,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体察文本差异,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灵活有效的教学,真正做到“适合的才是有用的,有效的才是最佳的”。对酒当歌,慨当以慷;望月兴叹,调高论阔;对景挂画,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