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景挂画 锦上添花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aun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活动过程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目标的贯彻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合作者,而且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调控者。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何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临风对月而渲染
  在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除知识技能的传授交流外,更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互动交流。要使学生入情入境,亲近学习,首先教师必须是情感的基体。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和对生活的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同生活联系起来,产生情感共鸣,唯此,课堂教学才能金石为开。
  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望月》一课时,首先就让孩子们读课题,怎么读?轻轻地读,柔柔地读,在孩子们梳理课文线索之后指名读“江中月”部分,评价即时生成——“读得好,慢慢地读,安详地读,你的朗读就像月亮一样安详。”渲染随即展开——“孩子们,假如你就在现场,就在这月光皎洁的晚上,面对着这样一片江天月色,你心中涌起的感受是什么?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内心的感受?”孩子们经这充满温情的月色一撩拨,仿佛都置身于江边岸上,于是,安详、宁静、清幽、空旷……独特的感受呼之欲出。
  光有这一眼还远远不够,在“江中月”一段中,学生耳畔响起了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孩子们,其实在这样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你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月亮照耀的不仅仅是一条江,也许是十条、也许是百条、也许是千条,也许是万条。看,月亮出来了,月光和月色融入到了……”不等老师说完,“江面、江水中、江两岸、江天交界处”孩子们的感受如涓涓细流,成了一条条小溪。“孩子们,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天上的一轮明月照亮了大地上的无数条江,而无数条江中倒映着一个又一个清澈的明月。这就是‘江—中—月’。”
  以上“江中月”的教学片段,老师借助孩子的生活体验,巧用语言加以渲染,先确立孩子“江边对月”的个性感受,然后启发孩子想象“月照千江”的旷达情景,再顺势导入“千江映月”的奇丽景观。不难看出,临风对月,靠的就是杨柳岸、晓风、虫鸣、渔火、客船等不眠之夜的眼,靠的就是老师善于捕风捉影的眼,靠的就是孩子天生猎奇好胜的心,有了这脉脉含情的心眼,只需老师稍一泼洒,就如春风拂塘般漾起袅袅波纹而渲染开去。
  二、遥遥相对而移植
  从“缘事而发”的《诗三百》到“为人生”的五四新文学,汉语文从未悖离它的人文性特点。浓厚的文化氛围,决定了汉语文教育的人文特征,而语文教学的人文特征,又决定了教学中的传承与转合。“秦时明月汉时关”或许让人悲壮于岁月的更迭、历史的变迁、物是人非的怅然,或许让人惊讶于“月亮文化”的绵延横亘、经久不衰。让学生在中国的月亮文化中漫步、陶醉、撷取,从而传承中国的月亮文化,让这种特有的文化亘古不息,则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在此时此地遥望彼时彼地,去对视,去对望,去对话,去对照,去对比。遥遥相对,斯人斯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物同此境境随情迁。
  在教学“诗中月”片段时,老师让学生逐句逐句读,仔细观察每句诗中都嵌着的一个月字,再细细品读,发现虽然诗人们望着的是同一个月亮,但是他当时的心情、感受、体会却各不同。让孩子们将能反映诗人心情的动词圈出来。孩子们找到了“呼、问、疑、近、愁、思”,老师启迪孩子跨越千年,穿梭时空,走进诗句,与月对话:“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那是怎样的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你在问什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什么而疑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个“近”字,点出的是诗人心中的什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面对的“对”,无言以对的“对”。对入你眼中的月亮在愁什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为何而思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遥遥相对,并非可望不可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驻足字里行间,与文字对望,与古人先哲交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只有当文化主体与生命个体产生了交集,人的情感才能将文字唤醒,让思维灵动,移植的情感方能在新的土壤中孕育生发!
  三、形影相对而凝练
  不同的人对同一文本的感受与理解可以不尽相同,阅读者的个性理解应该得到尊重。换言之,阅读理解可以有个性化的解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西方语言。文本是有形的,学生是鲜活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一旦形成,任何解读都是形影不离的。于教师而言,形影相对时的印象或叠加,或相斥,或交融,或剥离……关键是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机联系,再生创造,凝练升华。
  “心中月”教学片段,在品读“诗中月”“心中月”之后,老师带领学生揣摩作者如何观察、表达,进而指导学生模仿课文“写月就是月”的技法描述最近的一次“望月”。为了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打开学生的想象之门,老师下足了工夫。首先引进朱自清等名家描写月亮的经典语段,或深情朗读,或摘句欣赏,在语言的品悟中张开想象之翼。然后用充满情感的话语激活学生的回忆:“也许你就在自家的阳台上望月,也许你来到空旷的草地上望月,也许你来到了钱塘江大堤旁望月,也许你来到了高高的山顶上望月。看,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音乐随之响起,学生在音乐声中写话。月影婆娑,人影绰绰,月之形影,跃然纸上。老师没有戛然而止,而是用他排比句式的话语与情感,恍若清辉与江水,潺潺而下。他继续引领孩子探究散文作者赵丽宏的写作意图,引领孩子经历一次次肯定,再一次次否定,又一次次肯定的过程。学生由此深入文本内核,沉浸语言,最终,他激励孩子读出了“自己的月”,凝炼出中国式的个性文化解读——“千江有水千江月”!
  整个过程,既切合课文情境,又形象可感,更可贵的是,老师达成这一课程目标不是僵直生硬地提供陈述性知识,而是了然无痕地渗透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师“教”的方式主要不是“讲”,而是“导”,导之以方向、以路径、以情趣;学生学的方式主要是“做”,是经历,是实践,是运用。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多元的,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也是多样的,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体察文本差异,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灵活有效的教学,真正做到“适合的才是有用的,有效的才是最佳的”。对酒当歌,慨当以慷;望月兴叹,调高论阔;对景挂画,锦上添花!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一般分为初读和深读两个阶段,初读阶段一般解决写了什么,深读阶段一般解决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对于精读课文,我们一般在第一课时进行初读,在第二课时进行深读;略读课文的教学虽然只用一个课时,但依然是先初读后深读。解决写了什么从另一种角度讲就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有的老师让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往往形式单一。读了课文后,老师问学生:“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这种方式偶尔
濃郁的色彩搭配鲜明的线条,共同勾勒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造型感,将人瞬间带回装饰艺术运动喧嚣直上的百年前。
理想的语文课堂究竟是什么样子?  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文课堂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名山,是一汪充满情感波澜的海洋,因此,好的语文课堂应该真情无限,情满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也是情感教学,理想的语文课堂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心理学家指出:“内在的情感智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对人的
数学对学生来说,就是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因此,数学教学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把数学与学生的原有经验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与此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逐步学会数学地思考。  【案例】张大伯在他家的院墙边用篱笆围了一个鸡圈,已知篱笆的总长是24米,请你帮他设计一下,应
如果你生长在罗马这样的城市,经历文艺复兴、巴洛克艺术的洗礼,沉浸在浓厚的艺术氛围,转过街角便能邂逅壮观的喷泉与雕塑,怎能不对它数百年经久不衰的美心生感叹。正是罗马如此深厚的底蕴,让扎根于斯的Bvlaari在不断发掘永恒之城的故事之余,一次又一次以创新的作品来述说与当下的连接,全新推出的Barocko高级珠宝系列便是如此。  在品牌创意总监LuciaSilvestri眼中,再次发现自己生活的城市之美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当老师宣布要做游戏时,学生“信心百倍”“振臂高呼”,但事实上,所看到和进行的往往是数学趣题或思维训练,学生顿时“万分失望”“唉声叹气”。看来是习题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正如席勒所说:“发挥人类才能的理想环境是游戏的庭院,人类的卓越性与创造性的源泉是人类之中的孩童。”这话值得我们深思。  为什么游戏具有神奇的诱人力量?伽达默尔认为:游戏真正的主体是游戏本身,而非游戏者,
“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轻波……”作为一名教师,多么希望能寻找到这样的一滴雨露、一缕春风、一片落叶,多么希望它能真正滋润我们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孩子随着春风快乐舞蹈,使孩子的生活由此荡漾开一圈又一圈美丽的涟漪。  渐渐地,我们发现集雨露、春风、落叶优点于一身,能真正让学生变得美丽动人、生机盎然的不是题海战术,而是阅读。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
设计理念:“啄”个小小的“洞眼”看文本,紧扣“情义”一词,围绕文题、文眼来理文路,品文采,教学中采用“以读代讲”“品词析句”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朗读,注重有特色的句子让学生加以品味,让学生的情感随文跌宕起伏、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字,内化感情。学生轻松自由地穿行于长文之中,沿着文字的血脉,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设计中弥漫着浓浓的品文析句气氛,潜心会文的语文味,读、思、品、说、写都得到了训练,
JonathanANDERSON  谈让他不忍释卷的Bret Easton Ellis的小说  “从小到大,我一直对Bret Easton Ellis在LessThanZero(1985年)一书中所刻画的人物类型深为着迷。它提炼凝聚了永恒时光中有趣的短暂瞬间,就像在我年轻时埋下的一粒时间胶囊。我当时在机场买下它,而它也是我那天读的第一一本书。它让我想起了我第一次独自走向世界的时刻。”Donatel
在英國乡间这座优美的花园中,桌子上的三明治被摆成完美的圆形,烤饼、果酱和凝脂奶油堆成了一个个“小山”,茶水从银色茶壶中缓缓流出,孩子们在草地上嬉笑玩耍,与四只毛茸茸的吉娃娃闹成一团,大人们则心满意足地坐在“品茶角”的藤椅上。在这个小小的圆形户外空间,地面是经过平整处理的草地,四周围着一圈修剪成型的山毛榉树……眼前这片迷人的英国乡村风景的“创造者”是Claudia Rothaermere,她从装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