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全面启动“文艺两新”调研普查工作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s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文艺两新”工作是深化文联改革,切实保持和增强文联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必然要求;是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文艺界行风建设,发挥文联组织在行业建设中主导作用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全国文联“文艺两新”工作座谈会和省文联八届四次全委会精神,加强全州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的调研普查工作,州委宣传部、州文联于8月24日联合召开了由州民政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管领导及州委宣传部文艺和宣教科长、文改办主任、12县市委宣传部联系文联工作副部长、12县市文联主席、州级12个文艺家协会主席以及州文联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全面启动“文艺两新”调研普查工作.
其他文献
春末的天空明显开始有了夏日的痕迹,气温骤升。恰逢周六,我决定出去转转,享受这片刻的休憩。一时兴起,竟想不出去往何处。寻思着,不如随季节而动。绿意盎然的诗意情境,既顺应春华秋实的自然发展,又完成人心灵的“光合作用”。  于是,我的脑海中不经意间奔跃其影:田园。遂将一个笼统的概念果断还原到具体的事物之上:剑湖。把搁置一年多、已蒙尘的自行车重新冲洗一遍,简单防晒后,推门外出,头顶上,万里无云。虽与西藏的
期刊
水 珍  清晨,水珍从老房那边走出来,又在路边站住了。  天色还很朦胧,整片果园像浸在湿影剂里,正在一点一点地显现。水珍凝神地看,先是看到了梨树,后是看到了梨花。  从梨树到梨花,这中间没有过渡。那些梨花像是躲在黎明的大幕背后,它们看到水珍走出了院子,就呼啦啦地显现出来。如此水珍就被感动了,她转动着脑袋朝四周望去,那梨花已是满天满地。  在水珍的意识里,梨花是很容易让人坠入玄想的,她其实不必这么感
期刊
品读无为寺  登大理苍山,无为寺是必须去的。女儿这样一说,更坚定了我的想法。来大理前,我查阅了一下大理历史,特别是那句“看尽了风花雪月,看不尽苍山无为”。有道是:“有为无为,有岸无岸,身居龙渊,心达彼岸。”单从字面上看,就会让我们对大理人的智慧心生敬仰。作为打卡大理相对小众的景点,那宁静淡远的禅韵,像清风一样穿越迷茫的岁月,又像流水一样浸润着思想。  听人们说,大理国时代,曾有10位皇帝在无为寺出
期刊
8月11日上午,州委书记杨国宗到州委宣传部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凝聚强大思想合力,奋力推动新时代大理宣传思想工作高质量发展.
期刊
鸡足山我已经去了两次,每次去都带着极为虔诚的心情,所谓心之所想,言行俱焉。所以第一次去就把车停在了住宿的酒店,从检票口开始一步一步走到了金鼎寺,期间没有骑马、没有坐缆车,大概用时4个半个小时的时间。可惜天气骤变,山顶云雾缭绕,回望来处云雾蒙蒙。自然是跪拜、许愿和参观,记忆最为深刻的是金殿居然用了高纯度黄金,当真是金光闪闪,装饰精美,名不虚传。花5块钱喝一杯放了核桃碎屑的红糖姜汤,竟是满口溢香,热气
期刊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刚刚抵挡住吐蕃军队的异牟寻得到了一次难得的休息时间,于是他带着儿子寻阁劝去往长安面圣.他们此行的任务,一为表忠,二为贺捷,三即为向唐皇进献一部乐舞——《南诏奉圣乐》.rn“紫殿初筵列,彤庭广乐张”“共此欢娱事,千秋乐未央.”大明宫中象征着祥瑞的麟德殿上,通明的烛火在光滑如洗的铜镜反射下,让大殿沐浴在庄严的金色中.在众人山呼万寿无疆声中,唐德宗以无上威严的仪态拾级而上,端坐于御座.此时,带有南诏特色的乐舞声响起,64名舞伎手持羽扇,于金鼓声中,用独特的舞姿,在舞池的地面上踏出“
期刊
巍宝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城东南面约10公里处,面积约19.4平方公里,南依太极顶,西邻阳瓜江,东连五道河,北与大理点苍山遥望。据史料记载,巍宝山在汉代就有孟优(孟获之兄)道士在山中传教。据明代谢肇淛《滇略》卷六记载,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曾到巍宝山传教。明清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的道人移住巍宝山,明末清初,很多道士进入巍宝山隐居修炼,收徒传教,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新建和扩建。清代巍宝山道教发展
期刊
常言道,青年人热心谈论未来,老年人喜欢回忆过去。难怪我过了古稀之年,就常常跟人谈起我在党校工作的那十年峥嵘岁月。党校,顾名思义,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共产党最早以党校的名义培养干部始于1923年11月在安源开办的“安源党校”,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所党校。而大理地区创办党校,那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30年之后了。党校工作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到方方面面,还真不知从何说起
期刊
我和儿子去凤阳邑的时候,天空飄起了小雨,微微细雨中,古村落就多了几分朦胧的感觉,多了几分古香古色的意韵。这纤纤细细的、温温柔柔的雨丝轻易地就把我带进了历史的轮回中了。其实,凤阳邑由于在太和古城北,很早就进入官私文献了。只是民国以前它不叫凤阳邑,而是叫砖窑。原来,凤岗由红黏土堆积而成,适合烧砖造瓦,很早就有人在此建窑烧砖。南诏,建太和、羊苴咩、三塔、蛇骨塔等古城、古塔期间,把凤岗砖窑扩建成72座之多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