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我国的国学,语文对于任何人的一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具有生命的文化。而我国的应试教育却只看到了语文应试的一面,忽略了语文人文的层次,这就导致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缺乏了应有的语文味,而最终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只是一种被动的复制。
关键词:语文味 传统教学 课堂教学
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师生的互动活动、感悟情感、体会言语以及理解文章等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陶醉的感觉。而这种语文味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种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造语文味尤为重要。
一、“语文味”的现状
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思维的影响,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偏差,由于语文教师个体素质和理论修养上的差异……不少语文课堂,仍然枯燥乏味——“语文味”依然远离我们的语文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教学大纲到教材文本,语文教育仍不能完全排斥政治因素。语文的教化作用,是要教出学生情感、美感和语感的同时,积淀传统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主要是人文精神和文学功能的张扬,而绝不是政治仆化语文。虽然新课改这种现象正逐步改观,但这种现象仍客观存在。其次,语文文本解读仍有教条化和概念化现象存在。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是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的过程。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的、强大的解释体系,再加上我们部分教师的思维定势和陈腐观念,使得他们在经典文本的解读中依然存在教条化、僵化、单一、概念化,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个无形的框框里面。另外,我们有的语文课堂仍缺乏激情,缺乏美感。我们不少语文课还是在枯燥的说教中,教师感情内敛,表情僵硬,语言干瘪,声调平缓;学生目光呆滞,神游物外,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一堂课下来,老师喊累,学生也乏味。其实我们很多教师不乏学识,不乏内涵,也算得上感情丰富,但缺乏的是激情,是感染,是“煽情”,是韵律,是美感。缺乏用情感激荡课堂,用美感震撼课堂。最后,新课改下“综合性学习”也产生了一些误区:语文老师应成为“杂家”。语文教师也不应该成为“杂家”。如我们有一位老师在讲解科普文章,对于文中涉及诸多科学术语,花了近半节课的时间,介绍这些术语及它们的关系,运用多媒体投影出结构图,等等。这位老师确实是在开展“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的“综合性学习”,但这些知识是否就要语文教师来解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培养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但语文教学决不能越俎代庖。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味创造策略
(1)读出语文味。从古至今,对于语文的学习都包括朗读背诵,因为朗读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书中的内容以及语言的利用等,从孔子时代到如今科技时代,朗读一直是可以让学生了解内容并且在其中读出语文味的重要手法之一。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朗读是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内容的必然手段,诗歌中的狂放、忧伤、思念,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环境特征等诸多情感都可以凭借朗读去认识;对于非文学类的作品,朗读也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熟悉,为以后理解文章做好坚实基础。
(2)融入“人文味”。一位哲人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而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课堂上,我们的语文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展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树立“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高尚人格……使学生树立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患“精神软骨病”。
(3)注入“人情味”。全国著名教师于漪曾说:“我的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这说明了教师首先要在备课过程中自己先被感动,只有对讲课内容有了发自内心的感情,讲课时才能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此其一。其二,教师要善用课堂教学语言,要富有感情色彩。对不同的课文内容,要有不同的情调,应用相应的语言给予表达。或感情奔放,或脉脉含情,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付出真情,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与作品、作者的情融为一体,产生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如历其境的艺术之感,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4)通过品味内涵创造语文味。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或者诗词歌赋中都包含了作者的真挚情感,所以每一部作品都有具有其独特的情感。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兼顾,除了教授学生如何利用语文之外,更要引导学生去解读每一个作品中的真实情感,以及从中学到一些感悟,由此可以最大化的创造语文味。不仅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己首要就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含义,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的尊重作者、尊重编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的解读文章,通过交流引领学生走到文章之中,去感触文章的情感、文章的灵魂。而通过这种交流和引导,课堂上的语文味就会自然的生成。
(5)通过师生的互动创造语文味。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语文味也可以来自于教学活动本身。任何充满语文味的课堂都会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激烈争论、思考、研究,这种具有意义的互动活动,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场针对文章的辩论,双方以荆轲刺秦王的方式对错以及价值进行讨论,并且教师在活动中担任引导、解释的角色。通过这种课堂活动,学生的情绪都会保持愉快,而愉快的情绪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思考,思考的越深刻,所得到的感悟和知识就会更多。
三、结束语
语文味对于语文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语文教师则是教学课堂的掌舵人,所以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不断的提高课堂的语文味,让学生不再只将语文学习当做考试的科目,而是一种真正的理解、一种真正的感悟,最终达到一种真正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莉,翟启明.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08)
[2]秦淑玲.浅谈教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12)
[3]楚晓敏.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魅力中国.2008(15)
关键词:语文味 传统教学 课堂教学
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师生的互动活动、感悟情感、体会言语以及理解文章等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陶醉的感觉。而这种语文味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种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造语文味尤为重要。
一、“语文味”的现状
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思维的影响,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偏差,由于语文教师个体素质和理论修养上的差异……不少语文课堂,仍然枯燥乏味——“语文味”依然远离我们的语文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教学大纲到教材文本,语文教育仍不能完全排斥政治因素。语文的教化作用,是要教出学生情感、美感和语感的同时,积淀传统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主要是人文精神和文学功能的张扬,而绝不是政治仆化语文。虽然新课改这种现象正逐步改观,但这种现象仍客观存在。其次,语文文本解读仍有教条化和概念化现象存在。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是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的过程。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的、强大的解释体系,再加上我们部分教师的思维定势和陈腐观念,使得他们在经典文本的解读中依然存在教条化、僵化、单一、概念化,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个无形的框框里面。另外,我们有的语文课堂仍缺乏激情,缺乏美感。我们不少语文课还是在枯燥的说教中,教师感情内敛,表情僵硬,语言干瘪,声调平缓;学生目光呆滞,神游物外,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一堂课下来,老师喊累,学生也乏味。其实我们很多教师不乏学识,不乏内涵,也算得上感情丰富,但缺乏的是激情,是感染,是“煽情”,是韵律,是美感。缺乏用情感激荡课堂,用美感震撼课堂。最后,新课改下“综合性学习”也产生了一些误区:语文老师应成为“杂家”。语文教师也不应该成为“杂家”。如我们有一位老师在讲解科普文章,对于文中涉及诸多科学术语,花了近半节课的时间,介绍这些术语及它们的关系,运用多媒体投影出结构图,等等。这位老师确实是在开展“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的“综合性学习”,但这些知识是否就要语文教师来解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培养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但语文教学决不能越俎代庖。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味创造策略
(1)读出语文味。从古至今,对于语文的学习都包括朗读背诵,因为朗读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书中的内容以及语言的利用等,从孔子时代到如今科技时代,朗读一直是可以让学生了解内容并且在其中读出语文味的重要手法之一。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朗读是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内容的必然手段,诗歌中的狂放、忧伤、思念,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环境特征等诸多情感都可以凭借朗读去认识;对于非文学类的作品,朗读也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熟悉,为以后理解文章做好坚实基础。
(2)融入“人文味”。一位哲人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而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课堂上,我们的语文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展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树立“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高尚人格……使学生树立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患“精神软骨病”。
(3)注入“人情味”。全国著名教师于漪曾说:“我的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这说明了教师首先要在备课过程中自己先被感动,只有对讲课内容有了发自内心的感情,讲课时才能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此其一。其二,教师要善用课堂教学语言,要富有感情色彩。对不同的课文内容,要有不同的情调,应用相应的语言给予表达。或感情奔放,或脉脉含情,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付出真情,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与作品、作者的情融为一体,产生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如历其境的艺术之感,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4)通过品味内涵创造语文味。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或者诗词歌赋中都包含了作者的真挚情感,所以每一部作品都有具有其独特的情感。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兼顾,除了教授学生如何利用语文之外,更要引导学生去解读每一个作品中的真实情感,以及从中学到一些感悟,由此可以最大化的创造语文味。不仅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己首要就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含义,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的尊重作者、尊重编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的解读文章,通过交流引领学生走到文章之中,去感触文章的情感、文章的灵魂。而通过这种交流和引导,课堂上的语文味就会自然的生成。
(5)通过师生的互动创造语文味。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语文味也可以来自于教学活动本身。任何充满语文味的课堂都会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激烈争论、思考、研究,这种具有意义的互动活动,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场针对文章的辩论,双方以荆轲刺秦王的方式对错以及价值进行讨论,并且教师在活动中担任引导、解释的角色。通过这种课堂活动,学生的情绪都会保持愉快,而愉快的情绪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思考,思考的越深刻,所得到的感悟和知识就会更多。
三、结束语
语文味对于语文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语文教师则是教学课堂的掌舵人,所以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不断的提高课堂的语文味,让学生不再只将语文学习当做考试的科目,而是一种真正的理解、一种真正的感悟,最终达到一种真正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莉,翟启明.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08)
[2]秦淑玲.浅谈教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12)
[3]楚晓敏.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魅力中国.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