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烂学生手机,谁给学校的权力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zvm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带手机上学可不可以,是近些年来人们热议的话题。从学校管理角度出发,许多学校是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的,原因之一是怕学生玩游戏耽误学习。而从许多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是赞同带手机上学的,一方面拥有电子产品是现代公民的权利,一方面便于跟家长进行联系。
  不过,作为家长来讲,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他们也是赞同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的。但是话说回来,即便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理由充足,学校也应该采取劝说引导的做法,让学生心悦诚服地将手机放在家中。退一步说,即便是发现学生带手机上学,学校也完全可以予以没收,等学期结束或者学生毕业之时再还给学生,而不是强行砸烂销毁。
  须知,手机属于学生的私有财產,根据物权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销毁他人物品的资格和权力,学校销毁学生手机已经涉嫌违反物权法,学生可以依据法律进行上诉。而学校当众销毁学生手机,不仅违反法律,也伤害了学生尊严。面对销毁自己物品的场面,学生不仅仅失去一个心爱的物件,还会体会到“自己的物品自己竟不能做主”的失落与伤感。这种情绪会成为一种心理阴影,削弱学生的物权观念,也会怂恿学生对别人的物权缺乏敬重。再说,好好的手机被砸烂,也违反了节约品德,是一种浪费物质资源的错误做法。
  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所以应该是最尊崇法律的地方。一些学校的墙壁上也张贴着“依法治校”的标语,但是面对随意践踏他人物权的行为,学校如何践行“依法治校”?而实际上,不仅仅是销毁学生手机涉嫌违法,一些学校的许多做法都在与法治精神唱对台戏。乱收费、“监狱式管理”限制学生人身自由、在宿舍门上设置“观察孔”侵害学生隐私权、课堂直播侵犯学生肖像权、搞成绩排名侵害学生名誉权、将举报学校问题的学生赶回家等等,都是学校违反法律法规的具体表现。
  为了提高成绩,近些年,许多学校实行军事化、监狱化管理方式,出台各种严苛的奇葩规定,许多方式与规定涉嫌违法,学校俨然成为一块“法外之地”。这不仅严重伤害学生权益,也不利于依法治国观念的形成。所以,将这样的学校置于法律管理的框架之内,就成为当务之急。
  要做到这一点,不能仅仅指望学校自律,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司法部门也应该主动介入,审查一下学校各种管理方式与规定是否违反法律,并让违法者付出一定代价。拿这次销毁手机事件来说,就应该让学校负责人以及销毁手机的具体执行者,付出必要的代价。
其他文献
阅读是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种能力、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修养。法国新任教育部长布朗盖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素养,他在自己的教育著作《生活的学校》和《未来的学校》中都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学会阅读关乎一生,阅读促进人脑的发育,建构学习的习惯,促进个体价值观的形成,是自由生活的基础。然而,法国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不容乐观。  2018年1月,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公布2016年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
期刊
周五下午放学,我正准备回家,有人在外面找我。我出去一看,眼前是一位高个子的年轻人,身穿加克衫,戴着眼镜,不认识呀,这到底是谁?就在我发愣的时侯,年轻人开口了:“李老师,您不认识我了吗?我是您曾经教过的学生刘涛。”我仔细想了想,终于记起来了,他是五年前我班上的学生。  我重新回到办公室,找椅子让他坐下,和他攀谈起来。他说自己今年大学刚毕业,己经在公司有了工作,马上要去上班了。我夸他有出息,给老师和家
期刊
连日来,江西省于都县16岁少年刘文展举报学校违规收费补课反被劝退一事,引起舆论持续关注。如何看待这起事件,有人认为刘同学太“较真”了。其实,这种较真,不是偏执,而是维护学生权利、推进学校依法办学的重要力量。较真是要更接近事情真相,让有责任的人承担责任。该同学如此“较真”地对待此事,对于一个负责任的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来说,恰恰是进行依法治教的一个契机。对违规行为不“较真”,恰恰是对违规的纵容。尊重刘
期刊
從本学期开始,天河区华融小学的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孩子饭菜凉了。该校从9月起推广“智慧食堂”,家长不仅可以在微信上提前点餐,还有智能保温柜。每一个保温格的控温是40℃,到了冬天最高温能调控到60℃,让孩子既不烫嘴,又不用吃冷饭。学生好好吃饭,是比好好学习更重要的事情。科技发展带给社会的进步是全方位的,在教育领域也不能落后。要让学生吃到热饭热菜,一要有意愿,二要有条件。随着“智慧食堂”等新模式越来越成熟
期刊
今年高考,陳春林以理工科551分的成绩,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弟弟马上也要入伍当兵,这个命运多舛的家庭,终于迎来了曙光。陈春林9岁时,母亲因病辞世;还不到15岁时,父亲又脑梗中风身体右侧偏瘫。从初三那一年开始,她开启了“带着父亲”求学的道路,一直走到了今天。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坚持,而是你坚持才有希望。以陈春林的生活来说,除了坚持下去照顾父亲、努力学习,她是没有时间来抱怨命运不公的。从魏祥到陈春林,从清
期刊
近年来,各类早教及英语培训机构在我国各大城市持续火热,其中最抢手的莫过于外教。据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外教并非来自英语母语国家,更不具备相关从业资格证和经验。在膨胀的需求之下,外教越来越多,门槛却越来越低。不管有没有过教育经验、是否以英语为母语,一些外籍人士一经包装就都成了“国际教育专家”。 外教固然能給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一些帮助,但必须规范合法、货真价实,家长们也没必要过分迷信。只要孩子自己感兴趣
期刊
最近,一張上海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复旦大学“蹭课”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到大学“蹭课”,乍一看确实不可思议。但抛却功利思维再来审视此事,其实并无不妥。学生自愿、爱听而且表示自己听得懂;家长顺势而为,让孩子从小见识大学的课程,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与学习的着力点,这无论对孩子当下的学习,还是对其未来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小学生旁听大学课程,还涉及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如何解决自身学习与校
期刊
近日,教育部學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提出学校将从传统的梯级刚性封闭结构转向基于广泛连接的学习生态系统,为未来学校建设描述了美好前景。在未来学校建设中,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而这也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其次,教师需要持续提高技术素养。再次,教师需要敢于创新实践。未来学校需要教师将新的教学智慧与新的学习环境相融合,要敢于创新,引发新学习,从
期刊
新华社近日的一篇报道,揭示了回国留学生收入分化的现象。据悉,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将“是否掌握独特技术或技能”作为分割线,将“海归”群体划分为“小海归”与“大海归”。所谓“镀金式海归”,是指留学生到国外走一遭,虽然接受了欧风美雨的洗礼,但也仅限于此,没有本领与视野上的实质提高。有些甚至只是花了一年时间拿了一个文凭,也就可以称为海归了。我们没必要妖魔化留学这件事,不过“海归”不再神秘也已经是常识,“
期刊
“全省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西北地区唯一全国的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第三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入围县”,……一份份荣誉,一项项捷报,传遍了枣乡大地,奏响了临泽教育最强音。  近年来,临泽县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