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歌曲《山中》的演唱技巧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tr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20世纪30年前后的艺术作品中,最出色的是抒情性艺术作品,这些歌曲大多数都引用了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它们在音乐表现上讲究意境的表达,在情感上讲求细腻、含蓄地表达,在音乐的技巧上讲求精致、严谨。[1]陈田鹤在艺术作品创作领域中很有说服力,笔者根据对他所写的歌曲《山中》的剖析,深入挖掘他的编曲特点,为更好地演绎这个作品打好基础。
  [关键词]《山中》;演唱技巧;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1)08-0113-03
  一、艺术歌曲《山中》的概述
  (一)徐志摩《山中》创作背景
  徐志摩于1931年创作的《山中》,于1931年4月30号发表在《诗刊》上,这是一首抒情诗歌。徐志摩是在英国认识的林徽因,当时的徐志摩已經结了婚,但是不久后两个人便相爱了。而且当时林徽因还承诺:只要徐志摩离婚,她们俩就在一起。但是林徽因回国之后就跟梁思成在一起了。徐志摩当时还在英国,还不知道这件事情。等到徐志摩回国后知道这件事,事情已经发生了。正好国内的一个叫陆小曼的女士也因为家庭不和原因刚刚离婚,所以徐志摩跟陆小曼就在一起组成了新的家庭。可是,徐志摩并没有因为重婚就放弃了林徽因,依旧对她念念不忘,林徽因对徐志摩也是旧情复燃,两个人经常在大家的视线中出现,当时社会上到处都是他们的舆论和绯闻。当时的徐志摩又身为北京大学的教师,所以只能把这种相思之苦埋在心里,无处倾诉。借此写下了《山中》这首诗。徐志摩借用了一个既能代表相思又十分安静的自然之景——月亮来衬托自己内心的孤独,借着月色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相思之情。整首诗的结构从“静”到“动”再到“静”,将自己的相思之苦用这些熙然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时林徽因正在香山休养身体,徐志摩去看望林徽因,看到自己心爱的人憔悴不堪,回到自己住的地方之后,在一个寂静的深夜里,写下了这首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日的爱人现在好朋友的细腻的感情。[LL]
  (二)陈田鹤《山中》创作动机
  陈田鹤在国人眼中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音乐创作方面闪耀的一颗星星。他出生于1911年,经历了五四运动等,他创作的歌曲从某方面反映了历史的发展变化,也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心态。他是黄自的学生,也是我国第一批培育出来的音乐家。他在创作风格上,既继承了黄自的细腻优雅、清新脱俗等优点,又带有自己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陈田鹤也非常注重诗词,对歌词的要求非常高。钢琴织体也是别具一格、清新脱俗,有着自己独到的和声处理,他的歌曲在当时广为流传,更是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反映了当年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文化修养和情操。《山中》是由陈田鹤在当时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歌词选用了诗人徐志摩的《山中》,并且跟徐志摩用了同一个名字。充分表达了徐志摩跟林徽因两个人相爱又不能相见的连绵不绝的爱意和相思之苦。陈田鹤为这首诗谱曲创作,在这首艺术歌曲中,他也把自己创作艺术歌曲时的细腻、优雅等优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艺术歌曲《山中》的社会影响
  在中国近现代的声乐史中,艺术歌曲的创作突出地反映了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特色与风格。尤其是到了20世纪末,世界经济一体化,艺术的多元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了世界各地的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山中》就是这一批创新、多元化的艺术歌曲中的一首。这首歌的歌词应该说是中国近现代声乐发展史中极具特色的部分,艺术歌曲《山中》便是这一创作特征的典范作品。徐志摩先生选用中国古代诗词或现代诗歌,与诗词合二为一,紧密贴切的旋律和伴奏织体的写作,应意味隽永的诗词《山中》,与作曲家陈田鹤笔下如诗如歌的音符和旋律相结合,不仅能够代表作曲家陈田鹤的创作思想,同时也成就了《山中》本身的歌唱性与艺术性。他创作的歌曲具有含蓄高雅的气质,也把他老师黄自从西方带来的一些先进的思想运用到了歌曲创作之中,既有现代的比较成熟的作曲技巧,又结合了中国的民族艺术风格,所以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基本上反映着当时的美好社会,和谐生活的景象。
  二、艺术歌曲《山中》的演唱技巧
  (一)歌曲的结构与情感表达分析
  《山中》这首歌是一首开头是3/4拍、高潮部分是6/8拍、结尾部分又回到了3/4拍的歌曲,歌曲分为三个部分,有2个小节的前奏。
  第一部分(1—18小节)属于对称性的四句,每4小节一个乐句,旋律跨度不大,整体较平稳,音程跨度也不大,是非常规整的四句结构。旋律走向以级进为主,在适当的地方加入跨度不大的跳进,唱起来的感觉有很强的旋律性,又像中国的民族五声调式。钢琴伴奏的左手以根音的长音为主,右手则是对应的三连音一直在围绕,把四分音符分为连续不断的三连音,把强拍子分散成强弱弱是为了更加能体现出夜色的宁静,好像每一个听到这样的旋律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带进了这种幽静深幽的画面中。
  第二部分(19—29小节)拍子换成了频率比较快的6/8拍,这段只有两句。此处的旋律起伏略大,在进行八度的大跳进之后又使用了一种比较梦幻的旋律附和。为整首歌曲添加丰富的情感色彩,也使歌曲的意境和感觉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第三部分(30—40小节)拍子又回到了3/4拍,这一段一共就两句话。前一句曲作者通过对乐曲各个要素进行揉捏,使得歌曲听起来好像得到了回归,(开头的3/4拍)也使得演唱出来的效果与伴奏更加的贴合。全曲速度且慢且柔。最后和弦定格在一级上。
  演唱歌曲《山中》时,应该将自身投入到当时徐志摩和林徽因在那种环境下原本是两情相悦的事情,却只能借助一些代表相思的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对爱人的思念,把自己当成作者去感受那种思绪万千,然后再把自己当成陈田鹤去体会作曲者的那份细腻温柔的心,含蓄地处理每一个细节。要精确地把握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要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仔细体会徐志摩当时的相思之苦,去推测、揣摩徐志摩为了林徽因所做的事情却得到了一个相爱不能相见的结果。又想她,又不能见她,想借着月色化作一阵清风飘到所爱之人身边。要把诗词的意思与曲子的和声处理完美结合、融为一体,所创作出来的歌曲也得根据中国艺术歌曲的元素来创编,把作者所表达的纯净典雅的情感表达出来,演唱者也必须通过自己的理解,把这首歌的主人公对爱人的爱慕之情通过自己的演唱表达出来才行,要求三位一体,才能把这首歌的意境完全表达出来。   (二)歌曲的旋律与节奏处理分析
  《山中》的旋律比较缓和,第一句从开头的一个#1之后紧接着是两个小附点,然后最后一个字落在了3的一个长音上。这首歌第一句让人听起来既小巧有那么一点点的跳跃,又不是那么的活泼,仅仅是在安静的基础上稍微有一些变化,第二句#1、3两个八分之后有一个#4到#1的纯五度的大附点让人仿佛能听得到当时徐志摩和林徽因的事情在社会上的很多传闻,但是徐志摩又很无奈,只能安安静静地听着。第三句和第一句的旋律是一样的,陈田鹤把徐志摩的心情表达得非常到位,第四句的一个三连音之后接着又是一个大附点,仿佛听到了作者的叹息声。“想知今夜山中,是何等光景”陈田鹤做了一个渐强和一个旋律上行,将这个问句推到了歌曲的高潮。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到真正的高潮,而是作曲者又把情绪控制住,轻轻地将旋律拉回到了主音上。到了“我想攀附月色”这句,伴奏突然变成6/8拍,整体的速度有一个质的变化,好像在说:“我想化一阵清风,把山里的群松喊醒,让它们沉醉在我的浓浓爱意中,跟心爱的你说些什么……”,在一段五连音的间奏之后,旋律再次回到了开头的3/4拍,让整首歌曲在激动不已的情绪中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这时的旋律也好像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失落一样,渐渐地走向了下行……旋律的最后以一个轻轻的琶音收尾。
  (三)演唱的吐字与气息控制分析
  对于演唱者来讲,如果歌曲是一棵树,那么气息就相当于一棵大树的根基,它支撑着整首歌曲的运转。气息的运用要根据歌词所传达的意思做到强弱快慢。在实际演唱时一定要做到呼吸流畅均匀。抛开基础的东西不谈,如果演唱者仅仅是把握了气息的使用而完全忽略了对作品情感的理解,那必不能被称为好的歌者。就拿这首歌的前段来举例,“不知……光景”这部分需要歌者做出mp—p的细节处理,所以气息的逐渐推进在此显得更加重要。从3/4拍转入6/8拍的第一句:“我愿……清风”这4个小节必须要歌者使用绵长的气息一气呵成,才能将歌词的意蕴完美地表达。使伴奏、词曲、演唱者三点得到高度的统一。歌曲中“看当头……”这一句中的前三个字跳跃感极强,如果不是这三个音的音高略有差距,本人都会认为这是在念白。一字一顿,一顿一音。这就需要演唱者在演绎作品的时候既要控制好气息,又要将字咬得很清楚。所以说气息拿捏得是否完美,决定了歌曲演唱出来之后的效果。对作品的理解是否深刻也至关重要。
  三、艺术歌曲《山中》的艺术特色
  (一)诗歌的韵律性与音乐的抒情性相结合
  第一句是“庭院是……月好”,作者从庭院的“松影”“月色”等景象联想到自己与林徽因之间的感情问题被社会上的舆论重重包围。第二句的“不知……的静”,由眼前的景物所联想到林徽因在疗养院中的景色,触景生情,由庭院的一片静想到“山中”更深的静。由静到更加的静,积蓄着内心的激动、想立刻就能看到心中思念的人的相思之情。第三句“我想……浮动”,这句话是借景抒情,把自己想象成一阵清风,这句是动和静的强烈对比,虽然主人公对恋人思念之情有如一江春水连绵不绝,但是又只能借着风来表达思念之情。第四句“吹下……安眠”,从内心无比激动的心情到小心翼翼吹醒群松,就好像徐志摩已经看到林徽因之后,恨不得一下子把她喊醒,让她好好看看自己,但是看到她身体虚弱地躺在病床上,又害怕吵到她,舍不得喊她,以免打扰她休息。所以此时歌曲又回到了静,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万分思念又怕打扰的矛盾心里,以及面对现实又万分无奈的复杂心情。整首诗为比较规整的四句体,作者善于用比喻手法,将所见所想之景比喻为自己的切身体会。[2]
  (二)精致的伴奏织体与旋律的歌唱性相统一
  这首歌要求钢琴伴奏和演唱者要有很强的默契,两者融为一体才能最大化地将作者当时的心情完美演绎,钢琴伴奏和演唱者的默契也是至关重要的。具有渲染气氛、表述真实感受的作用。作者之所以将歌曲伴奏的织体编配得好似整首歌曲都浸泡在幻境之中,用意在于:使“原料”与“配料”产生更巧妙的化学反应。陈田鹤编创的钢琴伴奏根据歌词的意思不断调整轻重缓急,快慢节奏似乎和徐志摩想表达的一样。转眼来到歌曲的23小节。织体突然采用了五连音的演绎方式与歌词相组合,我们不难发现,每一组五连音都会配有一到两个字词的演唱。无论是从演唱的听觉角度来讲,还是从歌谱上视觉的角度来讲,都有一种踏云而行的感觉,一步一连,慢慢悠悠。绵长且深情,飘逸而又不失稳重。句句都能飘散出真切而又丰腴的情思。
  (三)歌曲结构的完整性与内容的丰富性相呼应
  该首乐曲是由前奏(2小节)、A段(16小节)、B段(11小节)、A’段(8小节)、尾奏(3小节)组成的。
  该首乐曲在bA大调上以3/4拍的节奏和Andante molto contabile的速度上陈述的。前奏部分仅仅只有2小节,是用主和弦的柱式和弦以连续三连音的形式进行的,其特点是低声部为旋律声部,旋律线条较为平缓,高声部为伴奏声部,以弱音的弹奏进入乐曲A段。A段部分共由4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有4小节,结构相对规整。后面3个乐句都是第一个乐句的派生,因此旋律线条跟第一个乐句较为相似,旋律较为平缓,旋律线条较长,节奏均匀稳定,速度以稍慢如歌的行板进行,此处的伴奏是三连音的柱式和弦进行的,强弱对比较为丰富,整个A段分别出现了pp、p、mp、mf4个强弱记号,使歌曲形成了优美、舒缓、悠扬、明朗的音乐情绪。
  歌曲的B段部分共有11小节,前四小节为一部分,后五小节和两小节的间奏为另一部分,整段结构变得自由,与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首先,在旋律上运用了新材料,旋律线条相比A段起伏较大,在后一部分更是运用了大量的变化音,在节拍上由之前的3/4拍转为6/8拍,节奏变得较为紧凑。其次,另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在伴奏织体上由之前的柱式和弦转为上行的分解和弦,调式也在不断转变,和声色彩变得丰富,使歌曲情绪发生明显的变化,在间奏的两小节回归到了bA大调,并以bA大调的Ⅰ级的柱式和弦和左手三连音的伴奏结束B段进入A’段。
  由于A’段是A段的派生段,其旋律采用相同的材料无明显差别,节拍回归到3/4拍,节奏采用了和A段节奏相似的行板,明显的差异仅仅在于再现段只有两个规整的乐句,各4小节,伴奏织体也回归到了三连音柱式和弦的形式,乐曲的情绪也慢慢舒緩下来,由于其相似部分过多,笔者不多加以分析。其尾奏部分采用右手双音,左手三连音以pp的力度进行上行的琶音,两个小节后以ppp极弱的力度弹奏最后一个柱式和弦结束本曲。
  作品《山中》是表达主人公对情人的爱慕之情,演唱者不可以仅仅把它当作简单的抒情歌曲来演唱,在钢琴伴奏半分解和弦分解下,演唱者需要如泣如诉得将歌曲抒情连绵的旋律演唱出来,作品第34—40小节“轻柔如同叹息——不惊你安眠”,这部分音乐渐弱渐慢,最后结束在主和声上,有种余音袅袅的意境。演唱这首歌曲时还要注意讲究音质的纯净甜美和诗的浪漫意境。需要在呼吸、气息的运用、情感的抒发和音量的控制三个方面注意,把作品的优美、纯净、丰富多彩的中国特有的韵律充分地抒发出来,把徐志摩的诗歌韵律以及陈田鹤的曲调融为一体。在伴奏旋律紧缓交替、张弛有度下,声乐部分与伴奏部分的旋律彼此呼应,给人一种优美细腻的情感体验,也表现了作曲家复调创作的驾轻就熟。[3]
  陈田鹤为《山中》谱曲,通过质朴的旋律将歌曲表达得更为淋漓尽致,他在作品中追求严谨的创作风格,该作品旋律起伏不大,以级进为主,适当加入跨度不大的跳进,歌唱性强,具有民族五声调性特点。从演唱的角度分析,演唱者首先要清楚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分析该作品的曲式结构,正确理解和把握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其次需要注意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时,要特别强调诗情画意,这些歌曲在感情上虽然没有像歌剧的那种强烈的情感冲突,但是作品细致、优美,要表达出诗歌所带来的浪漫主义情怀。把诗意的作品及典雅纯净的中国韵律表达出来。[4]
  (责任编辑:庄 唯)
其他文献
在学习金字塔理论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驱动学习,融合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以“基本乐理”课程为例,通过一学年的实践探索,证明此模式具有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有
[摘要]  高职高专院校是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将关注焦点聚集到人才的综合成长上。以通识音乐教育为例,其主要是强调学生的审美素养的强化,形成对美的感知。校园文化建设也同样如此,目的是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文章尝试对通识音乐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展开研究,发现通识音乐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校园文化建设让通识音乐教育更全面,有广阔的实践空间。两者最终服务的核心还是当代大学生,促进
本文以中国满族萨满音乐特征为理论研究基础,基于Open Music计算机音乐辅助软件,使用马尔可夫链配以音乐规则和概率,对中国满族萨满音乐的算法作曲生成进行了系列研究和实验.
[摘要]  东北大鼓是一种流行于我国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鼓词类说唱曲种,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东北地区屯大鼓、萨满文化、子弟书文化、移民文化的影响,从而造就了其多元化的特点。本文立足于东北地域文化,通过历时性视角,对东北大鼓发展源流进行阐述。  [关键词]东北大鼓;地域文化;起源;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8-0071-03  东北大鼓,
期刊
[摘要]  聊城八角鼓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京杭大运河沿岸典型的一种曲艺音乐,曾家喻户晓盛极一时。在现代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由于多种原因,这一曲艺瑰宝濒临灭绝的困境。聊城八角鼓在中国曲艺界地位斐然,其文化、艺术、审美等价值日益显著,有利于研究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沿岸传统曲艺音乐。通过田野调查对现存聊城八角鼓音乐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深入探讨聊城八角鼓的发展困境。  [关键词]聊城八角鼓;曲
[摘要]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以谍战题材为背景,以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创作的。这部红色题材的舞剧表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合在一起,不畏牺牲,勇于奉献,爱国的信仰高于一切的精神。“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是这部舞剧的金句。整部舞剧以叙事的方式来展现,融合了多种舞蹈形式,细腻地刻画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每一个故事情节,同时运用多种编创手法以及舞美效果,加之影视技术的运用,使整部舞剧呈现达到完
[摘要]  《溟山》为王中山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该曲大力发展左手“以音表现”的技法,丰富了音响色彩。通过个案分析法,得到“以音表现”在此曲中表现出的优势。然而“以音表现”的过度发展会使传统技法“以韵补声”出现缺失,在今后的筝乐发展中应以传统技法为主,适当加以创新的内容,使乐曲的音与韵得到平衡;古筝毕竟是民族乐器,我们应该注重传达乐曲的内在精神,不应过分追求乐曲的技术难度与音响效果。  [关键词]古筝
[摘要]  古筝是一种独特的乐器,它兼顾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经过时代的改良,它拥有历史感又不拘泥于历史感,古筝本身就散发出独一无二的魅力。中国著名青年作曲家方岽清先生在近几年的创作中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古筝作品,古筝重奏曲《冬虫·夏草》也是方岽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古筝作品之一。本文在第一章介绍了方岽清先生的生平简介及古筝作品的概述;第二章分析古筝重奏曲《冬虫·夏草》的曲式结构、音乐结构、节奏节拍等内容,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成的血脉之源,更是一个国家人民精神家园得以充分建构的有力支撑。在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纷繁多样的类别群体时,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是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建设着属于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派系。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土艺术多样化的呈现,更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的传统代表。本文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与保护作为本体论,介入高校音乐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之中,是基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