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艺术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qiangis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如果能巧思妙想,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就可以使文章思路、学生学路、教师教路达到和谐统一,师生一起在阅读文本的活动中享受预设的精彩和生成的美丽,从而引导学生品尝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结合自己多年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经验,我觉得好的“主问题”设计一般应具备这样几个特点:(1) 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迅速集中思维,让学生直奔学习重点;(3)准确抓住整篇文章的要害,“一石激起千层浪”。
   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主问题”设计方法有以下几种:
   1.着眼标题法
   教学《向沙漠进军》时,可以引导学生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自主设计这样三个“主问题”:(1)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2)怎样向沙漠进军?(3)向沙漠进军的前景怎么样?这样,全体学生在这三个问题的引领下,经过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自主完成了所有学习任务,可谓事半功倍。
   又如《死海不死》,可以这样设计“主问题”:(1)为什么叫死海?(2)为什么又“不死”呢?前后不矛盾吗?学生在接下来的探究环节中自然可以快速发现问题的答案,进而完成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再如《最后一课》,根据题目的暗示,可以设计这样几个“主问题”:(1)这是一堂什么课?(2)为什么是“最后”一课呢?(3)是谁给谁上的最后一课?上课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事情?学生带着这些悬念学习,效果是极好的,积极性也是极高的。
   2.着眼重点段法
   《松鼠》第一段“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是全文的重点段。根据这段在全文中的地位以及与下文之间的联系,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让学生找出文中具有“总说”作用的第一段,并概括出松鼠“漂亮、乖巧、驯良”这三个特点,然后明确这三个特点分别具体写在哪些自然段中,进而在逐段的探究中把学习不断引向高潮。
   又如《社戏》,引导学生抓住结尾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设计如下“主问题”:(1)那夜吃的是什么豆?果真那么好吃吗?(2)那夜看的是什么戏?果真那么好看吗?(3)该怎样理解这个结尾呢?这一组问题直奔中心,省时高效。
   3.着眼关键句法
   在不少课文中,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就是“关键句”,关键句具有很强的表达作用。
   如《苏州园林》第二段中“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以及第七段中“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这两个句子在全文中就是“关键句”。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找出这两个关键句,并且有针对性地设计如下两组“主问题”(第一组,针对关键句1):(1)怎样才能做到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这些做法具体写在哪些段中?各自有些什么特点?(第二组,针对关键句2):(1)文中写了哪几个角落?(2)这几个角落是怎样注意图画美的?以上两组“主问题”的设计就可以使接下来的探究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
   又如《背影》,开篇的第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就是全文的“关键句”,具有很强的表达作用。这一关键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又提示了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可使读者产生如下悬念:(1)作者为什么最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2)作者是在什么情形下看到了父亲的背影?(3)围绕着父亲的“背影”,发生了哪些故事?而这三个悬念正好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也完全可以作为本课学习的“主问题”。
   再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是一句在全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关键句”,它明确暗示了文章前后两个部分内容的不同,以及闻一多先生前后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关键句,对接下来的自主学习确实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4.着眼文章结构法
   教学《在烈日和暴风雨下》时,学生朗读课文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明显的结构特点把文章分为两部分,并先后设计如下“主问题”:第一部分 (1)勾画出有关描写烈日和祥子在烈日下拉车感受的词语,并谈谈自己的体会。(2)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烈日之“烈”?这对描写祥子起到了什么作用?第二部分 (1)勾画出有关描写暴雨和祥子在暴雨下拉车感受的词语,并谈谈自己的体会。(2)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暴雨之“暴”?这对描写祥子起到了什么作用?
   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后,能很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内容的起止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从而对文章结构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之后,从结构入手,可以设计这样的“主问题”:(1)文章前半部分写百草园的生活特点是什么?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2)文章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特点是什么?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3)把前后两部分内容联系起来思考,你觉得文章要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着眼主人公法
   教学《信客》一文,可抓住年轻信客这个人物,设计这样四个“主问题”:(1)作者重点写了年轻信客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2)年轻信客的一生在哪里是一个转折?年轻信客的一生印證了哪一句话?(3)作者在写年轻信客之前,为什么要先写一个老信客?(4)年轻信客为什么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
   又如《阿长与〈山海经〉》,学生在自由朗读课文后,可围绕“阿长”这个人物设计如下“主问题”:(1)文中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2)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为什么不写她是怎么买到的?为什么此前此后反倒写了不少?(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来写“阿长”的?(4)为什么题目不用“长妈妈”而用“阿长”?
   再如《伟大的悲剧》一文,可以根据感人至深的英雄群像,设计出这样三个“主问题”:(1)文中最感动你的人物是哪一个?是怎样感动你的?(2)文中写到的“恐惧”、“胆怯”、“惊慌”、“悲惨”等字眼是否有损英雄形象?(3)为什么这个悲剧是“伟大的”?在接下来的合作探究中,学生自然就会顺着这些问题,有的放矢地去阅读思考了。
   总之,现代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艺术是很值得研究的,其方法还可以有多种,如从文章的线索着眼、从文章的疑难点着眼、从文章的情节着眼、从文章的细节着眼等,但无论是哪一种“着眼点”,追求的都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只要我们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找准文章的“着眼点”,设计出一个个环环相扣、由易到难、辐射全篇的“主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场面定能出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定能实现!
   程波,语文教师,现居山东烟台。
其他文献
俗话说,“追求完美无罪,苛求完美无趣”。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追求完美应该不是苛求。2013年人教版《语文》甫一推出,就有不少老师质疑教材中出现的编写错误,甚至诉诸法律。随后人教社官网致歉七年级教材出错,并就其中几处“硬伤”做了更正[1]。这些更正主要集中在字形、标点、文史知识等显性的内容,人教社致歉信中似乎还在强辩一些知识性错误,比如《观沧海》课下注释关于曹操生活时代史称“东汉”,而非“三国”
要让自己的作文“出彩”,让自己的作文打动人,关键之一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抒发真情实感”。联系学生平时的作文,笔者也从中深有触动:现在的学生作文,一般都想迎合老师的心理,他们写作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有一个高的分数,功利性比较明显,所以他们常常借鉴他人的优秀作文,套用他们的模式,学用他们的语气情感,生搬硬套,有时甚至胡编乱造,成人化色彩较浓,读来如鲠在喉。我们教师也经常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每当布置
在我国民族的文学艺术宝库中,楹联是一颗闪耀着奇光异彩的瑰宝。由于它集诗、词、曲、赋的精华,聚意美、声美、形美于一体,看起来整齐美观,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想起来意味深长,所以,虽然在各种文学样式中它字数最少(一般而言),但却最富有中国文学的特色。它词约而义丰,有无所不包的内容;形小而质美,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用途广泛,影响深远,被誉为“袖珍诗”、“诗中诗”、“两行诗”,深得我国人民的普
《金岳霖先生》是作家汪曾祺的散文代表作,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许多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都把文章的第一句“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作为中心句,并认为“有趣”是这篇文章的文眼。教学参考书对此也持同样的观点:   第1段总领全文。“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这是全文的核心句,其中“有趣”二字是“文眼”,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两个字生发、展开的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  评价行为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涉及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与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  一、评价主体倡导多元化  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传统的课堂评价,教师几乎成了唯一的评价主体,教师是学生发展及其学习状况的裁判员或者“法官”,教师评价的结果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新课程
研读与分析2016年高考作文题,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启示。这些启示对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作文训练形式要多样化。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为漫画作文,对全国的考生来说,都感觉出乎意料。为什么?因为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出现了新类型,称之“任务驱动型作文”,于是对此类作文研究爆热,满以为高考作文非此莫属,结果考了一幅漫画,引起一片惊呼。回想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考一封书信
文化经典文本从走进高中语文课堂开始,关于其教材研究、教材解读、教学建议等的指导和构想就层出不穷,但是实践下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作为文化经典文本,很多教师教学定位不准确,或定位为文言文教学,或扩大其文化特性,导致课堂单薄,不能较全面地体现其承载的语言文字、文化内涵等丰厚价值。其次,教学手段单一,引用名家解读或普通的解读,生硬地将思想传递给学生,既无雅致的语言、也无精巧的设计,无法体现语文情致。
“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強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和铁钉,这
新诗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联,它充分反映了人们在此过程中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正如当代诗人王家新所言,中学和大学的新诗教学关涉到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未来。然而在现实中,新诗却常常被忽略和被规避的地位。新诗的缺席直接导致了青少年文学审美能力退化,以及他们对许多高雅艺术的拒绝。2002年《新作文(高中版)》杂志第5期刊发了一篇题为《是谁阻塞了用诗歌吟唱的喉咙——质疑高考作文命题人》的文章
一、引言   中学语文课文有一篇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头第一句话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般教材把这里的“颇”解释为“很;相当”。《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颇”为“很;相当地”。另一篇课文《陌上桑》里有一句“鬑鬑颇有须”,注释为“略微有一点胡须”。其中,“颇”的意思注释为“略微”。同样的文言词“颇”,为什么注释的意思有差别?这样的注释符合作者的原意吗?仔细品读,发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里的“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