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合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小学音乐课堂进行合唱教学,能增强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和自信,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与演唱水平。在班级合唱教学中时,需要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进行多声部的配合,注重学生的合唱体验。
【关键词】班级合唱;小学中年级;合唱训练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合唱教学已渐渐在音乐课堂得到重视,成为音乐教学的热点和方向。然而,对于处在粤北山区的学校而言,合唱教学还是比较薄弱,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就小学中年级班级合唱教学方式进行初探。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四方面的合唱教学策略:一、合理分配,分工合作,固定好二声部;二、科学训练,日积月累,提高二声部演唱的能力;三、深度挖掘,整理合唱曲目,感受合唱的魅力;四、提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有效开展班级合唱。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快乐和谐地歌唱。
一、合理分配,分工合作,固定好二声部
为了能让班级合唱有效开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根据班级学生的音色、音准、演唱水平、男女生比例等条件进行声部分工,固定好二声部。在分声部时,笔者让学生跟琴用“u”模唱,把声音明亮,音区高,能唱到d2以上的为高声部。把声音浑厚,音区较低,唱到降e(小字一组)以下的为低声部。注意不要把音乐基础薄弱的学生都放在低声部,而是要选择一些音乐基础好的学生放在低声部,稳定声部,减少跑调,使声部更加和谐。经过一段时间的挑选和调整,合理分配,固定好二声部,因材施教,为班级合唱的有效开展开了个好头。
二、科学训练,日积月累,提高二声部演唱的能力
(一)声音的训练
在音乐课堂中,笔者把发声练习渗透到歌唱教学中,课前5分钟进行趣味发声练习。首先用“打哈欠”“狗喘气”“打嘟噜”等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正确的呼吸方法。每首歌曲学唱之前都随琴用“u”母音哼唱,这种方法很实用,学生既能熟悉旋律,又能完成发声练习。教材上也有一些很好的练习曲,也会用来练习。练习时要注意发声与咬字,还要注意学生的口型。刚开始学生很难体会与掌握,反复练好一条练习曲,掌握后再学新的练习曲。一些学生,会发出一些奇怪(走音)的声音,这时笔者会让他们先不出声,多听听正确的声音,并努力去模仿,实在是有困难的,课后可以找教师帮忙。班级练声时,一定要让学生用轻柔、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特别是唱高音时要让学生用微笑的状态,用轻声带出假声。这样,坚持练习一段时间,慢慢发现学生的声音会有很大的改变,再也不会是“大白嗓”地喊唱,学会运用气息,音色变得干净。长期坚持训练,学生养成了正确的歌唱姿势、歌唱习惯、歌唱方法、歌唱状态,学生的音色就统一和谐了。
(二)音准的训练
在音乐课堂中,笔者注重识谱教学,识谱能让学生认识音的长短和高低,帮助学生建立音高、稳定音准。从一年级开始,每学一首歌曲笔者都让学生唱谱,简短的还要求背谱。经过两年的训练,提高了他们的识谱能力,为三年级班级合唱打下了基础。在合唱教学中可以通过柯尔文手势来进行音准的调整,特别是二声部歌曲中,这种手势经常使用。例如,歌曲《柳树姑娘》高声部旋律采用了模进手法,三度、四度、五度的跳进,使得旋律线条舒展而又优美。低声部采用同音支声,这首简单的二声部歌曲非常适合用柯尔文手势来教学。由于低声部只有3和2两个音,对学生来说难度较低,可以用柯尔文手势帮助低声部稳定音准,就不会跟着高声部跑。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音准得到提升。通过简单的二声部歌曲的合作,大大增加他们学习合唱的信心。
(三)节奏的训练
在班级合唱教学中,节奏训练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用课本上的歌曲来进行单声部节奏训练,从熟悉的歌曲中选出4小节的节奏卡,让学生进行拍读。等学生熟练后,采用卡农的形式再拍,初步感受二声部的节奏感知。歌唱教学时,笔者经常让学生按固定的拍子朗读,待学生熟练后,就采用卡农的形式进行朗读。也可采用声势的方法来进行卡农。把学生分成两组,学一组生口读节奏,另一组学生做拍手、拍腿、捻指、跺脚等打击身体发出声响。在二部卡农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声部,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培养他们多声部的音响效果。像《柳树姑娘》歌曲的前8小节,高声部拍x. x
【关键词】班级合唱;小学中年级;合唱训练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合唱教学已渐渐在音乐课堂得到重视,成为音乐教学的热点和方向。然而,对于处在粤北山区的学校而言,合唱教学还是比较薄弱,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就小学中年级班级合唱教学方式进行初探。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四方面的合唱教学策略:一、合理分配,分工合作,固定好二声部;二、科学训练,日积月累,提高二声部演唱的能力;三、深度挖掘,整理合唱曲目,感受合唱的魅力;四、提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有效开展班级合唱。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快乐和谐地歌唱。
一、合理分配,分工合作,固定好二声部
为了能让班级合唱有效开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根据班级学生的音色、音准、演唱水平、男女生比例等条件进行声部分工,固定好二声部。在分声部时,笔者让学生跟琴用“u”模唱,把声音明亮,音区高,能唱到d2以上的为高声部。把声音浑厚,音区较低,唱到降e(小字一组)以下的为低声部。注意不要把音乐基础薄弱的学生都放在低声部,而是要选择一些音乐基础好的学生放在低声部,稳定声部,减少跑调,使声部更加和谐。经过一段时间的挑选和调整,合理分配,固定好二声部,因材施教,为班级合唱的有效开展开了个好头。
二、科学训练,日积月累,提高二声部演唱的能力
(一)声音的训练
在音乐课堂中,笔者把发声练习渗透到歌唱教学中,课前5分钟进行趣味发声练习。首先用“打哈欠”“狗喘气”“打嘟噜”等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正确的呼吸方法。每首歌曲学唱之前都随琴用“u”母音哼唱,这种方法很实用,学生既能熟悉旋律,又能完成发声练习。教材上也有一些很好的练习曲,也会用来练习。练习时要注意发声与咬字,还要注意学生的口型。刚开始学生很难体会与掌握,反复练好一条练习曲,掌握后再学新的练习曲。一些学生,会发出一些奇怪(走音)的声音,这时笔者会让他们先不出声,多听听正确的声音,并努力去模仿,实在是有困难的,课后可以找教师帮忙。班级练声时,一定要让学生用轻柔、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特别是唱高音时要让学生用微笑的状态,用轻声带出假声。这样,坚持练习一段时间,慢慢发现学生的声音会有很大的改变,再也不会是“大白嗓”地喊唱,学会运用气息,音色变得干净。长期坚持训练,学生养成了正确的歌唱姿势、歌唱习惯、歌唱方法、歌唱状态,学生的音色就统一和谐了。
(二)音准的训练
在音乐课堂中,笔者注重识谱教学,识谱能让学生认识音的长短和高低,帮助学生建立音高、稳定音准。从一年级开始,每学一首歌曲笔者都让学生唱谱,简短的还要求背谱。经过两年的训练,提高了他们的识谱能力,为三年级班级合唱打下了基础。在合唱教学中可以通过柯尔文手势来进行音准的调整,特别是二声部歌曲中,这种手势经常使用。例如,歌曲《柳树姑娘》高声部旋律采用了模进手法,三度、四度、五度的跳进,使得旋律线条舒展而又优美。低声部采用同音支声,这首简单的二声部歌曲非常适合用柯尔文手势来教学。由于低声部只有3和2两个音,对学生来说难度较低,可以用柯尔文手势帮助低声部稳定音准,就不会跟着高声部跑。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音准得到提升。通过简单的二声部歌曲的合作,大大增加他们学习合唱的信心。
(三)节奏的训练
在班级合唱教学中,节奏训练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用课本上的歌曲来进行单声部节奏训练,从熟悉的歌曲中选出4小节的节奏卡,让学生进行拍读。等学生熟练后,采用卡农的形式再拍,初步感受二声部的节奏感知。歌唱教学时,笔者经常让学生按固定的拍子朗读,待学生熟练后,就采用卡农的形式进行朗读。也可采用声势的方法来进行卡农。把学生分成两组,学一组生口读节奏,另一组学生做拍手、拍腿、捻指、跺脚等打击身体发出声响。在二部卡农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声部,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培养他们多声部的音响效果。像《柳树姑娘》歌曲的前8小节,高声部拍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