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第3期要目

来源 :中共党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g199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关于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史论战,虽然已有不少研究论著,但一些重要的史实仍不清晰,有的则被曲解。在整个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社会史的论战中,都呈现为政治性占主导地位,学术因素受政治观念的制约,故不能剥离政治性来研讨社会史论战的史学影响。
2008年四李度开始实施的抢救性质的经济刺激计划.使中国经济背上了今后若干年都难以消化的财政包袱。短期巨额投资的背后,必然是草率工程、豆腐渣工程、低效率和巨额浪费,项目的
<正>~~
期刊
[摘要]有关土改以后至高级社前乡村地权变化连贯性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对土改后地权变化传统的认识是,土改以后土地自由买卖,出现了新的阶级分化,阶级分化的程度与村庄组织起来的好坏存在对应关系。吴村土改以后,出现了较多的土地买卖,这也可能导致地权集中。但吴村地权分配吉尼系数统计结果显示,村庄的地权分配趋于平均化。究其原因,土改后农村家庭结构及其变动模式均发生变化,农户分家对地权分散产生了重要影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通过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废约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指导与指示。其中,既有促使中共制定包含反帝废约目标的革命纲领,在反帝废约斗争中实行统一战线
作为世界经济晴雨表,面对今日世界经济频繁变革与调整,港航业的明天也变得雾里看花,2010年的小阳春让大家期待2011年的运价上扬,事实上,暴跌的运价让行业再遇寒冬。
在研究中共党史的过程中,学术界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往往存在分歧。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一是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由于重大问题存在多个面相,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结论。二是史料选择的差异性。重大问题发生之后,会留下种类、数量众多的史料,研究者依据的史料不同,对史料掌握的程度有别,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三是时代与认知的发展性。研究者的认知水平、认识能力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条件的制约,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者的思考和判断也会发生变化。四是研究取向的多元性。有人研究中共党史是为了呈现历史的真相、揭示历史的规律,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将“消费的城市”改造成“生产的城市”,人民政府对大城市人口进行分类清理,将各种“非生产性人口”加以分类,并通过不同方式疏散出城市。1955年提出“紧缩上海”计划后,上海市政府将3万多社会青年、水上区居民以及各种无业、失业人员疏散到江西垦荒生产。“移民垦荒”的实质是新政权对大城市中政治上不可靠人员的区分和对经济上“剩余”或“冗余”人员的疏散,同时也是对城市基层社会秩序的清理与重建。而被疏散人口的反复倒流与再安置,对此后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等都有重要影响。
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是中国扩大出口的重要举措。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政府致力于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制定并实施“三年规划”。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的方针政策,但其政策和实践发展,有一个从探索到推广,在受到冲击和破坏后重新恢复和进一步发展的曲折过程。其兴衰成败,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外贸出口的发展。历史的观察,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紧密关联的。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生产基地的建设也不断改革创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建设“出口生产体系”的历史新阶段。
2015年9月,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的2015年“百强报刊”推荐活动中,《中共党史研究》荣获“百强报刊”奖。这是第二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百强报刊”评审,入选期刊基本代表我国报刊业发展的最高水平。这也是《中共党史研究》继2013年之后再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