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立和健全社区工作者队伍,是各级政府加快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艰巨的历史任务。泰州市海陵区近年来十分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不可否认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提高思想认识,更新用人观念;创新选配方式,优化队伍结构;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严格考核机制,增强公平性;健全优胜劣汰机制,形成压力;提供有力保障,激发工作活力。
【关键词】泰州市;海陵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许倬恺(1982— ),女,汉,江苏江都人,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是公共管理。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一文中指出,要建立健全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和健全社区工作者队伍,成为各级政府加快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艰巨的历史任务。
一、社区工作者的界定及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社区工作者是我国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区工作者是指从事社区建设和服务的专、兼职人员; 狭义的则是指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员,包括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及普通工作人员。本文所提及的社区工作者指的是后者狭义上的概念。
1.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形态的变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向社区集聚。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系统化、多样化、个性化解决问题的专业社区工作者队伍,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需要
引导和帮助社区居民自主创业,是社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这正是党中央实施扩大就业战略的需要。社区工作者要积极进行宣传教育、营造氛围,为社区居民提供创业指导、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
3.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为人民服务能力提升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对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要求更高了,以往传统单一的行政管理方式和落后的工作手段、方法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如果不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怎能提供适应市场经济和社区广大群众生活需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
二、泰州市海陵区社区工作者队伍现状调查
近来,笔者对泰州市海陵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了专项调研。通过调查发现,海陵区近年来十分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2007年,海陵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泰州市海陵区社区工作者聘用制暂行办法》,提出了社区管理的总体目标。这几年来,海陵区通过规范招聘、强化培训、严格考核、实践煅炼等一系列举措,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政策性强、业务精通、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组织放心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1)社區工作者的年龄结构得以优化。目前该区专职社区工作者的平均年龄已由过去的53岁降至33岁,而且新聘的社区工作者年富力强,工作积极性较高。(2)社区工作者的文化层次得以提升。为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各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在职社区工作者参加党校函授教育,使这些同志的学历得以提高。目前该区大专以上学历的社区工作者占比100%,58人获得社会工作师初级以上职称。(3)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工作者层级培训制度。近年来该区将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建立层级培训制度,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负责举办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培训班,街道党工委每年组织社区工作者培训。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抽调社区工作者参与全区中心重点工作。推行挂职交流制度,先后选派60多名街道社区干部到南京、无锡、杭州、上海等地街道社区学习锻炼。(4)初步施行人员考核评议机制。
当然,不可否认,海陵区社区工作者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
1.工作理念滞后。现阶段,仍然有少数社区工作者习惯于“为民作主”的传统工作理念,主动服务、超前服务、优质服务、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的观念尚不牢固,存在冷言冷语,应付了事的现象,无法使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进取心不强。由于条块体制不顺、设施滞后、经费不足等原因,少数社区工作者出现了消极怠工现象:一是责任主体意识不强,工作主动性不够。个别社区工作者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能等则等。二是工作只求过得去,缺少一种争当先进的意识和冲劲。三是进取性不强,工作怕担责任。存在着“上面催下面干,不催不干歇着看”的现象,工作效率不高。
3.纪律松散、形象欠佳。尽管对社区工作者制订了很多规章制度,但往往印在纸上的多,记在心里的少;墙上挂的多,自觉遵守的少;强调要求的多,督促落实到位的少。少数社区工作者出勤时穿着随意、行为不雅观、礼仪不规范。
4.工作负担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曾经由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承担的一些任务开始向社区转移,加重了社区工作者的负担。而超负的工作量直接影响了社区工作的效率,导致某些工作不到位,引起了部分社区居民的不满。
5.专业化程度不高。现有的社区工作者虽然学历有所提高,但专业化水平仍较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区工作专业教育;部分社区干部除了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外,不知如何主动着手开展社区工作,无法真正打开工作局面,尤其对社区的突发事件往往束手无策。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
1.提高思想认识,更新用人观念
为了适应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新变化,海陵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的原则,将原来的100多个村(居)委会合并为90个社区居委会,按照“一委一居一站一办一校”的要求,同步设置了社区党组织。同时,将社区工作者的配备作为推动社区建设的一项关键措施来抓,确定“公开选拔、择优录用、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思路,公开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2.创新选配方式,优化队伍结构
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做好社区工作的重要保证。海陵区委采取公开选拔、依法选举的方式,从大学毕业生选择了多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优秀干部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实行了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在社区“两委”委员的配备上,采取“选、留”结合的方式,既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品质好、素质高、能力强、威信高的居民党员或下岗职工党员进入领导班子,又保留一部分熱心社区工作,精力充沛的原居委会班子成员,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从而优化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
3.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健全区教育培训平台,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建立区社区教育学院,建立健全经常性、制度化培训教育机制。加大与本市高校、党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力度,深化“小社区、大总管”培训平台,依托党校、高校、科研机构等力量,规范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积极引进先进地区培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注重新时期社区服务工作能力培训,完善社区工作者外派、上挂、交流等途径,深化案例分析、互动式教育、职业道德、礼仪交往等培训内涵,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专业化水平;继续推进社区工作者学历教育,整合高校资源,举办社会管理大专班、本科班,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学历教育和社会工作职称考试,使社区工作者普遍具备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该区将社区工作者培训工作纳入全区干部培训工作整体规划,采取集中办班、外出学习考察、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依托区委党校、街道党校和社区党员活动室,整合民政、司法、社保、信访、城建、环保等部门的资源优势,每年集中时间,有针对性地对社区工作者进行政治理论、社区党建、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培训。近年来,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30多场(次),培训社区工作者1800多人(次),受训面达到了100%。同时,还开展了“走千户、访千人”、“党心暖民心、满意在民政”等主题活动,给社区工作者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在服务群众的实践和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通过加强教育培训,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工作能力明显增强,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了骨干带动作用。
4.严格考核机制,增强公平性
要始终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按照考准、考实、便于操作的要求,引进企业绩效考核办法,探索建立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居民满意度为准则的考评体系。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台统一的《社区工作者绩效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与社区工作者的奖金、职务晋升、评优转任、工作续聘挂钩,规范考核程序和办法,在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形成外有压力、内有动力的工作氛围。
5.健全优胜劣汰机制,形成压力
要按照能者上、庸者下的要求,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选聘分离机制,探索分类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量化目标责任,通过群众推荐与组织推荐相结合、街道评议与社区成员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实施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机制,完善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大力推行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两轮票决”、“公推直选”办法,注重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的正确选拔,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升迁机制,加大定向招考、上挂街道党政班子任职的力度,拓展社区工作者上升空间,从政治上关心社区工作者的成长。
【关键词】泰州市;海陵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许倬恺(1982— ),女,汉,江苏江都人,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是公共管理。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一文中指出,要建立健全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和健全社区工作者队伍,成为各级政府加快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艰巨的历史任务。
一、社区工作者的界定及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社区工作者是我国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区工作者是指从事社区建设和服务的专、兼职人员; 狭义的则是指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员,包括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及普通工作人员。本文所提及的社区工作者指的是后者狭义上的概念。
1.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形态的变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向社区集聚。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系统化、多样化、个性化解决问题的专业社区工作者队伍,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需要
引导和帮助社区居民自主创业,是社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这正是党中央实施扩大就业战略的需要。社区工作者要积极进行宣传教育、营造氛围,为社区居民提供创业指导、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
3.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为人民服务能力提升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对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要求更高了,以往传统单一的行政管理方式和落后的工作手段、方法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如果不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怎能提供适应市场经济和社区广大群众生活需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
二、泰州市海陵区社区工作者队伍现状调查
近来,笔者对泰州市海陵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了专项调研。通过调查发现,海陵区近年来十分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2007年,海陵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泰州市海陵区社区工作者聘用制暂行办法》,提出了社区管理的总体目标。这几年来,海陵区通过规范招聘、强化培训、严格考核、实践煅炼等一系列举措,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政策性强、业务精通、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组织放心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1)社區工作者的年龄结构得以优化。目前该区专职社区工作者的平均年龄已由过去的53岁降至33岁,而且新聘的社区工作者年富力强,工作积极性较高。(2)社区工作者的文化层次得以提升。为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各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在职社区工作者参加党校函授教育,使这些同志的学历得以提高。目前该区大专以上学历的社区工作者占比100%,58人获得社会工作师初级以上职称。(3)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工作者层级培训制度。近年来该区将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建立层级培训制度,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负责举办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培训班,街道党工委每年组织社区工作者培训。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抽调社区工作者参与全区中心重点工作。推行挂职交流制度,先后选派60多名街道社区干部到南京、无锡、杭州、上海等地街道社区学习锻炼。(4)初步施行人员考核评议机制。
当然,不可否认,海陵区社区工作者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
1.工作理念滞后。现阶段,仍然有少数社区工作者习惯于“为民作主”的传统工作理念,主动服务、超前服务、优质服务、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的观念尚不牢固,存在冷言冷语,应付了事的现象,无法使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进取心不强。由于条块体制不顺、设施滞后、经费不足等原因,少数社区工作者出现了消极怠工现象:一是责任主体意识不强,工作主动性不够。个别社区工作者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能等则等。二是工作只求过得去,缺少一种争当先进的意识和冲劲。三是进取性不强,工作怕担责任。存在着“上面催下面干,不催不干歇着看”的现象,工作效率不高。
3.纪律松散、形象欠佳。尽管对社区工作者制订了很多规章制度,但往往印在纸上的多,记在心里的少;墙上挂的多,自觉遵守的少;强调要求的多,督促落实到位的少。少数社区工作者出勤时穿着随意、行为不雅观、礼仪不规范。
4.工作负担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曾经由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承担的一些任务开始向社区转移,加重了社区工作者的负担。而超负的工作量直接影响了社区工作的效率,导致某些工作不到位,引起了部分社区居民的不满。
5.专业化程度不高。现有的社区工作者虽然学历有所提高,但专业化水平仍较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区工作专业教育;部分社区干部除了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外,不知如何主动着手开展社区工作,无法真正打开工作局面,尤其对社区的突发事件往往束手无策。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
1.提高思想认识,更新用人观念
为了适应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新变化,海陵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的原则,将原来的100多个村(居)委会合并为90个社区居委会,按照“一委一居一站一办一校”的要求,同步设置了社区党组织。同时,将社区工作者的配备作为推动社区建设的一项关键措施来抓,确定“公开选拔、择优录用、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思路,公开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2.创新选配方式,优化队伍结构
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做好社区工作的重要保证。海陵区委采取公开选拔、依法选举的方式,从大学毕业生选择了多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优秀干部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实行了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在社区“两委”委员的配备上,采取“选、留”结合的方式,既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品质好、素质高、能力强、威信高的居民党员或下岗职工党员进入领导班子,又保留一部分熱心社区工作,精力充沛的原居委会班子成员,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从而优化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
3.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健全区教育培训平台,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建立区社区教育学院,建立健全经常性、制度化培训教育机制。加大与本市高校、党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力度,深化“小社区、大总管”培训平台,依托党校、高校、科研机构等力量,规范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积极引进先进地区培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注重新时期社区服务工作能力培训,完善社区工作者外派、上挂、交流等途径,深化案例分析、互动式教育、职业道德、礼仪交往等培训内涵,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专业化水平;继续推进社区工作者学历教育,整合高校资源,举办社会管理大专班、本科班,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学历教育和社会工作职称考试,使社区工作者普遍具备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该区将社区工作者培训工作纳入全区干部培训工作整体规划,采取集中办班、外出学习考察、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依托区委党校、街道党校和社区党员活动室,整合民政、司法、社保、信访、城建、环保等部门的资源优势,每年集中时间,有针对性地对社区工作者进行政治理论、社区党建、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培训。近年来,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30多场(次),培训社区工作者1800多人(次),受训面达到了100%。同时,还开展了“走千户、访千人”、“党心暖民心、满意在民政”等主题活动,给社区工作者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在服务群众的实践和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通过加强教育培训,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工作能力明显增强,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了骨干带动作用。
4.严格考核机制,增强公平性
要始终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按照考准、考实、便于操作的要求,引进企业绩效考核办法,探索建立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居民满意度为准则的考评体系。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台统一的《社区工作者绩效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与社区工作者的奖金、职务晋升、评优转任、工作续聘挂钩,规范考核程序和办法,在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形成外有压力、内有动力的工作氛围。
5.健全优胜劣汰机制,形成压力
要按照能者上、庸者下的要求,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选聘分离机制,探索分类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量化目标责任,通过群众推荐与组织推荐相结合、街道评议与社区成员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实施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机制,完善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大力推行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两轮票决”、“公推直选”办法,注重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的正确选拔,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升迁机制,加大定向招考、上挂街道党政班子任职的力度,拓展社区工作者上升空间,从政治上关心社区工作者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