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性命比纸薄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li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16日,印度首都新德里发生一起恶性强奸案。案情令人发指。一位23岁的女学生,晚上9点看完电影之后,在男友陪伴下,乘坐一辆私人公交车准备返回郊区的家。车上的司机等5个成年男人和一个17岁男孩,在对女生进行了暴打之后,剥光她的衣服进行轮奸,并用一根铁棍捅进了她的阴道和大肠。男友哀求他们放手,结果他的衣服也被剥光,一条腿被打断。大约2小时之后,这群歹徒,把流血不止的女孩和男友抛到路边。后来,女孩被送到新加坡救治。发现她的大脑严重损伤,腹部严重感染,动了三次手术,95%的大肠被切除。13天之后,医治无效死亡。
  此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印度一直对待寡妇极为残酷。在印度,男子死了妻子,可以再娶。而妻子死了丈夫,不但不能再嫁,反而失去做人的权 利。印度的《摩奴法典》和印度教明文规定:丈夫死后,寡妇不得再嫁,只准穿白衣,只能睡在地上,每日只能吃一餐,不准吃美味,不准梳头,不准穿带颜色的衣服,不准佩戴首饰,甚至被剃成光头,不能参加祭祀、访四邻,无权享受丈夫留下的财产。她们被视为“丧门星”,受到社会甚至家人的嫌弃,过着非人生活,即便是未过门的幼年寡妇也不放过。
  更加可怕的是,印度还长期流行寡妇殉葬制。印度教实行火葬,丈夫的尸体要与活着的妻子一道被火化或单独自焚。死者如有数个妻子,正妻要与丈夫一道殉葬,其余的妻子要单独自焚。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竟要她的亲生儿子点火烧死自己的亲娘。印度教宣称:寡妇殉夫而死,可赢得来生幸福。凡女人甘愿与亡夫同焚者,不但今世可流芳青史,而且来生会享受无穷快乐。凡与夫同死之烈妇,可永居天堂。凡不愿殉葬者,其来生会沦为畜类等。在这种思想愚弄下,既然寡妇们生不如死,还不如以死解脱。
  寡妇殉葬极为悲惨。妻子得知丈夫死后,要沐浴更衣,戴好首饰,来到焚尸场,先把衣服和首饰脱下扔进火里,然后自己再跳入火中。焚尸员手持木棒朝已经跳进火中的寡妇砸去,防止她再从火里跳出来。这时焚尸场上鼓乐喧天,甚至有人伴随音乐跳舞庆祝。这种敲锣打鼓庆祝烧死活人的习俗在人类文明历史上实属罕见。
  在印度,人们把牛、老鼠、猴子和毒蛇等奉为神灵,顶礼膜拜,而对作为寡妇的人却如此残忍。
  在过去1000多年,印度烧死了多少活寡妇,难于记述。一直到19世纪初期,这种陋习依然很流行。据记载,1817年在孟加拉邦,平均每天有两位寡妇殉葬。1819年,全孟加拉邦共有839名寡妇殉夫,仅加尔各答就有544人。印度全国有多少,可想而知。   这种屠杀寡妇的野蛮做法早就遭到印度开明人士的反对。英国殖民当局于1829年宣布禁止寡妇殉葬。1856年又立法废除这种陋习。起初,该法竟然遭到了印度人的强烈反对。一位名叫查理·纳皮厄(Charles Napier)的英国官员气愤地说:“你们说焚烧寡妇是你们的习惯。那好,我们也有我们的习惯。当你们男人活活烧死妇女时,我们就把绳子绕在你们的脖子上,再把你们绞死。你在身旁搭建自己的焚尸台,我的木匠建造一个绞刑架,咱们各按自己的习惯行事。”
  在英国立法禁止寡妇殉葬将近150年之后,到了1980年,印度北部还发生过两起寡妇殉夫事件。更加令人不可理解的是,1980年12月,印度首都新德里竟然还有数百名妇女上街游行,要求保留寡妇殉葬的制度。可见残害寡妇的陋习流毒之深。
  据2001年进行的人口普查,印度全国约有3300万寡妇,其中有许多生活在农村。她们仍然被视为社会弃儿。她们在自己孩子举行的婚礼上,还得躲起来,不能露面。
  养女儿是罪过
  除了上述种姓制度和寡妇殉夫陋习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之外,目前印度社会还盛行嫁妆陋习。印度教徒结婚讲究大操大办,出嫁妆、设宴会,相互攀比。谁搞得规模越大,谁花费越多,谁就越体面。
  在许多国家流行的做法是,男方要给女方彩礼,而在印度却恰恰相反。新娘子要送给新郎一大笔钱物作为嫁妆。印度是一个拥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其中3亿人每天的生活费用低于1美元。许多贫穷家庭为女儿操办婚礼和准备嫁妆而债台高筑,甚至倾家荡产。如果新娘家送的嫁妆达不到新郎提出的要求,往往导致出嫁后的新娘在婆家遭到虐待甚至被杀害。
  近年来,印度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嫁妆陋习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出现越演越烈的势头。据报道:一位名叫卡姆莱什的姑娘出嫁时,她的父亲密斯瑞拉送给新郎51000卢比,一台彩电、家具、厨房用具和首饰等。不幸的是,父亲送给新郎的嫁妆价值不够高。新郎想要一辆摩托车,新郎的父母索要嫁妆的价值高于51000卢比(约合1100美元)。结婚之后三年来,新郎家一直在讨要更多嫁妆。因为没有达到目的,新郎就开始对妻子使用暴力。后来,丈夫竟然用一根木棒打得她头破血流,然后把她捆绑起来,锁进牛棚里。卡姆莱什的父亲为了给女儿准备嫁妆省吃俭用了16年。他是一位木匠,每天的收入约125卢比(约合22元人民币)。而为女儿举行婚礼和送嫁妆共计花费25万卢比,其中6万卢比是他从老板手里借来的。而女婿还索要更多嫁妆,他实在是没有能力满足女婿的要求。他痛心疾首地说:“养女儿就是一种罪过。”有人气氛地说:“为什么把自己的女儿白白送给了丈夫家,还要送给他们钱财?”
  印度《受害者声援组织》人士表示,由于受到消费主义思潮影响,嫁妆骚扰事件正在上升。《新德里妇女委员会》的一位官员瓦沙佳哈说:“人们越来越西化,他们向往贵重时装,他们追求电视广告上经常宣传的高档消费品。而嫁妆就被当成获得这些东西的一个捷径。”
  据印度现行法律,赠送和接受嫁妆是被禁止的,违犯者可能面临5年监禁。而妇女维权积极分子们则把该法律称为“装饰品”,几乎从来就没有实行过。对嫁妆的讨价还价仍然是结婚安排之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德里妇女委员会》每天大约接待40位受虐待的妇女,其中有85%与讨要嫁妆有关。
  送嫁妆和举办豪华婚礼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是导致印度流行杀害女性胎儿(即把女性胎儿流产掉)的主要原因之一。女儿出嫁时,娘家给的嫁妆少了,到婆家受欺辱,只好忍气吞声。许多困难家庭因为掏不起嫁妆,父母干脆把自己的女儿毒死或杀死,结果成为杀害亲生骨肉的刽子手。
  而男孩生来就受优待。物色新娘时,男孩也比女孩高贵。女孩要向男孩乞求。结果,男孩就像被拍卖的商品,谁家给的嫁妆多,就娶谁家的女儿。甚至,有的男孩为了获得更多嫁妆,竟然丧尽天良,把结婚不久的妻子毒死。
  在印度,不仅贫困家庭的女儿出嫁难,就是高种姓的女子之中也有因为嫁妆而无法找到如意郎君。印度种姓制度规定,高种姓的女子不能下嫁低种姓男子。她们只好一辈子守在家里,过着死灰槁木一般的非人生活。印度前总统宰尔·辛格曾经严厉抨击嫁妆陋习,表示要消除嫁妆陋习产生的严重社会问题。但是,迄今为止,这种陋习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日趋严重。
  有的女官员也难提升地位
  随着印度实行了对外开放,西方男女平等的思想开始渗透到城市和农村。读书和就业的妇女也越来越多。早在1966年就有了女总理。现政府首脑和总统也都是女性。应该客观地指出。在过去数十年,许多印度妇女的地位已经提高了。众多职业妇女身穿西装,开着小汽车上下班。女医生、女律师、女警官和女行政官员也多起来。2005年改革之后的继承法,授予了妇女拥有土地的合法平等权。
  然而,表面之下,印度社会仍然隐藏着女婴堕胎、童婚、嫁妆、强奸、家庭暴力、名誉杀害以及在医疗和教育方面受到歧视。印度也有了妇女保护法,但是很难实行,主要是因为政府官员、法官和警察们受旧俗影响太深。
  印度男女平等的战斗刚刚拉开序幕,政治家和宗教领袖们仍顽固守旧。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印度北部的平原地区,人们仍然认为妇女低人一等,只能做家务和生养孩子。他们认为妇女喝酒抽烟或去饭店用餐属于道德低下的行为。农村家族委员会甚至把强奸案频发与妇女打手机和去市场有关。他们不首先指责强奸罪犯,反而指责女孩穿了挑逗性的服装,认为性暴力是她们自找的。1996年的一项调查发现,68%的人认为,挑逗性服装是招致强奸的主原。这次新德里强奸案发生之后,拉贾斯坦邦一位议员竟然说,在私立学校应该禁止女学生穿裙子。他认为这是导致性骚扰的原因。所以,新德里的妇女示威者们高举:“不要教我们应该穿什么,应该教育男人不要强奸!”
  此外,迄今为止,许多人仍然认为,丈夫打老婆是理所当然的。据印度政府调查发现,51%的印度男人和54%的印度女人认为丈夫打老婆是应该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2012年调查发现,在15至19岁的人中,有57%的男孩,53%的女孩认为,丈夫打老婆理所当然。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女人认为挨打应该怨女人自己。
  此外,童婚仍然流行。迄今,大约45%的印度女孩在18岁之前结婚,结果导致她们辍学。有1/5的妇女以及许多未成年母亲在怀孕或生产时死亡。有人比喻有“两个印度”:一个印度是妇女更加平等和富裕,另一个是绝大多数妇女生活在毫无选择和权利的境地。
  杀掉几个强奸犯杀并不难,难的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陈旧观念和社会习惯势力。印度社会必须改变对待妇女的态度。这需要强有力的政治意志、立法和长期的耐心教育,才有可能把延续了数千年的陋习逐步清除。最后,也只有广大妇女得到应有的教育,获得了就业和经济独立,才能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掌握自己的命运。
  从古到今,不论男人和女人,包括“神仙”和皇帝,都是女人生的,所有人的母亲都是女人,却为何如此虐待女人?歧视和作践女人等于人类的自轻自贱。人类已经进入文明开化的21世纪,如果连这样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印度怎么能够成为世界发达进步国家?
其他文献
如果在梅西和马拉多纳中选择,唐岩偏爱后者。因为“可以感受到那种原始的对运动的爱”。如果在乔布斯和肖恩·帕克(facebook的首任总裁)中选择,他也偏爱后者。“他一边泡妞,一边顺手把世界改变了。”  大象公会创始人、好友黄章晋说,如果拿曾国藩和曾国荃作比,唐岩肯定更倾向于后一个。——和曾国藩这种“完人”不同,弟弟曾国荃毫无顾忌、挥金如土,粗率且战斗力强。而如果拿衬衣和T恤打比,唐岩也更适合后者——
台湾选民有稳定政治立场的约65%~70%,蓝营的基本盘大于绿营,胜负仍在5%左右的中间选民。民进党即使形势大好,也会说“很接近”,不想刺激蓝营支持者的危机感,希望保温;而国民党总是讲赢,不会承认民调已输,希望吸引中间选民。除了这些台面上的动作,看不见的台下动作同样能影响选民的投票倾向。  阶下囚陈水扁不甘寂寞  虽然身在狱中,可陈水扁一点都耐不住寂寞。从蓝绿当初争辩,陈水扁应不应和能不能在媒体开设
要说有什么事能让老百姓跳脚,那好好存在银行里面的钱“飞”了一定算是一件。现实生活中,越来越频繁的听到朋友甲乙丙丁的银行卡莫名其妙的没了钱。当然,甲乙丙丁莫不是着急上火,分文必较。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互联网的高度运用,银行卡丢钱不再是单纯的密码被人破译了、卡被人复制了。也许你的卡此刻正好好的待在你的钱包里,可是钱确实就是不翼而飞了。甲乙丙丁存下些积蓄不容易,钱怎么能莫名其妙的就没有了,银行是要给个说
一句“新文学,我是个旁观者”道出了复杂的滋味。对于1930年代的现代文学来说,施蛰存显然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身体力行者。  鲁迅先生当年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一文里曾骂过几个年青作家,如说创造社的成仿吾是“才子 流氓”,提倡读《庄子》和《文选》的施蛰存是“洋场恶少”,而画过几笔插图的叶灵凤也径赠以“流氓画家”的桂冠……其中的“洋场恶少”施蛰存在1950年代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的中文系教授,并在“反右”运
“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  这句话是2013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答记者问上,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关于“改革”的问题。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记者会上,李克强回答了11个问题,29次提到“改革”,且在对“改革力度”的用词上展现了新任政府对改革
l984年,因邓小平一句“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豪言壮语,使“宁波帮”举世闻名。   13亿中国人中最会赚钱的人  都说上海人精明,实则宁波人更胜一筹。  “宁波帮”是我国传统“十大商帮”中存留至今的商帮,翻开中国城市史书,各区域、各大城市,几乎应了“无宁不成市”之说。在上海、北京、天津、青岛、香港、台湾等许多重点城市和地区,宁波帮成就了许多商业巨子。这里有包玉刚、董浩云、邵
木雕禅师  在电影圈混了十多个年头,合作过四个导演,出产八部作品的制片人方励,绝对是圈内的“异类”,他高喊着“我不是地下电影教父”,作品却将各大电影节奖项收入囊中。在他的鼎力支持下,韩寒的《后会无期》票房、口碑双赢,我们来看看方励深度揭秘与韩寒创作《后会无期》的前前后后。  缘起:韩寒两度撰写电影主题曲的歌词  我跟韩寒的首次合作,是2010年的《观音山》,那时电影拍完以后,李玉导演和范冰冰就想让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引发的收视狂潮让“不老男神”林志颖微博一夜涨粉100万,这些渐渐走入事业瓶颈期的星爸们着实靠自己的萌娃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在这个“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的娱乐时代,明星们的“妙手回春”不是给自己治病抓药,而是拯救日益颓唐的娱乐事业,这“回春大法”是无节操的爆乳整容?是晒孩子的卖萌照片?参演当下流行的网络改编剧?还是把目标瞄准风风火火的选 秀综艺节目?  总之,目的是相
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手机用户数达到5.47286亿户,手机普及率为41.6%。相对于2013年71%的智能手机普及率,41.6%这个数字是很难引起回响的。而恰恰有一个人敏锐地“嗅”到了手机的互联网基因,他就是马云。  2008年2月,淘宝网高调上线手机网页版,当时马云说过一句话“以后能够打败淘宝的,只能是手机淘宝”。从1999年创立阿里巴巴以来,马云总能踩对互联网产业变革的每一个关键点,国内
名字的由来:根据文件顯示,1955年,美国中情局选中这个在拉斯维加斯西北130公里外、内华达沙漠附近的干枯湖床,命名为“51区”。这个地点在军事地图上的分区编号为51,“51区”因此得名。  地理位置:“51区”是一个大约155平方公里的地区,位于美国内华达州南部林肯郡。其海拔1350米。由于长期以来得不到美国官方承认并且一直被列在禁飞榜上,人们无法在美国地图上找到它。在没能得到“正名”的岁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