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也可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艺术,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让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展开思想的翅膀,用自己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补白”,去演绎,去创思,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留白艺术;主动探究;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33-1
一、时间的留白
(一)停顿留白,调整注意力
在教学中,中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低,当发现有个别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可能会有其他的一些孩子跟着分散注意力。教师可采用突然停止讲课,留下短暂“空白”,这样做可以提醒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自觉调整注意力。此时无声胜有声。采用教学“空白”比教师停下来提醒学生注意效果要好,这不仅可使教学正常进行,使大部分学生思维不被打断,而且师生也都能在心灵碰撞的一刹那回归课堂,教学效果显然要比停下整顿纪律要好。
(二)思考留白,尊重学生个性
文学作品的主旨、人物形象、句子的含义都具有深刻的潜在含义,那么经过教师“留白诱思”的推理引导,必然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每次提问后,我都有意识地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读书、思考。根据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特别要让中下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
二、文本的留白
(一)插图的留白,开发形象思维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它可以是由语言文字构成,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象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想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
《“生命桥”》一课中老羚羊用自己的死亡作桥墩架起了一座生命桥,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年轻羚羊,这种精神让人敬佩。而文中羚羊们从容赴死的悲壮场面更是扣人心弦,震人心田。文中有一副两只羚羊悬在半空的插图,此图给学生带去的感触还远远不够。如何让这静止的画面活起来呢?我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了两座悬崖,中间是深深的山涧,让学生上台来画出那悲壮的一幕。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有的画了一条条弧线,而山涧中不时溅起水花,因为那是牺牲的老羚羊。有的学生用两只粉笔不断地在黑板上演示羚羊们纷纷跳起又坠下的过程。学生有的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有的不忍地把眼睛遮住。是啊,再造想象让学生对插图作了补充,对文本有了更深的感受。
(二)标点的留白,训练感悟能力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相配合,成为文章不可缺少的细胞。在课文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表示语意省略的省略号。它们是作者有意留下的空白,旨在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发挥读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去填补这些空白,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是大好机会。例如《孔子游春》一文写到“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象善施教化……”这里用到了省略号,我让学生思考: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望着司空见惯的流水,你会想些什么?在积极的讨论中,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水受到阻拦,或慢或转,她好象知道谦和礼让;水或深或浅,清澈透明,它好象很纯洁;水小可成滴,大可成洋,它好象有气量;水若满则溢,它好象懂得知足常乐等等。理解了这是孔子教育弟子做人也要做“水”那样的真君子的道理,孔子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教育了他们。
(三)朗读的留白,丰富情感体验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学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中教师应留出自己情感体验的空白,把最美的画面让学生去欣赏。一首精美的小诗,一篇激动人心的演说,一个充满真情催人泪下的故事,朗读完或听录音、观录像结束,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知道,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生硬的分析无疑已成多余。
(四)结尾的留白,培养独创思维能力
有的文章在结尾处戛然而止,可文章的情感却未全部表达尽,学生的兴致却仍然高涨。此时就是一种“留白”。让学生续说、续编故事,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发展兴趣,发挥潜能,从而在无拘无束的想像中产生大量新奇大胆的创造成果。
《狐狸和乌鸦》课文最后一句为:“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肉被骗走以后,狐狸和乌鸦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教师可让学生发挥想象,以“第二天,狐狸又看见乌鸦叼了一片肉……”为开头编一个小故事。有的会认为第二次相遇,乌鸦又经不起狡猾的狐狸的花言巧语,被骗了肉。有的认为乌鸦吃一堑,长一智,不理睬狐狸,叼着肉离开了。也有的认为乌鸦会将肉放在树枝上,与狐狸对质,揭露他的谎言……如此补白,让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还闪烁出创造的火花。
三、拓展阅读留白,激发阅读期待
我们在处理拓展阅读这一环节时,不必每节课都把这一环节纳入课堂,而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布置练习的方式“留白”,激发学生阅读期待心理,引导他们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动手实践、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如学习第十二册练习六,可以通过课堂情景创设“留白”。
关键词:留白艺术;主动探究;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33-1
一、时间的留白
(一)停顿留白,调整注意力
在教学中,中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低,当发现有个别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可能会有其他的一些孩子跟着分散注意力。教师可采用突然停止讲课,留下短暂“空白”,这样做可以提醒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自觉调整注意力。此时无声胜有声。采用教学“空白”比教师停下来提醒学生注意效果要好,这不仅可使教学正常进行,使大部分学生思维不被打断,而且师生也都能在心灵碰撞的一刹那回归课堂,教学效果显然要比停下整顿纪律要好。
(二)思考留白,尊重学生个性
文学作品的主旨、人物形象、句子的含义都具有深刻的潜在含义,那么经过教师“留白诱思”的推理引导,必然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每次提问后,我都有意识地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读书、思考。根据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特别要让中下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
二、文本的留白
(一)插图的留白,开发形象思维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它可以是由语言文字构成,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象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想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
《“生命桥”》一课中老羚羊用自己的死亡作桥墩架起了一座生命桥,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年轻羚羊,这种精神让人敬佩。而文中羚羊们从容赴死的悲壮场面更是扣人心弦,震人心田。文中有一副两只羚羊悬在半空的插图,此图给学生带去的感触还远远不够。如何让这静止的画面活起来呢?我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了两座悬崖,中间是深深的山涧,让学生上台来画出那悲壮的一幕。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有的画了一条条弧线,而山涧中不时溅起水花,因为那是牺牲的老羚羊。有的学生用两只粉笔不断地在黑板上演示羚羊们纷纷跳起又坠下的过程。学生有的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有的不忍地把眼睛遮住。是啊,再造想象让学生对插图作了补充,对文本有了更深的感受。
(二)标点的留白,训练感悟能力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相配合,成为文章不可缺少的细胞。在课文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表示语意省略的省略号。它们是作者有意留下的空白,旨在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发挥读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去填补这些空白,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是大好机会。例如《孔子游春》一文写到“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象善施教化……”这里用到了省略号,我让学生思考: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望着司空见惯的流水,你会想些什么?在积极的讨论中,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水受到阻拦,或慢或转,她好象知道谦和礼让;水或深或浅,清澈透明,它好象很纯洁;水小可成滴,大可成洋,它好象有气量;水若满则溢,它好象懂得知足常乐等等。理解了这是孔子教育弟子做人也要做“水”那样的真君子的道理,孔子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教育了他们。
(三)朗读的留白,丰富情感体验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学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中教师应留出自己情感体验的空白,把最美的画面让学生去欣赏。一首精美的小诗,一篇激动人心的演说,一个充满真情催人泪下的故事,朗读完或听录音、观录像结束,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知道,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生硬的分析无疑已成多余。
(四)结尾的留白,培养独创思维能力
有的文章在结尾处戛然而止,可文章的情感却未全部表达尽,学生的兴致却仍然高涨。此时就是一种“留白”。让学生续说、续编故事,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发展兴趣,发挥潜能,从而在无拘无束的想像中产生大量新奇大胆的创造成果。
《狐狸和乌鸦》课文最后一句为:“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肉被骗走以后,狐狸和乌鸦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教师可让学生发挥想象,以“第二天,狐狸又看见乌鸦叼了一片肉……”为开头编一个小故事。有的会认为第二次相遇,乌鸦又经不起狡猾的狐狸的花言巧语,被骗了肉。有的认为乌鸦吃一堑,长一智,不理睬狐狸,叼着肉离开了。也有的认为乌鸦会将肉放在树枝上,与狐狸对质,揭露他的谎言……如此补白,让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还闪烁出创造的火花。
三、拓展阅读留白,激发阅读期待
我们在处理拓展阅读这一环节时,不必每节课都把这一环节纳入课堂,而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布置练习的方式“留白”,激发学生阅读期待心理,引导他们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动手实践、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如学习第十二册练习六,可以通过课堂情景创设“留白”。